鷂鷹從山間飛過,徑直朝著黑色馬車俯衝而下,穩穩的落腳在車窗邊上。


    李兆並沒有趕往崇州城,也沒有去往黔國公所駐守的蜀中平原,自十萬大山出來之後,李兆便是收到了來自崇州城的軍報,知道韓信已經將吐蕃大軍擊退之後,心中就已經有了新的算計。


    有淮陰侯和黔國公坐鎮的西南,那簡直就是鐵板一塊,完全不用擔心吐蕃打進西南,反而吐蕃那四十萬大軍應該擔心,這兩位大唐武將的天花板會不會找機會他們滅了。


    德讚貢布此戰已經失去了先機,即便後續在對西南邊境發起進攻,那絕不會有之前那般偷襲所換來的效果。


    而李兆從黎族的事情已經大概猜出,不僅是西南的內亂,就連這突入東進的吐蕃大軍,應該也和老二有所關係。


    吐蕃和其他幾國皆是不同,吐蕃的曆史上隻有極少幾位大禪師曾經下令入侵過中原,其他時候吐蕃都是偏安一隅,隻要不動搖吐蕃的政權,幹涉吐蕃的國事,吐蕃向來都很少插手中原王朝的事情。


    大禪師在吐蕃的地位十分特殊,他既是密傳佛教的領袖,相當於吐蕃百姓精神上的最高信仰,同時也是吐蕃政權的實際掌控者,看可以說大禪師就是東方最早出現的神權合一的存在形式,不僅如此,吐蕃直到現在為止,還保留著原本應該被淘汰的農奴製。


    在神權之下的農奴製可以說比封建王朝還要殘忍苛刻,但靠著密傳佛教的存在,卻是讓吐蕃的百姓根本不會因為這些壓迫而反抗,他們更願意相信那句話,那就是這一世所受的苦難都是償還上一世的因果,下一世就會得到福報...


    這些話術自然都是吐蕃的統治階級用來洗腦愚民的手段,而且還是比儒家理學,存天理滅人欲更加沒有技術含量的手段。


    不過吐蕃雖然地廣,但那裏幾乎都高原苦寒之地,因此中原王朝向來不屑於派兵去征討占領。


    隻是在大唐巔峰之時,吐蕃擔心大唐會對他出兵,畢竟那個時候的大唐強大得讓人根本不敢抬頭,因此吐蕃那時的大禪師便是自願將吐蕃納入大唐的藩屬國。


    而現任的大禪師,德羅嘉措,此人並不貪戀俗世的政權,也沒有什麽野心,幾乎都將心思放在了武道修行,以及佛法修行之上 ,在李兆看來,德羅嘉措是不會主動下令東進大唐,原著中吐蕃也未曾向大唐出兵,隻是後來吐蕃再次向大唐宣示了臣服的姿態,這一次突然派出四十萬大軍,這背後一定有什麽外界的原因,讓他不得不做出這個決定。


    李兆能想到的就是原著中作為李禹收藏品之一的,秘傳金瓶...這個金瓶除了全是用黃金鑄造的以外,它對於秘傳佛教的意義卻是完全超過了其本身的價值,秘傳佛教每一任的大禪師在圓寂之前,會在吐蕃境內選擇一片區域,在大禪師圓寂的時辰,那個區域內同時辰出生的所有孩子都會被帶到雪域之城,達昭城。


    這些孩子的名字都會放進金瓶之中,由十八位禪師一同見證,從中抽取處一張名字,便是下一任的大禪師。


    而這秘傳金瓶在上上一任的大禪師之時便是被人偷盜,吐蕃發動所有力量也未曾尋到金瓶的蹤跡,後來沒有辦法,隻得是用其他的金瓶的代替,但秘傳金瓶對於秘傳佛教來說,依然具備了獨一無二的重要性。


    實際上金瓶是被當時號稱天下第一盜的盜神,白展機所偷走,後來白展機在江湖上銷聲匿跡之後,據說是去了一個叫妻七瞎鎮的小地方,此後便是沒有人見過他,紅花會也是在陰差陽錯的機緣巧合之下,從一個叫萬利當鋪的小店裏尋到,當時隻當做是一件工藝精湛的贗品,畢竟秘傳佛教的金瓶怎麽會出現在民間的當鋪...最後才輾轉到了老二的手上。


    經過老二手底下的名士鑒定,尤其是讓鳩摩智這個秘傳佛教的弟子看過之後,皆是肯定這就是秘傳金瓶!


    隻能說老二這家夥確實是有男主角光環加持的,啥都沒做就能撿到秘傳佛教找了近百年都沒找到的寶貝。


    李兆估摸著李禹應該就是用秘傳金瓶作為交易條件,讓德羅嘉措出兵大唐。


    對於其他王朝來說,因為一個瓶子就不惜耗費軍餉糧草,派出大軍攻打強國,實在是不長腦子的行為。


    但這種事情對於吐蕃來說卻是合情合理的,畢竟這是一個神權大於一切的地方,隻要在不動搖秘傳佛教對吐蕃的統治的前提下,李禹借此提出任何要求,德羅嘉措和那十八位禪師都不會拒絕。


    李兆將鷂鷹腿上的紙條抽取出來,看完之後便是用火折子將紙條焚盡。


    李兆隔著窗戶發出命令:“老馬,按原定行程,往安南方向走。”


    馬小雲當即點點頭,對於李兆的命令他向來是隻管執行,至於為什麽要這麽做,這就不是他需要去操心的。


    馬小雲轉頭吩咐一名善於輕功的黑衣護衛道。


    “趕往炎黃軍,通知嶽飛元帥,繼續朝潼闍關行軍!”


    一名黑衣護衛掄起鞭子,加速從車隊裏脫離,朝著另一個方向奔襲而去。


    靠著馬匹和此人的腳力,不出半日便可以趕上前方的炎黃軍。


    顧廷芳提著酒壺路,想要裝作毫不在意,但忍了又忍,最後還是耐不住性子的問道。


    “小子,你此番來西南不就是為了兩件事,一是得到往生蠱,第二就是平定西南的局勢,現在怎麽往安南去了?你這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安南其實隻是一個彈丸小國,甚至在中原王朝的眼中,安南都算不上是國家。


    但安南的地理位置卻是特殊,不僅靠著吐蕃,靠著大唐西南,同時還靠近西蜀,其領土接壤的地方很多,因此也形成了安南獨特的地位,同時安南的國情與大唐的西南很像,也是土司政權林立,雖然有一個所謂的安南王朝,但這個朝廷對於安南並沒有徹底的統治力,實際上的安南內部依然是分裂割據的態勢。


    各國之間不對安南出手,無非就是把這裏當成是緩衝區域,這就像是一撮毛,不用太多,但是卻很重要。


    不過曾經的安南卻是主動與西蜀爆發過幾次戰爭,當時的安南覺得西蜀幾次北伐金夏失利,應當是國力空虛之時,便想著趁火打劫弄點好處。


    安南七八個土司東拚西湊集結了八萬兵馬,甚至叫囂著要讓西蜀滅國...


    結果顯而易見,當然是西蜀大獲全勝,把安南那八萬兵馬直接打成得丟盔卸甲,其中三萬人沒來上戰場就已經投降了,西蜀此戰,順便還從安南手裏搶了三分之一的土地,安南這一波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但此事也怪不得安南,隻能說他們的運氣太差了,畢竟當時坐鎮西蜀的是那位諸葛丞相,李兆表示,安南這波輸的不虧,就算再給安南十萬兵馬,恐怕也會全部被諸葛丞相的八陣圖收走,大不了就是再借一手東風的事情。


    自那以後安南便是安分了許多,不曾向任何一國挑釁,完全就成了一個逐不出戶的閨中小姐,主打就是一個猥瑣發育,隻要周邊的國家有一點要對安南用兵的苗頭,安南便會馬上去向另一個朝廷求援,要不然就是馬上納貢稱臣。


    誰要是敢捏我!那可真是捏到軟柿子了...


    不過顧廷芳思前想後也沒看明白,為什麽李兆會在這個節骨眼上選擇去安南。


    而李兆隻是隨口編了一個理由,說是想要見識一下安南的女人,不過這個說法自然是不可能忽悠得了顧廷芳。


    顧廷芳見李兆故作深沉的露出笑容,沒好氣的翻了個白眼,接著就抬起兩根手指。


    李兆頓時收斂起笑容,認真的擺擺手:“顧前輩,啥事情需要您動手指,您看看,這不見外了嗎?您想要知道什麽,難道我還會瞞著您嗎。”


    每次隻要顧廷芳想動手,李兆都會在第一時間認慫,根本就不給顧廷芳動手的機會,咱們主打就是一個不吃眼前虧。


    李兆的食指和拇指習慣性的揉捏,神色之間有幾分難得一見的焦慮。


    “其實我也不確定德讚貢布會進攻安南,再借道安南進攻大唐,隻是覺得或許有一成的可能性,不過哪怕隻有一成,還是需要有所正準備。”


    “眼下西南防線固若金湯,別說是一個德讚貢布了,就算是十個德讚貢布,也不可能從淮陰侯和黔國公的手上攻破西南,如此一來,留給德讚貢布的選擇並不多。”


    顧廷芳認真的點點頭,倒是認可李兆這個說法,但也正如李兆所說,這種可能性極小,頂多隻有一成。


    “德讚貢布若此戰雖然敗給淮陰侯,但他手中至少還有三十多萬大軍,若是合兵一處,靠著神出鬼沒的襲擾,也未必不能撕開西南防線的口子。”


    李兆搖頭道:“如果隻有黔國公坐鎮西南,那倒是有可能,不過眼下韓信在西南,德讚貢布絕不會有絲毫機會。”


    這並不是李兆盲目迷信淮陰侯,而是韓信他就是有這個本事,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他亦是能擊退西涼的八十萬鐵騎,更不要說是吐蕃了,在正麵戰場上,玩陽的,玩陰的,這天下的武將很難有人能出其右...


    除非是諸葛在世,或是那位武安君出世,嶽飛其實也未嚐就會輸給韓信,隻是此時的嶽飛還沒有到巔峰之時,而韓信眼下看似到了遲暮之年,但在兵法詭道之上,才是他真正的巔峰。


    顧廷芳抿了一口酒,並沒有反駁李兆,在他看來,淮陰侯這三個字確實也當得起如此評價。


    顧廷芳哼哼的笑道:“你小子這次又是在賭?雖然你以往每次都賭贏了,但這一次老頭子覺得你未必就能猜對,畢竟關於吐蕃那邊的消息,你可是知之甚少。”


    為了這一成的可能性,就調遣十萬炎黃軍奔襲安南,如果賭錯了,那無疑是損失極大的軍餉糧草,如果賭贏了,那就說明李兆這家夥絕對會算命...


    這段時間李兆還是在通過各種渠道收集關於吐蕃的消息,不過確實是收效甚微,阿裏商行號稱與各國貿易,但唯獨和吐蕃的聯係很少,也僅僅隻是鹽鐵的交易,很難滲透到吐蕃內部,至於東廠和錦衣衛,雖然常年往吐蕃輸送探子,但也幾乎無法觸及到吐蕃的政權核心。


    畢竟是一幫和尚在當家做主,對於這些信仰大於一切的瘋子,並不能以常理去度之。


    在李兆看來,炎黃軍所損失的軍餉糧草並不算什麽,對於現在的李某人來說,隻要用銀子能解決的事情,那都不叫事,況且眼下西涼那邊的銀礦已經開始產出,東瀛那邊,李兆的幹兒子也是占據了幾座銀礦,可以說李某人最不缺的就是銀子,這還不算上李兆麾下的產業,哪一個單獨挑出來都是上市集團的規模。


    李兆心中也沒有多大的把握,他選中安南的原因很簡單,原著中老二為了給吐蕃施壓,讓吐蕃向大唐稱臣並且朝貢,就是從安南借道出兵,躲開了吐蕃的正麵的大軍,打了吐蕃一個措手不及。


    吐蕃的事情如果就是老二的手筆,那這個辦法或許會被吐蕃反向操作,而且還會有奇效...


    至於這場戰爭最後的結果如何,站在老二的角度上來看,並沒有什麽區別,他隻需要天下大亂便達到目標了。


    李兆撩開半邊車簾,看著外麵依舊是銀裝素裹的景色,嘴裏哈出一口熱氣。


    “但願我賭輸了吧...浪費一些銀子也未嚐不可...”


    顧廷芳忍不住嘴角抽搐,心裏暗道,十萬大軍的軍餉糧草,恐怕也隻有在這小子嘴裏才叫浪費一些銀子...對,這小子曾經說過的那個什麽詞來著...萬惡的資本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屯兵百萬!什麽!朕不是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烤魚加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烤魚加麵並收藏屯兵百萬!什麽!朕不是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