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金兩國的戰爭,在短暫地停歇了兩個月後,在雁門關方向再次爆發。


    完顏宗翰已經遭到了黃龍府金國上層貴族們的指責,認為他在大同府觀望不前,導致此次金國南侵成效甚微。


    而且此前對漢國喊打喊殺,完顏宗翰叫嚷得最為激烈,怎麽大戰一開,大同府方麵反而沒有了動靜?莫非你完顏宗翰想要擁兵自立?


    若是以前,似這樣的流言根本不會從黃龍府傳出來,完顏宗翰知道這是完顏吳乞買也著急了,於是也隻得領兵進駐朔州。


    能夠在完顏阿骨打時代脫穎而出,完顏宗翰絕非庸將,他有著多年征戰的經驗和敏銳的直覺,眼下河東行省方向的情況,是漢軍自黃河東岸向北推進,與漠南草原連成一片,看似孤軍深入,但漢軍所占三州離河東邊地諸府不遠,金國就是想要截斷三州,難度也很大。


    而且他聽說韓世忠已經領萬餘漢騎推進到了陰山北麵,漠南諸多牆頭草部落紛紛投靠,一旦韓世忠那裏將草原諸部整合完畢,他就要兩麵受敵了。


    似完顏婁室這樣的大將,已經數次建議金兵宜轉道北向,先將孤軍深入的韓世忠部給消滅了,但這個建議被完顏宗翰拒絕了。


    先不說在草原上能不能找到並追殺韓世忠,一旦金國兵力向漠南、陰山方向轉移,完顏宗翰十分肯定,雁門關那裏肯定就要第一時間出兵攻打朔州。


    新漢不是前宋,漢軍是真的敢出塞與金兵打野戰的,完顏宗翰已經將新漢視為與金國一樣的對手,再也不認為是如弱宋、衰敗的遼國那樣了。


    所以完顏宗翰思考了許久,若是北攻韓世忠,韓世忠領一萬漢騎直接向陰山西部逃走,金國根本無力追殺,實在是金國已經將漠南草原諸部得罪得太狠了。


    如果能夠在雁門關一線大勝一場,那麽至少半年時間之內,漢軍再無力出塞,金國對付漠南草原諸部一向有兵力和心理優勢,即便有韓世忠的一萬漢騎,到時候金國趁機截斷三州,韓世忠豈不是就成了無根之木?


    因此完顏宗翰下定了決心,還是要先攻打河東行省,他要讓黃龍府的勃極烈們看一看,他宗翰力主攻打南朝絕不是嘴巴上喊叫兩聲的,也讓完顏宗望看一看,究竟誰才是大金第一名將!


    鈕文忠、張清兩部已經趕到了雁門關,按照樞密院的命令,諸部統一由秦明指揮,在太原府南麵駐守的雷橫,本來比鈕、張二部離得更近,反而來得更晚,因為雷橫還要負責護送一批從太原府方向調集而來的軍資。


    由秦明為統帥,是因為秦明畢竟駐守雁門關數年,對邊地情況更加了解,對金兵也更加熟悉。


    這讓秦明頓時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新漢重軍功,隻要贏了,那麽一切好說,但若是敗了,他“霹靂火”實在受不住這樣的恥辱。


    作為秦明的副手,鈕文忠對樞密院的任命並無異議,這些年他要肅清太原府以南地方,還要準備隨時進入關中,畢竟朝廷對西軍整編,萬一激起前宋舊臣的反抗,他和張清等將就得迅速從河東西南渡過黃河。


    萬幸的是,陝西終歸沒有亂起來。


    看到一眾將領進入帳內議事,張清部下的一名軍官很是眼熱羨慕,這人正是當初離開宋江的董平。


    董平離開宋江後一路返回河東行省,便向老上司王稟、老朋友張清求助,他現在很是後悔,當初與梁山交手後直接投降了,現在也能封侯升官、獨立一軍不是?


    那麽多與梁山為敵的將領都成了新朝軍官,他董平又不曾對梁山造過多大的殺孽,難道還找不到機會東山再起嗎?


    王稟不好意思直接向王倫求情,便寫信委托兵部的舊友同僚,張清則不管那麽多,直接上報王倫,王倫表示當年各為其主,董平若真心幡然悔悟,過去事便不再提了。


    於是董平便跟著張清,在絳州、澤州等地,從一個小兵做起,四處剿匪,數年間積功升為廂指揮使,這個升遷已經相當快了,但董平還覺得不滿足,畢竟剿匪的戰功太少,他憑什麽不能跟舊日好友張清平起平坐呢?


    營指揮使以上,才有資格出席這樣的戰前軍事會議,董平沒資格入帳,他遠遠望著隱入帳內的張清的背影,心想:我須有一日,可入得此帳中!


    在加入漢軍後,董平此前所有的怨氣都消失了,漢軍的操練嚴格、軍紀嚴明、賞罰分明,隻要他立功,從無人刻意打壓,該有的獎賞、軍銜官職提升,也很是順暢,所以董平現在立功心切,甚至比入帳議事的高級軍官們更渴望戰事。


    焦急地等待了一個多時辰後,總算是看到張清從帳內出來,董平遠遠地迎了上去,先向軍銜、軍職比他高的軍官們行禮,便殷勤地替張清牽來了坐騎。


    漢軍由於推廣了布麵甲,戰襖的肩膀上便多了一條用於區分軍銜、官職的布條臂章,以白星、金星的多寡為區分,故而很好辨認。


    從大營出來,向本部人馬所在的營寨返回,張清看到董平熱切的眼神,頓時笑了起來:“金國完顏宗翰既已領兵自大同府入朔州,我漢軍自然是要迎戰的。三日後我部出塞,巡哨朔州東南!”


    前宋時的禁軍中,官兵最不願意接的任務,就是外出巡哨、夜間巡邏,但到了新漢,外出巡哨就成了最搶手的任務,斥候、哨探們最喜歡跟金國、西夏的斥候們碰一碰,運氣好搶一匹戰馬回來那可就發財了。


    漢軍製度,大軍繳獲是要上交整體分配的,但斥候的繳獲是個例外,繳獲所得可以讓給軍中也可以自己獨占,而且還會記錄功勞,故而有信心的騎兵們都搶著去做。


    要知道朝廷此前與金、西夏甚至吐蕃的馬匹貿易,一匹馬價值最低在十五貫以上,一匹軍馬價值更高,在二十貫以上,搶得一匹好馬,抵得上普通士兵三年的軍餉了,誰不心動?


    新漢的禁軍軍餉並不高,一年大概在五貫左右,但朝廷提供吃住用度,禁軍的大頭在於戰爭繳獲的分配以及軍功的獎勵,並不是靠軍餉維持一家生計的。


    董平一聽,頓時激動了起來,他到雁門關後聽說最多的就是史進的部下吹噓如何出擊巡邏與金兵毆鬥、廝殺、搶劫的,金兵斥候、巡邏隊的好馬,讓他也格外眼饞。


    真不愧是我董平的好兄弟,當真討來了個好差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奪宋:水滸也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人叢中一回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人叢中一回首並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