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梭抬頭偷瞄了一眼,發現將軍的表情如同冰冷的石像般毫無波瀾。
他鼓起勇氣繼續說:“援軍前往撒溫仰賓的路上遭遇火箭彈襲擊,損失巨大,被困在兩鎮之間動彈不得,因此……”
“因此怎樣?”
丹瑞的聲音比艾梭預期的要平靜得多,這讓他感到那位曾經無畏、睿智且冷靜的背簍將軍似乎又回來了。
“因此他們也放下了武器。”艾梭回答道。
房間內一時靜默無聲,片刻之後,丹瑞發出一聲輕輕的歎息,然後用低沉的聲音問道:“曼德勒出發的援軍現在何處?”
“他們今日推進了50公裏,正駐紮在迪蓋爾。我已經通知他們最新的戰況,並指示他們在距戰火鎮20公裏外的昌吉鎮設立防線。”
丹瑞點了點頭,認可了艾梭的決定。
稍作思考後,他命令道:“去通知所有連級以上的指揮官立即到我的作戰室集合,我有重要的事情宣布。”
丹瑞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決心,仿佛已經為接下來的挑戰做好了準備。
艾梭聽到丹瑞將軍的命令,立刻挺直腰板回答:“是,將軍。”
但他沒有馬上離開,而是擔心地看了一眼將軍的身體狀況。
“我的身體還撐得住,快去!”
丹瑞的聲音低沉而嚴厲,不容置疑。艾梭不敢再多說什麽,迅速轉身出門,而丹瑞注意到他擦了擦眼角,似乎強忍著某種情感。
……
“諸位,我們必須麵對現實,我們的部隊正處在生死攸關的時刻。”
當丹瑞踏入擠滿人的指揮部時,他的神情鎮定自若,眼中透出往日的堅毅和決心。
麵對靜默的眾人,他開口說道:“敵人抹穀謝岩部背棄了停戰協議,對撒溫仰賓進行了無差別炮擊,並成功偷襲了戰火鎮,切斷了311號公路。
我們現在與曼德勒失去了地麵聯係,成了孤軍奮戰的狀態。
如果不采取行動,我們很快就會彈盡糧絕,傷員得不到救治,裝備也將因缺乏燃料而無法運作。”
在場的人們開始低聲議論,他們從未見過如此嚴峻的局麵。
丹瑞輕咳一聲,瞬間恢複了安靜。他銳利的目光掃過每一個軍官,許多人不由自主地低下了頭。
隨後,他向副官示意。艾梭立即領會,展開地圖並遞給丹瑞一根指示棒。
丹瑞接過棒子,在地圖上輕輕敲打了一下,提高了聲音說:
“參謀部已經擬定了兩個作戰方案,我將詳細說明,並在這次會議上討論最終決定。
這關係到每一位戰友的安危,因此每個人都有權利發表意見,我會尊重大多數人的選擇。”
會議室裏,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張巨大的作戰圖上。
丹瑞指著地圖說:“我們的第一個選擇是沿311號公路向北推進,目標是控製伊洛瓦底江上的木亞當-提哥亞因大橋。
接著清除本羌的克欽獨立軍,再沿江西岸南下,最終在因瓦橋渡江返回曼德勒。”
他停頓了一下,語氣變得嚴肅:
“這看起來是最穩妥的路徑,但有個關鍵問題:如果敵人攻擊並占領提哥亞因,或炸毀橋梁,我們就會陷入困境。”
一陣低語聲在房間內蔓延開來,但很快又安靜下來,因為丹瑞開始介紹第二個方案。
“這個方案很簡單——沿著311號公路直接南下,無論誰擋路,我們都將強行通過!”
艾梭立刻站起身來,堅定地說:“將軍,我願意為犧牲的兄弟們報仇,我支持第二個方案!”
從丹瑞和副官的態度中不難看出,將軍其實已經有了決定。
他說尊重大家的選擇,其實是希望得到團隊表麵上的一致同意。這是出於對士兵性格的理解,也是無奈之舉。
作為緬玉中部軍區的指揮官,丹瑞深知自己的權威建立在軍隊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強硬手段之上。
然而,在這場討論中,他的每一個字都透露出一個領導者在麵對艱難抉擇時的深思熟慮與責任擔當。
這群人之所以能聚在一起,並非因為愛國情懷或兄弟情誼,而是出於一個簡單字眼——“利”。
這使得當軍隊連連獲勝時,大家團結一致、士氣高昂;
但如今麵對危機四伏的局麵,丹瑞深知必須謹慎行事。他明白,在生死與利益麵前,多數人會選擇保命。
雖然丹瑞允許手下追逐財富以凝聚軍心、增強自己的影響力,但他本人並非如此。對他而言,這些小恩小惠遠不夠看。
他的目光投向更遠大的目標——登上權力巔峰,掌控緬玉的最高權柄。為了這個夢想,他已經奮鬥多年,付出了難以想象的努力。
此次未經統領批準便調動幾乎全部兵力北上奪取鎳礦,就是一場大膽的賭博。
若成功,他將獲取足夠的政治和經濟資源,不僅甩開競爭對手,甚至可能挑戰現任統領吳乃溫的權威。
然而一旦失敗,即使不至於徹底崩潰,也會元氣大傷,那些暗中圖謀不軌的敵人更會趁機攻擊。
這場賭局的結果,將決定他未來的命運走向。
他深知,這一戰,不容有失。
在此之前,失敗對他而言是個陌生的概念。
然而,眼前的敵人已經不再是過去那些組織鬆散、內鬥不斷的遊擊隊。
如今,他們仿佛被一股神秘力量凝聚,成為了一支訓練有素、目標一致的戰鬥隊伍,能夠協同作戰,從不同方向施加壓力。
更令人震驚的是,敵人的裝備也有了質的飛躍——不再僅僅是ak-47、rpg和107火箭炮這些傳統的武器,現在他們竟然擁有了一整營的大口徑自行榴彈炮。
甚至,還有某種未知的高科技武器,成功地擊落了己方的直升機,至今無人能解釋其原理。
丹瑞意識到,這是他從軍以來遇到的第一個真正棘手的對手。
但即便如此,作為一名真正的軍人,麵對再強大的敵人,他也必須勇往直前,絕不退縮。
繞道返回曼德勒看似一條安全的路徑,隻需對付盤踞在本羌、久攻不下的克欽獨立軍,這條路上的風險似乎是可以接受的。
他鼓起勇氣繼續說:“援軍前往撒溫仰賓的路上遭遇火箭彈襲擊,損失巨大,被困在兩鎮之間動彈不得,因此……”
“因此怎樣?”
丹瑞的聲音比艾梭預期的要平靜得多,這讓他感到那位曾經無畏、睿智且冷靜的背簍將軍似乎又回來了。
“因此他們也放下了武器。”艾梭回答道。
房間內一時靜默無聲,片刻之後,丹瑞發出一聲輕輕的歎息,然後用低沉的聲音問道:“曼德勒出發的援軍現在何處?”
“他們今日推進了50公裏,正駐紮在迪蓋爾。我已經通知他們最新的戰況,並指示他們在距戰火鎮20公裏外的昌吉鎮設立防線。”
丹瑞點了點頭,認可了艾梭的決定。
稍作思考後,他命令道:“去通知所有連級以上的指揮官立即到我的作戰室集合,我有重要的事情宣布。”
丹瑞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決心,仿佛已經為接下來的挑戰做好了準備。
艾梭聽到丹瑞將軍的命令,立刻挺直腰板回答:“是,將軍。”
但他沒有馬上離開,而是擔心地看了一眼將軍的身體狀況。
“我的身體還撐得住,快去!”
丹瑞的聲音低沉而嚴厲,不容置疑。艾梭不敢再多說什麽,迅速轉身出門,而丹瑞注意到他擦了擦眼角,似乎強忍著某種情感。
……
“諸位,我們必須麵對現實,我們的部隊正處在生死攸關的時刻。”
當丹瑞踏入擠滿人的指揮部時,他的神情鎮定自若,眼中透出往日的堅毅和決心。
麵對靜默的眾人,他開口說道:“敵人抹穀謝岩部背棄了停戰協議,對撒溫仰賓進行了無差別炮擊,並成功偷襲了戰火鎮,切斷了311號公路。
我們現在與曼德勒失去了地麵聯係,成了孤軍奮戰的狀態。
如果不采取行動,我們很快就會彈盡糧絕,傷員得不到救治,裝備也將因缺乏燃料而無法運作。”
在場的人們開始低聲議論,他們從未見過如此嚴峻的局麵。
丹瑞輕咳一聲,瞬間恢複了安靜。他銳利的目光掃過每一個軍官,許多人不由自主地低下了頭。
隨後,他向副官示意。艾梭立即領會,展開地圖並遞給丹瑞一根指示棒。
丹瑞接過棒子,在地圖上輕輕敲打了一下,提高了聲音說:
“參謀部已經擬定了兩個作戰方案,我將詳細說明,並在這次會議上討論最終決定。
這關係到每一位戰友的安危,因此每個人都有權利發表意見,我會尊重大多數人的選擇。”
會議室裏,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張巨大的作戰圖上。
丹瑞指著地圖說:“我們的第一個選擇是沿311號公路向北推進,目標是控製伊洛瓦底江上的木亞當-提哥亞因大橋。
接著清除本羌的克欽獨立軍,再沿江西岸南下,最終在因瓦橋渡江返回曼德勒。”
他停頓了一下,語氣變得嚴肅:
“這看起來是最穩妥的路徑,但有個關鍵問題:如果敵人攻擊並占領提哥亞因,或炸毀橋梁,我們就會陷入困境。”
一陣低語聲在房間內蔓延開來,但很快又安靜下來,因為丹瑞開始介紹第二個方案。
“這個方案很簡單——沿著311號公路直接南下,無論誰擋路,我們都將強行通過!”
艾梭立刻站起身來,堅定地說:“將軍,我願意為犧牲的兄弟們報仇,我支持第二個方案!”
從丹瑞和副官的態度中不難看出,將軍其實已經有了決定。
他說尊重大家的選擇,其實是希望得到團隊表麵上的一致同意。這是出於對士兵性格的理解,也是無奈之舉。
作為緬玉中部軍區的指揮官,丹瑞深知自己的權威建立在軍隊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強硬手段之上。
然而,在這場討論中,他的每一個字都透露出一個領導者在麵對艱難抉擇時的深思熟慮與責任擔當。
這群人之所以能聚在一起,並非因為愛國情懷或兄弟情誼,而是出於一個簡單字眼——“利”。
這使得當軍隊連連獲勝時,大家團結一致、士氣高昂;
但如今麵對危機四伏的局麵,丹瑞深知必須謹慎行事。他明白,在生死與利益麵前,多數人會選擇保命。
雖然丹瑞允許手下追逐財富以凝聚軍心、增強自己的影響力,但他本人並非如此。對他而言,這些小恩小惠遠不夠看。
他的目光投向更遠大的目標——登上權力巔峰,掌控緬玉的最高權柄。為了這個夢想,他已經奮鬥多年,付出了難以想象的努力。
此次未經統領批準便調動幾乎全部兵力北上奪取鎳礦,就是一場大膽的賭博。
若成功,他將獲取足夠的政治和經濟資源,不僅甩開競爭對手,甚至可能挑戰現任統領吳乃溫的權威。
然而一旦失敗,即使不至於徹底崩潰,也會元氣大傷,那些暗中圖謀不軌的敵人更會趁機攻擊。
這場賭局的結果,將決定他未來的命運走向。
他深知,這一戰,不容有失。
在此之前,失敗對他而言是個陌生的概念。
然而,眼前的敵人已經不再是過去那些組織鬆散、內鬥不斷的遊擊隊。
如今,他們仿佛被一股神秘力量凝聚,成為了一支訓練有素、目標一致的戰鬥隊伍,能夠協同作戰,從不同方向施加壓力。
更令人震驚的是,敵人的裝備也有了質的飛躍——不再僅僅是ak-47、rpg和107火箭炮這些傳統的武器,現在他們竟然擁有了一整營的大口徑自行榴彈炮。
甚至,還有某種未知的高科技武器,成功地擊落了己方的直升機,至今無人能解釋其原理。
丹瑞意識到,這是他從軍以來遇到的第一個真正棘手的對手。
但即便如此,作為一名真正的軍人,麵對再強大的敵人,他也必須勇往直前,絕不退縮。
繞道返回曼德勒看似一條安全的路徑,隻需對付盤踞在本羌、久攻不下的克欽獨立軍,這條路上的風險似乎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