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符道:“先生之言,我都明白。隻是朱成……我視之如兄弟,忠心無貳,數次為我陷陣,今日此事——哎!恐令其心寒。”
王晟嘆道:“豈可以一人而亂天下之法?”
劉符猛地停住腳步,回頭直直看著王晟,他為帝十年,歷大小數十戰,這一眼不自覺地帶了些威壓,王晟微一錯愕,亦毫不示弱地與他對視。他與劉符一年未見,此次重逢,不知是不是他的錯覺,他總覺得劉符與一年前不大相同,今日三言兩語便將兩方平衡下來的手段,也不像是年僅二十三歲的年輕將軍所有的。王晟麵上不動聲色,心裏不知為何有些不安。
到最後還是劉符先錯開了目光,他嘆了口氣,片刻後試探道:“景桓欲做直臣,我之幸也,隻恐不能見容於群臣。”
“臣隻知社稷,不知群臣。”
劉符聞言猛地一拍圍欄,焦躁地轉了兩圈。他幾乎想脫口而出,王景桓啊王景桓,上一世你就是這樣,你知不知道你死之後群臣是怎麽上表彈劾你的!執政十一年,動了多少人的利益,滿庭朝臣,上上下下得罪了一遍。明明是為國盡忠而死,到頭來若不是我一力相護,你連身後名都不能保全。重活一世,你還讓我眼睜睜看著你一步一步走到那步田地嗎?
然而劉符一個字都不能說,這些話隻能爛在他心裏。最後他停在王晟麵前,深吸了一口氣,緩聲道:“景桓,君乃國士,此生得以與你相識,共創事業,劉符三生有幸。今日沒有旁人在此,我有心腹之言,不得不吐。你今日說,願效法商君徙木立信,須知孝公既死,商君即受車裂,棄屍於市。景桓,我說這些,你明白麽?”
王晟不答反問道:“將軍信臣嗎?”劉符板著臉不假思索,“自然,我之信君,有如手足。”王晟笑道:“既如此,臣必無百年之慮。將軍富於春秋,素來康健,而臣馬齒徒增十有一年,又多疾病。商君之死,以其見棄於新主,今既蒙將軍不棄,臣自無身後之禍。”
劉符聽懂他的意思之後,不禁勃然大怒,一腳踢翻旁邊的一盆王晟剛從蜀地帶回來的落葉蘭,氣得幾欲昏厥,也顧不上自己一貫師事王晟,從不曾疾言厲色,更不曾有所不敬,指著他的鼻子怒罵道:“王景桓!你為你自己想想行不行!非要曲解我的話嗎?還想再死在我前麵,門都沒有!”
劉符怒氣勃發,口不擇言,一雙眼睛緊緊瞪著王晟,臉上的表情比方才朱成的還要更為兇惡狠厲,好像要吃人一般。王晟卻毫無懼色,收起麵上的笑容,輕聲道:“臣受將軍知遇之恩,必與將軍共定大事,但恐不能盡忠竭智,又豈能顧惜此身?”
此言既出,劉符的一腔怒火頓時梗在胸口,再也發不出來了。王晟死時白髮叢生,憔悴不堪的模樣重又出現在眼前,況且那時他……劉符不敢再想,心中突然又酸又痛,卻無人可說,隻有頹廢地垂下兩手,好像被人抽幹了力氣似的,喃喃道:“那你讓我如何是好呢……”
“將軍?”王晟不解。劉符卻不理他,獨自怔愣片刻,隨即按下心事,勉強一笑,執起王晟的手向後院走去,“不說這個了,你隨我來。”脾氣發過了,這下也算是與他重歸於好。
行至一半,劉符忽然問:“景桓,你手怎麽這麽涼?”王晟不料他突有此問,一時不能作答。劉符想招人來給王晟拿一件衣服,但府中下人大半都已差去送那些醉酒的人回府,隻好自己解下外衫,披在王晟肩頭,“更深露重,你身體比不得常人,莫再病了。”庭中幽暗,他看不見王晟麵色,隻聽片刻後他低低應了一聲。
劉符為自己選的這個宅子南北四方,內室居於正北,所以要走到最深處。待入了內室,他自己一支支點起燭火,與王晟相對而坐,開門見山道:“今日有人勸我稱王,又有人勸我稱帝,景桓,你怎麽看?”王晟反問道:“將軍意欲稱王還是稱帝?”劉符目光微微撇開,思及方才自己被王晟氣個半死,於是禮尚往來道:“我不欲與山東諸國等同,我看不如取帝號,既能壓他們一頭,又能聲明正統。”
王晟果然眉頭一皺,不贊同道:“將軍大謬。方今天下紛爭,諸侯割據,各自為政,以為空得一天子之名便可以號令天下,何其愚也。”
劉符看著王晟麵上漸漸現出憂慮之色,不禁頗為得計,嘴角一勾,隨即板起臉來,摸了摸下巴,故作不悅。於是王晟臉上憂色更甚,他頓了頓,又開口道:“臣以為,不能稱帝者三。山東諸國征伐不休,人皆有虎狼之心、逐鹿之誌,前朝失鹿已久,人心思亂,各窺神器,不知何為天子、何為正統。當此之時,豈能復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之事乎?此其一也。山東諸國,征伐無常,今日初結盟好,明日復起刀兵,唯其有如此亂象,將軍才得以伺時東出,從容而動。若今日稱帝,則山東諸國必各除嫌吝,協力攻我,天子之名,便如眾矢之的,實乃慕虛名而處實禍,此其二也。臣聞得天下以力,治天下以法,坐天下以德,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心無常,惟惠之懷。不曾聞有徒以一天子之名而得國者,此其三也。有此三者,稱帝之事,臣竊為將軍不取也。”
劉符聽他講完,低下頭數著袖口的紋路,心中雖暗自深以為然,卻仍是搖搖頭道:“容我再想想。”王晟見勸諫不成,心中一急,提高了聲音道:“將軍!此……絕非稱帝之機。”話中突兀的一頓讓劉符抬起了頭,見王晟微弓下腰,一條胳膊支在桌案上,臉色眼看著白了下去,劉符嚇了一跳,以為他是氣得狠了,忙起身過去給他順背,口中道:“我也不欲稱帝,方才不過是戲言罷了。”
王晟嘆道:“豈可以一人而亂天下之法?”
劉符猛地停住腳步,回頭直直看著王晟,他為帝十年,歷大小數十戰,這一眼不自覺地帶了些威壓,王晟微一錯愕,亦毫不示弱地與他對視。他與劉符一年未見,此次重逢,不知是不是他的錯覺,他總覺得劉符與一年前不大相同,今日三言兩語便將兩方平衡下來的手段,也不像是年僅二十三歲的年輕將軍所有的。王晟麵上不動聲色,心裏不知為何有些不安。
到最後還是劉符先錯開了目光,他嘆了口氣,片刻後試探道:“景桓欲做直臣,我之幸也,隻恐不能見容於群臣。”
“臣隻知社稷,不知群臣。”
劉符聞言猛地一拍圍欄,焦躁地轉了兩圈。他幾乎想脫口而出,王景桓啊王景桓,上一世你就是這樣,你知不知道你死之後群臣是怎麽上表彈劾你的!執政十一年,動了多少人的利益,滿庭朝臣,上上下下得罪了一遍。明明是為國盡忠而死,到頭來若不是我一力相護,你連身後名都不能保全。重活一世,你還讓我眼睜睜看著你一步一步走到那步田地嗎?
然而劉符一個字都不能說,這些話隻能爛在他心裏。最後他停在王晟麵前,深吸了一口氣,緩聲道:“景桓,君乃國士,此生得以與你相識,共創事業,劉符三生有幸。今日沒有旁人在此,我有心腹之言,不得不吐。你今日說,願效法商君徙木立信,須知孝公既死,商君即受車裂,棄屍於市。景桓,我說這些,你明白麽?”
王晟不答反問道:“將軍信臣嗎?”劉符板著臉不假思索,“自然,我之信君,有如手足。”王晟笑道:“既如此,臣必無百年之慮。將軍富於春秋,素來康健,而臣馬齒徒增十有一年,又多疾病。商君之死,以其見棄於新主,今既蒙將軍不棄,臣自無身後之禍。”
劉符聽懂他的意思之後,不禁勃然大怒,一腳踢翻旁邊的一盆王晟剛從蜀地帶回來的落葉蘭,氣得幾欲昏厥,也顧不上自己一貫師事王晟,從不曾疾言厲色,更不曾有所不敬,指著他的鼻子怒罵道:“王景桓!你為你自己想想行不行!非要曲解我的話嗎?還想再死在我前麵,門都沒有!”
劉符怒氣勃發,口不擇言,一雙眼睛緊緊瞪著王晟,臉上的表情比方才朱成的還要更為兇惡狠厲,好像要吃人一般。王晟卻毫無懼色,收起麵上的笑容,輕聲道:“臣受將軍知遇之恩,必與將軍共定大事,但恐不能盡忠竭智,又豈能顧惜此身?”
此言既出,劉符的一腔怒火頓時梗在胸口,再也發不出來了。王晟死時白髮叢生,憔悴不堪的模樣重又出現在眼前,況且那時他……劉符不敢再想,心中突然又酸又痛,卻無人可說,隻有頹廢地垂下兩手,好像被人抽幹了力氣似的,喃喃道:“那你讓我如何是好呢……”
“將軍?”王晟不解。劉符卻不理他,獨自怔愣片刻,隨即按下心事,勉強一笑,執起王晟的手向後院走去,“不說這個了,你隨我來。”脾氣發過了,這下也算是與他重歸於好。
行至一半,劉符忽然問:“景桓,你手怎麽這麽涼?”王晟不料他突有此問,一時不能作答。劉符想招人來給王晟拿一件衣服,但府中下人大半都已差去送那些醉酒的人回府,隻好自己解下外衫,披在王晟肩頭,“更深露重,你身體比不得常人,莫再病了。”庭中幽暗,他看不見王晟麵色,隻聽片刻後他低低應了一聲。
劉符為自己選的這個宅子南北四方,內室居於正北,所以要走到最深處。待入了內室,他自己一支支點起燭火,與王晟相對而坐,開門見山道:“今日有人勸我稱王,又有人勸我稱帝,景桓,你怎麽看?”王晟反問道:“將軍意欲稱王還是稱帝?”劉符目光微微撇開,思及方才自己被王晟氣個半死,於是禮尚往來道:“我不欲與山東諸國等同,我看不如取帝號,既能壓他們一頭,又能聲明正統。”
王晟果然眉頭一皺,不贊同道:“將軍大謬。方今天下紛爭,諸侯割據,各自為政,以為空得一天子之名便可以號令天下,何其愚也。”
劉符看著王晟麵上漸漸現出憂慮之色,不禁頗為得計,嘴角一勾,隨即板起臉來,摸了摸下巴,故作不悅。於是王晟臉上憂色更甚,他頓了頓,又開口道:“臣以為,不能稱帝者三。山東諸國征伐不休,人皆有虎狼之心、逐鹿之誌,前朝失鹿已久,人心思亂,各窺神器,不知何為天子、何為正統。當此之時,豈能復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之事乎?此其一也。山東諸國,征伐無常,今日初結盟好,明日復起刀兵,唯其有如此亂象,將軍才得以伺時東出,從容而動。若今日稱帝,則山東諸國必各除嫌吝,協力攻我,天子之名,便如眾矢之的,實乃慕虛名而處實禍,此其二也。臣聞得天下以力,治天下以法,坐天下以德,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心無常,惟惠之懷。不曾聞有徒以一天子之名而得國者,此其三也。有此三者,稱帝之事,臣竊為將軍不取也。”
劉符聽他講完,低下頭數著袖口的紋路,心中雖暗自深以為然,卻仍是搖搖頭道:“容我再想想。”王晟見勸諫不成,心中一急,提高了聲音道:“將軍!此……絕非稱帝之機。”話中突兀的一頓讓劉符抬起了頭,見王晟微弓下腰,一條胳膊支在桌案上,臉色眼看著白了下去,劉符嚇了一跳,以為他是氣得狠了,忙起身過去給他順背,口中道:“我也不欲稱帝,方才不過是戲言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