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要動他,而是如果不幫他們一把,老羅家恐怕就要撐不下去了。”郭漢南解釋道。
“到底怎麽回事?”餘裕洋急切地追問,在一旁聽得一頭霧水。
郭漢南注意到的困惑,耐心解釋道:
“老羅就是羅鷹君,他創立了鷹君置業。這位羅先生年輕時靠賣雜貨和布匹發家,後來在1962年成立了鷹君置業,起初規模不大,但趕上了好時機,公司迅速成長。
到了1972年,鷹君置業上市,之後他利用募集的資金大力投資工業用地,業務擴展得很快。
1978年,他轉向商業地產,成立了鷹君集團,將業務分為鷹君置業和富豪酒店兩家上市公司,並且還收購了百利保,資產總值一度超過了50億港元。
按這個數字,他在香江富豪榜上能排到第20位。”
聽到這裏,蘇晨有些不解地問:“既然這麽有錢,怎麽會出問題呢?你說他們快撐不下去了?”
郭漢南看了他一眼,語氣略帶不滿:“你這不是明知故問嘛?老羅家之所以會陷入困境,還不是因為你?”
蘇晨感到十分委屈:“我哪知道,我又不認識他……”
郭漢南冷冷一笑:“蘇晨,你可別怪我沒提醒過你,你現在在香江已經是個麻煩人物了,那些想報複你的人,多得可以從山頂排到海邊。而且,這些人裏麵你一個都不認識。”
“為什麽?”
雖然不怕那些想報複他的人,但聽到郭漢南說他在港城已經名聲不好,心裏還是有點不服氣。
憑什麽啊,他在九金山好好上學,沒招誰沒惹誰,怎麽就名聲不好了?
郭漢南見他一臉不滿,笑了笑,開始解釋:“鷹君的問題出在市場開始下滑時還繼續擴大規模。
無論是拆分富豪酒店還是收購百寶利,都是靠大量銀行貸款來支撐的,用的是鷹君旗下的物業、土地和股票作為抵押。
然而,接連兩次的金融風波讓這些資產大幅貶值,加上擴建所需的資金,鷹君幾乎到了破產的邊緣。”
餘裕洋皺眉問:“真有這麽嚴重嗎?畢竟鷹君是老牌子企業啊。”
郭漢南點頭說:“確實如此,甚至可能更糟。據我們的調查,今年鷹君集團下的三家上市公司——鷹君置業、富豪酒店和百寶利,預計虧損可能達到20億港幣,現金流非常緊張。
比如,富豪酒店年初動工建了兩座新酒店,預算4.6億港幣,但從十月起,工程就停了下來。”
蘇晨點頭:“看來,鷹君集團確實遇到了大麻煩。你說打算收購鷹君置業,這我能理解,但這跟我有什麽關係?”
郭漢南認真地說:“當然有關。現在外麵都在傳,港城第一次金融風暴是你幕後操作的。受此影響,港城金融市場變得異常敏感。
所以當第二次金融風暴跡象出現時,大家紛紛逃離,導致這次風暴異常強烈。
還有人說,第二次風暴也是你故意引發的,畢竟你那時正在倫都做空英鎊,風暴就跟著來了,這也太巧了吧?”
蘇晨心想,這猜測還真有點道理。他或許無意中讓港城的富豪們損失慘重。既然這樣,那些受損失的人討厭他,傳他壞話,也在情理之中。
蘇晨想到這裏,覺得該聽聽希美卡的話,找個保鏢保護自己了。不然,誰知道哪天會有走投無路的人對他下手。
“嗯,漢南,還是說說怎麽收購鷹君置業的事吧,我們談點實際的。”
郭漢南忍住笑意回答:“事情很簡單。鷹君集團現在缺錢,肯定對我們手裏的大額現金垂涎三尺。
為了擺脫困境,他們可能不得不割肉,出售旗下的一個或兩個上市公司。經過分析,我們認為鷹君置業最有投資價值。”
餘裕洋好奇地問:“這是為什麽呢?”
郭漢南解釋:“因為鷹君置業擁有的未開發土地最多。其他兩家公司,富豪專攻高端酒店,百寶利則側重購物中心。
而鷹君置業作為集團的起家之本,掌握了大量的土地資源,包括工業、商業和住宅用地。如果我們得到它,就能在香江的房地產市場站穩腳跟。”
餘裕洋又問:“但羅老先生會願意放棄鷹君置業嗎?它是集團的核心資產,也是他的財富根基啊。”
郭漢南輕鬆地說:“就算他不願意,也必須這麽做。如果我讓富豪和百寶利變得毫無價值,他為了救集團,隻能賣掉鷹君置業。”
蘇晨張了張嘴,最終什麽也沒說。
他對郭漢南的為人早有了解——這個被稱為‘妖刀’的男人,為了商業利益可以不顧一切,第一次見麵就想利用自己。
或許這就是商業戰場的真實麵貌,要麽吃掉對手,要麽被對手吃掉,隻有無情地淘汰對手,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想想自己這半年來的經曆,不也是一步步踩著別人的失敗走過來的嗎?麵對主要對手麥道,不也在策劃各種策略,誓要將其擊敗?
但此刻,蘇晨心裏卻有些失落,他對餘裕洋和郭漢南說:“既然你已經有了目標和計劃,那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還有其他事情嗎?”
不顧一切的態度突然冷淡下來,讓餘裕洋和郭漢南感到困惑。不過,他們知道,這位少爺一旦不想說話,再怎麽問也不會有答案的。
盡管如此,郭漢南覺得還是有必要把話說清楚。他對團隊的核心人物說:
“我們在香江的地產投資隻是個開始,為了實現蘇晨對實業的投資願景,我們還需要更多資金。因此,我認為我們應該提高在金融市場上的操作水平。”
蘇晨沒有立即回應,餘裕洋便代替他問出了心中的疑問:“具體怎麽提升呢?”
郭漢南解釋道:“除了香江之外,我們還應該在國外建立幾個金融團隊。我個人認為,第一個目標應該是鷹醬國的倫都。
選擇這裏不僅因為它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而且我們的團隊最近在那裏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對當地的情況也比較熟悉。”
這番話涉及了赤旗資本未來的關鍵決策,即使心情不佳,他也意識到需要認真考慮這個問題。
“到底怎麽回事?”餘裕洋急切地追問,在一旁聽得一頭霧水。
郭漢南注意到的困惑,耐心解釋道:
“老羅就是羅鷹君,他創立了鷹君置業。這位羅先生年輕時靠賣雜貨和布匹發家,後來在1962年成立了鷹君置業,起初規模不大,但趕上了好時機,公司迅速成長。
到了1972年,鷹君置業上市,之後他利用募集的資金大力投資工業用地,業務擴展得很快。
1978年,他轉向商業地產,成立了鷹君集團,將業務分為鷹君置業和富豪酒店兩家上市公司,並且還收購了百利保,資產總值一度超過了50億港元。
按這個數字,他在香江富豪榜上能排到第20位。”
聽到這裏,蘇晨有些不解地問:“既然這麽有錢,怎麽會出問題呢?你說他們快撐不下去了?”
郭漢南看了他一眼,語氣略帶不滿:“你這不是明知故問嘛?老羅家之所以會陷入困境,還不是因為你?”
蘇晨感到十分委屈:“我哪知道,我又不認識他……”
郭漢南冷冷一笑:“蘇晨,你可別怪我沒提醒過你,你現在在香江已經是個麻煩人物了,那些想報複你的人,多得可以從山頂排到海邊。而且,這些人裏麵你一個都不認識。”
“為什麽?”
雖然不怕那些想報複他的人,但聽到郭漢南說他在港城已經名聲不好,心裏還是有點不服氣。
憑什麽啊,他在九金山好好上學,沒招誰沒惹誰,怎麽就名聲不好了?
郭漢南見他一臉不滿,笑了笑,開始解釋:“鷹君的問題出在市場開始下滑時還繼續擴大規模。
無論是拆分富豪酒店還是收購百寶利,都是靠大量銀行貸款來支撐的,用的是鷹君旗下的物業、土地和股票作為抵押。
然而,接連兩次的金融風波讓這些資產大幅貶值,加上擴建所需的資金,鷹君幾乎到了破產的邊緣。”
餘裕洋皺眉問:“真有這麽嚴重嗎?畢竟鷹君是老牌子企業啊。”
郭漢南點頭說:“確實如此,甚至可能更糟。據我們的調查,今年鷹君集團下的三家上市公司——鷹君置業、富豪酒店和百寶利,預計虧損可能達到20億港幣,現金流非常緊張。
比如,富豪酒店年初動工建了兩座新酒店,預算4.6億港幣,但從十月起,工程就停了下來。”
蘇晨點頭:“看來,鷹君集團確實遇到了大麻煩。你說打算收購鷹君置業,這我能理解,但這跟我有什麽關係?”
郭漢南認真地說:“當然有關。現在外麵都在傳,港城第一次金融風暴是你幕後操作的。受此影響,港城金融市場變得異常敏感。
所以當第二次金融風暴跡象出現時,大家紛紛逃離,導致這次風暴異常強烈。
還有人說,第二次風暴也是你故意引發的,畢竟你那時正在倫都做空英鎊,風暴就跟著來了,這也太巧了吧?”
蘇晨心想,這猜測還真有點道理。他或許無意中讓港城的富豪們損失慘重。既然這樣,那些受損失的人討厭他,傳他壞話,也在情理之中。
蘇晨想到這裏,覺得該聽聽希美卡的話,找個保鏢保護自己了。不然,誰知道哪天會有走投無路的人對他下手。
“嗯,漢南,還是說說怎麽收購鷹君置業的事吧,我們談點實際的。”
郭漢南忍住笑意回答:“事情很簡單。鷹君集團現在缺錢,肯定對我們手裏的大額現金垂涎三尺。
為了擺脫困境,他們可能不得不割肉,出售旗下的一個或兩個上市公司。經過分析,我們認為鷹君置業最有投資價值。”
餘裕洋好奇地問:“這是為什麽呢?”
郭漢南解釋:“因為鷹君置業擁有的未開發土地最多。其他兩家公司,富豪專攻高端酒店,百寶利則側重購物中心。
而鷹君置業作為集團的起家之本,掌握了大量的土地資源,包括工業、商業和住宅用地。如果我們得到它,就能在香江的房地產市場站穩腳跟。”
餘裕洋又問:“但羅老先生會願意放棄鷹君置業嗎?它是集團的核心資產,也是他的財富根基啊。”
郭漢南輕鬆地說:“就算他不願意,也必須這麽做。如果我讓富豪和百寶利變得毫無價值,他為了救集團,隻能賣掉鷹君置業。”
蘇晨張了張嘴,最終什麽也沒說。
他對郭漢南的為人早有了解——這個被稱為‘妖刀’的男人,為了商業利益可以不顧一切,第一次見麵就想利用自己。
或許這就是商業戰場的真實麵貌,要麽吃掉對手,要麽被對手吃掉,隻有無情地淘汰對手,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想想自己這半年來的經曆,不也是一步步踩著別人的失敗走過來的嗎?麵對主要對手麥道,不也在策劃各種策略,誓要將其擊敗?
但此刻,蘇晨心裏卻有些失落,他對餘裕洋和郭漢南說:“既然你已經有了目標和計劃,那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還有其他事情嗎?”
不顧一切的態度突然冷淡下來,讓餘裕洋和郭漢南感到困惑。不過,他們知道,這位少爺一旦不想說話,再怎麽問也不會有答案的。
盡管如此,郭漢南覺得還是有必要把話說清楚。他對團隊的核心人物說:
“我們在香江的地產投資隻是個開始,為了實現蘇晨對實業的投資願景,我們還需要更多資金。因此,我認為我們應該提高在金融市場上的操作水平。”
蘇晨沒有立即回應,餘裕洋便代替他問出了心中的疑問:“具體怎麽提升呢?”
郭漢南解釋道:“除了香江之外,我們還應該在國外建立幾個金融團隊。我個人認為,第一個目標應該是鷹醬國的倫都。
選擇這裏不僅因為它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而且我們的團隊最近在那裏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對當地的情況也比較熟悉。”
這番話涉及了赤旗資本未來的關鍵決策,即使心情不佳,他也意識到需要認真考慮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