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的中京道大定府,與上京道臨潢府相距七百餘裏,前者位於後世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後者位於赤峰市巴林左旗。


    韓世忠聯合漠南草原諸部擊破完顏海裏、擊退完顏婁室,位置大約在後世的多倫縣、圍場縣之間。


    王倫並不清楚這些地方在後世具體屬於哪裏,韓世忠的戰報隻說了交戰地點在千裏鬆林以東,鬆木皆赤,那大概應該就是著名的塞罕壩了。


    若依照遼國的行政區劃,那裏應該是桓、慶等頭下軍州,但是王倫已經懶得糾結這些地名了,反正按照尚書省的規劃,這裏就是大漢的安樂府。


    北魏時曾在涿郡附近設安樂郡,隸屬於安州,若依照尚書省的規則,本朝諸府,在延用前宋州之郡名的前提下,也會優先使用秦漢郡名,隻是大定府西麵,在兩漢時屬於右北平郡,“北平”二字太大,故而王倫選用了“安樂”二字。


    大定城半個城池已成焦炭廢墟,漢軍自南門入城時,仍舊感到了逼人的熱氣。城中殘存的百姓也不多,且仍舊以漢、契丹人為主,女真人全部被吳乞買帶走了。


    當初阿骨打領兵攻打中京道,耶律延禧親至大定府堅守,在這裏鏖戰了近一年時間,等到耶律延禧被打得逃亡陰山、南京道也被金軍攻占後,據守此處的完顏宗望曾請求完顏阿骨打,將部分被迫東遷的遼人安置在這裏。


    但最終隻有不足兩萬戶百姓被遷徙安置而來,整個大定府十州九縣之地,連六萬戶都不到。


    接手城防後,漢軍便開始有條不紊地組織百姓協助滅火,挨家挨戶統計人口,又搜出來不及跟隨吳乞買逃走的女真人一百餘名,根據鄰居們的口供,其中兩人被處死,其餘都被王倫下令,遷至河東行省去了。


    由於漢軍重拾築京觀的傳統手藝,吳乞買等金國上層統治階層們都認為,王倫是奔著徹底消滅女真這個民族而來的。


    但王倫從未以任何方式要求部下將領搞屠殺,他的目的從來都隻有一個:消滅金國的有生力量,將一切膽敢與漢為敵的女真人殺死,隻要女真人拿起武器,那就是敵人;但若是女真人放下武器投降,安心接受朝廷強令漢化的要求,王倫也願意給這些百姓一條生路。


    不歧視,不搞區別對待,這已經是王倫對異族最大的寬容了,而且王倫也不希望漢軍成為一支隻會大肆殺戮的冷血隊伍,那與禽獸何異呢?


    本以為自己必死無疑,結果中原皇帝竟然開恩,讓他們南遷成為中原人,城中的女真百姓頓時感激涕零。


    “偶爾做一次好人,這感覺還不錯!”


    王倫笑眯眯地對張叔夜說,張叔夜本來是勸說皇帝幹脆將這百餘女真人都殺了得了,但王倫覺得滅族這種事情,在東北還真不好辦,深山老林裏一鑽,過個幾十年又冒出來,滅了女真容易,誰知道下一個鑽出來的族群是誰。


    所以他必須及時調整策略,全力攻打完顏吳乞買為首的頑固對抗華夏一統的分裂勢力,同時要安撫隻求生存的廣大東北百姓,讓他們對中原王朝產生一些認同感。


    張叔夜的表情頓時變得尷尬了起來,王倫在民間的聲望完全是兩個極端,廣大分得土地的百姓都誇讚王皇帝一心為民,讀書人、商人、大地主們卻覺得,王倫實在太殘暴了,望之不似仁君,與殘忍的黃巢有什麽區別?


    而朝堂之上的大小官員們,也有一部分對王倫頗有埋怨的,王倫對武將相對寬容一些,對文官們的要求卻極其嚴厲,監督考核極其嚴格,許多從前宋留任的官員,再也不能摸魚、碌碌無為,甚至王倫鼓勵“民舉官而不究”,地方小吏被百姓們告發而罷免,那可是常有的事。


    曆朝曆代,唯本朝的地方官吏做得最憋屈。


    張叔夜不好直說,隻能憋在心裏,心想陛下你也知道自己在士林的名聲不好啊!


    在燕雲十六州徹底光複後,王倫與眾朝臣商議了許久後,便迅速下達了一道傳令天下的聖旨:凡一家之中,長子以下的次子、三子等,以及庶子、贅婿、輕刑犯、官宦富貴之家的奴仆人等,願意入燕雲為耕為牧者,朝廷提供路資、分配土地、草場、林地,並免前三年的一切賦稅。


    燕雲十六州畢竟是漢人故土,故而對中原百姓還是有著莫大的吸引力的,但舊長城以北,草原地區對漢人的吸引力不夠,朝廷就得用半強迫的方式大量遷徙人口實邊。


    於是曆次大戰後俘虜的金國士兵,主要以契丹、漢人為主,便被朝廷視為工人,身份為官奴,開始被兵部、工部、驛部等聯合組織起來,修路、修繕驛站、修建房屋、修建護村寨高牆,與被調集而來的前宋禁軍一起忙碌了起來。


    這件事被王倫交給了“撲天雕”李應來負責,李應上得梁山後就十分低調,與晁蓋的無意識、不求上進不同,李應是主動低調的。


    至於原因,無外乎見識到了前宋基層小吏的手段,覺得官場黑暗,還不如做個富家翁來得舒服。故而新朝建立後,李應隻封了個男爵,負責開封府巡城兵馬事務。


    但畢竟是梁山時代的老兄弟,王倫用他至少也放心,於是李應就被召到了上穀府。


    曆次大戰後漢軍的傷殘士兵,也多被安置在了朝廷新占領的諸府,兵部與工部出麵,協助這些退伍士兵們修建房屋、開墾荒地,並將一部分被俘投降的金兵分配為奴仆。


    王倫也提前說明,這些投降的金國契丹、漢人士兵,五年內為官奴身份,五年後視表現情況,可以廢奴為民,錄入官府籍貫造冊,朝廷也會分配土地讓他們自由生活下去。


    王倫學不來金國那樣強行遷徙百姓,他很清楚那樣隻會惹來民怨,而且百姓逃亡也是必然的,那麽就隻能借助軍隊的力量,通過政策的優惠,來引導民間人口的主動流動。


    如果東北的漢人能夠占據人口的一半以上,最好能達到六成,那麽他就可以幾乎不用考慮異族造反叛亂的問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奪宋:水滸也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人叢中一回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人叢中一回首並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