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朝東京城的特點,除了皇宮狹小之外,就屬三省各部寺的辦公地點相對密集,且離百姓的居住區很近。


    新漢朝建立後,各官署衙門基本沒有變化,隻是稍微北擴,與皇城接近。開封府則南移到了禦街與西大街相交的汴水州橋北麵。


    馮阿鼠就在三省諸部寺西麵的浚儀街上開了一家“馮四餛飩”店,專門麵向朝廷官吏做買賣。


    馮阿鼠原本並不住在這裏,他的鄰居相當有名氣,乃是東京城赫赫有名的潑皮,便開封府都拿他沒辦法,人稱“沒毛大蟲”的牛二。


    牛二這個人是典型的京師無賴子,一向行走在法律的邊緣,馮阿鼠被牛二欺負得搬了兩次家,被逼得逃出東京城,躲到了陳留縣,這才擺脫。


    後來聽聞牛二被一個青麵軍漢一刀砍死,馮阿鼠這才重新回到東京城。


    靠著一手好吃的餛飩,馮阿鼠從挑著擔的行販,手中積累了些錢。後來王倫領兵南下,不少東京城富戶百姓出逃,有百姓變賣宅院,馮阿鼠便低價在浚儀街買了一處小鋪子。


    這鋪子上下兩層,上層住人,下層開店,還有個小小的後院,幾乎花光了馮家所有的積蓄。


    阿鼠並不是他的本名,他隻是鼠年出生,又因為被牛二逼得連搬兩次家,有閑人給他起了個綽號,便這麽被人一直叫了下來。


    馮阿鼠雖然膽子不大,但眼光不錯,他覺得哪怕東京城被打下,似他這樣的平頭老百姓,大概也不會被為難,王將軍總要坐龍椅吧,他在京東善待百姓,難道到了東京城還能轉了性?


    於是馮阿鼠便賭對了,新朝建立,包龍圖的五世孫做了開封府尹,他的小店仍舊照開,每月要交納一筆稅費,相比前宋時,大約少交了四成。


    逢冬月近元旦,東京百姓們習慣吃餛飩,馮阿鼠的生意也相當不錯,他熟練地在灶台的大鍋前忙碌,妻子和女兒在後院包餛飩,兒子在前麵招呼客人,老父則守在後院。


    有個小吏模樣的人,從隔壁“孫婆肉餅”那裏買了一張肉餅,便走進小店,高喊:“大碗鴨肉餛飩!”


    小店的牆壁上張貼著黃紙寫就的菜單,根據餡料的不同,大約有二十四種,對應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不同的時令菜蔬等。


    鴨肉餛飩是東京城百姓的最愛,沿漕河而居的不少百姓家中皆養鴨子,最出名的內城角門宋家,養鴨每年至數千隻,雇傭人手在漕河兩岸放養。


    馮阿鼠的小店,買不到宋家的麻鴨,但司農寺在廣濟河的外城下遊段,辦了一個大型的養鴨場,養鴨過萬,還有太仆寺的獸醫協助管理,價格公道,故而馮阿鼠寧肯跑半個東京城,也要去司農寺鴨場買鴨肉。


    馮四餛飩店的顧客,大部分都是附近官署的官吏,有許多小吏離家遠,中午便在附近的飯館、攤鋪解決午飯。


    那小吏一邊啃著肉餅,一邊四處隨意看了一眼,不由得一驚,對著馮阿鼠高喊:“老馮四,陛下真的吃過你家的餛飩?”


    幾個老主顧紛紛抬頭,這才注意到牆上多了一張黃紙,寫著“天子親嚐”四個字。


    馮阿鼠滿臉得意:“這須做不得假!俺這手藝,乃是祖傳三代的家學。前幾日尚書省的英國公索市食,買了俺家的餛飩,還有隔壁錢婆婆的雜菜羹、邢五家的酪麵、戈家的甜食哩!”


    他幹脆用圍裙擦了擦手,站在店中間,大聲說:“英國公嚐了俺家的餛飩,隻說美味,又派了個上官來買。昨日才聽到那老主顧說,天子去了尚書省,得英國公推薦,也吃了俺老馮的餛飩!”


    他的一番話頓時引起了不少顧客的驚歎。


    其實自宋太祖以來,大宋皇帝有時候吃慣了禦廚飯菜,便命宦官出宮購買市食,也算是一種自取的外賣了。所以許貫忠和王倫也點了外賣吃,實在不算新鮮事。


    隻是王倫稱帝後,甚少有麻煩民間的舉動,百姓們還不清楚這個新皇帝的脾性,隻以為他愛殺人,尤其愛殺貪官奸臣,便多少帶了層模糊且神秘的色彩。


    聽聞天子也吃餛飩,許多顧客突然覺得,原來天子也是人,也與我等小民的口味一樣嘛!


    對於馮阿鼠借王倫的名義搞宣傳,並沒有人來禁止。大宋時期皇帝和官員對京師百姓的管理就很寬鬆,不可能到了新漢朝,就突然變得嚴苛了起來。


    那吃著肉餅的小吏連忙問:“天子吃的是何口味的餛飩?給俺換一碗來!”這話頓時引來一群顧客也跟著提要求。


    “便是這鴨肉餛飩!”馮阿鼠重新回到了灶台前,用大勺從鍋中舀起了一勺滾湯,便在灶台上排開七八個大碗。


    他決定晚上去隔壁求人用上好的白紙,重新寫四個字,掛在店鋪牆上最顯眼的位置。


    “鄭主事來了!”一個官員模樣的人踱步進來,便有幾個小吏打著招呼。這鄭主事在尚書省做事,位在員外郎之下,可是正兒八經的官。


    鄭主事也隨和地與眾人見禮,有人要讓出一張桌子,他擺了擺手,坐在一個禮部小吏的桌旁。


    “鄭主事,今年幾時封印休假?”便有小吏打聽。


    這也不是什麽保密的事情,鄭主事便說:“臘月二十三封印,年後正月初十開衙。”尚書省與禮部已經商議好了對在京官吏的年終獎勵,隻是在這裏不好隨意說。


    不過按照王倫去年的“慣例”,大約還是臘肉、糧食、布匹、酒、霜糖之類的,或許還會有爆竹煙花什麽的。


    但鄭主事還是沒忍住,低聲說:“今年須沒有煙花,火藥庫那裏沒有消息的。”


    沒有爆竹煙花作為年終獎發放,那隻有一個原因:朝廷在囤積火藥,為下一場戰事做準備。


    於是一群小官吏很快換了個話題,聊起了前宋太上皇、本朝和樂公趙佶在河北行省發生的許多趣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奪宋:水滸也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人叢中一回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人叢中一回首並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