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使者崔允植被不明船隻攔截扣押,消息很快傳回到高麗國內,於是又一支使團向東京城而來,向趙官家提出了抗議。


    明眼人都知道,現如今從渤海到東海北部,就屬梁山水師的勢力最大,除了梁山會這麽幹,還有哪家會扣留別國使者的?


    趙官家無奈,隻得又派使者前來與梁山交涉,請求換回高麗使者。隻是朝廷使者連王倫的麵都沒見著,就被蕭嘉穗攔住了。


    蕭嘉穗的原話相當無恥:“我梁山聽聞高麗使者被捉了去,亦覺驚訝,故而王征東已命水師出海剿匪,順便找尋高麗使者一行人了。近來海賊猖狂,我梁山沿海州縣,亦不堪侵擾!此事與我梁山無關!”


    朝廷使者還是宿元景,他無語地望著蕭嘉穗,很想說你覺得我是個黃口小兒,就那麽好欺騙麽?


    但他了解梁山的一貫作風,態度向來強硬,頗有些漢唐遺風。打心底宿太尉其實很欣賞這種作風的,但是大宋朝學不來也做不到,他是個實誠人,隻得說:“蕭先生,何必用這種話來搪塞我?教老夫如何回朝稟報啊?”


    蕭嘉穗無奈地看著宿元景:“老太尉,國朝軟弱,連一個高麗都要百般籠絡,何曾有半點中原大國的氣象?高麗奴仆之國,侵奪宋之藩屬,占了耽羅小國,又放出大言,欲來攻打我梁山。難道我梁山就不能小小懲戒一番麽?”


    “這…”


    “大宋朝廷不敢得罪高麗,我梁山卻不怕。前唐時新羅婢盛行,如今我這裏也有兩個高麗奴婢,隻我這人不喜高麗,不如送給太尉如何?”


    宿元景慌忙擺手,梁山給他送“賄”,他如何敢收?


    蕭嘉穗頓時大笑起來:“高麗的事情暫且放在一邊,不如我們談一談草藥貿易的事情,如何?”


    京東兩路的醫學傳統很是濃厚,王倫在青州組建了醫學堂,安道全又建議組建了草藥加工的作坊,大宋朝本就已經出現了中成藥加工產業,故而青州醫學堂下屬的草藥加工作坊生產的許多中成藥,在根據地內部的銷路很不錯。


    眼下梁山與大宋朝廷簽署了和約,趁著雙方不打仗,而且還願意彼此溝通,不趕緊賺一筆錢、談一筆貿易,豈不是浪費了這麽好的機會?


    況且鄆、濟二州本就發達的阿膠產業,總得尋一個更可靠的途徑外銷吧?


    宿元景就這麽稀裏糊塗地跟蕭嘉穗認真地談了一番,代表大宋朝廷采買了一批阿膠和草藥。


    出了濟州後,他自嘲地笑了笑,心想反正高麗的事情自有梁山在前麵頂著,大宋朝繼續跟高麗扯皮就好了。


    他覺得不管是王倫還是這位蕭嘉穗,像是個商人遠比造反頭領的身份更多一點,這種反差讓他覺得怪異無比,但至少有一點他覺得還不錯,那就是梁山願意坐下來談一談的時候,表現得相當理性。


    為什麽我大宋朝的官員,就沒有這樣務實的作風呢?


    宿元景在感歎的時候,王倫正在濰、密二州的安丘縣附近,觀看一場軍事演習。


    京東東路的地形,大致是沂州、密州南部、青州南部為山地,登萊二州為丘陵,隻有濰州到密州北部這一片是平原。


    梁山現如今已經不再將大宋朝視為主要的軍事對手了,先前的數次大戰,已經證明了大宋朝的地方廂軍、地方禁軍和中央禁軍是如何不堪。


    即便劉延慶代表不了西軍的實際戰鬥力,隻看現如今童貫領兵在河北路與遼國南京道的官兵對峙,也能夠看出來,大宋朝不把能戰的西軍都斷送在河北路是絕不肯死心的。


    接下來麵對金國大軍,大宋朝的官兵顯然依舊打不過。所以梁山就要主動承擔起在河北兩路的平原與金國對抗的責任來。


    在石秀從嶺南返回後,王倫就讓石秀接手了征東大都督府軍情司的事務,石秀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挑選精幹的人員,前往遼國西京道、南京道,觀察金國用兵的大致戰術。


    根據諸多情報總結,金國用兵,以騎兵為主,正麵主要用重裝騎兵,兩翼用拐子馬,可以視為輕騎兵,通過兩翼迂回包抄,分割、切斷敵軍的陣型,再通過正麵重騎的衝擊,擊潰敵軍。


    這個戰術簡單而且高效,但金國騎兵善衝鋒,兩翼若不能建功,往往連續衝擊數十次,一直到完成戰術目標,才會出動中軍重騎。


    理論上隻要防住兩翼的攻擊,金國將領是不會主動提前派出重騎正麵衝擊的。


    所以從理論上破解金國這種最常用的戰術也很簡單,防守住來自兩側的迂回進攻就可以了。


    但是理論從來都是理論,能不能防守得住才是關鍵。


    梁山軍步兵第十二營作為混編營,從一開始設立時,王倫下達的任務就十分明確:演練如何步、騎配合,防守住騎兵的衝擊。


    酆泰是個武癡,他有個優點,熱愛學習,不拘泥於固有的思維,他的副手“花項虎”龔旺,是軍中哨馬出身,膽大心細,敢於衝殺。


    所以第十二營幾乎一直在嚐試各種戰術的演練,為此王倫從各步兵營抽調了部分基層軍官,將第十二營第一個擴充到了三千人左右的規模,實際上已經算是一個旅了。


    對付重騎兵最好的,永遠是重騎兵,但梁山軍負擔不起一支足夠規模的重騎,這個數量起碼要在萬騎,才能夠有效形成足夠的戰鬥力。


    所以王倫用了另外一種辦法,那就是多兵種的配合。龔旺手下有兩個都的士兵,皆持標槍,最善投擲,他的想法是集標槍擊飛重騎兵的頭盔,然後依靠近乎全員弓弩手的破甲箭矢齊射,攻敵頭顱。


    這種戰術對士兵的個體素質要求太高,很難大範圍推廣,故而王倫集合了全軍的智慧,總結了另外一種戰術。


    梁山後勤運輸多用馬車,將這些馬車改造一番,類似於西漢長平烈侯衛青發明的武剛車,接陣前將馬車卸下,首尾相連,輔以陷馬坑、蒺藜、拒馬等,組建一道車陣。


    再搭配梁山的虎蹲炮,以及全員隻追求覆蓋範圍的弓弩,刀盾兵改為使用麻紮刀、長柯斧或者一頭鑲了鐵的大棒,專砍、砸馬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奪宋:水滸也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人叢中一回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人叢中一回首並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