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兩起案子證據來看,有三個明顯相似的特徵:第一個,作案手法相同。兇手都採取由背後,用皮帶,突然襲擊、勒死被害人的手法。這可能是他喜歡的、覺得舒服的,能給他帶來某種快感的一種行兇方式。當然這不是一成不變的,兇手會隨著連續作案累積的經驗,會根據環境,完善手法,靈活運用。第二個,作案特徵相同。通常我們稱作犯罪標記相同。本案中,兇手在勒死於梅和王益德之後,幾乎附加了同樣的看似與殺人無關的行為,包括他脫光被害人的衣物等等……第三個,兩名被害人的職業,一個是律師,一個是醫生,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是籠統地說,都屬於服務社會公眾的專業人士;兩人都事業有成,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最重要的,我們現在已經查實,他們雖然外在形象很好,但背地裏作過一些違規甚至違法的人勾當。總的來說,‘他們都是在某一專業領域裏有所成就的人,同時也都具有嚴重的道德缺憾。’由此可以看出,被害人是具有固定類型的。
“其實以上三點,就是理論上判斷連環犯罪的三個要素。通常,符合其中任何一個要素,案件就可能是一起連環案件;而本案顯示的證據竟然三個要素全部符合,所以雖然現在隻有兩起案子,還存在諸多的可能性,但我個人判斷,目前兩起案子肯定是一個連環殺手所謂。”
“目前的分析就是這些。”韓冷說完,長出一口氣,手心裏已經是汗水連連。
將分析行為證據、剖繪犯罪心理、進而描述出罪犯“輪廓”作為一種輔助手段,運用到實際的刑事案件偵破中,在歐美已經比較廣泛,但國內接觸這方麵信息比較晚,而且缺乏本土化比較係統的研究和專業人員,所以實戰中運用的很少,大部分基層刑事警員對此還是抱著狐疑、審視的態度。
果然,韓冷話音剛落,疑問聲便四起。
“韓助理,在兩起案件中,你所謂的犯罪標記,還是有不同的地方。比如說,兇手在第一起案子中,割掉了被害人的舌頭,而在第二起案子中,是挖掉被害人的眼球,這是為什麽?”一個年輕警員問道。
“哦,我說的犯罪標記相同,是指標記行為所映射的心理需求相同,在本案中,割捨和挖眼,對兇手來說都是一種懲罰手段。”韓冷從容的回答,然後又補充道,“兇手在兩起案件中,每一個步驟都執行的非常嚴謹,標記行為幾乎是重疊的,所以我認為它是一種‘儀式’化的標記行為。可能來自宗教信仰、或者模仿影視和小說中的情節、也可能是兇手自己創造的。”
“兇手為什麽要在第二個現場留下一把水果刀?留刀肯定有他的目的,那麽為什麽在第一起案子中,他沒有留下任何東西?”這回是方宇在問。
韓冷盯了方宇一眼,心想這小子正經起來,提的問題還是有模有樣的,不禁抿嘴微笑著說:“理論上說,變態連環殺手的標記行為,是不會輕易發生改變的,但他們人格中又都具有追求完美的天性。既然儀式被賦予了某種涵義,當然是越完美越好,所以他們會通過修正和完善,來讓儀式涵義表述的更加完美,其根本是讓自己獲得更強烈的控製感和滿足感。所以兇手留刀的目的,可能就是對儀式的一種補充。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兇手是在藉此向警方發出挑戰,如果是這樣,意味著兇手的作案升級了。”
……
之後,幾個人又七七八八的提了一些問題,韓冷都給予信服的解答,項浩然看差不多了,轉過頭對尹正山說:“尹局,您看,您的意見?”
尹正山的表情看起來有些嚴峻,思索了一會兒,然後皺著眉對眾人說:“你們在討論的時候,我一直在想,如果真像小韓同誌分析的那樣——兇手是一個變態連環殺手,他是依照某種固定的類型去尋找被害人,那是不是說他們之間有可能毫無聯繫,不發生任何交集?若是這樣,那你們現在耗費人力的排查工作,豈不是對破案沒有任何幫助?”
“不,不,不,”韓冷趕忙解釋,“他們可能不會產生現實利益的交集,但是並不表明他們互不認識,而且一定會有某種關聯,將兇手與被害人,或者是被害人與被害人之間聯繫起來。壞人很多,他為什麽就偏偏選中這兩人?
“那種關聯可能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東西或者事件,也許他們曾經有過共同的經歷、或者隻是經常在同一家飯店吃飯,或者喜歡同一本書,上同一個網站,又或者他們身體上某個器官有相似之處……總之,它會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很少有人會在意的一種關聯,但對兇手卻有著特別的意義。所以大規模的排查,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要更深入、更細緻。”
“哦,是這樣。”尹正山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接著又對項浩然說,“接下來你有什麽想法?”
項浩然答道:“我想這樣,一方麵我們不放棄常規的偵查手段;另一方麵我們會配合韓助理的工作,利用輪廓描述,有針對性的排查嫌疑人。當然,主要人力還是放在常規排查上,韓助理這邊我會親自配合。”
尹正山又點了幾下頭,對項浩然的意見表示同意,“那就照你的想法來吧,兩條腿走路肯定比一條腿快。尹正山對項浩然說完,又衝著韓冷說:“你這邊也要注意,不管有什麽發現,都要及時的與小項溝通,絕不能擅自行事,到時候出了問題,我可沒法向你們學校交待。”
“其實以上三點,就是理論上判斷連環犯罪的三個要素。通常,符合其中任何一個要素,案件就可能是一起連環案件;而本案顯示的證據竟然三個要素全部符合,所以雖然現在隻有兩起案子,還存在諸多的可能性,但我個人判斷,目前兩起案子肯定是一個連環殺手所謂。”
“目前的分析就是這些。”韓冷說完,長出一口氣,手心裏已經是汗水連連。
將分析行為證據、剖繪犯罪心理、進而描述出罪犯“輪廓”作為一種輔助手段,運用到實際的刑事案件偵破中,在歐美已經比較廣泛,但國內接觸這方麵信息比較晚,而且缺乏本土化比較係統的研究和專業人員,所以實戰中運用的很少,大部分基層刑事警員對此還是抱著狐疑、審視的態度。
果然,韓冷話音剛落,疑問聲便四起。
“韓助理,在兩起案件中,你所謂的犯罪標記,還是有不同的地方。比如說,兇手在第一起案子中,割掉了被害人的舌頭,而在第二起案子中,是挖掉被害人的眼球,這是為什麽?”一個年輕警員問道。
“哦,我說的犯罪標記相同,是指標記行為所映射的心理需求相同,在本案中,割捨和挖眼,對兇手來說都是一種懲罰手段。”韓冷從容的回答,然後又補充道,“兇手在兩起案件中,每一個步驟都執行的非常嚴謹,標記行為幾乎是重疊的,所以我認為它是一種‘儀式’化的標記行為。可能來自宗教信仰、或者模仿影視和小說中的情節、也可能是兇手自己創造的。”
“兇手為什麽要在第二個現場留下一把水果刀?留刀肯定有他的目的,那麽為什麽在第一起案子中,他沒有留下任何東西?”這回是方宇在問。
韓冷盯了方宇一眼,心想這小子正經起來,提的問題還是有模有樣的,不禁抿嘴微笑著說:“理論上說,變態連環殺手的標記行為,是不會輕易發生改變的,但他們人格中又都具有追求完美的天性。既然儀式被賦予了某種涵義,當然是越完美越好,所以他們會通過修正和完善,來讓儀式涵義表述的更加完美,其根本是讓自己獲得更強烈的控製感和滿足感。所以兇手留刀的目的,可能就是對儀式的一種補充。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兇手是在藉此向警方發出挑戰,如果是這樣,意味著兇手的作案升級了。”
……
之後,幾個人又七七八八的提了一些問題,韓冷都給予信服的解答,項浩然看差不多了,轉過頭對尹正山說:“尹局,您看,您的意見?”
尹正山的表情看起來有些嚴峻,思索了一會兒,然後皺著眉對眾人說:“你們在討論的時候,我一直在想,如果真像小韓同誌分析的那樣——兇手是一個變態連環殺手,他是依照某種固定的類型去尋找被害人,那是不是說他們之間有可能毫無聯繫,不發生任何交集?若是這樣,那你們現在耗費人力的排查工作,豈不是對破案沒有任何幫助?”
“不,不,不,”韓冷趕忙解釋,“他們可能不會產生現實利益的交集,但是並不表明他們互不認識,而且一定會有某種關聯,將兇手與被害人,或者是被害人與被害人之間聯繫起來。壞人很多,他為什麽就偏偏選中這兩人?
“那種關聯可能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東西或者事件,也許他們曾經有過共同的經歷、或者隻是經常在同一家飯店吃飯,或者喜歡同一本書,上同一個網站,又或者他們身體上某個器官有相似之處……總之,它會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很少有人會在意的一種關聯,但對兇手卻有著特別的意義。所以大規模的排查,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要更深入、更細緻。”
“哦,是這樣。”尹正山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接著又對項浩然說,“接下來你有什麽想法?”
項浩然答道:“我想這樣,一方麵我們不放棄常規的偵查手段;另一方麵我們會配合韓助理的工作,利用輪廓描述,有針對性的排查嫌疑人。當然,主要人力還是放在常規排查上,韓助理這邊我會親自配合。”
尹正山又點了幾下頭,對項浩然的意見表示同意,“那就照你的想法來吧,兩條腿走路肯定比一條腿快。尹正山對項浩然說完,又衝著韓冷說:“你這邊也要注意,不管有什麽發現,都要及時的與小項溝通,絕不能擅自行事,到時候出了問題,我可沒法向你們學校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