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封:“……是。”


    大將軍唇縫間擠出一聲冷笑:“軍機要事,誰給你膽子隱瞞的?”


    霍封:“這,前南詔王事涉民變,某也是剛知曉。”


    大將軍推開椅子起身,手按佩刀,沉聲道:“霍封,再有知情不報,我必以延誤軍機斬你,亦請轉告王相公,某回京後,當一登門。來人,升帳。”


    一刻後,帥帳戒嚴。


    大將軍簡述形勢,繼而問幕僚:“諸君以為如何?”


    參軍荊信:“可證實民變僅涉大理一府?”


    大將軍:“我率軍自北抵大理,趙指揮自南,均未見亂民,唯大理堅壁清野。已遣斥候訪尋求證,暫以為真。”


    荊信:“南詔王此舉不合常理,其目的也當有不尋常之處。”


    長史沈闕:“僅以一府之地試探朝廷,或為他人馬前卒。謝帥以來,十數屬國歸降,雖有朝廷優容,恐不及為王自在。大理貧瘠,恰可見朝廷態度——若處之以雷霆,或為震懾,或致歸而復叛;若處之懷柔,或可為歸化之始,或令其以朝廷可欺。”


    大將軍:“可有折中策?”他沉吟道:“先示之以威,後和撫之,隻問罪首惡?”


    沈闕:“理雖如此,和撫及論罪文人事也,朝中已生疑,將軍萬不能涉。”他瞥了一眼霍封,道:“如真是讓將軍臨陣自專,又何必再派個監軍過來……”


    大將軍:“慎言。”


    沈闕:“想是朝廷也拿不準將軍忠心與否。”


    大將軍隻聽進去了一半:“我去信往朝廷要人,此事押後再提。”


    大將軍抽出佩刀,走到沙盤前,刀尖一旋,繞著示意大理的小旗畫了一道弧線:“諸將聽令。”


    大將軍從川、貴兩地各調了四個未滿員的營,加起來約有三萬人,分別安排到城東、西駐紮,邊軍的五千人在城南不變,打算等一等朝廷來人。


    大將軍:“我恐亂民挾持百姓,圍城至多兩旬,望諸位亦做好準備。可以散了。”


    半個月後,大將軍接到了朝廷的回覆——小皇帝決不肯相信他想篡權,故而也不答應文官們先削盛名後收兵權的想法,為此與宰執們吵了一架,氣得三天沒上朝,最後還是平章事們退了一步,答應派人來善後。


    消息先傳到沈闕手裏,長史來送信,順帶當著霍封的麵抑揚頓挫地罵了一頓諸相公。


    反正不是罵他,霍封頗有些唾麵自幹的風度,大將軍咳了一聲:“鶴臣啊,軍務都處理好了?”


    沈闕意猶未盡的瞪了大將軍這個專心和稀泥的一眼,他還收到了一部分軍鎮指揮使看到謝暉來信後的人員調動情況,但是這些不能當著霍封的麵說:“某剛整理完情報,軍中沒有什麽要事,瑣碎的軍務是荊參軍在做。職方館傳訊回來,大理的叛軍開始挨家挨戶征糧,情形不是很好了,問什麽時候攻城。”


    大將軍:“來善後的是誰?”


    沈闕:“門下省的一個諫議大夫,姓孫名度,人已經到了滇南地界。孫大夫是先帝時的狀元,尚淑德帝姬,做過滇南刺史,頗有令名。”


    大將軍:“好。”他喊來傳令兵:“傳令下去,今晚加餐,明天辰時南北各留一營在駐地,餘下在城南擊鼓列隊。把趙指揮使叫來。”


    大將軍清晨開始攻城,到了傍晚,關山帶著他的親衛和邊軍在城牆上立住了腳,蠶食掉城上的守軍,殺下去開了城門,被叛軍裹挾的亂民當場投降,幾百負隅頑抗的叛軍被迫退到昔日的南詔王宮,借著宮牆又守了半個晚上,前南詔王自刎前被大將軍一箭射穿了肩膀,痛暈過去。


    大將軍即調派未參戰的兩個營明火執仗,兩夥一隊巡夜,留了一指揮以備萬一。大理知府則挨坊告知鄉老亂民平定,以便維持秩序,翌日孫度趕到,從他手裏接過安撫百姓和統算損耗的職責,開始忙碌起來。霍封卸下監軍一職,朝大將軍討了一隊護衛,急匆匆地押送南詔王回京。


    大將軍在大理府又待了三天,眼見亂局平息,讓趙指揮帶著邊軍回德宏,自己領著川、貴的駐軍往成都去了。


    孫度抽空送他到城外,駙馬支吾兩聲,從袖帶裏抽出一封手劄:“官家托我轉交給大將軍。”


    大將軍不疑有他,雙手接過去便要撕開信封,駙馬慌忙道:“官家手劄,我不便叨擾,就送將軍到這裏了。”


    小皇帝和淑德帝姬親近,大將軍疑心他知道了什麽,不動聲色的將手劄收進懷裏,抱拳道:“衛某告辭。”


    第5章 六


    5 六


    小皇帝在手劄中有條有理的敘述了追求大將軍的理由和步驟。


    “恪之啟:當日與恪之剖白,為卿所拒,輾轉思之,恐為倉促,當使卿知我心意。我知恪之視我如子侄,卿見我成人,誠然謂我不當有此心思,然自恪之教導我人倫,夢寐間皆如有卿相伴,十數年如此。卿年長,多歷風波,所慮有甚於我,我雖居九五,功業先人遺澤,無可矜耀,唯把真心贈與卿見。如諸公言,世大治伊始之時,難於定亂,我值圖強謀變之年,竭能取此成就,威加四海,澤被萬民,則當使世間無以負卿。


    祝好。


    鐸手肅。”


    簡而言之,小皇帝自覺尾羽華麗,想開屏給他看。


    大將軍想:小兔崽子。


    他是一麵騎馬一麵讀的信,等讀完信人已經魂不守舍的從隊伍中間一路掉到末尾,被壓陣的荊信撿到,奇怪道:“你笑什麽?”


    大將軍將手劄折起來收回懷中,鎮靜道:“家裏養的狼崽兒會亮爪子了。”


    荊信一頭霧水:“什麽亮爪子?”


    大將軍再在心裏一想,還是忍不住莞爾,他沖荊信擺了擺手,控馬跳下官道,從外側繞回隊伍中間,找長史討了個專用來裝機密的匣子,把小皇帝的手劄鎖了進去。


    四月初八,大將軍行抵成都。


    四川漢人不多,三十年前還是防備南詔的半個前線,長時間臨近戰亂致使民風彪悍,再加上前朝末年那些齷齪,朝廷一向治川如治匪,因而每年招安募兵尤其多。大將軍在四川境內轉了一圈,自覺這種問題不是他一個人能解決的,隻好給小皇帝寫了封摺子,請他先改一改治川之策。


    四月末,大將軍將抽調的四川駐軍留在雲安,經貴州啟程往廣南西路。


    廣南西路駐有昌化、萬安、朱崖三軍,昌化指揮使和萬安指揮使都是他不認識的乖寶寶,大將軍看了看駐地,再一理帳目,沒發現什麽大問題,然而朱崖軍規模與昌化軍相近,大將軍將朱崖軍送來的帳目三倍之,仍然與他在京中看到的廣南西路總帳相差頗大。朱崖軍指揮使以前常任老元帥麾下先鋒官,大將軍遣人要了兩次細帳,都被藉口未整理完婉拒了,正巧謝暉送書過來,叫他等一等車馬行,大將軍就在萬安軍中暫住下。沒過幾日,謝洛帶著他當初因為要急行軍寄存在姑蘇的重甲登門,五百親衛換好裝,大將軍頓時有了底氣,給指揮使下了最後通牒,揚言再不把細帳送來他就親自帶人去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與將軍解戰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謝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謝執並收藏朕與將軍解戰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