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遼北郡,沙比城


    這幾日不知道出了什麽情況,沙比城內外的守備兵力突然增加了兩倍。


    不僅如此,據傳聞,羽陵部的四少君也會從北郡的白煙城來到沙比城,至於理由卻是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巡視北郡領地,也有人傳聞說是...有人意圖在北郡造反,而這位四少君就是來此坐鎮的。


    羽陵部這一代的上國之主有五個兒子,其中當屬這四少君羽風華最受器重。


    和大唐不同,大遼並沒有所謂的嫡子繼承的規矩,因此想要子承父業,大多是靠的自己的本事,完全講究優勝劣汰的方式。


    羽風華年少之時便曾隱藏身份遠赴大唐求學,師從不少大唐的名士大儒,更是在求學期間在大唐的南方遇到過一位黑衣和尚,羽風華跟著對方學了一年半載的兵法,可以說是受益匪淺。


    大遼的人皆是知道,隻要不出現意外,那這位四少君便會是羽陵部下一任的上國之主。


    沙比城中一座染坊裏,不斷有人推著裝滿布匹的獨輪車往外而去,不過這些布匹之下卻是都掩藏著箱子,而箱子裏麵盡是提煉好的黑色火藥。


    燃放閣樓中,王莽一如既往的愁眉苦臉,造反的日子,每一天對他來說都是提心吊膽的煎熬。


    因為這幾日城中兵力增加,守備戒嚴的關係,王莽便是沒有再離開此地。


    至於之前下令襲殺杜如晦的事情也被擱置下來,其實王莽並沒有將杜如晦完全放在眼裏,畢竟杜如晦隻是李禹手下的謀士。


    而且他也與劉伯溫商議過此事,劉伯溫也不認為二皇子李禹在逼宮篡位失敗後,會選擇逃到大遼,在劉伯溫看來,這杜如晦頂多算是李禹留在大遼的一枚暗子,不過是一招閑棋罷了。


    閣樓的門被叩響,接著劉伯溫便是走進來,身後還跟著虎賁軍的統帥,高仙芝。


    王莽少見的主動開口問道:“劉先生,虎賁軍如今安置在何處了?”


    因為羽陵部突然對沙比城增加兵力的緣故,原本高仙芝所調集到城外的虎賁軍也隻能暫避鋒芒。


    五十萬虎賁軍被劉伯溫分成了四條線,其中有十萬兵馬便是在沙比城外等候調令。


    雖然沙比城如今的兵力守備也僅僅隻有不到三萬人,虎賁軍若是直接攻城也有九成九的把握。


    但在劉伯溫的謀劃中,這四條線必須同時展開攻勢,其他三條線分別負責攻占北郡其他的主要城池,同時還要占住北郡通往大遼的幾座關隘,目的就是在短時間內將北郡徹底掌控,作為王家後續進一步入侵的大後方。


    羽陵部放在整個北郡的兵力共計八萬人,其實並不能造成威脅,唯一讓劉伯溫忌憚的便是毗鄰北郡的太倉郡,那裏是和羽陵部一樣的八部上國之一的日連部的領地。


    但太倉郡的軍事重要程度和北郡不同,日連部在太倉郡屯兵二十萬,而且皆是清一色的契丹鐵衛組成。


    若是不能在第一時間將北郡拿下來,一旦給了太倉郡的日連部反應的機會,那僅憑沙比城外的十萬虎賁軍,絕對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


    隻有占據了幾座要道關隘之後,才能憑借天險地利將北郡控製下來。


    劉伯溫欣慰的笑了笑,接著便回道:“少主放心,虎賁軍已經調往沙比城以南的狼子穀,那裏本就罕有人至,再加上正值冬季,不會暴露虎賁軍的行蹤。”


    高仙芝亦是補充道:“前不久咱們從大千城搶了上百萬斤糧食,再加上從沙比城運出去的輜重糧草,虎賁軍的將士們即便蟄伏起來也不用擔心糧草供應。”


    王莽點了點頭,心裏微微鬆了口氣,又再次詢問道:“搶的是何人的糧草?會不會暴露行蹤?”


    劉伯溫再次欣慰的點頭,心道,少主終於長大了,知道關心造反起義的大事了!


    隻是劉伯溫不知道,王莽並不是關心造反成不成功,而是擔心會不會造反前就出師未捷身先死...


    “少主不必擔憂,那糧草乃是劫的大唐阿裏商行的輜重,雖然阿裏商行背後是那位武陽王,但畢竟這是在大遼境內 ,就算武陽王查出端倪,也不可能把手伸到大遼來,更何況咱們本就是大唐的人,如今不過是借用一下糧草,也是為了將大唐的失地收複罷了。”


    劉伯溫一番話說得有理有據,完全沒有搶劫犯的羞恥感,反而是大義凜然,甚至感覺李兆還應該對他們說一句:辛苦你們來搶我的糧食...


    不過在原著中王莽造反起義成功之後,並沒有歸附大唐,而是自立為王。


    至於理由,則是說老二的皇位來路不正,不是名正言順的天子,王家不認他這個皇帝。


    劉伯溫從袖子裏掏出幾張寫滿情報的信息的紙,又拿出一本冊子。


    “少主,這是各國近來的消息。”


    “還有這個,這本詩集乃是出自那位武陽王,說起來也是厲害,那武陽王在西涼一人鬥敗西涼上百個文人,更是一日作下這三百多首詩篇,堪稱是仙人下凡啊,這其中不少詩詞皆是千古絕唱,老夫覺得少主也可觀賞一下。”


    王莽意興闌珊的接到手中,心道,我哪兒還有心情看什麽詩詞?


    更何況在王莽看來,這個世界的文人作詩的水平都不咋地,如果給他一個機會,他也可以來一把詩仙下凡。


    翻開詩冊後,王莽原本淡定的神情突然就轉變了 ,眉頭緊鎖,臉上盡是疑惑和震驚之色。


    嘴裏喃喃的道:“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下來...”


    劉伯溫見王莽如此震驚,也不禁笑著說道:“看來少主也是覺得這詩詞驚為天人,唉,沒想到我大唐竟然還能出現如此驚才絕豔的人物。”


    王莽又快速的翻閱了幾頁,臉上的神情從震驚逐漸變成了凝固,嘴角還在微微抽搐。


    如果不是考慮到劉伯溫和高仙芝在場,王莽絕對會馬上跳到桌子上破口大罵。


    這家夥的詩詞全是抄的!居然還一次性抄了這麽多,簡直是無恥至極!


    甚至王莽覺得,以後即便他想要抄兩首詩詞,居然都快找不到了,這個抄詩的家夥完全沒有留退路啊。


    不過很快王莽便回過神來,頭腦也開始變得無比冷靜。


    因為他現在可以確定一件事情,那就是這位大唐的武陽王和他一樣,並不是這個世界的人,而且很有可能都來自於同一個世界,不然他怎麽會知曉這麽多的詩詞?


    同為穿越重生者,王莽並沒有想著去和對方拉攏關係,而是第一時間想著如何殺掉這個武陽王,畢竟一山不容二虎,在王莽看來,若是那位武陽王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後,應該也不會對自己手下留情...


    不過很明顯,以自己目前的力量根本沒辦法去殺掉武陽王,五十萬虎賁軍確實很多,但五十萬虎賁軍也不可能殺到了大唐的臨安城...


    如此一來王莽便隻能選擇第二條路,那就是一定要隱藏起來,絕不能暴露一點自己是穿越者的信息。


    王莽將詩冊放到一旁,心不在焉的翻著手上的情報信息。


    可下一秒,王莽的表情再次變得無比震驚,這一次他整個人都從椅子上直接站起來,就像是化身成一根棍子,站得筆直...


    拿著紙的手也開始微微顫抖,三魂七魄已經丟掉了一半。


    劉伯溫當即走上前察看王莽的情況,還以為自家這位少主是中邪了,怎麽一驚一乍的。


    隻見王莽的手裏拿著兩張通緝令,一份是出自西涼的典衛司,一份則是來自於大唐的錦衣衛。


    但這兩份通緝令的懸賞目標都是同一個人,畫像上是一個短頭發的年輕人,看起來不太聰明的樣子。


    劉伯溫皺眉道:“這個叫何天的年輕人不知道犯了什麽事,居然讓西涼和大唐都同時通緝,而且還懸賞五十萬兩銀子,據說這通緝令剛發出來的時候,江湖上都鬧翻了,就連大千樓的殺手都滿天下的找這個人,不過最後卻是沒有任何人查到這個何天的消息...”


    劉伯溫看了一眼自家少主,疑惑的詢問道:“少主,您認識這個何天?”


    王莽的內心飛奔過一萬頭沒穿衣服的奧特曼...心道,我豈止是認識,我就是這個何天,本天...畫像上的人和他上一世的長相幾乎一模一樣...


    啥情況,難道這個世界還有一個跟我上一世長得一模一樣,而且同名同姓的人?


    不會這麽巧合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屯兵百萬!什麽!朕不是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烤魚加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烤魚加麵並收藏屯兵百萬!什麽!朕不是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