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幾十年來夢寐以求的東西。”宗元說,“打開看看。”
宗珩狐疑的看著宗元和他身後站著的百裏英,緩緩打開了布包。呈現在他眼前的,赫然是江東王的玉璽。
宗珩震驚的看著玉璽,又不敢置信的看向宗元。沉默半晌,才平靜的問宗元,“你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宗元輕笑著說:“侄兒這葫蘆裏隻賣一味藥,叫做成人之美。”
宗珩冷哼道:“我不信你。”
“不管你信不信,東西就在這裏了。”宗元把玉璽推到宗珩麵前,站起身,淡然道,“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隨富隨貧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癡人。王叔,人生苦短,咱們各自珍重吧。”
“你……”宗珩叫住宗元,“什麽意思?”
“物歸原主。這就是我的意思。”宗元指了指玉璽,“王叔,你是對的。我的確不是宗家的兒子。既然不姓宗,我要你宗家天下做什麽。”
宗珩陷入沉默。
“王叔,你我叔侄一場,也算是緣分。我們鬥了二十年,雖然勝負難分,卻是兩敗塗地。現在,玉璽歸你,你贏了。我,也贏了。”宗元說完嘴角露出一絲笑,牽起百裏英的手,頭也不回的走出了宗珩的房間。
他交代負責看守的人,“給他備好車馬銀兩,隨他走吧。”
宗元走後,宗珩看著桌上並排放著的光潔碧透的玉璽和沾滿泥土的銅鈴,突然一個人仰著頭哈哈大笑起來。
“夢一場?……夢一場哈!哈哈哈哈哈!”
他步履蹣跚。在房間裏踱著步、轉著圈。笑得張狂、放肆、痛苦。笑了半天,笑聲漸漸變得低沉、嗚咽、滄桑。
曾經不可一世的安南王,爬滿皺紋的眼眶裏留下兩行濁淚。他一個人在房間裏哭著笑了很久,笑聲裏有一種醍醐灌頂的大徹大悟。
宗珩走了。留下書信一封,遁入空門。信放在他房裏的桌子上,信封上壓著一隻玉佩。
宗元看了信,把玉佩都交給百裏英。“這是你的,他說物歸原主。”
“他還說什麽?”百裏英問宗元。
宗元淡淡道:“玉璽他送給趙克文了。斯人已逝,哀莫大於心死。”
百裏英看著信,嘆道:“花開生兩麵,人生佛魔間。”
事後,倆人說起宗珩時,宗元曾說,吾敬宗珩之才,惜宗珩之識,悲宗珩之遇。宗珩說他從不問天意,殊不知,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
是啊,百裏英感嘆,人的欲望沒有盡頭,懂得知足才能快樂。人一生的精力是有限的,應該學會取捨之道,不要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浪費寶貴時間。許多人活了一輩子,與人鬥,與天鬥,較了一輩子勁,最後才明白兩個道理:一是天意不能問,二是人心不可猜。
玄真子曾教導他們,積惡之人,數拘其不定;積善之人,數亦拘其不定。極善之人,最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一旦得道,即超越三界生死,故天意難測之。極惡之人,人性之惡已發揮至極,惡貫滿盈、無法再惡了,此時稍遇善緣,一旦回頭,則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天意更難測之。
宗珩此人,便是暗合了玄真子的這番話。
宗珩事情一了,公孫靖也走了,回了五老峰。
他對百裏英說,阿英,你回來了,我的前半生算是結束了。下山以來,我幫襯著你和阿元,做了許多惡事,也做了些善事,總歸是心裏難以平靜。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無糧天地寬。現在你們已修得正果,我就回五老峰好好修行,把清淨峰醫字脈發揚光大,救濟世人,渡人渡己。
他對宗元說:“萬事無如退步人,孤雲野鶴自由身。鬆風十裏時來往,笑揖峰頭月一輪。”
宗元與他平靜地道了別。
三個月後,百裏英和宗元一起到五老山靈隱寺看望淨空大師。一個小沙彌領著百裏英和宗元進了一間禪房,禪房裏空無一人,牆壁上掛著一幅字,“水流花開得大自在,風清月朗是上乘禪”。
百裏英和宗元等了很久,公孫明卻沒有將出現。後來來了一位老僧,告訴宗元,說淨空大師不願見他,隻帶了一句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叫宗元好自為之。
“你是……”百裏英看著這位傳話的老僧,驚呼出聲。
老僧抬起頭看著他們,宗元這才看清楚,原來這位老僧竟是宗珩。三月不見,他竟然成了淨空大師的座下弟子。
“南無阿彌陀佛!兩位施主,別來無恙。”
宗珩這次與宗元和百裏英心平氣和聊了很久,聊的是他曾經看開和看不開的事情。
他講了一段往事。他,楊九兒,還有芊芊。
四十年前,宗珩和宗權是一對十分要好的兄弟。他們的父親領著一幫人,把江東從江北分離出來,建立了新政權,與舊江東分庭抗禮。
父親死後,把江東玉璽傳給了宗權。有人說,這是宗權母妃的一個陰謀。玉璽本來是要給宗珩的。
宗權上位後,封了宗珩做安南王,封地在偏遠且窮山惡水的荊州。兩兄弟的爭鬥自此開始拉開序幕。
無數次暗殺,倆人各自數度死裏逃生。
宗珩狐疑的看著宗元和他身後站著的百裏英,緩緩打開了布包。呈現在他眼前的,赫然是江東王的玉璽。
宗珩震驚的看著玉璽,又不敢置信的看向宗元。沉默半晌,才平靜的問宗元,“你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宗元輕笑著說:“侄兒這葫蘆裏隻賣一味藥,叫做成人之美。”
宗珩冷哼道:“我不信你。”
“不管你信不信,東西就在這裏了。”宗元把玉璽推到宗珩麵前,站起身,淡然道,“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隨富隨貧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癡人。王叔,人生苦短,咱們各自珍重吧。”
“你……”宗珩叫住宗元,“什麽意思?”
“物歸原主。這就是我的意思。”宗元指了指玉璽,“王叔,你是對的。我的確不是宗家的兒子。既然不姓宗,我要你宗家天下做什麽。”
宗珩陷入沉默。
“王叔,你我叔侄一場,也算是緣分。我們鬥了二十年,雖然勝負難分,卻是兩敗塗地。現在,玉璽歸你,你贏了。我,也贏了。”宗元說完嘴角露出一絲笑,牽起百裏英的手,頭也不回的走出了宗珩的房間。
他交代負責看守的人,“給他備好車馬銀兩,隨他走吧。”
宗元走後,宗珩看著桌上並排放著的光潔碧透的玉璽和沾滿泥土的銅鈴,突然一個人仰著頭哈哈大笑起來。
“夢一場?……夢一場哈!哈哈哈哈哈!”
他步履蹣跚。在房間裏踱著步、轉著圈。笑得張狂、放肆、痛苦。笑了半天,笑聲漸漸變得低沉、嗚咽、滄桑。
曾經不可一世的安南王,爬滿皺紋的眼眶裏留下兩行濁淚。他一個人在房間裏哭著笑了很久,笑聲裏有一種醍醐灌頂的大徹大悟。
宗珩走了。留下書信一封,遁入空門。信放在他房裏的桌子上,信封上壓著一隻玉佩。
宗元看了信,把玉佩都交給百裏英。“這是你的,他說物歸原主。”
“他還說什麽?”百裏英問宗元。
宗元淡淡道:“玉璽他送給趙克文了。斯人已逝,哀莫大於心死。”
百裏英看著信,嘆道:“花開生兩麵,人生佛魔間。”
事後,倆人說起宗珩時,宗元曾說,吾敬宗珩之才,惜宗珩之識,悲宗珩之遇。宗珩說他從不問天意,殊不知,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
是啊,百裏英感嘆,人的欲望沒有盡頭,懂得知足才能快樂。人一生的精力是有限的,應該學會取捨之道,不要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浪費寶貴時間。許多人活了一輩子,與人鬥,與天鬥,較了一輩子勁,最後才明白兩個道理:一是天意不能問,二是人心不可猜。
玄真子曾教導他們,積惡之人,數拘其不定;積善之人,數亦拘其不定。極善之人,最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一旦得道,即超越三界生死,故天意難測之。極惡之人,人性之惡已發揮至極,惡貫滿盈、無法再惡了,此時稍遇善緣,一旦回頭,則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天意更難測之。
宗珩此人,便是暗合了玄真子的這番話。
宗珩事情一了,公孫靖也走了,回了五老峰。
他對百裏英說,阿英,你回來了,我的前半生算是結束了。下山以來,我幫襯著你和阿元,做了許多惡事,也做了些善事,總歸是心裏難以平靜。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無糧天地寬。現在你們已修得正果,我就回五老峰好好修行,把清淨峰醫字脈發揚光大,救濟世人,渡人渡己。
他對宗元說:“萬事無如退步人,孤雲野鶴自由身。鬆風十裏時來往,笑揖峰頭月一輪。”
宗元與他平靜地道了別。
三個月後,百裏英和宗元一起到五老山靈隱寺看望淨空大師。一個小沙彌領著百裏英和宗元進了一間禪房,禪房裏空無一人,牆壁上掛著一幅字,“水流花開得大自在,風清月朗是上乘禪”。
百裏英和宗元等了很久,公孫明卻沒有將出現。後來來了一位老僧,告訴宗元,說淨空大師不願見他,隻帶了一句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叫宗元好自為之。
“你是……”百裏英看著這位傳話的老僧,驚呼出聲。
老僧抬起頭看著他們,宗元這才看清楚,原來這位老僧竟是宗珩。三月不見,他竟然成了淨空大師的座下弟子。
“南無阿彌陀佛!兩位施主,別來無恙。”
宗珩這次與宗元和百裏英心平氣和聊了很久,聊的是他曾經看開和看不開的事情。
他講了一段往事。他,楊九兒,還有芊芊。
四十年前,宗珩和宗權是一對十分要好的兄弟。他們的父親領著一幫人,把江東從江北分離出來,建立了新政權,與舊江東分庭抗禮。
父親死後,把江東玉璽傳給了宗權。有人說,這是宗權母妃的一個陰謀。玉璽本來是要給宗珩的。
宗權上位後,封了宗珩做安南王,封地在偏遠且窮山惡水的荊州。兩兄弟的爭鬥自此開始拉開序幕。
無數次暗殺,倆人各自數度死裏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