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房伍氏也算得上是中等士族,祖上伍孚曾任越騎校尉,質性剛毅,忿恨董卓凶毒,誓要將其手刃,最後刺殺董卓不成而被殺害,甚是壯烈,為後人敬仰,現今伍泰通簡有高識,與謝鯤齊名,朝廷曾征召他為著作郎,都被他拒絕了。”
“伍泰書和薄綸棋並稱為吳房二絕,薄綸是出名的棋手,據傳學棋師從東吳棋聖嚴子卿,我倒是很想與他對弈一局,隻可惜他已經不在人世了。”
“提起這個人,倒讓我想起一件案子。”
“士瑤兄離開前叮囑過你什麽,你可是又忘記了?”
“他給我布置那麽多的功課,我自然不會忘的,再說我們隻在這裏停留短短幾日,恐怕連遊山玩水的時間都不夠,哪裏還有空閑管其他的事?”
“既然來到這裏,還是要玩得盡興才好,隻要你不做太出格的事,你六叔那邊,我可以幫你減負。”
外麵下著小雨,幾個年輕人正在吳房城西一家酒樓的二樓談笑風生。
一身月白錦袍的少年雙手托著下巴,吃吃笑道:“這減負二字從阿龍哥哥口中說出聽起來有些怪怪的。”
王禱飲了一口茶,餘光掃向坐在身邊的周思成,笑而不語。
陸玩擔心雨輕隻顧著貪玩忘記練習書法,便把周思成留下,監督她的書法課業。
而王禱發現周慎(字思成)除了棋藝過人,還有些奇怪,明明是一個文弱的書生,卻散發著強大的氣場。
前兩日路過一家酒肆,突然來了一幫江湖人士,他們見到周思成坐在那裏,全都緊張嚴肅,繞道而過,這讓王禱難以理解。
這時掌櫃親自把一碗桂花羹端到雨輕手邊,雨輕疑道:“你家店內竟然還有這種桂花羹,不過我方才點的是梨子茶,掌櫃是不是弄錯了?”
“這並非賣品,而是樓下的一位郎君把自己的飲品送給了你。”
雨輕一聽更好奇了,“那麻煩掌櫃把他請上樓來。”
“那位郎君已經和朋友離開了。”
雨輕朝窗外望了望,街上人來人往,並沒有發現熟悉的身影,略覺失望。
當她嚐了一口桂花羹後,又淺淺一笑,似乎她已經知道了那個人是誰。
“既然要送,就應該大方的給在座的每人都送一碗才是。”
掌櫃隻是在旁賠笑,沒有接話。
周思成又笑道:“這裏的梨子茶同上回我們在譙國六合樓內所品嚐的清潤茶很像,但是你們這裏的梨子茶口感更細膩香甜。”
掌櫃笑問:“那請客官說說看這茶裏麵都加了些什麽?若答對了,這桌飯我請客。”
周思成不假思索地答道:“秋月梨,陳皮,花香蜜,還有少許的白牡丹,你們兩家所用的蜜不同,故而口感也略有差別。”
“客官說的不錯,這頓飯算是我請你們的。”
“那就多謝掌櫃了。”
王禱笑了笑,看著雨輕很用心的做了個卷餅遞給周思成,並笑說:“想不到你的味覺如此敏銳,嚐嚐這個老北京雞肉卷,裏麵可是加了讓士瑤哥哥都心心念念的靈魂醬汁。”
“北京是什麽地方?”
“範陽郡,其實諶哥哥也算是北京人,家還住在三環以內。”
周思成完全聽不明白,隻得嗬嗬笑道:“看來是我孤陋寡聞了。”
“周兄,那是她的杜撰,子諒兄若是在這裏,她可不敢這般胡言亂語。”
雨輕撇撇嘴,不再辯解。
雷岩在旁笑了一聲:“也不知道是誰拿一本不知叫什麽的琴譜偏說是嵇康留下的《廣陵散》,嵇蕩還信以為真,你這人才是謊話連篇吧。”
經曆此劫後,為了讓嵇蕩重拾生活的熱情,陸玩拿出自己珍藏的琴譜,讓王禱代為轉送給嵇蕩。
雷岩認為王禱對嵇蕩再三試探,並未拿他當朋友,或者說在王禱眼中,可互換利益利用者居多,真正交心的人寥寥可數,她自然也不在其中。
王禱教她寫字興許隻是閑暇時找個消遣罷了,近些天她內心五味雜陳,方才不自覺的就說出這番話。
王禱沒有答話,嘴角還掛著一絲笑意,似乎是無所謂。
周思成道:“那本確實不是《廣陵散》,而是士瑤兄親自編寫的琴譜,名叫‘重生’,嵇蕩也需要重新來活一次了。”
雨輕右手托腮,似笑非笑道:“為何選琴譜,食譜不好嗎?若能嚐盡天下美食,也不枉來這世上一遭。”
和忱借住朋友在城東的一處宅子內,其後院種著一片桂子林,這幾天連綿的雨,再加上秋風,枝上桂花被打得七零八落。
“我們運氣不好,來得太遲又太早,往年這時候到處飄著桂香,今年的早桂我們算是沒趕上。”
“果然這桂子林,也不能給我些許歡喜,枝上隻見焦萎的細蕊,看著淒淒。唉,無妄的災!為什麽這到處是憔悴?這年景活著不易!”
和忱不太理解:“季鈺兄此言何意?”
郗遐解釋道:“我朋友曾對我說起一位名叫徐誌摩的詩人,他因沒有看到桂花而發出這番感慨,我看此刻的你和他有著相同的心境。”
和忱苦苦一笑,那晚他負氣離開驛站,卻偶遇在雨中快馬加鞭趕路的郗遐,洛陽和府和郗府相隔不遠,他們也是常來往的,故而結伴而行。
郗遐笑道:“子均兄(和忱字)在濯陽驛站碰到那個人,還真是冤家路窄,不過走的人為何不是他?”
和忱停下步子,問道:“你覺得為何會是他?”
郗遐半開玩笑道:“因為他平日總是喜歡躲著你,先前他不是都躲回潁川去了?”
“季鈺兄說笑了,原是我輸了,再繼續待在那裏也沒什麽意思。”
“你把那個人也太放在心上了,難道在你的心中對手隻有他一個嗎?”
“季鈺兄的對手很多嗎?”
“太多了,數也數不過來,如今的我在度支部都混不下去,隻能出來看看山看看水了。”
和忱似笑非笑道:“可我看季鈺兄今日心情極好,不厭其煩的把栗子掰碎放進桂花羹裏,那位裴家小郎君應該很喜歡吃栗子。”
郗遐嘴角上揚,一抹玩世不恭的微笑裏還透著瀟灑自信,伸手接住一朵隨風落下的桂花。
“那個人既然去了鍾府,為何又要匆匆離開?”
“季鈺兄當時並不在場,怎會知曉那日鍾府的事?”
“我有事耽誤了些時間,到鍾府的時候你們已經離開了。”
“他說聚會很無趣,以後他就不參加了。”
“看來是彥胄兄招待不周,他乘興而來,卻未盡興而歸。”
和忱岔開話題道:“不談這些煩心的了,季鈺兄又因何連夜趕路來吳房?”
郗遐簡單回道:“叔叔交代我一些事,故而來此。”
和忱沉默片刻,隱約感覺這裏也將不再安靜。
郗遐嗬嗬笑道:“你我許久未見,今夜當不醉不歸。”
和忱點頭道:“好。”
小雨滴滴答答下了一整天,房簷下擺著幾隻圓木盆,雨輕獨自坐在簷下,靜靜地看雨水落下。
這裏是劇覽的別院,他曾派手下來吳房調查伍泰,因他懷疑伍泰已經背叛曹家另投新主,還未查出什麽那名手下就死在了吳房。
順風抱了個魯班枕,挨著雨輕坐下來。
“你是在等郗遐來嗎?”
“他有自己的事,今晚怕是不會過來了。”
“哦,我還以為他是專程來看你的。”
雨輕像是沒聽見似的,托腮凝思。
“伍泰是李寬的姑父,他有意把女兒伍蕊嫁給李寬,親上加親。”
“段正純可知伍蕊和薄家姐妹關係如何?”
“雨輕,你還真的要查那件案子啊?”
“薄家姐妹死的離奇,今年豫州大水,薄綸全家沉船遇難,薄家在吳房徹底消失了,我不明白老天為何要對薄家如此殘忍?”
“伍泰書和薄綸棋並稱為吳房二絕,薄綸是出名的棋手,據傳學棋師從東吳棋聖嚴子卿,我倒是很想與他對弈一局,隻可惜他已經不在人世了。”
“提起這個人,倒讓我想起一件案子。”
“士瑤兄離開前叮囑過你什麽,你可是又忘記了?”
“他給我布置那麽多的功課,我自然不會忘的,再說我們隻在這裏停留短短幾日,恐怕連遊山玩水的時間都不夠,哪裏還有空閑管其他的事?”
“既然來到這裏,還是要玩得盡興才好,隻要你不做太出格的事,你六叔那邊,我可以幫你減負。”
外麵下著小雨,幾個年輕人正在吳房城西一家酒樓的二樓談笑風生。
一身月白錦袍的少年雙手托著下巴,吃吃笑道:“這減負二字從阿龍哥哥口中說出聽起來有些怪怪的。”
王禱飲了一口茶,餘光掃向坐在身邊的周思成,笑而不語。
陸玩擔心雨輕隻顧著貪玩忘記練習書法,便把周思成留下,監督她的書法課業。
而王禱發現周慎(字思成)除了棋藝過人,還有些奇怪,明明是一個文弱的書生,卻散發著強大的氣場。
前兩日路過一家酒肆,突然來了一幫江湖人士,他們見到周思成坐在那裏,全都緊張嚴肅,繞道而過,這讓王禱難以理解。
這時掌櫃親自把一碗桂花羹端到雨輕手邊,雨輕疑道:“你家店內竟然還有這種桂花羹,不過我方才點的是梨子茶,掌櫃是不是弄錯了?”
“這並非賣品,而是樓下的一位郎君把自己的飲品送給了你。”
雨輕一聽更好奇了,“那麻煩掌櫃把他請上樓來。”
“那位郎君已經和朋友離開了。”
雨輕朝窗外望了望,街上人來人往,並沒有發現熟悉的身影,略覺失望。
當她嚐了一口桂花羹後,又淺淺一笑,似乎她已經知道了那個人是誰。
“既然要送,就應該大方的給在座的每人都送一碗才是。”
掌櫃隻是在旁賠笑,沒有接話。
周思成又笑道:“這裏的梨子茶同上回我們在譙國六合樓內所品嚐的清潤茶很像,但是你們這裏的梨子茶口感更細膩香甜。”
掌櫃笑問:“那請客官說說看這茶裏麵都加了些什麽?若答對了,這桌飯我請客。”
周思成不假思索地答道:“秋月梨,陳皮,花香蜜,還有少許的白牡丹,你們兩家所用的蜜不同,故而口感也略有差別。”
“客官說的不錯,這頓飯算是我請你們的。”
“那就多謝掌櫃了。”
王禱笑了笑,看著雨輕很用心的做了個卷餅遞給周思成,並笑說:“想不到你的味覺如此敏銳,嚐嚐這個老北京雞肉卷,裏麵可是加了讓士瑤哥哥都心心念念的靈魂醬汁。”
“北京是什麽地方?”
“範陽郡,其實諶哥哥也算是北京人,家還住在三環以內。”
周思成完全聽不明白,隻得嗬嗬笑道:“看來是我孤陋寡聞了。”
“周兄,那是她的杜撰,子諒兄若是在這裏,她可不敢這般胡言亂語。”
雨輕撇撇嘴,不再辯解。
雷岩在旁笑了一聲:“也不知道是誰拿一本不知叫什麽的琴譜偏說是嵇康留下的《廣陵散》,嵇蕩還信以為真,你這人才是謊話連篇吧。”
經曆此劫後,為了讓嵇蕩重拾生活的熱情,陸玩拿出自己珍藏的琴譜,讓王禱代為轉送給嵇蕩。
雷岩認為王禱對嵇蕩再三試探,並未拿他當朋友,或者說在王禱眼中,可互換利益利用者居多,真正交心的人寥寥可數,她自然也不在其中。
王禱教她寫字興許隻是閑暇時找個消遣罷了,近些天她內心五味雜陳,方才不自覺的就說出這番話。
王禱沒有答話,嘴角還掛著一絲笑意,似乎是無所謂。
周思成道:“那本確實不是《廣陵散》,而是士瑤兄親自編寫的琴譜,名叫‘重生’,嵇蕩也需要重新來活一次了。”
雨輕右手托腮,似笑非笑道:“為何選琴譜,食譜不好嗎?若能嚐盡天下美食,也不枉來這世上一遭。”
和忱借住朋友在城東的一處宅子內,其後院種著一片桂子林,這幾天連綿的雨,再加上秋風,枝上桂花被打得七零八落。
“我們運氣不好,來得太遲又太早,往年這時候到處飄著桂香,今年的早桂我們算是沒趕上。”
“果然這桂子林,也不能給我些許歡喜,枝上隻見焦萎的細蕊,看著淒淒。唉,無妄的災!為什麽這到處是憔悴?這年景活著不易!”
和忱不太理解:“季鈺兄此言何意?”
郗遐解釋道:“我朋友曾對我說起一位名叫徐誌摩的詩人,他因沒有看到桂花而發出這番感慨,我看此刻的你和他有著相同的心境。”
和忱苦苦一笑,那晚他負氣離開驛站,卻偶遇在雨中快馬加鞭趕路的郗遐,洛陽和府和郗府相隔不遠,他們也是常來往的,故而結伴而行。
郗遐笑道:“子均兄(和忱字)在濯陽驛站碰到那個人,還真是冤家路窄,不過走的人為何不是他?”
和忱停下步子,問道:“你覺得為何會是他?”
郗遐半開玩笑道:“因為他平日總是喜歡躲著你,先前他不是都躲回潁川去了?”
“季鈺兄說笑了,原是我輸了,再繼續待在那裏也沒什麽意思。”
“你把那個人也太放在心上了,難道在你的心中對手隻有他一個嗎?”
“季鈺兄的對手很多嗎?”
“太多了,數也數不過來,如今的我在度支部都混不下去,隻能出來看看山看看水了。”
和忱似笑非笑道:“可我看季鈺兄今日心情極好,不厭其煩的把栗子掰碎放進桂花羹裏,那位裴家小郎君應該很喜歡吃栗子。”
郗遐嘴角上揚,一抹玩世不恭的微笑裏還透著瀟灑自信,伸手接住一朵隨風落下的桂花。
“那個人既然去了鍾府,為何又要匆匆離開?”
“季鈺兄當時並不在場,怎會知曉那日鍾府的事?”
“我有事耽誤了些時間,到鍾府的時候你們已經離開了。”
“他說聚會很無趣,以後他就不參加了。”
“看來是彥胄兄招待不周,他乘興而來,卻未盡興而歸。”
和忱岔開話題道:“不談這些煩心的了,季鈺兄又因何連夜趕路來吳房?”
郗遐簡單回道:“叔叔交代我一些事,故而來此。”
和忱沉默片刻,隱約感覺這裏也將不再安靜。
郗遐嗬嗬笑道:“你我許久未見,今夜當不醉不歸。”
和忱點頭道:“好。”
小雨滴滴答答下了一整天,房簷下擺著幾隻圓木盆,雨輕獨自坐在簷下,靜靜地看雨水落下。
這裏是劇覽的別院,他曾派手下來吳房調查伍泰,因他懷疑伍泰已經背叛曹家另投新主,還未查出什麽那名手下就死在了吳房。
順風抱了個魯班枕,挨著雨輕坐下來。
“你是在等郗遐來嗎?”
“他有自己的事,今晚怕是不會過來了。”
“哦,我還以為他是專程來看你的。”
雨輕像是沒聽見似的,托腮凝思。
“伍泰是李寬的姑父,他有意把女兒伍蕊嫁給李寬,親上加親。”
“段正純可知伍蕊和薄家姐妹關係如何?”
“雨輕,你還真的要查那件案子啊?”
“薄家姐妹死的離奇,今年豫州大水,薄綸全家沉船遇難,薄家在吳房徹底消失了,我不明白老天為何要對薄家如此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