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南草原上,自匈奴建立了第一個帝國後,這裏便人來人往。鮮卑、柔然、突厥、鐵勒、回鶻、契丹,草原上的部族就好比雨後春筍、又似韭菜一般,收割了一茬又一茬,總有舊帝國衰落、新部落崛起。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唐朝,大唐軍功之盛,在回鶻帝國被打得分崩離析後,便再沒有一個勢力能夠全占草原。
契丹人建立了遼國,但遼國對漠南漠北草原更多實行的是羈縻製度,為了防備草原坐大,遼國的對策是拉一派、扶持一派,然後去攻打另外一派,諸部落之間的實力平衡做得相當不錯。
但金國崛起後,由於耶律延禧的西逃,為了追殺遼帝徹底消滅遼國,女真人在漠南草原搞了數次武裝遊行,比遼國更直接,以親自下場屠殺,從而震懾了漠南草原。
迫於女真的淫威,漠南草原諸部的生活相當淒慘,完顏宗翰、婁室等金國名將,時不時就會以剿滅殘遼勢力為借口,對漠南發起武裝掃蕩,從而執行減丁計劃。
因此去年漢金兩國大戰爆發後,韓世忠在河東行省方向推進,石秀籠絡了汪古部,金國在西方的軍隊被新漢牽扯,漠南草原諸部難得緩了一口氣。
當初石秀說服汪古部等幾個小部落聯合出兵,這些部落頭領們都是冒著巨大風險的,畢竟前宋數次北伐都被遼國擊退,誰能肯定現如今的新漢就不被金國再次擊退回去呢?
但隨著燕山府方向戰事消息的不斷傳來,汪古等部也漸漸心安。
韓世忠以寧邊州唐隆城為基地,不斷向北試探,便將東勝州、雲內州西麵變成了新漢的新領土。
這個方向大的戰事雖然不曾爆發,但漢金兩國的巡邏隊、斥候們在雲內州附近展開了大半年的小規模廝殺,隨著汪古部等草原諸部的歸心,金國斥候的活動範圍被硬生生地擠出了雲內州。
至此三州徹底落入新漢手中,韓世忠也將沿著黃河東岸一直到河套平原東部的商路開辟並維護了起來,唐隆城也迅速成為新漢與漠南的貿易重鎮。
唐隆城外,每個月都會有官府出麵主辦的牛羊貿易大集市,窮瘋了的漠南諸部,當真是什麽都敢賣,隻要漢人要,他們就成群結隊地將自家的馬匹牛羊驅趕著,在漢軍巡邏隊的護送下,一路南來。
梁山時代,頭領中就有“鬼臉兒”杜興、“飛天虎”扈成這樣善經商的人才,故而朝廷戶部多有懂商的官吏,被朝廷派來主持邊貿互市。
在官府的統一管理下,唐隆城的牛羊貿易,漢商並不會惡意壓價,而是以一個相對公道的價格與漠南牧民們貿易,從而漸漸建立了新漢朝廷的公信力。
這讓一批商人頗感到不滿,覺得朝廷什麽都管,卻斷了他們的財路,於是開始大肆行賄,收買邊地官員,妄圖由他們把持對草原的貿易。
很可惜,韓世忠不是擺設,他向來是個直性子,當初領兵從兩淮入江南,韓世忠就沒少殺人,既然商人妄圖站在朝廷頭上,那他就要動刀了。
韓世忠上報,監察院立刻派出禦史,聯合河東行省的三司衙門,再次來了個大清查,楊林的偵騎司也派出了密探。
上個月,四名受賄的官吏被捉,然後直接當著前來貿易的漢人、草原牧民們被砍了腦袋,宣讀了罪行,這讓新漢的招牌在漠南草原更加響亮。
至於行賄的商人,則按照行賄金額,或被罰沒家資、或被抄家流放西北,於是一時間,前來唐隆城經商的漢人們個個膽戰心驚。
韓世忠與朝廷、地方官府的這一番作為,收益是巨大的,由於金國沒辦法繼續對陰山一帶搞武裝減丁,不少從四處遷徙而來的部落牧民,也在汪古等小部落的影響下,主動前來貿易。
三個月時間,唐隆城就貿易得良馬一萬四千餘匹,全部被太仆寺征用,當作種馬,送往河東、河北、陝西三行省的牧馬監。
甚至黃河對岸的西夏,也主動請求在唐隆城繼續貿易,這讓韓世忠很有成就感。
我輩武人拚殺,為的不就是這般麽?
韓世忠按照習慣,對唐隆城內外巡視了一番,這才回到軍營。半個月前朝廷主管諸軍後勤運輸的李應,剛剛給他送來了一批糧草,他覺得可以往陰山附近走一趟了。
金國都能去陰山搞武裝遊行,憑什麽我大漢不可以?韓世忠有了石秀的幫助,對陰山中段以東的草原情況相當了解,還有數十個大小部落不曾前來唐隆城貿易並拜會自己,那我就親自去問一問,為什麽不來跟我大漢貿易!
他的計劃已經上報樞密院,王倫也已經給了批複,要求他按照北伐第一階段的作戰計劃行事,深入草原後不必事事回報。
這讓韓世忠覺得很舒服,皇帝講求實務,隻看結果,對過程幾乎從不指手畫腳,隻要把事情辦成了,過程之中的一些小失誤,朝廷也從不追究,這就相當於給了邊地將領官員們很大的自主權。
從去年到現在,韓世忠的主要任務,除了維護商道外,就是修建軍堡,他已經沿著榮河府以北、經三州之地一直到雲內州方向,將遼國、金國修築的軍堡、烽火台大致修繕了一番,各安插士卒看守,打造了一條防禦鏈。
韓世忠已經計劃好了,此次前往陰山,他隻帶一萬軍隊,至少也要將陰山以南向西夏黑水城的商路打通。
至於本地防務,由於完顏宗翰屯重兵在大同府,故而朝廷沿著雁門府、岢嵐府,放了秦明、史進、文仲容、廣惠諸部鎮守,而且南衙禁軍將軍彭玘也已經領兵在路上,協助河東行省防守。
有王稟在太原府坐鎮,鈕文忠、張清部也在向北靠攏,韓世忠並不擔心完顏宗翰突然領大軍南下。
隻要雁門關不丟,金兵根本就突破不進來,當然由於河東行省北側的地形,漢軍向北推進到大同府也有難度。
韓世忠對東麵幾個大軍堡視察了一番後,便在唐隆城點兵聚將,在石秀的向導下,浩浩蕩蕩地向雲內州方向推進而去。
這個時候,馬靈剛剛從祁連山南麵的青海北道艱難地返回了西寧府,與吳用見了一麵後,便繼續東行,到了皋蘭府,受到了史文恭等眾將的熱情歡迎。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唐朝,大唐軍功之盛,在回鶻帝國被打得分崩離析後,便再沒有一個勢力能夠全占草原。
契丹人建立了遼國,但遼國對漠南漠北草原更多實行的是羈縻製度,為了防備草原坐大,遼國的對策是拉一派、扶持一派,然後去攻打另外一派,諸部落之間的實力平衡做得相當不錯。
但金國崛起後,由於耶律延禧的西逃,為了追殺遼帝徹底消滅遼國,女真人在漠南草原搞了數次武裝遊行,比遼國更直接,以親自下場屠殺,從而震懾了漠南草原。
迫於女真的淫威,漠南草原諸部的生活相當淒慘,完顏宗翰、婁室等金國名將,時不時就會以剿滅殘遼勢力為借口,對漠南發起武裝掃蕩,從而執行減丁計劃。
因此去年漢金兩國大戰爆發後,韓世忠在河東行省方向推進,石秀籠絡了汪古部,金國在西方的軍隊被新漢牽扯,漠南草原諸部難得緩了一口氣。
當初石秀說服汪古部等幾個小部落聯合出兵,這些部落頭領們都是冒著巨大風險的,畢竟前宋數次北伐都被遼國擊退,誰能肯定現如今的新漢就不被金國再次擊退回去呢?
但隨著燕山府方向戰事消息的不斷傳來,汪古等部也漸漸心安。
韓世忠以寧邊州唐隆城為基地,不斷向北試探,便將東勝州、雲內州西麵變成了新漢的新領土。
這個方向大的戰事雖然不曾爆發,但漢金兩國的巡邏隊、斥候們在雲內州附近展開了大半年的小規模廝殺,隨著汪古部等草原諸部的歸心,金國斥候的活動範圍被硬生生地擠出了雲內州。
至此三州徹底落入新漢手中,韓世忠也將沿著黃河東岸一直到河套平原東部的商路開辟並維護了起來,唐隆城也迅速成為新漢與漠南的貿易重鎮。
唐隆城外,每個月都會有官府出麵主辦的牛羊貿易大集市,窮瘋了的漠南諸部,當真是什麽都敢賣,隻要漢人要,他們就成群結隊地將自家的馬匹牛羊驅趕著,在漢軍巡邏隊的護送下,一路南來。
梁山時代,頭領中就有“鬼臉兒”杜興、“飛天虎”扈成這樣善經商的人才,故而朝廷戶部多有懂商的官吏,被朝廷派來主持邊貿互市。
在官府的統一管理下,唐隆城的牛羊貿易,漢商並不會惡意壓價,而是以一個相對公道的價格與漠南牧民們貿易,從而漸漸建立了新漢朝廷的公信力。
這讓一批商人頗感到不滿,覺得朝廷什麽都管,卻斷了他們的財路,於是開始大肆行賄,收買邊地官員,妄圖由他們把持對草原的貿易。
很可惜,韓世忠不是擺設,他向來是個直性子,當初領兵從兩淮入江南,韓世忠就沒少殺人,既然商人妄圖站在朝廷頭上,那他就要動刀了。
韓世忠上報,監察院立刻派出禦史,聯合河東行省的三司衙門,再次來了個大清查,楊林的偵騎司也派出了密探。
上個月,四名受賄的官吏被捉,然後直接當著前來貿易的漢人、草原牧民們被砍了腦袋,宣讀了罪行,這讓新漢的招牌在漠南草原更加響亮。
至於行賄的商人,則按照行賄金額,或被罰沒家資、或被抄家流放西北,於是一時間,前來唐隆城經商的漢人們個個膽戰心驚。
韓世忠與朝廷、地方官府的這一番作為,收益是巨大的,由於金國沒辦法繼續對陰山一帶搞武裝減丁,不少從四處遷徙而來的部落牧民,也在汪古等小部落的影響下,主動前來貿易。
三個月時間,唐隆城就貿易得良馬一萬四千餘匹,全部被太仆寺征用,當作種馬,送往河東、河北、陝西三行省的牧馬監。
甚至黃河對岸的西夏,也主動請求在唐隆城繼續貿易,這讓韓世忠很有成就感。
我輩武人拚殺,為的不就是這般麽?
韓世忠按照習慣,對唐隆城內外巡視了一番,這才回到軍營。半個月前朝廷主管諸軍後勤運輸的李應,剛剛給他送來了一批糧草,他覺得可以往陰山附近走一趟了。
金國都能去陰山搞武裝遊行,憑什麽我大漢不可以?韓世忠有了石秀的幫助,對陰山中段以東的草原情況相當了解,還有數十個大小部落不曾前來唐隆城貿易並拜會自己,那我就親自去問一問,為什麽不來跟我大漢貿易!
他的計劃已經上報樞密院,王倫也已經給了批複,要求他按照北伐第一階段的作戰計劃行事,深入草原後不必事事回報。
這讓韓世忠覺得很舒服,皇帝講求實務,隻看結果,對過程幾乎從不指手畫腳,隻要把事情辦成了,過程之中的一些小失誤,朝廷也從不追究,這就相當於給了邊地將領官員們很大的自主權。
從去年到現在,韓世忠的主要任務,除了維護商道外,就是修建軍堡,他已經沿著榮河府以北、經三州之地一直到雲內州方向,將遼國、金國修築的軍堡、烽火台大致修繕了一番,各安插士卒看守,打造了一條防禦鏈。
韓世忠已經計劃好了,此次前往陰山,他隻帶一萬軍隊,至少也要將陰山以南向西夏黑水城的商路打通。
至於本地防務,由於完顏宗翰屯重兵在大同府,故而朝廷沿著雁門府、岢嵐府,放了秦明、史進、文仲容、廣惠諸部鎮守,而且南衙禁軍將軍彭玘也已經領兵在路上,協助河東行省防守。
有王稟在太原府坐鎮,鈕文忠、張清部也在向北靠攏,韓世忠並不擔心完顏宗翰突然領大軍南下。
隻要雁門關不丟,金兵根本就突破不進來,當然由於河東行省北側的地形,漢軍向北推進到大同府也有難度。
韓世忠對東麵幾個大軍堡視察了一番後,便在唐隆城點兵聚將,在石秀的向導下,浩浩蕩蕩地向雲內州方向推進而去。
這個時候,馬靈剛剛從祁連山南麵的青海北道艱難地返回了西寧府,與吳用見了一麵後,便繼續東行,到了皋蘭府,受到了史文恭等眾將的熱情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