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村的村民們好奇地湊在一起,看著來到村子的那一支小小商隊攜帶的琳琅滿目的商品,孫仙門便多嘴問了一句,他覺得自家從山林采摘的蘑菇幹,恐怕運不到南方就得壞。


    商隊夥計們笑著告訴他,這是為漢軍將士采買的,據說皇帝陛下到了黃龍府,便興致勃勃地要吃“小山雞燉蘑菇”,於是這一道菜迅速在漢軍之中風靡了起來。


    村民們頓時張起了脖子,覺得商隊的夥計們滿嘴胡扯,皇帝怎麽會吃這麽樸素家常的食物?但夥計們說得信誓旦旦,不容置疑。


    於是兩天後,孫仙門便與鄰居幾個朋友湊在家裏,按照從商隊夥計們那裏打聽來的做法,果真做了一大陶盆的野雞燉蘑菇,隔壁的漢人朋友端來了一壇烈酒,那是他用自家婆娘紡的粗布換來的。


    “皇帝果然是個會吃的!”


    東北地區人口少、山林多,物產豐富,所以百姓們吃慣了野味,並不覺得有什麽特別的地方,但大冷的天,圍坐在灶火旁,吃著熱騰騰的肉食,再來一口辣喉嚨的烈酒,幾個人都隻覺得渾身舒暢,痛快極了。


    “老孫,我幫你打聽了,陛下已經下了旨意,不再從遼東入貢海東青,你可以找商人將熬熟的鷹賣了,官兵、貴人們不會來索要的,且寬心!”


    孫仙門的漢人朋友之一,眯著眼灌了一口烈酒,便說到。


    於是孫仙門一顆心總算是放進了肚子裏。


    遼國時代,海東青就成為東北的貢品,由於鐵驪人與女真人的習俗相近,遼國的貴族們便往往向女真各部索要海東青,當作協助狩獵的工具,甚至因為勒索無度,逼得女真人等無法承受,幹脆跟著完顏氏造反。


    完顏阿骨打起兵反遼,訴說契丹罪狀,其中就有這麽一條,故而王倫已經下令,海東青不再作為貢品,但並不禁止將領、軍官、士兵、商人們通過合法渠道收購了自養。


    永寧縣離黃龍府城並不算遠,地理位置也並不偏僻,所以羅家村的變化仍舊進行著。


    首先是村口的官道附近,由金兵俘虜們迅速搭建了好大一片的木屋,於是羅家驛站就在入冬後的第一場大雪中立了起來。


    這個驛站規模不大,一共隻有兩個院子,但一應設施俱全,有馬廄、廚房、儲存室等,其中一個院子由十名驛吏、驛卒居住,隔壁院子則用石頭砌了火炕大通鋪,當作民宿逆旅,供往來行人、商隊借住。


    驛站被接收並正式投入使用的那天,縣裏派了官吏、附近修路的漢軍也來了代表,就在這個小小的驛站前舉辦了一個簡單而隆重的儀式。


    當“羅家驛”三個漢字的木製招牌被鄭重地掛在了院子大門上時,新任命的驛吏、一個腿腳有些不便利的老兵笑嗬嗬地點燃了一掛鞭炮。


    突然響起的急促爆炸聲,在圍觀的村民中立刻引起了騷亂,羅家村離黃龍府又不遠,冠軍侯的大軍曾經在附近與金軍交戰,虎蹲炮的轟鳴聲讓許多村民都記住了這個令人恐懼的聲音。


    繼承了遼國遺產的金國同樣也有火器,也製造火藥,隻是同前宋一樣,遼、金兩國都沒有找對黑火藥能夠發揮最大威力的途徑,在漢金之戰爆發後,火藥也迅速被金國統治者們規定為禁品,民間不得私藏。


    這讓一眾縣裏來的官員和漢軍代表們頗有些尷尬,作為驛吏的老兵更是尷尬地隻能用笑容來掩飾,實在是眾人對火器的聲音太熟悉了,卻忽略了剛剛被征服的這片土地上,百姓們的接受能力。


    安撫了百姓之後,驛站開業,然而羅家村的變化仍舊沒有停止。


    到了十二月初,羅家驛旁邊、與驛站的兩個大院一起被修建、一直無人使用的那個院子,趕來了一支車隊,院子裏的積雪被清掃了出來,有人在屋內生起了火,嫋嫋炊煙就升上了天空。


    冬季的東北,大雪停了之後,隻要有一點兒動靜,總會吸引些閑人從屋裏走出來圍觀,於是在幾個閑漢的注視下,一塊寫著“羅家供銷社”的招牌也被懸掛了起來。


    若是中原內地百姓,一看到這個招牌就大致明白是做什麽的了,從前宋時,朝廷就不禁止民間結社,到了新漢,朝廷同樣不禁,隻是做了硬性規定,凡民間立社,必須經官府審核批準,且要接受官府的巡查。


    於是閑漢們迅速將這個消息傳遍了小村子,孫仙門回到家,被自家婆娘熱絡地拉著說了好半天,也按耐不住跑去參觀了一回。


    供銷社裏有一座新式的鐵皮爐,燒得是蜂窩煤,還連上了一根直通屋外的鐵皮煙囪,兩個嶄新的大木貨櫃,擺放了一些針線、鹽、醋,屋角有兩個醬菜大缸,還擺放了兩個大酒壇。


    這不就是個商鋪,卻起了個怪名字,叫什麽“供銷社”!


    一群村民圍著鐵皮煤爐嘖嘖稱奇,有個契丹改漢的老人背著手,咧著嘴露出黃金一般的牙齒:“這漢人就是心靈手巧!”


    一個村民大聲說:“蕭老狗,如今你也入了漢,也叫咱爺們兒看看你的手巧啊!”


    被人罵作“老狗”,蕭老漢也不惱,隻說道:“好啊,等會兒我去你屋頭,叫你婆娘出來,擺弄個姿勢,看我蕭老狗的巧手!”


    一群人頓時哄笑了起來,各種粗俗的玩笑便一個接一個開了起來,供銷社的店主隻籠著袖子在一旁跟著笑,這店主正是隔壁驛站的驛吏。


    看了新鮮事物,聽了笑話,孫仙門懷揣著一包飴糖和小半包霜糖便回了家,獻寶似地將霜糖遞給了妻子。


    他的妻子頓時埋怨了起來:“恁貴的霜糖,如何舍得買!”


    孫仙門笑嗬嗬地說:“我去尋了看管修官道犯人的軍爺,他肯出價二十足貫買一頭鷹,可惜上好的海東青難得,不然就是百貫也賣得!”


    他忙碌地收拾著屋子,憧憬地說道:“官府分了田,子女都有田種,我每年再多熬幾隻鷹來,便也能似那些漢人一般生活了!”


    到了臘月二十四,官道修繕徹底停歇,帶隊的漢軍軍官架著一頭從孫仙門那裏買來的鷹,得意地返回了黃龍府南麵的漢軍大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奪宋:水滸也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人叢中一回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人叢中一回首並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