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一時竟無言。
慈禧緩緩起身,道:“皇帝的意思,要麽跑,要麽和。為什麽呢,因為咱們打不過。這就是說,打呢,就是個死。可你們也知道,不打,也是個死!皇帝,這是洋人剛發來的正式照會,你給他們念念。”
光緒翻開摺子,見四款條文幾乎呆住,登時跪下。“親爸爸!兒子沒有——”
“你什麽?!”
“兒子怎麽敢——”
“這就是你和洋人商量好的‘和’?!是嗎?!”慈禧一怒之下一把奪過那照會,摔到光緒臉上。
“多少年了,多少年的禍端,通商口岸、開放傳教、割地賠款、利益均沾……都沒什麽,都可以忍,都可以談,隻要還能和平共處著!我等了多少年,換來個同治中興,可到了現在,我等來的這是什麽呀!他們不但要賦要兵,居然還要管起我大清的家事來了!
“今兒個遇到的國難,不是今兒一日的國難,是幾十年來的舊恨新仇。這戰爭既是逼到這兒了,咱們就舊帳新帳一塊算。我把話說明了,我這是為了江山社稷向洋人開戰,結果尚未可知。要是仗打了,還是個輸,江山社稷仍不保,你,皇帝,還有你們這些大臣們,別說是我斷送了大清三百年的江山。”慈禧與跪在地上的光緒四目相對,“皇帝,擬旨吧。”
“親爸爸!斷無同時與各國開釁之理啊……請親爸爸三思!”光緒重重叩首下去。
“你夠了!”
“親爸爸!”光緒幾乎忘了自己是在朝堂之上,竟伸手去拉慈禧的朝袍衣角,“親爸爸,兒子求求您……”
“好,好!你不說,我說!”慈禧幾乎是踹開光緒的手,一字一頓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洋人欺我太甚,竟致國之將亡。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古,孰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
回聲蕩蕩,擲地有聲。
儀鸞殿金磚倒影著她慘白的臉。在光緒看來,他此刻的親爸爸仿若是一隻鬼。
慈禧離席後,眾人也戰戰兢兢的準備散去。
榮祿剛轉過身,忽被一人拉住了手,轉身一看,竟是光緒。惶恐間彎腰要跪,卻被他攙住了。
“榮祿……”他聲音底底的,三分憂慮七分焦急,“我兵積弱,事宜審慎,好在,兵權全在你手。萬萬不要浪開釁啊。”
從未與皇帝獨對過。榮祿能感覺到他的手在抖,與他目光相對竟一時語塞。
榮祿深知那是怎樣一股力量,能讓他拋卻戊戌年對自己的仇視與執念,拋卻身為一國之君的高高在上,以握手之摯賦予近乎哀求的囑託。
那是因為——他愛這片土地,遠遠勝過愛他自己。
到頭來,那一天的朝堂上,除了端郡王載漪本人,竟沒有一個人知道,那斷送了一切的、來自洋人的照會實是載漪自己命一軍機章京憑空捏造的偽照。載漪想當太上皇已然想瘋了。
子虛烏有的一紙空文,讓大清國與十一國同時開戰。
而這戰書的落款,是他愛新覺羅載湉。
農曆五月末的一個清晨。
天氣愈加的悶熱了,養性殿東暖閣裏,光緒剛剛用完早膳。因著才剛宣戰幾日,慈禧需要隨時閱摺子了解戰況,免不了要光緒在場,所以讓他臨時下榻在養性殿內,索性離樂壽宮近些。隨身的三名老太監見光緒悶頭不語隻顧自己看書,收拾過杯盤便知趣地退下了。
光緒本就為戰事心焦,卻看那滿案的奏摺,居然無一本捷報,才一會兒功夫額頭便滲出細密的汗來。
半晌,忽聽得窗外傳來一陣陣雜亂的呼喊聲。忙側耳細聽,“尋二毛子”、“夷當自滅”的呼聲越發的近了,似是已經近在寧壽門外。
一老太監忽闖進來,幾乎跌進東暖閣,“皇上!……大、大事不好了!”
“怎麽了?”
“端王爺、莊王爺帶著拳民們闖進宮來了!……他們、他們說宮裏有二毛子,得查驗,連太監宮女都要驗……禦林軍根本沒法擋啊。”
光緒強作鎮定,“你別慌,確定是義和團的人馬?”
“確實是義和團的人!奴才從寧壽門都看見了,他們都圍著紅頭巾,各自手裏都拿著傢夥呢!”
“他們有多少人,能知道嗎?”
“看這陣仗,少說也得有五六十人!”
此時忽聽得窗外一眾人呼喊:“請皇帝出來!請皇帝出來!”
又聽得一聲音高笑道:“什麽皇帝,鬼子朋友罷了!”光緒認得出,那是端郡王載漪的聲音。
聞此,轉過頭對那老太監道:“你放心,他們不是衝著你們來的。退下吧。”說罷,舒了口氣,正了正黑色長褂的衣領,推開養性殿門,邁步而出。
隻見黑壓壓一眾莽漢,手裏擎著關公像、雷火扇、混天大旗之類,牛鬼蛇神般站在養性殿外。
光緒略環視眾人,強迫自己鎮定下來,直視載漪道:“端王、莊王都在啊,早間叫起兒不是才剛覲見,如此這般所為何事?”
載漪絲毫沒有把光緒放在眼裏,轉過身麵對一眾義和拳民道:“夷人無君無父二千餘年,上天假手我義和團民盡滅之,現在正是機不可失的好時候。”
光緒聞此,明白他了他的來意。隻能先在氣勢上壓過對方,便即厲聲道:“載漪,你身為王爺,胡鬧也要有個限度!”
載漪哈哈一笑,“本王爺是輔佐我大清的王爺,不是崇洋媚外低三下四的王爺!”
此時,蘭琴正帶了下人剛巧從禦花園萬春亭折回樂壽宮,要給興頭兒上的老佛爺取骨牌,卻聽得養性殿這邊聲音不對。湊近聽來才明白事態嚴重,心中驚呼不好,他深知憑一己之力無論如何救不了駕,馬上呼身邊跟班,“萬歲爺有性命之憂!無論如何也要把老佛爺請回來,明白嗎!晚一刻我要你的命!”
說罷蘭琴自己躲於養性殿側牆後靜觀其變,又聽得光緒嚴詞道:“國難當頭,就算你們一定要洋人的命,自去抵禦外敵,來這內廷作甚!”
“無論外朝內廷,凡有盲信那洋人教義、替那洋人辦事的賣國賊,一律逃不過天譴!”
“你的意思是,這紫禁城中,有人是賣國賊了?端王,今日你私帶拳民進宮,致皇室安危於不顧,成何體統!分明是造反!”
“今兒個本王就是要造反,洋人氣運已盡,賣國叛徒神人共憤,天意該絕,義和團民口含天憲,紛紛天下,誰敢攘其鋒?!”
莽漢們也搶著喊道:“殺光假洋人!殺光二毛子!”
“好一個口含天憲!這是以愛國之名行禍國之實你知道嗎端王!”
帶頭的一大漢沖光緒罵到:“鬼子徒弟!你才是禍國之首!師兄弟們,我們天天說要殺一龍二虎三百羊!今日就殺了這一龍!”說著舉起三尺長的大刀就要上前。載漪在人群一側並不妄動,義和團一眾大漢簇擁著紛紛往前湧來。
慈禧緩緩起身,道:“皇帝的意思,要麽跑,要麽和。為什麽呢,因為咱們打不過。這就是說,打呢,就是個死。可你們也知道,不打,也是個死!皇帝,這是洋人剛發來的正式照會,你給他們念念。”
光緒翻開摺子,見四款條文幾乎呆住,登時跪下。“親爸爸!兒子沒有——”
“你什麽?!”
“兒子怎麽敢——”
“這就是你和洋人商量好的‘和’?!是嗎?!”慈禧一怒之下一把奪過那照會,摔到光緒臉上。
“多少年了,多少年的禍端,通商口岸、開放傳教、割地賠款、利益均沾……都沒什麽,都可以忍,都可以談,隻要還能和平共處著!我等了多少年,換來個同治中興,可到了現在,我等來的這是什麽呀!他們不但要賦要兵,居然還要管起我大清的家事來了!
“今兒個遇到的國難,不是今兒一日的國難,是幾十年來的舊恨新仇。這戰爭既是逼到這兒了,咱們就舊帳新帳一塊算。我把話說明了,我這是為了江山社稷向洋人開戰,結果尚未可知。要是仗打了,還是個輸,江山社稷仍不保,你,皇帝,還有你們這些大臣們,別說是我斷送了大清三百年的江山。”慈禧與跪在地上的光緒四目相對,“皇帝,擬旨吧。”
“親爸爸!斷無同時與各國開釁之理啊……請親爸爸三思!”光緒重重叩首下去。
“你夠了!”
“親爸爸!”光緒幾乎忘了自己是在朝堂之上,竟伸手去拉慈禧的朝袍衣角,“親爸爸,兒子求求您……”
“好,好!你不說,我說!”慈禧幾乎是踹開光緒的手,一字一頓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洋人欺我太甚,竟致國之將亡。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古,孰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
回聲蕩蕩,擲地有聲。
儀鸞殿金磚倒影著她慘白的臉。在光緒看來,他此刻的親爸爸仿若是一隻鬼。
慈禧離席後,眾人也戰戰兢兢的準備散去。
榮祿剛轉過身,忽被一人拉住了手,轉身一看,竟是光緒。惶恐間彎腰要跪,卻被他攙住了。
“榮祿……”他聲音底底的,三分憂慮七分焦急,“我兵積弱,事宜審慎,好在,兵權全在你手。萬萬不要浪開釁啊。”
從未與皇帝獨對過。榮祿能感覺到他的手在抖,與他目光相對竟一時語塞。
榮祿深知那是怎樣一股力量,能讓他拋卻戊戌年對自己的仇視與執念,拋卻身為一國之君的高高在上,以握手之摯賦予近乎哀求的囑託。
那是因為——他愛這片土地,遠遠勝過愛他自己。
到頭來,那一天的朝堂上,除了端郡王載漪本人,竟沒有一個人知道,那斷送了一切的、來自洋人的照會實是載漪自己命一軍機章京憑空捏造的偽照。載漪想當太上皇已然想瘋了。
子虛烏有的一紙空文,讓大清國與十一國同時開戰。
而這戰書的落款,是他愛新覺羅載湉。
農曆五月末的一個清晨。
天氣愈加的悶熱了,養性殿東暖閣裏,光緒剛剛用完早膳。因著才剛宣戰幾日,慈禧需要隨時閱摺子了解戰況,免不了要光緒在場,所以讓他臨時下榻在養性殿內,索性離樂壽宮近些。隨身的三名老太監見光緒悶頭不語隻顧自己看書,收拾過杯盤便知趣地退下了。
光緒本就為戰事心焦,卻看那滿案的奏摺,居然無一本捷報,才一會兒功夫額頭便滲出細密的汗來。
半晌,忽聽得窗外傳來一陣陣雜亂的呼喊聲。忙側耳細聽,“尋二毛子”、“夷當自滅”的呼聲越發的近了,似是已經近在寧壽門外。
一老太監忽闖進來,幾乎跌進東暖閣,“皇上!……大、大事不好了!”
“怎麽了?”
“端王爺、莊王爺帶著拳民們闖進宮來了!……他們、他們說宮裏有二毛子,得查驗,連太監宮女都要驗……禦林軍根本沒法擋啊。”
光緒強作鎮定,“你別慌,確定是義和團的人馬?”
“確實是義和團的人!奴才從寧壽門都看見了,他們都圍著紅頭巾,各自手裏都拿著傢夥呢!”
“他們有多少人,能知道嗎?”
“看這陣仗,少說也得有五六十人!”
此時忽聽得窗外一眾人呼喊:“請皇帝出來!請皇帝出來!”
又聽得一聲音高笑道:“什麽皇帝,鬼子朋友罷了!”光緒認得出,那是端郡王載漪的聲音。
聞此,轉過頭對那老太監道:“你放心,他們不是衝著你們來的。退下吧。”說罷,舒了口氣,正了正黑色長褂的衣領,推開養性殿門,邁步而出。
隻見黑壓壓一眾莽漢,手裏擎著關公像、雷火扇、混天大旗之類,牛鬼蛇神般站在養性殿外。
光緒略環視眾人,強迫自己鎮定下來,直視載漪道:“端王、莊王都在啊,早間叫起兒不是才剛覲見,如此這般所為何事?”
載漪絲毫沒有把光緒放在眼裏,轉過身麵對一眾義和拳民道:“夷人無君無父二千餘年,上天假手我義和團民盡滅之,現在正是機不可失的好時候。”
光緒聞此,明白他了他的來意。隻能先在氣勢上壓過對方,便即厲聲道:“載漪,你身為王爺,胡鬧也要有個限度!”
載漪哈哈一笑,“本王爺是輔佐我大清的王爺,不是崇洋媚外低三下四的王爺!”
此時,蘭琴正帶了下人剛巧從禦花園萬春亭折回樂壽宮,要給興頭兒上的老佛爺取骨牌,卻聽得養性殿這邊聲音不對。湊近聽來才明白事態嚴重,心中驚呼不好,他深知憑一己之力無論如何救不了駕,馬上呼身邊跟班,“萬歲爺有性命之憂!無論如何也要把老佛爺請回來,明白嗎!晚一刻我要你的命!”
說罷蘭琴自己躲於養性殿側牆後靜觀其變,又聽得光緒嚴詞道:“國難當頭,就算你們一定要洋人的命,自去抵禦外敵,來這內廷作甚!”
“無論外朝內廷,凡有盲信那洋人教義、替那洋人辦事的賣國賊,一律逃不過天譴!”
“你的意思是,這紫禁城中,有人是賣國賊了?端王,今日你私帶拳民進宮,致皇室安危於不顧,成何體統!分明是造反!”
“今兒個本王就是要造反,洋人氣運已盡,賣國叛徒神人共憤,天意該絕,義和團民口含天憲,紛紛天下,誰敢攘其鋒?!”
莽漢們也搶著喊道:“殺光假洋人!殺光二毛子!”
“好一個口含天憲!這是以愛國之名行禍國之實你知道嗎端王!”
帶頭的一大漢沖光緒罵到:“鬼子徒弟!你才是禍國之首!師兄弟們,我們天天說要殺一龍二虎三百羊!今日就殺了這一龍!”說著舉起三尺長的大刀就要上前。載漪在人群一側並不妄動,義和團一眾大漢簇擁著紛紛往前湧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