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是在窯窪浮橋,曾是清朝直隸總督衙門的所在地,挖泄洪河挖出一條怪蛇,尺許長,兒臂粗細,遍體赤紅,頭上有個肉疙瘩,奇怪的是這條蛇會叫,口中能出聲,有個膽大的河工,掄起鐵杴拍死了怪蛇,血濺到周圍的人身上,便開是潰爛流膿,為此死了兩三個人,過後也有謠言說那一年屬龍屬蛇的有災,必須吃桃避劫,造成一度無桃可買。
第四次讓是挖大河的一個地方,這次更邪乎,挖河泥挖到塊兩張八仙桌麵大小的青石板,厚達數尺,輪廓像某種動物,陰刻水波紋,既然有石板,下邊準有東西。
河底淤泥中挖出的石板上似有碑文,依稀有“張錦文”三字,還有是什麽年什麽月之類,起初以為是海張五的墓,海張五原名張錦文,清朝末年地痞混混兒出身的大鹽梟,幼時隨母乞討為生,後來闖過關東,回到天津衛當了吃鹽運的混混兒,別人運鹽他去要保護費,不給錢便是紅刀子進白刀子出,白手起家占了鹽運,是這樣發的財,鹹豐年間,海張五出錢組織民團打太平軍有功,朝廷封了他一個從三品的官頭銜,提起海張五,在天津衛的名聲非常之不好,一是沒功名,你武官也得是武舉出身才受人敬重,功名說白了就是文憑,在封建社會有功名可不得了,一個人有了功名,身份地位便不同一般百姓,比如同樣犯了王法,雖然也會被帶上公堂接受審問,但是有功名在身的人,見了縣官不用下跪,有過錯不準責打,要先革去功名,方可責打,海張五一個地痞無賴白吃白拿滾熱堂的主兒,當官當得再大,說起來也教人瞧不起,他出身貧寒,認的字不多,心眼子不少,給朝廷寫摺子全是師爺代筆,這還沒什麽,主要是鹹豐八年英法聯軍打進來的時候,此人替聯軍當過走狗,名聲從那會兒徹底臭了,百姓們沒有不罵他的,據說海張五死後,埋在西門外。
大夥覺得有可能是海張五的墓,挖開也就挖開了,何況海張五官兒不小,做過鹽梟,家裏有得是金銀財寶,墓裏備不住有些好東西,趁亂拿走一兩樣,豈不是白撿的便宜,眾人存了這個念頭,個個卯足了勁挖泥,誰成想挖開淤泥石板,才發現根本不是墓穴,從裏邊出來的東西把河工們都嚇壞了。
一眾河工撬開石板,喧聲四起,旁邊輪歇的人們也都趕過去看,郭師傅和丁卯擠到前邊,隻見石板下是個大洞,壁上全是土鏽,黑咕隆咚的不知有多深,看來像是海張五的墓,沒有這樣的墓穴,有兩個膽大不怕死的河工想下去,讓人找繩子,繩子還沒找到,忽聽洞裏有聲響傳出,好像折斷了許多秫秸杆。
河工們無不吃驚,兩個打算下去的這會兒也怕了,聽那聲音又像潮水升漲,由打深處越來越高,眾人臉上變色,感覺洞裏有東西要上來,想到老時年間的傳說,龍五爺捆住旱魔大仙扔進一口古井,那地方正是在西門外,難道挖大河挖出了旱魔大仙?
河工們心裏發怵,都不由自主地往後縮,丁卯膽大包天,還要往前去看,讓郭師傅一把拽到後邊,此時從洞裏衝出大群黃尾蜻蜓,多得沒法數了,烏泱烏泱的飛出來,恍如一團黃雲,遮天蔽日地盤旋,看得眾人身上直起雞皮疙瘩,那些黃尾蜻蜓樣子很怪,隻有一對翅膀,頭寬尾細,飛不了多高,轉眼四下散開,沒頭沒腦地落到田間地頭,附近的小孩們都跑著到處捉蜻蜓,也引來鳥雀啄食,挖大河的人們卻都呆了,這輩子沒見過這麽多黃尾蜻蜓,淤泥下的大洞中有怎會有蜻蜓?
河工們圍著大洞議論紛紛,有迷信的人說,蜻蜓是旱魔大仙的化身,誰碰誰死,不讓孩子們去捉,難怪今年旱得厲害,說不定旱魔大仙要出來了,還有人說是河脈龍氣所變,不是好兆頭,各說各的話,莫衷一是,惹得人心惶惶,到了下午,洞中不再有蜻蜓飛出來,但也沒人敢下去了,耽擱到傍晚,天一擦黑就沒法再幹活兒了,河工們也是怕出事,先把石板蓋上,如果明天繼續挖,洞口必定是越挖越大,天知道裏邊還有什麽東西。
天色漸晚,留下三個人住在大棚裏守夜,看著挖河泥用的鏟鎬和獨輪車,其餘的人都走了,夏更天,黑的晚,已是夜裏八點左右,留下的三個人可沒閑著,他們三人是解放前魚行的苦力,結為盟兄弟,老大老二和老三,老大是個蔫大膽,老二鬼主意多,老三手腳不幹淨,小偷小摸,人以群分,物以類聚,他們仨敢偷敢搶的窮光棍湊一塊,憋不出半個好屁,等別的河工都走了,他們吃過飯,守在漫窪野地裏,用草紙燒煙燻蚊子,四顧無人,又看雲陰月暗,不免生出貪心邪念。
老大說:“你們哥兒倆說說,河底下這個大洞裏有什麽?”
老三說:“別是有旱魔大仙?”
老二說:“愚民胡說八道,哪有那回事,石碑上有張錦文的名字,我看一定是海張五的墓。”
老大說:“老二說的對,淤泥下的石板是墓門,下邊有海張五的棺材。”
老三說:“墓中怎會有那麽多蜻蜓飛出來?”
老二說:“你真是一腦袋高粱花子,那是墓中寶氣所變。”
老三說:“大哥二哥,我明白了,聽你們說話這意思,是打算……”
老大說:“打算幹什麽,那還用說嗎?海張五是大鹽梟出身,打太平軍有功,封為朝廷命官,有得是錢,他墓裏陪葬的全是好東西。”
第四次讓是挖大河的一個地方,這次更邪乎,挖河泥挖到塊兩張八仙桌麵大小的青石板,厚達數尺,輪廓像某種動物,陰刻水波紋,既然有石板,下邊準有東西。
河底淤泥中挖出的石板上似有碑文,依稀有“張錦文”三字,還有是什麽年什麽月之類,起初以為是海張五的墓,海張五原名張錦文,清朝末年地痞混混兒出身的大鹽梟,幼時隨母乞討為生,後來闖過關東,回到天津衛當了吃鹽運的混混兒,別人運鹽他去要保護費,不給錢便是紅刀子進白刀子出,白手起家占了鹽運,是這樣發的財,鹹豐年間,海張五出錢組織民團打太平軍有功,朝廷封了他一個從三品的官頭銜,提起海張五,在天津衛的名聲非常之不好,一是沒功名,你武官也得是武舉出身才受人敬重,功名說白了就是文憑,在封建社會有功名可不得了,一個人有了功名,身份地位便不同一般百姓,比如同樣犯了王法,雖然也會被帶上公堂接受審問,但是有功名在身的人,見了縣官不用下跪,有過錯不準責打,要先革去功名,方可責打,海張五一個地痞無賴白吃白拿滾熱堂的主兒,當官當得再大,說起來也教人瞧不起,他出身貧寒,認的字不多,心眼子不少,給朝廷寫摺子全是師爺代筆,這還沒什麽,主要是鹹豐八年英法聯軍打進來的時候,此人替聯軍當過走狗,名聲從那會兒徹底臭了,百姓們沒有不罵他的,據說海張五死後,埋在西門外。
大夥覺得有可能是海張五的墓,挖開也就挖開了,何況海張五官兒不小,做過鹽梟,家裏有得是金銀財寶,墓裏備不住有些好東西,趁亂拿走一兩樣,豈不是白撿的便宜,眾人存了這個念頭,個個卯足了勁挖泥,誰成想挖開淤泥石板,才發現根本不是墓穴,從裏邊出來的東西把河工們都嚇壞了。
一眾河工撬開石板,喧聲四起,旁邊輪歇的人們也都趕過去看,郭師傅和丁卯擠到前邊,隻見石板下是個大洞,壁上全是土鏽,黑咕隆咚的不知有多深,看來像是海張五的墓,沒有這樣的墓穴,有兩個膽大不怕死的河工想下去,讓人找繩子,繩子還沒找到,忽聽洞裏有聲響傳出,好像折斷了許多秫秸杆。
河工們無不吃驚,兩個打算下去的這會兒也怕了,聽那聲音又像潮水升漲,由打深處越來越高,眾人臉上變色,感覺洞裏有東西要上來,想到老時年間的傳說,龍五爺捆住旱魔大仙扔進一口古井,那地方正是在西門外,難道挖大河挖出了旱魔大仙?
河工們心裏發怵,都不由自主地往後縮,丁卯膽大包天,還要往前去看,讓郭師傅一把拽到後邊,此時從洞裏衝出大群黃尾蜻蜓,多得沒法數了,烏泱烏泱的飛出來,恍如一團黃雲,遮天蔽日地盤旋,看得眾人身上直起雞皮疙瘩,那些黃尾蜻蜓樣子很怪,隻有一對翅膀,頭寬尾細,飛不了多高,轉眼四下散開,沒頭沒腦地落到田間地頭,附近的小孩們都跑著到處捉蜻蜓,也引來鳥雀啄食,挖大河的人們卻都呆了,這輩子沒見過這麽多黃尾蜻蜓,淤泥下的大洞中有怎會有蜻蜓?
河工們圍著大洞議論紛紛,有迷信的人說,蜻蜓是旱魔大仙的化身,誰碰誰死,不讓孩子們去捉,難怪今年旱得厲害,說不定旱魔大仙要出來了,還有人說是河脈龍氣所變,不是好兆頭,各說各的話,莫衷一是,惹得人心惶惶,到了下午,洞中不再有蜻蜓飛出來,但也沒人敢下去了,耽擱到傍晚,天一擦黑就沒法再幹活兒了,河工們也是怕出事,先把石板蓋上,如果明天繼續挖,洞口必定是越挖越大,天知道裏邊還有什麽東西。
天色漸晚,留下三個人住在大棚裏守夜,看著挖河泥用的鏟鎬和獨輪車,其餘的人都走了,夏更天,黑的晚,已是夜裏八點左右,留下的三個人可沒閑著,他們三人是解放前魚行的苦力,結為盟兄弟,老大老二和老三,老大是個蔫大膽,老二鬼主意多,老三手腳不幹淨,小偷小摸,人以群分,物以類聚,他們仨敢偷敢搶的窮光棍湊一塊,憋不出半個好屁,等別的河工都走了,他們吃過飯,守在漫窪野地裏,用草紙燒煙燻蚊子,四顧無人,又看雲陰月暗,不免生出貪心邪念。
老大說:“你們哥兒倆說說,河底下這個大洞裏有什麽?”
老三說:“別是有旱魔大仙?”
老二說:“愚民胡說八道,哪有那回事,石碑上有張錦文的名字,我看一定是海張五的墓。”
老大說:“老二說的對,淤泥下的石板是墓門,下邊有海張五的棺材。”
老三說:“墓中怎會有那麽多蜻蜓飛出來?”
老二說:“你真是一腦袋高粱花子,那是墓中寶氣所變。”
老三說:“大哥二哥,我明白了,聽你們說話這意思,是打算……”
老大說:“打算幹什麽,那還用說嗎?海張五是大鹽梟出身,打太平軍有功,封為朝廷命官,有得是錢,他墓裏陪葬的全是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