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 作者:旗鼓相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劉備則與張良、陳到等人在後方籌備糧草,隨時支援各路軍隊。
原本劉備還想親自帶領一支軍隊去前線作戰,畢竟他仰慕的無論是漢高帝劉邦還是光武帝劉秀都是身經百戰後,平定天下的。
但是在經曆過攻打雁門郡、定襄郡後,劉備的軍事能力暴露無疑。
以張良毒辣的眼光看來,人數不多還好,一旦人數過萬,劉備的統軍能力則大幅度下滑。
單論軍事水平劉備不說能和曆代皇帝中軍事水平排名前三的光武帝劉秀相比,和漢高帝劉邦相比也是遠遠不如。
別看劉邦一生吃了無數敗仗,但是大多數敗仗都是麵對西楚霸王。
霸王之威,萬古無雙,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可不僅僅是說說而已。
劉邦的軍事水平不但得到兵仙韓信的高度認可,他曾經和劉邦的閑聊之時,稱對方最多能統領十萬大軍。
在當時的劉邦看來,可能非常不爽,畢竟韓信可是自稱他的帶兵能力是沒有上限的,然而曆史上又有多少人真的能統領十萬大軍縱橫沙場的?
劉邦除了剛起兵之時,以及後來麵對項羽吃了不少敗仗外,其他時間也基本所向披靡。
英布後來謀反之時,比較懼怕三人領兵,分別是韓信、彭越、劉邦。
當時韓信已死,彭越等異姓王備受猜忌,加上劉邦已經年邁,英布覺得劉邦不可能親自帶兵前來,才敢舉兵謀反。
這也從側麵說明劉邦的統軍水平在被項羽連續毆打後,提高了不少。
而原本曆史中,劉備的表現也確實如同張良的預料一般。
隻要兵力不多的情況下,劉玄德可是嗜血一般的存在,隻要兵力滿萬,身邊又沒有了法正這樣的頂級參謀,立刻判斷能力下降,大腦容易短路,比如夷陵之戰以及徐州之戰。
劉備當時還曾經對張良說:“我原本想效仿高祖和光武帝,親自帶兵,平定並州諸郡。”
張良勸慰道:“古語有雲‘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玄德公不必事事都要效仿高祖和光武帝,掌管後勤同樣是一件重擔。大軍未動,糧草先行。當年高祖平定天下後,將功勞第一給了掌管後勤的蕭何就是如此。
沒有蕭何從關中源源不斷輸送糧草和士卒,高祖不可能在前線擋住西楚霸王的猛攻。”
劉備聽見張良如此說後,才放下了自己親自帶兵的執念,開始放手,將部隊派遣給幾位優秀的將領。
…………
一日後,關羽的騎兵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攻占了雲中郡的沙陵縣。
雲中郡人口隻有兩萬六千餘人,這裏的人口指的是正式編入大漢戶籍的人。然而,郡縣的實際總人口必定是遠遠大於在冊的戶籍總人口的。
一來,因為大漢存在的人丁稅,導致許多地方都會瞞報人口,以至於這些人為了逃稅和徭役,成為了黑戶。
二來,蔭附於世家豪族的人口不計算在戶籍之列,如果一個地區世家豪族越多,那不在戶籍的人數就會越多,在這個時代,世家豪族所蔭附的私家佃客的總數是州郡戶籍人口的數倍之多。
三來,屯田生產者不列入郡縣的編戶。
四來,兵家也不列入郡縣的編戶,這些兵家不止是正式當兵的,一些私人部曲同樣不會列入郡縣的編戶。
五來,沒有正式加入大漢的少數民族同樣不會列入郡縣的編戶。
整個雲中郡戶籍人口隻有兩萬六千餘人,沙陵縣因為地理原因,戶籍人口有八千餘人,除了這些人口外,算上以上五種不計算入戶籍的人口,總人口在四萬餘人,且大多都是異族之人。
因為地處邊疆,這裏沒有屯田者,以及大漢的世家大族,加上雲中郡早已經失去控製,大漢同樣沒有派兵駐守。
戶籍在冊人數加上黑戶,漢人在沙陵縣也僅有萬餘人,其他三萬餘人皆是雜胡。
沙陵縣並沒有任何較強的勢力在此盤旋,而是由黑狼部落、赤沙部落、乞伏部落、漢人共同管理。
黑狼部落與赤沙部落在曆史上倒是默默無聞,而乞伏部落在魏晉南北朝期間,倒是掀起了不小的風浪。
乞伏族又稱乞伏鮮卑,他們在東晉中期開始從並州向隴西遷移,並在前秦皇帝苻堅淝水之戰失敗後,在隴西建立了西秦。
不過現在的他們和黑狼部落、赤沙部落一樣,非常的弱小,整個族群人口也就一萬餘人。
在沙陵縣生活的幾個族群以及漢人的管理方式比較奇特,每個族群會安排德高望重者執掌律法,如果是族群內部發生衝突,則由本族執掌律法的德高望重者裁決。
如果是不同族群內的人發生衝突,則交由其他沒有參與衝突的族群中,執掌律法的德高望重者進行裁決。
幾十年過去了,大部分時間,幾族之中相處倒還比較融洽,形成了比較微妙的平衡狀態,畢竟沒有一方勢力明顯強於其他三方。
而且隨著南匈奴南遷,雲中郡已經被對方看不上,整個雲中郡內又沒有強大的勢力對此進行整合,眾多的小族雖然相互之間偶有摩擦,大多數時候倒也其樂融融。
然而,這一日卻隨著並州刺史劉備麾下的大將關羽,率領配備了雙馬鐙的騎兵團突襲了沙陵縣,變得風起雲湧起來。
原本這裏的三族算上本地的漢人,用於作戰的將士不到五千。
在關羽率領的萬餘騎兵麵前,加上雲中郡很久沒有經曆戰火的洗禮,這些新一代的士卒在配備了雙馬鐙的騎兵團麵前,瞬間失去抵抗能力,在當地漢人的帶領下,紛紛向關羽投降。
四將出兵之前,張良特意交代過,並州人口稀少,絕不可濫殺無辜,引起漢人和其他族群的民族矛盾,當吸納各族軍民,為我們所用,這才是亂世之中的生存法則。
當年秦末之時,劉邦並沒有因為自己是楚人就對其餘六國之人大肆殺戮,反而重用六國之人,最終擊敗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
而恰恰相反的是,項羽卻並不信任楚人以外的其餘六國之人。
原本劉備還想親自帶領一支軍隊去前線作戰,畢竟他仰慕的無論是漢高帝劉邦還是光武帝劉秀都是身經百戰後,平定天下的。
但是在經曆過攻打雁門郡、定襄郡後,劉備的軍事能力暴露無疑。
以張良毒辣的眼光看來,人數不多還好,一旦人數過萬,劉備的統軍能力則大幅度下滑。
單論軍事水平劉備不說能和曆代皇帝中軍事水平排名前三的光武帝劉秀相比,和漢高帝劉邦相比也是遠遠不如。
別看劉邦一生吃了無數敗仗,但是大多數敗仗都是麵對西楚霸王。
霸王之威,萬古無雙,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可不僅僅是說說而已。
劉邦的軍事水平不但得到兵仙韓信的高度認可,他曾經和劉邦的閑聊之時,稱對方最多能統領十萬大軍。
在當時的劉邦看來,可能非常不爽,畢竟韓信可是自稱他的帶兵能力是沒有上限的,然而曆史上又有多少人真的能統領十萬大軍縱橫沙場的?
劉邦除了剛起兵之時,以及後來麵對項羽吃了不少敗仗外,其他時間也基本所向披靡。
英布後來謀反之時,比較懼怕三人領兵,分別是韓信、彭越、劉邦。
當時韓信已死,彭越等異姓王備受猜忌,加上劉邦已經年邁,英布覺得劉邦不可能親自帶兵前來,才敢舉兵謀反。
這也從側麵說明劉邦的統軍水平在被項羽連續毆打後,提高了不少。
而原本曆史中,劉備的表現也確實如同張良的預料一般。
隻要兵力不多的情況下,劉玄德可是嗜血一般的存在,隻要兵力滿萬,身邊又沒有了法正這樣的頂級參謀,立刻判斷能力下降,大腦容易短路,比如夷陵之戰以及徐州之戰。
劉備當時還曾經對張良說:“我原本想效仿高祖和光武帝,親自帶兵,平定並州諸郡。”
張良勸慰道:“古語有雲‘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玄德公不必事事都要效仿高祖和光武帝,掌管後勤同樣是一件重擔。大軍未動,糧草先行。當年高祖平定天下後,將功勞第一給了掌管後勤的蕭何就是如此。
沒有蕭何從關中源源不斷輸送糧草和士卒,高祖不可能在前線擋住西楚霸王的猛攻。”
劉備聽見張良如此說後,才放下了自己親自帶兵的執念,開始放手,將部隊派遣給幾位優秀的將領。
…………
一日後,關羽的騎兵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攻占了雲中郡的沙陵縣。
雲中郡人口隻有兩萬六千餘人,這裏的人口指的是正式編入大漢戶籍的人。然而,郡縣的實際總人口必定是遠遠大於在冊的戶籍總人口的。
一來,因為大漢存在的人丁稅,導致許多地方都會瞞報人口,以至於這些人為了逃稅和徭役,成為了黑戶。
二來,蔭附於世家豪族的人口不計算在戶籍之列,如果一個地區世家豪族越多,那不在戶籍的人數就會越多,在這個時代,世家豪族所蔭附的私家佃客的總數是州郡戶籍人口的數倍之多。
三來,屯田生產者不列入郡縣的編戶。
四來,兵家也不列入郡縣的編戶,這些兵家不止是正式當兵的,一些私人部曲同樣不會列入郡縣的編戶。
五來,沒有正式加入大漢的少數民族同樣不會列入郡縣的編戶。
整個雲中郡戶籍人口隻有兩萬六千餘人,沙陵縣因為地理原因,戶籍人口有八千餘人,除了這些人口外,算上以上五種不計算入戶籍的人口,總人口在四萬餘人,且大多都是異族之人。
因為地處邊疆,這裏沒有屯田者,以及大漢的世家大族,加上雲中郡早已經失去控製,大漢同樣沒有派兵駐守。
戶籍在冊人數加上黑戶,漢人在沙陵縣也僅有萬餘人,其他三萬餘人皆是雜胡。
沙陵縣並沒有任何較強的勢力在此盤旋,而是由黑狼部落、赤沙部落、乞伏部落、漢人共同管理。
黑狼部落與赤沙部落在曆史上倒是默默無聞,而乞伏部落在魏晉南北朝期間,倒是掀起了不小的風浪。
乞伏族又稱乞伏鮮卑,他們在東晉中期開始從並州向隴西遷移,並在前秦皇帝苻堅淝水之戰失敗後,在隴西建立了西秦。
不過現在的他們和黑狼部落、赤沙部落一樣,非常的弱小,整個族群人口也就一萬餘人。
在沙陵縣生活的幾個族群以及漢人的管理方式比較奇特,每個族群會安排德高望重者執掌律法,如果是族群內部發生衝突,則由本族執掌律法的德高望重者裁決。
如果是不同族群內的人發生衝突,則交由其他沒有參與衝突的族群中,執掌律法的德高望重者進行裁決。
幾十年過去了,大部分時間,幾族之中相處倒還比較融洽,形成了比較微妙的平衡狀態,畢竟沒有一方勢力明顯強於其他三方。
而且隨著南匈奴南遷,雲中郡已經被對方看不上,整個雲中郡內又沒有強大的勢力對此進行整合,眾多的小族雖然相互之間偶有摩擦,大多數時候倒也其樂融融。
然而,這一日卻隨著並州刺史劉備麾下的大將關羽,率領配備了雙馬鐙的騎兵團突襲了沙陵縣,變得風起雲湧起來。
原本這裏的三族算上本地的漢人,用於作戰的將士不到五千。
在關羽率領的萬餘騎兵麵前,加上雲中郡很久沒有經曆戰火的洗禮,這些新一代的士卒在配備了雙馬鐙的騎兵團麵前,瞬間失去抵抗能力,在當地漢人的帶領下,紛紛向關羽投降。
四將出兵之前,張良特意交代過,並州人口稀少,絕不可濫殺無辜,引起漢人和其他族群的民族矛盾,當吸納各族軍民,為我們所用,這才是亂世之中的生存法則。
當年秦末之時,劉邦並沒有因為自己是楚人就對其餘六國之人大肆殺戮,反而重用六國之人,最終擊敗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
而恰恰相反的是,項羽卻並不信任楚人以外的其餘六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