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緊迫,韓冷無法從容的去審視項浩然的成長過程,隻能先從柳純案入手。林歡的話不一定靠譜,身處感情旋窩的人,什麽傻事都做得出來。隻是時間過去那麽久了,酒店的記錄還在嗎?通常酒店為了便於統計,對客史資料可能會多保留一些時間,但監控視頻就不好說了。
果然,在項浩然和林歡開房的那間酒店的客史資料中,查到了他們的入住記錄,但監控視頻早被抹掉了。這隻能證實當晚他們確實入住過,中間項浩然有沒有離開,還是無法證實。
好吧,姑且以林歡的話為準吧!那麽接下來要查什麽?韓冷感到茫然。這大概就是理論家與實踐者的區別,說起理論總是洋洋灑灑,真抓實幹便會有力不從心、無處下手之感。尤其是麵對警界偶像級的人物,你要怎麽查?
回到支隊大院,從車上下來,韓冷冷不丁發現支隊辦公樓門口原來一直架著攝像頭,再往大院門口望,竟然也看見一個攝像頭,韓冷頓時來了靈感。
項隊自從連環殺人案發生後,基本上白天夜裏都待在隊裏,隻是偶爾回家換換衣服。項隊確實挺在意個人儀表的,不管臉色多麽蒼白,神情多麽疲乏,他身上總有一股幹淨清爽的香味,衣服也總是利利整整的,尤其是皮鞋什麽時候都鋥明瓦亮。像是一種強迫症。總之,不管他是回家換衣服也好,還是出去辦事也好,正門以及院門口的攝像頭都會記錄下他進出的時間。
韓冷來到保衛處監控室,謊稱自己的車子在院裏被劃了,想看看正門以及大院門口的監控錄像。保衛處的同誌先是表示同情,然後一臉歉意的說那一段區域的監控壞了。
“什麽時候壞的?”韓冷問。
“大概有一個多月了吧。”保衛稍微回憶了一下說,“有一天下雨打雷,把線路燒壞了,連著攝像頭也燒毀了。
“怎麽不修啊?”
“修啊!聽領導說,正好咱這監控設備老化了,趕著這個機會就一併全換掉,報告早打到項隊那了,可一直沒批。”保衛說完又補充,“可能是這段太忙,他沒功夫管這檔子事兒吧。”
韓冷出了監控室,在走廊裏邊走邊琢磨。項浩然工作太忙,無暇顧及更換監控設備的事兒,倒也說的通。隻是怎麽會這麽湊巧,偏偏發生在連環殺人案發生前不久?這裏麵會不會有人為的因素……
今天晚上,兇手一定會作案,他是會懲罰“淫”的那個,還是“兩舍”的?如果項隊是兇手,他會如何繞過自己作案?他會不會將自己和林歡一起殺掉?
從與項浩然分手到現在,韓冷腦海裏迸發了無數個問號,而答案的揭曉也許就在今晚!
項浩然與省廳專家組交接完案子後,便回到辦公室一直呆坐著,桌上放著一份報告,項浩然盯著他,表情有些複雜。
桌上的報告其實也與連環殺人案有關,但項浩然並未移交給省廳專家組,因為那是一份調查韓冷的報告。
是的,他“曾經”懷疑過韓冷!韓冷在隻有一起案例之時,主動找到他,提出兇手有可能是一個變態連環殺手的推論,並且很快就應驗了,這不得不讓人產生懷疑。
首先從時間上。案發在韓冷回到春海工作的兩個月後,而在此之前數年間這座城市從來未發生過諸如此類的變態案件。那麽韓冷有作案動機嗎?
項浩然瀏覽了省警官學校的官網,又在搜尋引擎上搜了一番,上麵有關韓冷的信息不多,但卻讓他意外了解到諸如韓冷這樣的應用犯罪心理學家的窘困境遇。
中國是一個有死刑製度的國家,大多可研究犯罪人從被抓獲到執行槍決間隔的時間並不長。而在這段時間裏,案發地警方又始終處於各方的高度關注之下,是容不得有半點閃失的。一旦出現意外,對當地警方乃至整個地區的形象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種種壓力之下警方也就無暇配合專家去做什麽心理研究了。
接觸不到實質案例,缺乏與犯罪人麵對麵交流的機會,對案例以及犯罪人的分析研究不夠徹底、不夠連貫,以致於這麽多年國內在犯罪心理學的應用方麵,基本上還是以借鑑西方的理論為主,嚴重缺乏本土化的研究總結。這也就導致了公安基層單位,在與該領域研究人員合作時,總是抱著審視、鄙夷、不信任的態度。
由此項浩然不禁想到,這對於一個自信滿滿、滿腔抱負的年輕犯罪心理學家,應該會是一個不小的困惑吧?那麽韓冷會不會產生逆反心理,想要證明自己,進而挑戰警方呢?
當然,這個動機看起來有點想當然了,也太過牽強,那麽有沒有可能因為受到某種刺激,讓他心裏產生畸變,進而靠犯罪來發泄困惑呢?
“懷疑每一個人”,是每個警察時刻都要保持的警惕性。但是懷疑你的同行,懷疑同樣是警察身份人,那就要謹慎了。警察這份職業與其他職業相比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所以更要講究團隊合作精神,彼此不信任又怎麽能夠放心把命交到彼此手上。項浩然心裏清楚,作為警察當你必須要懷疑你的同伴時,最好還是低調些,要有充足的證據,別到最後尷尬收場,讓自己威信掃地,所以他便盡量迴避與韓冷正麵交鋒,轉而在暗地裏收集證據。
項浩然不是韓冷,說不出太多的理論,但是他有他的總結,而那些總結大多來源於實踐,以及在實踐中靠經驗累積的直覺。它們與韓冷的理論是想通的。正如韓冷說過的,變態人格的形成具有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中必定伴隨著種種磨難。於是項浩然便想要在韓冷的生活經歷中,去尋找有可能對他心理帶來畸變的因素。不過,當時這隻是個模糊的想法,真正促使他去行動的,是因為曲誌剛的一個電話。
果然,在項浩然和林歡開房的那間酒店的客史資料中,查到了他們的入住記錄,但監控視頻早被抹掉了。這隻能證實當晚他們確實入住過,中間項浩然有沒有離開,還是無法證實。
好吧,姑且以林歡的話為準吧!那麽接下來要查什麽?韓冷感到茫然。這大概就是理論家與實踐者的區別,說起理論總是洋洋灑灑,真抓實幹便會有力不從心、無處下手之感。尤其是麵對警界偶像級的人物,你要怎麽查?
回到支隊大院,從車上下來,韓冷冷不丁發現支隊辦公樓門口原來一直架著攝像頭,再往大院門口望,竟然也看見一個攝像頭,韓冷頓時來了靈感。
項隊自從連環殺人案發生後,基本上白天夜裏都待在隊裏,隻是偶爾回家換換衣服。項隊確實挺在意個人儀表的,不管臉色多麽蒼白,神情多麽疲乏,他身上總有一股幹淨清爽的香味,衣服也總是利利整整的,尤其是皮鞋什麽時候都鋥明瓦亮。像是一種強迫症。總之,不管他是回家換衣服也好,還是出去辦事也好,正門以及院門口的攝像頭都會記錄下他進出的時間。
韓冷來到保衛處監控室,謊稱自己的車子在院裏被劃了,想看看正門以及大院門口的監控錄像。保衛處的同誌先是表示同情,然後一臉歉意的說那一段區域的監控壞了。
“什麽時候壞的?”韓冷問。
“大概有一個多月了吧。”保衛稍微回憶了一下說,“有一天下雨打雷,把線路燒壞了,連著攝像頭也燒毀了。
“怎麽不修啊?”
“修啊!聽領導說,正好咱這監控設備老化了,趕著這個機會就一併全換掉,報告早打到項隊那了,可一直沒批。”保衛說完又補充,“可能是這段太忙,他沒功夫管這檔子事兒吧。”
韓冷出了監控室,在走廊裏邊走邊琢磨。項浩然工作太忙,無暇顧及更換監控設備的事兒,倒也說的通。隻是怎麽會這麽湊巧,偏偏發生在連環殺人案發生前不久?這裏麵會不會有人為的因素……
今天晚上,兇手一定會作案,他是會懲罰“淫”的那個,還是“兩舍”的?如果項隊是兇手,他會如何繞過自己作案?他會不會將自己和林歡一起殺掉?
從與項浩然分手到現在,韓冷腦海裏迸發了無數個問號,而答案的揭曉也許就在今晚!
項浩然與省廳專家組交接完案子後,便回到辦公室一直呆坐著,桌上放著一份報告,項浩然盯著他,表情有些複雜。
桌上的報告其實也與連環殺人案有關,但項浩然並未移交給省廳專家組,因為那是一份調查韓冷的報告。
是的,他“曾經”懷疑過韓冷!韓冷在隻有一起案例之時,主動找到他,提出兇手有可能是一個變態連環殺手的推論,並且很快就應驗了,這不得不讓人產生懷疑。
首先從時間上。案發在韓冷回到春海工作的兩個月後,而在此之前數年間這座城市從來未發生過諸如此類的變態案件。那麽韓冷有作案動機嗎?
項浩然瀏覽了省警官學校的官網,又在搜尋引擎上搜了一番,上麵有關韓冷的信息不多,但卻讓他意外了解到諸如韓冷這樣的應用犯罪心理學家的窘困境遇。
中國是一個有死刑製度的國家,大多可研究犯罪人從被抓獲到執行槍決間隔的時間並不長。而在這段時間裏,案發地警方又始終處於各方的高度關注之下,是容不得有半點閃失的。一旦出現意外,對當地警方乃至整個地區的形象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種種壓力之下警方也就無暇配合專家去做什麽心理研究了。
接觸不到實質案例,缺乏與犯罪人麵對麵交流的機會,對案例以及犯罪人的分析研究不夠徹底、不夠連貫,以致於這麽多年國內在犯罪心理學的應用方麵,基本上還是以借鑑西方的理論為主,嚴重缺乏本土化的研究總結。這也就導致了公安基層單位,在與該領域研究人員合作時,總是抱著審視、鄙夷、不信任的態度。
由此項浩然不禁想到,這對於一個自信滿滿、滿腔抱負的年輕犯罪心理學家,應該會是一個不小的困惑吧?那麽韓冷會不會產生逆反心理,想要證明自己,進而挑戰警方呢?
當然,這個動機看起來有點想當然了,也太過牽強,那麽有沒有可能因為受到某種刺激,讓他心裏產生畸變,進而靠犯罪來發泄困惑呢?
“懷疑每一個人”,是每個警察時刻都要保持的警惕性。但是懷疑你的同行,懷疑同樣是警察身份人,那就要謹慎了。警察這份職業與其他職業相比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所以更要講究團隊合作精神,彼此不信任又怎麽能夠放心把命交到彼此手上。項浩然心裏清楚,作為警察當你必須要懷疑你的同伴時,最好還是低調些,要有充足的證據,別到最後尷尬收場,讓自己威信掃地,所以他便盡量迴避與韓冷正麵交鋒,轉而在暗地裏收集證據。
項浩然不是韓冷,說不出太多的理論,但是他有他的總結,而那些總結大多來源於實踐,以及在實踐中靠經驗累積的直覺。它們與韓冷的理論是想通的。正如韓冷說過的,變態人格的形成具有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中必定伴隨著種種磨難。於是項浩然便想要在韓冷的生活經歷中,去尋找有可能對他心理帶來畸變的因素。不過,當時這隻是個模糊的想法,真正促使他去行動的,是因為曲誌剛的一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