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慶賀祥瑞,各方反應!
許仙:蛇精,我要你助我修行! 作者:凶無點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九霄之上。
霞光漫天,龍鳳和鳴,仙樂陣陣。
千道霞光、萬縷瑞彩從九天揮灑而下,落於驪山之巔。
異香彌漫,馥鬱芬芳,霞瑞交織,瑰麗至極。
整個驪山道場,皆被霞光瑞彩籠罩,一片絢爛迷蒙,更添縹緲仙韻。
突降如此天地異像,且出現在驪山道場,自然引起了各方大能注意。
驪山老母雖清靜無為,隱世無爭,門下弟子寥寥幾人,但也沒哪方勢力敢小覷。
天庭。
淩霄寶殿。
大殿正中央,一位身著九龍暗袍,頭戴金色珠冠冕旒的中年男子端坐盤龍椅。
他長須長眉,麵容莊重,眉宇間透著慈悲與威嚴,靜氣凝神巋然不動,亦有難以言喻的無上威儀。
大殿兩側,各站一列文武仙神,或是威武不凡,或是仙風道骨,縹緲絕塵。
此時此刻,眾仙神臉上或多或少皆浮現好奇之色。
至於為何好奇,自然是方才天道突然降下的慶賀祥瑞。
金龍彩鳳虛影和鳴共舞,仙樂陣陣,此乃姻緣喜兆。
下界男女締結良緣,竟引得天道降下慶賀祥瑞。
如何不讓天庭一眾仙神好奇。
要知道,上界仙神締結良緣,也不一定能引得天道降下慶賀祥瑞。
就在這時。
兩名神將並肩邁步進入大殿,隨後一齊跪伏在地。
一神將青麵綠衣,右手持斧,眼如銅鈴,泛著熠熠精輝。
一神將赤麵紅衣,左手持戟,雙耳如戈,耳大招風。
“啟稟玉帝,祥瑞所現之地乃驪山老母的驪山道場。”
千裏眼恭敬出聲,這般說道。
順風耳則低頭默然不語,眼觀鼻鼻觀心。
驪山老母此等遠古尊神的道場,絕非他能窺聽。
無法窺聽,也不敢窺聽。
況且,他們兄弟兩與截教一眾仙神關係極好。
“驪山老母道場……”
玉帝眸光微凝,若有所思。
殿內一眾仙神聞言,皆是麵色微異。
驪山老母他們自是知曉,遠古尊神,截教二代弟子,通天聖人親傳弟子。
亦是截教留存人間的唯一道統。
上界各方仙神,雖皆聽命於三界之主玉皇大帝,但亦有派係之分。
仙神之間亦有人情世故。
仙神中的諸多派係,唯有截教這一派係最為龐大,也最為特殊。
龐大,天庭三百六十五路正神,其中大半來自截教。
特殊,截教一眾仙神中,絕大部分聽調不聽宣。
他們隻做神職份內之事,其餘事宜一概不予理睬。
既不爭權奪勢,又不謀劃香火功績,隻做好份內之事。
截教一眾仙神自然成了天庭一股清流。
故此,天庭中除了本身與截教仙神敵對的仙神,其餘仙神大多與截教仙神有些交情。
如今天道降下慶賀祥瑞,此事對天庭而言自是有益,理應細致探查一番。
但祥瑞出現之地在驪山道場,處理方式顯然不同。
此時此刻,大殿內一眾仙神皆靜不作聲,等待玉帝指示。
“行了,你們暫且退下。”
玉帝神色平靜,輕揮袖袍,示意千裏眼與順風耳退下。
“屬下遵命!”
“屬下遵命!”
千裏眼與順風耳齊聲應答,隨後默契退至大殿一旁。
“諸位愛卿,蟠桃盛會不日開啟,一應事宜已開始籌備。”
玉帝目光掃過一眾文武仙神,不急不緩出聲道。
太白金星聞言,附聲笑道:“上次蟠桃盛會,有大聖搗亂,擾了興致,此次蟠桃盛會,不知大聖是否會受邀前來。”
此話一出,殿內一眾文武仙神皆麵露笑意。
“哈哈,此次蟠桃盛會大聖恐怕不會來咯,他在峨眉山閉門謝客,數百年時間都未曾傳出什麽消息。”
“可惜…上次蟠桃盛會,我等配合大聖上演了一出好戲,我至今記憶猶新。”
“昔年的大聖如今已是西天鬥戰勝佛,好麵子了,不好意思再見我們這些老友。”
“不見我們這些老友,已是大聖仗義,否則以大聖當年的脾氣,知曉原委後,非拎著金箍棒找上門來。”
“哈哈,是極是極!大聖當年的脾氣可不小!”
隨著聊起齊天大聖孫悟空,大殿內的氣氛變得歡快起來。
天庭自成立以來,經曆了諸多事宜。
唯有孫悟空大鬧天宮一事最為特殊,令在場一眾武文仙神印象深刻。
每每提及,皆是一片談笑歡聲。
畢竟他們皆參與其中,繪聲繪色賣力表演了一番。
如此鬧劇發生在天庭,可謂罕見至極。
當然,好處也得到不少。
神仙演戲,酬勞怎會低。
如此這般。
在一片言談歡笑中,驪山道場天道降下慶賀祥瑞一事再無仙神提及。
……
靈山,大雷音寺。
金碧輝煌、華彩氤氳的大雄寶殿。
大殿首位,如來佛祖寶相莊嚴,盤坐金色蓮台之上。
其周身佛光普照,與身下流淌神華的金色蓮台相映生輝。
大殿兩側,十八羅漢手持不同寶物,姿態各異佇立。
或是手托長眉,或是高舉金輪……
“佛祖,天道降下慶賀祥瑞所在之地乃驪山老母的驪山道場。”
大殿下方,一名身穿袈裟的和尚雙手合十,微微躬身,如此說道。
“原是驪山道場。”
如來佛祖目光平靜溫和,並無波瀾。
“佛祖,龍鳳和鳴,仙音陣陣,此乃姻緣喜兆。”
“想來是驪山道友門下弟子締結良緣,此等喜事,不若我前去驪山道場一趟,恭賀一番。”
如來佛祖金色蓮台右下方,一襲白衣、姿容端莊、神態嫻靜的觀音菩薩開口,這般提議道。
下界修士締結良緣,引得天道降下慶賀祥瑞。
這顯然非同尋常。
“不必了,驪山道友有意遮掩,不欲他人知曉。”
金身蓮台上,如來佛祖眸光微凝,輕捏指印掐算片刻,搖了搖頭。
聽聞此言,觀音菩薩神情微異,隨後也未再多言。
“天道因果繁重,天地大劫即將來臨。”
“此次天地大劫,乃我佛門之劫。”
“盛極而衰,因果使然,此乃命數,不可避也。”
“大劫降臨之際,我佛門有沉淪之難,此乃定數,爾等不可造次。”
如來佛祖無悲無喜,徐徐出聲。
霞光漫天,龍鳳和鳴,仙樂陣陣。
千道霞光、萬縷瑞彩從九天揮灑而下,落於驪山之巔。
異香彌漫,馥鬱芬芳,霞瑞交織,瑰麗至極。
整個驪山道場,皆被霞光瑞彩籠罩,一片絢爛迷蒙,更添縹緲仙韻。
突降如此天地異像,且出現在驪山道場,自然引起了各方大能注意。
驪山老母雖清靜無為,隱世無爭,門下弟子寥寥幾人,但也沒哪方勢力敢小覷。
天庭。
淩霄寶殿。
大殿正中央,一位身著九龍暗袍,頭戴金色珠冠冕旒的中年男子端坐盤龍椅。
他長須長眉,麵容莊重,眉宇間透著慈悲與威嚴,靜氣凝神巋然不動,亦有難以言喻的無上威儀。
大殿兩側,各站一列文武仙神,或是威武不凡,或是仙風道骨,縹緲絕塵。
此時此刻,眾仙神臉上或多或少皆浮現好奇之色。
至於為何好奇,自然是方才天道突然降下的慶賀祥瑞。
金龍彩鳳虛影和鳴共舞,仙樂陣陣,此乃姻緣喜兆。
下界男女締結良緣,竟引得天道降下慶賀祥瑞。
如何不讓天庭一眾仙神好奇。
要知道,上界仙神締結良緣,也不一定能引得天道降下慶賀祥瑞。
就在這時。
兩名神將並肩邁步進入大殿,隨後一齊跪伏在地。
一神將青麵綠衣,右手持斧,眼如銅鈴,泛著熠熠精輝。
一神將赤麵紅衣,左手持戟,雙耳如戈,耳大招風。
“啟稟玉帝,祥瑞所現之地乃驪山老母的驪山道場。”
千裏眼恭敬出聲,這般說道。
順風耳則低頭默然不語,眼觀鼻鼻觀心。
驪山老母此等遠古尊神的道場,絕非他能窺聽。
無法窺聽,也不敢窺聽。
況且,他們兄弟兩與截教一眾仙神關係極好。
“驪山老母道場……”
玉帝眸光微凝,若有所思。
殿內一眾仙神聞言,皆是麵色微異。
驪山老母他們自是知曉,遠古尊神,截教二代弟子,通天聖人親傳弟子。
亦是截教留存人間的唯一道統。
上界各方仙神,雖皆聽命於三界之主玉皇大帝,但亦有派係之分。
仙神之間亦有人情世故。
仙神中的諸多派係,唯有截教這一派係最為龐大,也最為特殊。
龐大,天庭三百六十五路正神,其中大半來自截教。
特殊,截教一眾仙神中,絕大部分聽調不聽宣。
他們隻做神職份內之事,其餘事宜一概不予理睬。
既不爭權奪勢,又不謀劃香火功績,隻做好份內之事。
截教一眾仙神自然成了天庭一股清流。
故此,天庭中除了本身與截教仙神敵對的仙神,其餘仙神大多與截教仙神有些交情。
如今天道降下慶賀祥瑞,此事對天庭而言自是有益,理應細致探查一番。
但祥瑞出現之地在驪山道場,處理方式顯然不同。
此時此刻,大殿內一眾仙神皆靜不作聲,等待玉帝指示。
“行了,你們暫且退下。”
玉帝神色平靜,輕揮袖袍,示意千裏眼與順風耳退下。
“屬下遵命!”
“屬下遵命!”
千裏眼與順風耳齊聲應答,隨後默契退至大殿一旁。
“諸位愛卿,蟠桃盛會不日開啟,一應事宜已開始籌備。”
玉帝目光掃過一眾文武仙神,不急不緩出聲道。
太白金星聞言,附聲笑道:“上次蟠桃盛會,有大聖搗亂,擾了興致,此次蟠桃盛會,不知大聖是否會受邀前來。”
此話一出,殿內一眾文武仙神皆麵露笑意。
“哈哈,此次蟠桃盛會大聖恐怕不會來咯,他在峨眉山閉門謝客,數百年時間都未曾傳出什麽消息。”
“可惜…上次蟠桃盛會,我等配合大聖上演了一出好戲,我至今記憶猶新。”
“昔年的大聖如今已是西天鬥戰勝佛,好麵子了,不好意思再見我們這些老友。”
“不見我們這些老友,已是大聖仗義,否則以大聖當年的脾氣,知曉原委後,非拎著金箍棒找上門來。”
“哈哈,是極是極!大聖當年的脾氣可不小!”
隨著聊起齊天大聖孫悟空,大殿內的氣氛變得歡快起來。
天庭自成立以來,經曆了諸多事宜。
唯有孫悟空大鬧天宮一事最為特殊,令在場一眾武文仙神印象深刻。
每每提及,皆是一片談笑歡聲。
畢竟他們皆參與其中,繪聲繪色賣力表演了一番。
如此鬧劇發生在天庭,可謂罕見至極。
當然,好處也得到不少。
神仙演戲,酬勞怎會低。
如此這般。
在一片言談歡笑中,驪山道場天道降下慶賀祥瑞一事再無仙神提及。
……
靈山,大雷音寺。
金碧輝煌、華彩氤氳的大雄寶殿。
大殿首位,如來佛祖寶相莊嚴,盤坐金色蓮台之上。
其周身佛光普照,與身下流淌神華的金色蓮台相映生輝。
大殿兩側,十八羅漢手持不同寶物,姿態各異佇立。
或是手托長眉,或是高舉金輪……
“佛祖,天道降下慶賀祥瑞所在之地乃驪山老母的驪山道場。”
大殿下方,一名身穿袈裟的和尚雙手合十,微微躬身,如此說道。
“原是驪山道場。”
如來佛祖目光平靜溫和,並無波瀾。
“佛祖,龍鳳和鳴,仙音陣陣,此乃姻緣喜兆。”
“想來是驪山道友門下弟子締結良緣,此等喜事,不若我前去驪山道場一趟,恭賀一番。”
如來佛祖金色蓮台右下方,一襲白衣、姿容端莊、神態嫻靜的觀音菩薩開口,這般提議道。
下界修士締結良緣,引得天道降下慶賀祥瑞。
這顯然非同尋常。
“不必了,驪山道友有意遮掩,不欲他人知曉。”
金身蓮台上,如來佛祖眸光微凝,輕捏指印掐算片刻,搖了搖頭。
聽聞此言,觀音菩薩神情微異,隨後也未再多言。
“天道因果繁重,天地大劫即將來臨。”
“此次天地大劫,乃我佛門之劫。”
“盛極而衰,因果使然,此乃命數,不可避也。”
“大劫降臨之際,我佛門有沉淪之難,此乃定數,爾等不可造次。”
如來佛祖無悲無喜,徐徐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