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多元宇宙各大神係對諸神的等級劃分,何洛已經在東方神係獲得“三清六禦”認可,位列神係至高神,然而祂缺乏道行支撐,所以隻能算是一名準至高神。
簡單來說,就是祂有至高神之名,也有至高神之權,卻少了與之相稱的道行實力。
在這種情況下,祂與真正的至高神本尊交手,在屬性上會比較吃虧。
何洛此時已經疊加了91層“收割”和“豐產”buff,不管是攻擊力還是生命值,都已經真正達到了至高神的高度。
在這種情況下,祂當然要前往“須彌山”神界,去找“九佛”掰掰手腕,對雙方的恩恩怨怨做個了斷。
但是就在此時,祂的本尊神魂卻遇到了一點麻煩。
話說何洛的神魂受困於“阿彌陀佛”的“極樂靈境”,暫時失去了自由。
祂的本意是趁著分身在外麵搞事情的時候,好好研究一下“極樂靈境”與“阿彌陀佛”的極樂之道。
結果祂還沒研究出結果,外麵“阿彌陀佛”卻已經迫不及待開始動手了。
當然,由於之前“釋迦摩尼佛”與“藥師佛”都強調過,“阿彌陀佛”雖然負責保管何洛的神魂,卻不能自作主張將其殺死。
於是“阿彌陀佛”選了一個相對平和的手段——誦經!
大家可能會覺得誦經能有什麽用?
難道是打算學《大話西遊》裏的唐僧煩死妖怪一樣,把何洛給煩死嗎?
其實“阿彌陀佛”的誦經遠比一般人想象中的要厲害得多,因為祂的經文中蘊含著極樂之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
“……”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
隨著“阿彌陀佛”的誦經聲穿過空間屏障,在“極樂靈境”的天空中響起,何洛聽到了祂對西方“極樂世界”的一番描述。
一時間,一幅美輪美奐的極樂淨土畫麵在何洛的精神世界裏呈現,看得讓人心神激蕩、無限向往。
何洛頓時有種衝動,如果能夠去往西方“極樂世界”生活,哪怕此生受再多的苦與痛,都是值得的。
若是一個普通人,哪怕不是佛教信徒,聽到“阿彌陀佛”親口描繪西方“極樂世界”,這會兒基本上已經倒頭便拜,皈依佛門,成為“阿彌陀佛”最忠實的信徒。
但是何洛是自創了“洗腦術”的靈魂之道高手,瞬間就意識到這段經文有問題!
極樂之道其實也是心靈之道的一種,通過幹擾聽眾的內分泌與意識,使之放下一切敵意與警惕,被經文中所描繪的西方“極樂世界”所吸引。
“極樂世界”並不是真的那麽好,而是極樂之道給人灌輸了極樂的感受。
人總是喜歡享樂而抵觸吃苦的,難免會沉淪其中無法自拔。
何洛聽得暗自心驚。
祂已經是準至高神,大道已經行至快要接近終點,在聽到“阿彌陀佛”灌注了極樂之道的經文之後,依然會有瞬間的沉淪。
換做普通人,誰能頂得住?
極樂之道如此強悍,對信徒的洗腦能力遠超其他佛教教義,難怪“阿彌陀佛”會崛起得如此之快,難怪“釋迦摩尼佛”要用“地藏王菩薩”遏製祂。
如果不是“釋迦摩尼佛”這麽用力遏製的話,“阿彌陀佛”早就取而代之,成為佛教的第二代佛主。
即便是何洛,也沒能完全擺脫極樂之道的影響。
在那個瞬間,祂的戰鬥意誌無限接近於零,幾乎無法對“阿彌陀佛”生出敵意。
幸好祂還有個靈魂分身不在身邊,不受極樂之道的影響,才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恢複正常。
清醒過來之後,何洛已經明白“阿彌陀佛”的意圖。
這位神係至高神不能擰著“橫三世佛”另外兩位的要求,既然不能殺何洛,自然要想辦法收服何洛。
如果祂能夠把何洛變成自己的信徒,不,哪怕變成極樂之道的信徒,也會成為“西方三聖”的重要助力。
東方神係可以封何洛為至高神,“阿彌陀佛”自然也可以。
隻要手握次大陸神係“死亡”神權的何洛站在祂這一邊,就不用擔心佛教信徒對祂的信仰被“釋迦摩尼佛”攔截。
何洛清醒過來之後,趕緊眼觀鼻鼻觀心,內省自身,對那洗腦的魔音充耳不聞。
老和尚念經,不聽不聽!
這樣總算讓祂漸漸恢複到正常狀態。
但僅僅是這樣還遠遠不夠。
“阿彌陀佛”也知道想要搞定何洛沒那麽容易。
如果何洛是那麽容易對付的人,也不會走到今天的“神之八考”,不會擊倒了一位又一位神係至高神。
“阿彌陀佛”自信卻不自大,祂清楚何洛的靈魂之道對從屬於心靈之道的極樂之道有非常強的抗性。
於是祂不急於去進行最後的收割,而是反反複複地一遍又一遍誦經,對何洛反複洗腦。
《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無量壽經》,“淨土三經”在祂口中反複詠誦,極樂之道的道蘊也灌注在這些經文裏,反複衝刷何洛的心靈。
祂在等著何洛主動口誦“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便代表祂大功告成。
隻要何洛不屈服,祂有大把的時間和足夠的耐心,將這件事一直進行下去。
何洛很快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知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祂的神魂目前脫離了法身,沒有了精神力補充,會漸漸衰弱枯竭。
祂必須有所行動,讓自己的神魂擺脫“極樂靈境”,讓自己的法身逃離“芥子納須彌”五指山。
簡單來說,就是祂有至高神之名,也有至高神之權,卻少了與之相稱的道行實力。
在這種情況下,祂與真正的至高神本尊交手,在屬性上會比較吃虧。
何洛此時已經疊加了91層“收割”和“豐產”buff,不管是攻擊力還是生命值,都已經真正達到了至高神的高度。
在這種情況下,祂當然要前往“須彌山”神界,去找“九佛”掰掰手腕,對雙方的恩恩怨怨做個了斷。
但是就在此時,祂的本尊神魂卻遇到了一點麻煩。
話說何洛的神魂受困於“阿彌陀佛”的“極樂靈境”,暫時失去了自由。
祂的本意是趁著分身在外麵搞事情的時候,好好研究一下“極樂靈境”與“阿彌陀佛”的極樂之道。
結果祂還沒研究出結果,外麵“阿彌陀佛”卻已經迫不及待開始動手了。
當然,由於之前“釋迦摩尼佛”與“藥師佛”都強調過,“阿彌陀佛”雖然負責保管何洛的神魂,卻不能自作主張將其殺死。
於是“阿彌陀佛”選了一個相對平和的手段——誦經!
大家可能會覺得誦經能有什麽用?
難道是打算學《大話西遊》裏的唐僧煩死妖怪一樣,把何洛給煩死嗎?
其實“阿彌陀佛”的誦經遠比一般人想象中的要厲害得多,因為祂的經文中蘊含著極樂之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
“……”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
隨著“阿彌陀佛”的誦經聲穿過空間屏障,在“極樂靈境”的天空中響起,何洛聽到了祂對西方“極樂世界”的一番描述。
一時間,一幅美輪美奐的極樂淨土畫麵在何洛的精神世界裏呈現,看得讓人心神激蕩、無限向往。
何洛頓時有種衝動,如果能夠去往西方“極樂世界”生活,哪怕此生受再多的苦與痛,都是值得的。
若是一個普通人,哪怕不是佛教信徒,聽到“阿彌陀佛”親口描繪西方“極樂世界”,這會兒基本上已經倒頭便拜,皈依佛門,成為“阿彌陀佛”最忠實的信徒。
但是何洛是自創了“洗腦術”的靈魂之道高手,瞬間就意識到這段經文有問題!
極樂之道其實也是心靈之道的一種,通過幹擾聽眾的內分泌與意識,使之放下一切敵意與警惕,被經文中所描繪的西方“極樂世界”所吸引。
“極樂世界”並不是真的那麽好,而是極樂之道給人灌輸了極樂的感受。
人總是喜歡享樂而抵觸吃苦的,難免會沉淪其中無法自拔。
何洛聽得暗自心驚。
祂已經是準至高神,大道已經行至快要接近終點,在聽到“阿彌陀佛”灌注了極樂之道的經文之後,依然會有瞬間的沉淪。
換做普通人,誰能頂得住?
極樂之道如此強悍,對信徒的洗腦能力遠超其他佛教教義,難怪“阿彌陀佛”會崛起得如此之快,難怪“釋迦摩尼佛”要用“地藏王菩薩”遏製祂。
如果不是“釋迦摩尼佛”這麽用力遏製的話,“阿彌陀佛”早就取而代之,成為佛教的第二代佛主。
即便是何洛,也沒能完全擺脫極樂之道的影響。
在那個瞬間,祂的戰鬥意誌無限接近於零,幾乎無法對“阿彌陀佛”生出敵意。
幸好祂還有個靈魂分身不在身邊,不受極樂之道的影響,才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恢複正常。
清醒過來之後,何洛已經明白“阿彌陀佛”的意圖。
這位神係至高神不能擰著“橫三世佛”另外兩位的要求,既然不能殺何洛,自然要想辦法收服何洛。
如果祂能夠把何洛變成自己的信徒,不,哪怕變成極樂之道的信徒,也會成為“西方三聖”的重要助力。
東方神係可以封何洛為至高神,“阿彌陀佛”自然也可以。
隻要手握次大陸神係“死亡”神權的何洛站在祂這一邊,就不用擔心佛教信徒對祂的信仰被“釋迦摩尼佛”攔截。
何洛清醒過來之後,趕緊眼觀鼻鼻觀心,內省自身,對那洗腦的魔音充耳不聞。
老和尚念經,不聽不聽!
這樣總算讓祂漸漸恢複到正常狀態。
但僅僅是這樣還遠遠不夠。
“阿彌陀佛”也知道想要搞定何洛沒那麽容易。
如果何洛是那麽容易對付的人,也不會走到今天的“神之八考”,不會擊倒了一位又一位神係至高神。
“阿彌陀佛”自信卻不自大,祂清楚何洛的靈魂之道對從屬於心靈之道的極樂之道有非常強的抗性。
於是祂不急於去進行最後的收割,而是反反複複地一遍又一遍誦經,對何洛反複洗腦。
《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無量壽經》,“淨土三經”在祂口中反複詠誦,極樂之道的道蘊也灌注在這些經文裏,反複衝刷何洛的心靈。
祂在等著何洛主動口誦“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便代表祂大功告成。
隻要何洛不屈服,祂有大把的時間和足夠的耐心,將這件事一直進行下去。
何洛很快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知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祂的神魂目前脫離了法身,沒有了精神力補充,會漸漸衰弱枯竭。
祂必須有所行動,讓自己的神魂擺脫“極樂靈境”,讓自己的法身逃離“芥子納須彌”五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