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符一愣,他沒想到這麽鋒芒畢露的話能從陳潛口中說出來。既然陳潛對他剖心析肝,他也就開門見山道:“愛卿才堪偉器,誌不在小,此來必有以教我。”
“何敢言教?”陳潛笑道:“臣敢問,王上屢次伐趙,不敢盡傾全國之兵,所慮者何?”
“周發。”劉符直截了當道:“周發覬覦洛陽已久,我每一用兵,周發必有動作,幾萬大軍困於東線,難以全力北上。”
“正是。趙地溝壑縱橫,地勢險要,太原多年經營,更是易守難攻,非傾大軍不能克定。雍國雖大,兵力不廣,難以兩線作戰。若息戰養農,以擴兵源,則恐給趙國以喘息之機,縛虎當縛緊,若令其掙脫,便如放虎歸山,後患無窮;可若是想一鼓作氣,全力攻下趙國,再作他顧,便又難在別處——以現有軍力,若想一麵擋住齊國,一麵伐趙,必陷入苦戰,凡事遲則生變,且長此以往,恐怕有損國本。”
劉符聞言,將坐席向前挪了挪,懇切道:“先生所言,分毫不差。先生既如此說,定有解決之法!”
“臣有一計,可保王上大軍不向東去,盡可向北。”
“先生教我!”
“齊王有智而無器,雖欲西出,所圖甚大,卻見小利而喜。夫見小利者,不能見遠。王上可修書一封,與齊結盟,約定共分燕國。齊國雖大,兵卒卻弱,且無險可守,懼北伐之時魏、雍趁勢來攻,故與燕久有齟齬,卻不能北上半步,齊王聞雍國出兵相助,必喜而從命,共結盟約。我王可以雍國路遠為由,令齊國先發兵卒,燕見齊舉大軍來攻,必深自震怖,欲求自安,趙國自身難保,燕必求救於我王,我王可許以出兵相助,令燕國迎戰。待燕、齊傾國舉兵,幹戈一起,便是覆水難收。我王可坐觀其鬥,趁其無力西進之時,一舉拿下趙國。趙國既破,滅燕平齊,不過易如反掌。”
“好!”劉符猛地一拍桌案,直起身來,可不知想起什麽,眉頭忽然皺起來,又緩緩地坐了回去,“隻是……周發一直覬覦洛陽,我看他西出之意,勝過北上,他當真能與我結盟?”
陳潛搖搖頭,笑道:“齊王是個聰明人,就如置水高處,哪裏有空隙就往哪裏流。王上為他鑿出那麽大的一個洞,他焉有不去之理?”
“既是聰明人——”劉符湊近他,眼裏射出光來,“如何能中此計?”
陳潛坐得紋絲不動,反而又露出一抹笑來,“齊王聰明,卻也不夠聰明,此即所謂‘利令智昏’是也。臣聞數年之前就有人向齊王建議,北上取燕、代之地,將東麵連成一處,齊王本已納其計,後來見洛陽空虛,便立刻反悔,這才有了現在的燕、齊二國。”
“我竟不知還有此事。”劉符緩緩地點了點頭,“若非如此,我此時伐趙,就要先問過周發的意思了。待回國與眾臣商議妥當後,就發書與齊國!”
“此計若成,先生送我這見麵禮,可就太大了!”劉符按下激動,感嘆道。陳潛在一室之內,三言兩語便可攪動天下,一想到此人曾在趙國,與大雍為敵,劉符就覺得一陣膽戰心驚。他對陳潛既愛且畏,卻並不表現出來,拉著他的手道:“先生有謀國之才,在趙官居左相,才堪其位。今來雍國,本當比於舊職,然我大雍從無置左右相之製,且先生初來,對我大雍尚不熟悉,多有不便。我欲以先生為光祿大夫,兼領絳州刺史,先生以為如何?”
陳潛叩首道:“臣尚無尺寸之功,而卒受此大位,惶恐怖懼,豈有他言?”
“起來吧,陳大夫——”劉符笑著扶起他,“我明天一早就寫信給丞相,讓他在長安親自挑選一處美宅,另有黃金千兩,以供先生起居調度。先生在長安,若是有何不便,可千萬要讓我知曉。”
“什麽,一千兩黃金?”褚於淵頗為驚訝,撫須道,“王上對這個趙國左相,可真是下夠了本了。”
自從上次洛陽一事後,褚於淵就時常給王晟送些藥材,王晟開始時不收,但無奈褚於淵是個牛脾氣,王晟退回幾次,他就再送回來幾次,每天都有下人往返於相府和禦史府之間,弄得好事者浮想聯翩。後來這事傳得太兇,都驚動了劉符,劉符難得看王晟一次笑話,笑了半天,從宮裏麵讓趙多帶出口諭,讓王晟收了,這事才算了結。褚大夫得了上諭,於是送藥更不間斷,即使王晟從不回禮,他也風雨無阻。所幸他二人是平級,每次所送藥材又都不算珍貴,王晟也就承了他的情。
按劉符的話說,反正也要掏這筆藥錢,從丞相府掏還是從褚於淵的腰包裏掏,都是他國庫的錢。
王晟捏著信,也不應聲,神色有些凝重。
褚於淵問:“王上重用趙國左相,朝中多有議論,丞相也以為不妥麽?”
王晟反問道:“褚大夫以為如何?”
“王上要伐趙,趙人來投,當然要用,何況還是趙國左相。此事若是傳到趙國去,我看不少人都要活動心思。隻是……”褚於淵搖搖頭,“我看這人邪乎得很,不是那麽好用的。”
王晟聞言微微頷首,但一點別的表示都沒有,讓人摸不準他是怎麽想的。褚於淵也懶得猜這個,他在水池邊上走了幾步,忽然道:“哎,丞相啊,我都來相府幾次了,這次實在忍不住要和你說說了。”
“何敢言教?”陳潛笑道:“臣敢問,王上屢次伐趙,不敢盡傾全國之兵,所慮者何?”
“周發。”劉符直截了當道:“周發覬覦洛陽已久,我每一用兵,周發必有動作,幾萬大軍困於東線,難以全力北上。”
“正是。趙地溝壑縱橫,地勢險要,太原多年經營,更是易守難攻,非傾大軍不能克定。雍國雖大,兵力不廣,難以兩線作戰。若息戰養農,以擴兵源,則恐給趙國以喘息之機,縛虎當縛緊,若令其掙脫,便如放虎歸山,後患無窮;可若是想一鼓作氣,全力攻下趙國,再作他顧,便又難在別處——以現有軍力,若想一麵擋住齊國,一麵伐趙,必陷入苦戰,凡事遲則生變,且長此以往,恐怕有損國本。”
劉符聞言,將坐席向前挪了挪,懇切道:“先生所言,分毫不差。先生既如此說,定有解決之法!”
“臣有一計,可保王上大軍不向東去,盡可向北。”
“先生教我!”
“齊王有智而無器,雖欲西出,所圖甚大,卻見小利而喜。夫見小利者,不能見遠。王上可修書一封,與齊結盟,約定共分燕國。齊國雖大,兵卒卻弱,且無險可守,懼北伐之時魏、雍趁勢來攻,故與燕久有齟齬,卻不能北上半步,齊王聞雍國出兵相助,必喜而從命,共結盟約。我王可以雍國路遠為由,令齊國先發兵卒,燕見齊舉大軍來攻,必深自震怖,欲求自安,趙國自身難保,燕必求救於我王,我王可許以出兵相助,令燕國迎戰。待燕、齊傾國舉兵,幹戈一起,便是覆水難收。我王可坐觀其鬥,趁其無力西進之時,一舉拿下趙國。趙國既破,滅燕平齊,不過易如反掌。”
“好!”劉符猛地一拍桌案,直起身來,可不知想起什麽,眉頭忽然皺起來,又緩緩地坐了回去,“隻是……周發一直覬覦洛陽,我看他西出之意,勝過北上,他當真能與我結盟?”
陳潛搖搖頭,笑道:“齊王是個聰明人,就如置水高處,哪裏有空隙就往哪裏流。王上為他鑿出那麽大的一個洞,他焉有不去之理?”
“既是聰明人——”劉符湊近他,眼裏射出光來,“如何能中此計?”
陳潛坐得紋絲不動,反而又露出一抹笑來,“齊王聰明,卻也不夠聰明,此即所謂‘利令智昏’是也。臣聞數年之前就有人向齊王建議,北上取燕、代之地,將東麵連成一處,齊王本已納其計,後來見洛陽空虛,便立刻反悔,這才有了現在的燕、齊二國。”
“我竟不知還有此事。”劉符緩緩地點了點頭,“若非如此,我此時伐趙,就要先問過周發的意思了。待回國與眾臣商議妥當後,就發書與齊國!”
“此計若成,先生送我這見麵禮,可就太大了!”劉符按下激動,感嘆道。陳潛在一室之內,三言兩語便可攪動天下,一想到此人曾在趙國,與大雍為敵,劉符就覺得一陣膽戰心驚。他對陳潛既愛且畏,卻並不表現出來,拉著他的手道:“先生有謀國之才,在趙官居左相,才堪其位。今來雍國,本當比於舊職,然我大雍從無置左右相之製,且先生初來,對我大雍尚不熟悉,多有不便。我欲以先生為光祿大夫,兼領絳州刺史,先生以為如何?”
陳潛叩首道:“臣尚無尺寸之功,而卒受此大位,惶恐怖懼,豈有他言?”
“起來吧,陳大夫——”劉符笑著扶起他,“我明天一早就寫信給丞相,讓他在長安親自挑選一處美宅,另有黃金千兩,以供先生起居調度。先生在長安,若是有何不便,可千萬要讓我知曉。”
“什麽,一千兩黃金?”褚於淵頗為驚訝,撫須道,“王上對這個趙國左相,可真是下夠了本了。”
自從上次洛陽一事後,褚於淵就時常給王晟送些藥材,王晟開始時不收,但無奈褚於淵是個牛脾氣,王晟退回幾次,他就再送回來幾次,每天都有下人往返於相府和禦史府之間,弄得好事者浮想聯翩。後來這事傳得太兇,都驚動了劉符,劉符難得看王晟一次笑話,笑了半天,從宮裏麵讓趙多帶出口諭,讓王晟收了,這事才算了結。褚大夫得了上諭,於是送藥更不間斷,即使王晟從不回禮,他也風雨無阻。所幸他二人是平級,每次所送藥材又都不算珍貴,王晟也就承了他的情。
按劉符的話說,反正也要掏這筆藥錢,從丞相府掏還是從褚於淵的腰包裏掏,都是他國庫的錢。
王晟捏著信,也不應聲,神色有些凝重。
褚於淵問:“王上重用趙國左相,朝中多有議論,丞相也以為不妥麽?”
王晟反問道:“褚大夫以為如何?”
“王上要伐趙,趙人來投,當然要用,何況還是趙國左相。此事若是傳到趙國去,我看不少人都要活動心思。隻是……”褚於淵搖搖頭,“我看這人邪乎得很,不是那麽好用的。”
王晟聞言微微頷首,但一點別的表示都沒有,讓人摸不準他是怎麽想的。褚於淵也懶得猜這個,他在水池邊上走了幾步,忽然道:“哎,丞相啊,我都來相府幾次了,這次實在忍不住要和你說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