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倫下達了命令、全麵鏈式進攻之前,嶽飛在黃龍府東南的隆州與金兵已經交戰了。


    五代時,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進攻燕雲,遼太宗耶律德光占據燕雲十六州,一直到宋真宗澶淵之盟,遼國就在東北地區,將大量漢人從燕雲遷徙遼東,並以遷徙漢人原本的州縣,來命名遷徙後的安置地。


    比如遼國就有一個澶州,主要安置遼國在澶淵之盟前從澶州掠來的漢人百姓。完顏阿骨打對西京道、南京道的百姓進行強製遷徙後,也效仿遼國,設置了諸多州縣。


    因此從遼陽府向北一直到會寧府,也就是從後世的遼陽市到哈爾濱市,沿途就先後被遼金兩國安置了大量的漢人,以及同樣農耕的渤海人。


    神武軍的突然出現,在金國引起了巨大震動,要知道上一次殺到這裏的中原王朝漢人軍隊,要追溯到三百年前的唐朝時期了。


    嶽飛治軍一向嚴明,為了達到奇襲的目的,他嚴格規定了每日行進的路程,每天休息多久,可以說將部下騎兵的承受力壓到了極限。


    攜帶的軍糧、幹糧不多,神武軍就靠著打獵為補充,順便搶劫了一些生女真部落,好在此時的夏末秋初,有向導以及陸續加入的粟末靺鞨人、扶餘人等為指導,神武軍還能收集些野果為補充。


    最大的困難依舊是道路難行,遼國與金國又不像王倫那樣重視修路,所以當神武軍出現在隆州附近時,不少漢人與渤海人百姓都以為這是一群被女真人征召而來的山林之間的生女真。


    等到嶽飛打出旗號,攻占了一座小城,獲得了一小批糧草後,從西京道、南京道被遷徙而來的漢人們激動壞了,不少漢人紛紛攔在大軍前麵,詢問官兵是從哪裏來的。


    得知神武軍是從南京道殺穿了遼西走廊、一路殺至此地時,許多漢人嚎啕大哭,紛紛脫去了女真式樣的衣服,給神武軍送來食物和清水,甚至有漢人情願跟隨神武軍一起,去殺女真人和漢人老爺們。


    這些漢人有一部分是作為金國貴族的奴仆佃戶,負責為貴族們耕田種地的,還有一部分則被強製編入猛安謀克,成為女真分封貴族的農奴。


    “軍爺,漢家皇帝果真要均田麽?”


    不少漢人熱切地詢問,眼神中充滿了渴望,不管吳乞買以及漢人官員、遼東大族們如何宣傳,中原王朝推行均田的消息,還是傳到了遼東,貴族老爺們咬牙切齒地汙蔑,說中原皇帝是泥腿子、水寇出身,亂了綱常,要反了天,但普通百姓們心中有杆秤。


    能讓頭頂上的貴族、主家如此憤恨,那隻說明了一點,中原的皇帝沒有站在他們這一邊,那皇帝站在哪一邊呢?這不是一目了然嘛!


    “可不敢亂喊!”一名神武軍的騎兵聽到“軍爺”的稱呼,神色大窘,冠軍侯曾經說過,當兵乃是為朝廷、為天下百姓效力,國朝不比前朝,當兵的不再是“賊配軍”,但也當不得一個“爺”字。


    他的什長便拍馬過來,親切地高喊:“鄉親們,陛下曾說過,要讓天下百姓,人人有地種,人人有衣穿,人人有屋住。今日我等既然來了,便是要剿滅金狗,解救萬民,朝廷自然也是要均田的!”


    這什長是中山府人士,他聽出來對麵問話的漢人,帶著河北口音,想來是被阿骨打從南京道遷徙而來的遼國漢人,便耐心地解釋了起來。


    得到了肯定答複的漢人,轉身小跑回家,從木屋裏小心翼翼捧出一個草編的籃子,裏麵滿是雞蛋,就要獻給漢軍,但卻被神武軍士兵們拒絕了。


    一個軍法官站了出來,高聲大喊:“我神武軍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都是漢人,本是一家,眾父老且回家,等待我大軍得勝的消息!”


    在軍法官們的勸說下,神武軍繼續前進,不拿百姓一針一線,於是百姓們都感歎地說:“真王師也!”


    嶽飛的大軍一路行進,與民秋毫無犯,隻是在百姓們的引導下,將地方上的豪強、金國貴族們全殺了,所獲糧食充作口糧,餘者全部均分給周邊的百姓們。


    神武軍的所作所為,頓時讓不少漢人百姓主動投軍,自請為民夫,協助帶路、尋找水源、通報消息,在漢人的帶動下,不少渤海人、契丹人也加入進來,為神武軍通風報信。


    這就是王倫執意要派嶽飛迂回攻打黃龍府的另外一個原因,華夏曆史上的強軍很多,但隻有嶽飛的“嶽家軍”摸到了後世那支人民軍隊的門檻。


    於是神武軍推進到隆州西時,八千本部騎兵、外加兩千餘諸部落青壯,願意聽從嶽飛號令的,又多了一萬餘漢、渤海、契丹百姓。


    匆匆領兵趕來的完顏斡論被嚇了一跳,他隻聽聞漢軍有數千兵馬,但放眼望去,隻看對麵的營帳,豈止兩三萬呢?


    完顏斡論本身沒什麽本事,名氣也不大,但他老爹是完顏阿離合懣,是跟隨完顏阿骨打攻滅遼國的功臣,在阿骨打時期官居移賚勃極烈,是國相的第三助手,在金國貴族中排名第六。


    完顏斡論隻帶了五千兵馬,這是他家族和部落的私兵,還包括了大量的奴仆。在金國節節敗退之際,金國的軍事貴族們難得表現出了上下一心,讓出了大量的兵權給吳乞買,但完顏斡論還是保留了一部分兵權。


    在百姓們的幫助下,嶽飛已經大致摸清楚了周邊的狀況,黃龍府的駐軍並不多,大概隻有數千,但這些兵力並不包含一部分金國上層貴族的本部私兵。


    那就先打掉完顏斡論再說!


    於是在一萬多漢、渤海、契丹百姓的注視下,在兩千餘諸部落青壯的配合下,八千漢騎雖然缺乏重型武器,但卻氣勢如虹,一往無前。


    武鬆這一次也跟隨出戰,他隻帶了三百重步兵,為了行軍快速,嶽飛也無法帶更多的步人甲重步兵,所以武鬆一直落在大軍行進的後方。


    被漢騎一陣衝散了隊形,又被武鬆領三百步兵攔住,人馬俱碎的名場麵再次上演!


    “此天人也,不可敵!”後方觀戰的完顏斡論嚇得冷汗直流,轉身就逃。


    等到嶽飛領兵衝到黃龍府城南不足三十裏處時,他已經拉扯出了一支兵力超過三萬的大軍,這位年輕的新漢冠軍侯,也在嚇破了膽的金兵那裏獲得了一個更加響亮的稱號:


    嶽爺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奪宋:水滸也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人叢中一回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人叢中一回首並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