羅智金根本找不到拒絕的理由,光是一條“項目掛‘智能與自動化實驗室’的名字”,就足以讓他直接同意了。


    因為,名氣。


    雖然嘴上說‘名氣沒什麽用’,心裏可不是這麽想的。的


    名氣是最有用的。


    對個人而言,名氣就等於是聲望,有過學術成果才能讓外界肯定個人的能力;對實驗室而言,需要有影響力大的成果,科研、學術能力才能被外界肯定。


    智能與自動化實驗室,是省級的重點計算機實驗室。


    實驗室維持省級重點的評級,需要完成國家劃撥的項目,國家的項目都是保密性質的,做的再好外界也沒有人知道,也就很難對外有多大名氣,想要從省級上升評為國家級,不僅需要完成國家的項目,更需要的是學術、科研成就,以及團隊、個人在國內外的獲獎。


    這些學術成就、獲獎情況,才是上升評級的關鍵。


    其實就和個人一樣,個人想要獲得學術上更高的評級,肯定要獲得更高的學術成就,拿到重量級的獎項,就更是對個人學術的肯定。


    所以羅智金直接就同意了,他甚至都開始期待起來。


    拋開‘項目掛名’不談,邊緣成果也是很有吸引力。


    動態圖像分析項目很高端,邊緣上牽扯軟硬件結合、數據傳輸分析等成果,也都是很不錯的成果了。


    目前智能與自動化實驗室,動態圖像分析的成果,就隻有一個雞肋的‘顏色識別技術’,之所以用‘雞肋’來形容,是因為技術問題一大堆,牽扯到幾種顏色或者混合顏色,就會造成程序混亂。


    如果能參與到動態圖像分析的項目中,哪怕接觸不到核心內容,也肯定能大大提升實驗室在這方麵的水平,同時還能附帶培養參與的人員。


    大學的實驗室可不止是科研,人才培養也是很關鍵的。


    “所以說,讓誰參與呢?”羅智金一邊想著,一邊在實驗室繼續工作,他難得熬過了十一點,就在把‘編造的項目’錄入到實驗室的資料庫。


    動態圖像物品識別。


    動態圖像數據精準分析與控製。


    智能機器人設計。


    羅智金連續‘編造’了好幾個項目,糾結一番後刪掉不重要的,留下的幾個都標注上--


    研究人及所有權:趙奕。


    合作方及榮譽歸屬:智能與自動化實驗室。


    後來想想幹脆刪掉‘研究人’、‘榮譽’字眼,第一條直接標注‘合作方及歸屬:智能與自動化實驗室’,第二條小字寫上‘所有人:趙奕’。


    “這樣就好了。”


    “如果不仔細注意,還以為項目就是實驗室做出來的。”


    羅智金美滋滋的想著。


    ……


    第二天上午實驗室熱鬧起來。


    羅智金給資料庫裏添加了新的項目,馬上就被其他人注意到了,其中最重量級的就是實驗室的‘領頭人’劉光佐。


    劉光佐就是智能與自動化實驗室的核心人物? 他比羅智金年輕好幾歲? 取得的成就不可同日而語? 拿到過國內外不少獎項? 是國際頂級計算機雜誌的編輯? 進入了國家的人才計劃,被認為是人工智能、自動化領域的頂級人物。


    可以說……


    有劉光佐的智能與自動化實驗室? 才是省級的重點實驗室,失去了劉光佐的實驗室? 也許連市重點都評不上。


    劉光佐擔任了很多職務,還常年做國家項目? 工作忙的一塌糊塗,但也會關心實驗室的情況? 畢竟實驗室研究員才是他的主要工作。


    這天劉光佐就發現,實驗室莫名多了幾個‘高端項目’。


    “動態圖像分析?”


    “我記得就有一個顏色識別吧?難道羅教授開啟了新項目。”


    “項目所有人不是實驗室?”


    劉光佐最開始也被羅教授的文字遊戲忽悠了? 拉到後麵發現所有人不是實驗室,就知道不是實驗室的項目,大概就是實驗室借個名頭而已。


    雖然項目才剛剛建立,隻有簡單的介紹說明,還沒有相關的報告,但劉光佐一看就知道和羅智金有關。


    他馬上去問了羅智金。


    羅智金有些得意的說道? “這是我拉來的項目? 動態圖像分析、識別,放在世界上都很高端吧?”


    劉光佐肯定的點頭,“這個所有人趙奕是……”


    “篩選法!”


    羅智金說了三個字就讓劉光佐恍然大悟,他馬上笑眯眯的得意道,“對了,劉教授,你可能不知道,我已經和趙奕談好了,他高考後就來我們燕華大學。”


    “簽入學協議了?”劉光佐一句話命中核心。


    羅智金用力抿抿嘴,還是不得不承認,“那倒是沒有。”


    劉光佐思考著點頭,“我沒想到他不止是算法厲害,還能自己做項目。動態圖像分析,如果真能完成,他的水平已經不弱於我……們了。”


    為了照顧羅智金的情緒,他還是加了個‘們’字。


    羅智金聽的有點高興。


    雖然劉光佐是故意加上了‘們’,但他心裏也承認,計算機的學術、科研領域,是遠比不上劉光佐的。


    這就是人和人的不同。


    羅智金年輕的時候也努力過,但總是被年紀小的人趕超過去,唯一的收獲就是有了自我認知。


    他就是那種沒什麽創造力的人。


    說學術水平肯定也不差,混到了做博導的程度,普通的項目還是能帶的,但要說創新、高難度的研發,就完全不行了。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劉光佐繼續道,“這種天才一定要抓住,光是口頭協議,我覺得還是不穩。他是不是不願意簽入學協議?”


    羅智金鬱悶的點頭。


    “這樣!”


    劉光佐低頭來回踱步,想了想說道,“正好有這個合作項目,我們就給一個‘特聘研究員’,這樣也方便項目掛在研究所。”


    “實驗室就對項目盡力支持,這對我們也有好處。”


    羅智金有些驚訝道,“給個‘特聘研究員’倒沒問題,但‘特聘研究員’需要博士學位吧?”


    劉光佐搖頭道,“既然是‘特聘’,就沒有學曆要求。這是我們實驗室自己的事情。實驗室的人員、財務你負責,你就看著辦吧!”


    ……


    趙奕和羅智金隻是口頭協議,並沒有簽署相關的合同。


    但也不著急。


    雙方算是比較互信的,因為合作真的是雙贏。


    趙奕掌握著合作的絕對主動權,他需要實驗室的硬件和人員支持,有些外圍的代碼以及硬件技術,也是需要實驗室來支持的,但是他的要求並不高,找個差不多級別的實驗室就能做到,而他研究的技術可是獨家的。


    智能與自動化實驗室,也不需要真正付出什麽,實驗室的人員來說,好多都是博士生、研究生,做實驗就是學習的過程,付出庫存在的少許硬件,最多就是找合作商訂做一些東西,根本就沒有多少付出,卻能收獲到邊緣成果和研發項目的名聲,絕對可以說是‘賺到’了。


    趙奕聽到羅智金說,讓他當‘特聘研究員’倒是很意外,仔細問了下才知道,‘特聘研究員’是一種新的‘聘用製度’。


    有些博士剛畢業或博士後剛出站,一時半會想進頂級高校很難,能在頂級高校有個高起點位置便於迅速開展工作更難。


    “特聘研究員”崗位像個中轉站,給這些人提供了平台。


    臨時的‘研究員’職稱可以突破等級製度和障礙,有資格獨自申請到項目,能在促進成長的同時,也為學校帶來資源和發展。


    同時,“特聘研究員”也能帶來不錯的收入。


    唯一就是不在體製內。


    這個角度來看和輔警、城管臨時工有些類似,都不是體製內的人員。


    科研上也有不同之處。


    科研、學術是要看能力的,就算在體製能做不出成果也沒用,而遊離在體製之外,隻要有成果也會被看重。


    有些“特聘研究員”,就是憑借優秀的科研成果,進入體製內直接就評為了教授,速度比同級擔任副教授(副研究員)的人更快。


    趙奕倒是不在乎進不進體製。


    因為,能力。


    隻要有足夠強的能力,不進體製不受限製反倒更好。


    另外,他還沒有上大學,一個高中學曆能當‘特聘研究員’,已經非常驚人了,‘特聘研究員’有資格立項目,因為是‘合同工’不被體製承認,自然也不會被‘體製’約束,立項目的歸屬可以和研究所自己去談。


    這其實是對實驗室、研究所有利的規則。


    ‘特聘研究員’製度才開始興起,但被‘特聘’的研究員,能力一般都比不上真正的研究員,他們立的項目就要受到審核,審核通過才能得到支持。


    審核也順帶會談項目歸屬,體製內實驗室肯定會占一部分。


    這個審核就有操作空間了。


    羅智金知道趙奕擔心實驗室會占據項目的所有權,特別強調了這一條,“你不用擔心。特聘研究員隻是掛個名,聘用是有合同的,你自己研究的項目,隻要沒有在實驗室正式立項,歸屬權都是你自己。”


    這就是不受體製約束。


    如果是體製內的研究員,因為是終身製的聘用,任何項目都會被實驗室占一部分所有權。


    當然了。


    好處是擁有絕對的權利,立項目不用經過審核,就算沒有科研成果,工作也是有保障的。


    最終趙奕點頭同意了。


    “所以說,你馬上要成為實驗室的特聘研究員?一個月還能拿兩萬工資?”許超的話裏滿是酸溜溜。


    許超為實驗室勞心勞力,一直都是最低級的博士合同工,‘特聘研究員’根本是想都不敢想。


    結果……


    趙奕還在鄭陽上著高中,連高中畢業生都沒拿到,就開特例成為實驗室第一個‘特聘研究員’了?


    這也太不公平了吧!


    趙奕可不管許超是什麽感受,他想著自己拿了兩萬的薪資,帶著好心情就去上學了。


    等到了學校裏,他的心情都很不錯,下課時候還哼起了歌,“你是我的小啊小蘋果……”


    “趙奕!”


    “怎麽愛你都不嫌多……”


    “趙奕!”


    “啊?”


    趙奕才反應過來看向臉紅紅的林曉晴,緊跟著繼續唱道,“紅紅的小臉溫軟你的心窩……”


    抬起的手順勢前壓。


    林曉晴一把拍開了,咬牙擠出一句話,“你這人!唱的歌都那麽流氓!”


    “有嗎?”


    趙奕仔細想著歌詞,發現沒什麽流氓的地方,估計小女生心思複雜,搖搖頭問道,“什麽事?”


    林曉晴才想起了正事,“對了,校長讓我叫你過去一趟。”


    “哦。”


    趙奕帶著疑惑去了校長室,進門就看到好幾個老師,有的擠在沙發上,有的幹脆就站著,一起看著桌上的電視。


    學校除了小賣鋪以外,就隻有校長室才有電視。


    幾個老師看到趙奕,馬上熱情的招呼道,“趙奕來了啊!”


    “看看,正播你呢!”


    “快看看吧,坐!”


    李立生趁機把沙發上不斷做隱秘手勢的薛平貴拽了起來。


    薛平貴長呼一口氣,他是被牛蓮花拉著坐下的,沙發上三個女老師,他擠在最邊上感覺很尷尬。


    好在被拉起來了。


    趙奕掃了一眼座位,趕緊擺手說道,“我站著就行,站著就行。”


    “對,站著還能離電視近一點。”李立生的話音才剛落,牛蓮花就把薛平貴拽了回去。


    其他老師看著都好笑。


    自從牛蓮花和薛平貴公開關係好,牛蓮花就開始全無顧及的秀恩愛,‘寵男友’就是日常操作。


    於是薛平貴被眾多男老師同情,女老師們則都覺得很有意思,私下裏沒少拿這件事打趣。


    趙奕掃了眼牛蓮花和薛平貴,也不由得咧了咧嘴,把注意力放在了電視上,是央視的教育頻道,正在播放人物專題欄目,專題人物正是他。


    這就是上次的欄目組做的節目。


    “趙奕出生在很普通的家庭,他的父母為了生活忙於工作。”


    “父親的一套舊西裝穿了十年,母親白天工作很累,還要回家做飯收拾家務,一天都在忙碌……”


    “他從小勵誌要好好學習……”


    “計算機讓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家裏沒有電腦,他就去網吧或者同學家借用……”


    這故事編的和真的一樣。


    趙奕發現電視裏的畫麵,他倒是都見到過,采訪的時候他也知道,但把內容連起來,好像就有點不對勁了。


    父親的一套舊西裝穿了十年?那不是因為平常不穿嗎?


    母親白天工作很累……


    當個辦公文員有什麽累的,每天下班比老爸早的多,也不可能真的有多累,又不是去幹苦力。


    家裏沒有電腦,他就去網吧或者同學家借用?


    那是玩遊戲啊!


    親!


    趙奕看著電視都非常感動,他發現好多‘不好得東西’,被修改一下就變了樣子,去網吧打遊戲,都能被說成是‘學習計算機技術’。


    好吧!


    幾個老師投來‘事實就是這樣的目光’,他們對電視裏報道的確信無疑,拋開父母的工作不談,他們都覺得趙奕去網吧,是去學習計算機技術,否則怎麽解釋他的計算機水平?


    這就是自學成材啊!


    榜樣啊!


    人物專題節目不到二十分鍾。


    趙奕看完以後重新審視了下自己,忽然發現自己身上真的有很多優點,平常的時候自己都沒注意到。


    他不由得感歎,“不看電視不知道,原來我這麽優秀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規則係學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吃小南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吃小南瓜並收藏規則係學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