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雪夜回宮
屯兵百萬!什麽!朕不是太子? 作者:烤魚加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家宴結束之後,李明乾因為開心的緣故,此時已經喝得七葷八素,連爬上牌桌子的力氣都沒有。
李兆也是沒有辦法,隻能是親自背著李明乾出府,畢竟皇帝老爹身份特殊,私自出宮已經是不合規矩,還是得悄悄送回去。
至於老爺子已經被李淳風給留在太平園,由秦思思和張居正作陪,這是準備好了要挑燈夜戰了,李兆那三個學生則是扮演起了服務員的角色,在座的四個人都是他們的長輩,哪怕他們身居高位,此時也是心甘情願的做著端茶倒水的活計。
一輛外觀樸素的馬車停在太平園後門,周圍的街道早已被東廠和錦衣衛清幹淨,看似無人的巷子裏,其實暗中藏了至少上百個武道高手。
推開馬車門,和樸素的外觀不同,這馬車內卻是極盡奢華,就連桌椅都是用的上乘的金絲楠木。
這是李兆吩咐麾下的4s馬車店按照李明乾的要求定製的馬車,主打就是一個內有乾坤。
高忠賢攙扶著李明乾走上馬車,一陣冷風吹過,李明乾迷糊的睜開眼睛,似乎一下子清醒了不少。
轉頭朝李兆說道:“傻愣著幹嘛,送老子回宮啊,你這個不孝子!”
李明乾的語調嚴厲,但高忠賢哪裏看不出來,這是陛下對九殿下的寵愛,俗話說的好,打是親罵是愛嘛。
李兆苦笑著跟著鑽進馬車,高忠賢將趕車的東廠番子支開,親自坐到車前揮起鞭子。
“駕!”
雪地上留下馬蹄印,風雪聲中,馬車消失在萬家燈火之中。
李明乾靠在躺椅上,李兆自然是恭恭敬敬的遞上溫好的茶水,這一幕倒是讓他想起上一世的場景。
當時的李明乾為了拿到工程項目,幾乎天天在外麵陪酒,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至少有三百天都是酩酊大醉的模樣。
不過皇帝老爹是個聰明人,很多時候都是在裝醉,但今日李兆看得出來,老爹是真的喝多了。
自從重生之後,自己在如履薄冰,皇帝老爹何嚐不是在步步為營,眼下將大唐的內憂剔除,又打破了老二的布局,看似已經扭轉了這個世界的曆史進程,李明乾才總算是鬆了口氣。
李明乾喝下茶水後,過了一陣便是逐漸清醒,畢竟他可是服用了解毒聖藥,牡塵丹。
就連天下奇毒亦是能化解,別說這區區的酒精了,若是李明乾抱著壇子痛飲,換做普通的喝酒法子,他想喝醉都是一件難事。
“臭小子,東廠和錦衣衛在各國都撒出去探子,卻是沒有查到任何老二的消息,以為父之見,恐怕老二已經離開中原了,更有可能是比關外草原更遠的地方...”
李明乾的分析不無道理,老二善於隱忍,在動手之前又十分謹慎,在失敗了一次的前提下,老二絕對會比以往更加慎重,不會給任何人尋到他的機會,除非他還對天子之位有覬覦,不然他若是想一直藏下去,要找到它無異於是大海撈針。
李兆笑著說道:“老爹,你的手段可是把老二整的夠嗆,強行把老二拱到台麵上和太子還有老三打擂台,讓老二失去了坐收漁利的先機,又靠著裝病裝死的法子,引得老二不得不提前動手,還得是您高明啊。”
聽著親兒子拍自己的馬屁,李明乾自然是心情舒暢,即便高忠賢這個狗奴才說一千句好話,也比不上李兆說一句來得管用。
其實李兆並不全是在拍馬屁,他是打內心佩服皇帝老爹的布局和手段,難怪老爹上一世能白手起家打下那麽大的家業,這又豈是運氣那麽簡單的事情。
如果光靠他自己布局謀劃,想要將老二提前踢出局,至少還需要更長的時間,而且結果還會出現更多不可控的因素。
想到這裏李兆也不禁為老二感到惋惜,畢竟重生的事情很少見,一家人都重生的事情就更少見了。
就算老二猜破腦袋也想不到,大唐皇帝、武穆太後、天下第一大宗師,都和自己這個紈絝九皇子有親屬關係。
老二啊,你輸的不虧,這個陣容,換個人來照樣得挨揍...
李明乾接著問道:“番薯和土豆的事情安排得怎麽樣了?”
雖然咱們的皇帝陛下文化程度不太高,但李明乾也知道番薯和土豆出現的意義。
這兩種的作物的產量都非常高,種植條件也不像水稻和麥子那般苛刻,即便是在不宜耕種的山地也能大麵積種植。
這個時代還是屬於精工細作的小農經濟模式,其實不管朝廷如何鼓勵農事耕種,這也隻是表麵上功夫,想要真正解決吃飯的問題,還是得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上一世的番薯和土豆出現在明朝以後,雖然清朝的人口暴增,但卻沒有像明朝那般不堪重負,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番薯和土豆。
如果說這兩樣東西早幾百年傳入華夏,恐怕曆史也會出現轉變也說不一定...
當然這些事情與父子二人所處的這個世界並沒有關係,隻能說如今這個世界的大唐會因為番薯和土豆的出現,改變如今大唐國內困頓的局麵,尤其是在困擾大唐許久的流民問題上,番薯和土豆簡直是朝廷的救命藥。
但實際上流民的問題也不僅僅是因為糧食短缺和小冰河期的到來,更多還是因為天下的土地兼並的問題,但這個就涉及到了封建王朝的統治根基,士農工商,天下大部分的資源和土地還是掌握在士這個階層,即便是如今朝廷已經削藩成功,將不少土地分發下去,但其實也隻是治標不治本罷了。
不過父子兩都明白,這件事急不得,至少現在李兆正在將一個新的階層抬上來,打破目前的局麵,到時候便能重新製定規則和平衡,至於以後會不會出現新的問題,那就是後人需要去思考的問題了。
李兆從來就不是一個想要一個人把幾代人的工作都忙完的人,他還是更想早點當一條鹹魚。
“老爹放心吧,這件事情內閣也已經知曉,關係到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的事情,謝東陽也不敢怠慢。”
李兆又往李明乾的杯子裏倒上茶水,接著說道 :“唐農部已經在光霧山設下了研究基地,開春之後便會有結果,到時候先選取南北兩府作為試點進行種植,後續技術完善了,推廣起來也就事半功倍了。”
李明乾的手指敲著身旁的桌案,目光如炬的說道:“到時候老爹我親自下旨,要是有人敢在番薯和土豆的事情上搗亂,那就直接誅九族...”
“說起來,我倒是許久沒喝紅苕稀飯了,你媽在的時候,咱家倒是經常吃,光霧山那裏不出出產了不少番薯嗎?讓人送點番薯到宮裏來。”
李兆笑著點點頭:“兒臣遵旨,明日就讓人送到宮裏去。”
李明乾撫著額頭突然又問道:“對了,剛才吃飯的時候,我看你收到什麽密信,臉色有些不好看,出什麽事了?”
李兆搖頭道:“不是什麽大事,老爹放心,我能處理得了。”
其實李兆已經大概猜到了搶糧的那支軍隊是什麽老頭,大遼的官兵還沒有窮到需要靠搶糧來維持生計,更何況阿裏商行在大千城的地位也是今非昔比,每個季度阿裏商行都會給大遼朝廷繳納豐厚的賦稅,大遼自然不會縱容軍隊來招惹阿裏商行。
而作為資深原著黨的李兆便是第一時間想到了這本書的另一個關鍵人物。
如果沒有老二的存在,這個家夥也算是半個男主角的模板,最大的反賊人物,王莽,將大遼王朝送入墳墓的男人。
李兆並不準備將這件事告訴皇帝老爹,老爹好不容易鬆了口氣,李兆自然不願意讓他又跟著提心吊膽。
而這個王莽比起老二,在李兆看來卻是要好處理得多,畢竟不是真正的天命男主角,沒有主角光環的加持,你憑什麽跟我這個第一大反派鬥?
李兆也是沒有辦法,隻能是親自背著李明乾出府,畢竟皇帝老爹身份特殊,私自出宮已經是不合規矩,還是得悄悄送回去。
至於老爺子已經被李淳風給留在太平園,由秦思思和張居正作陪,這是準備好了要挑燈夜戰了,李兆那三個學生則是扮演起了服務員的角色,在座的四個人都是他們的長輩,哪怕他們身居高位,此時也是心甘情願的做著端茶倒水的活計。
一輛外觀樸素的馬車停在太平園後門,周圍的街道早已被東廠和錦衣衛清幹淨,看似無人的巷子裏,其實暗中藏了至少上百個武道高手。
推開馬車門,和樸素的外觀不同,這馬車內卻是極盡奢華,就連桌椅都是用的上乘的金絲楠木。
這是李兆吩咐麾下的4s馬車店按照李明乾的要求定製的馬車,主打就是一個內有乾坤。
高忠賢攙扶著李明乾走上馬車,一陣冷風吹過,李明乾迷糊的睜開眼睛,似乎一下子清醒了不少。
轉頭朝李兆說道:“傻愣著幹嘛,送老子回宮啊,你這個不孝子!”
李明乾的語調嚴厲,但高忠賢哪裏看不出來,這是陛下對九殿下的寵愛,俗話說的好,打是親罵是愛嘛。
李兆苦笑著跟著鑽進馬車,高忠賢將趕車的東廠番子支開,親自坐到車前揮起鞭子。
“駕!”
雪地上留下馬蹄印,風雪聲中,馬車消失在萬家燈火之中。
李明乾靠在躺椅上,李兆自然是恭恭敬敬的遞上溫好的茶水,這一幕倒是讓他想起上一世的場景。
當時的李明乾為了拿到工程項目,幾乎天天在外麵陪酒,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至少有三百天都是酩酊大醉的模樣。
不過皇帝老爹是個聰明人,很多時候都是在裝醉,但今日李兆看得出來,老爹是真的喝多了。
自從重生之後,自己在如履薄冰,皇帝老爹何嚐不是在步步為營,眼下將大唐的內憂剔除,又打破了老二的布局,看似已經扭轉了這個世界的曆史進程,李明乾才總算是鬆了口氣。
李明乾喝下茶水後,過了一陣便是逐漸清醒,畢竟他可是服用了解毒聖藥,牡塵丹。
就連天下奇毒亦是能化解,別說這區區的酒精了,若是李明乾抱著壇子痛飲,換做普通的喝酒法子,他想喝醉都是一件難事。
“臭小子,東廠和錦衣衛在各國都撒出去探子,卻是沒有查到任何老二的消息,以為父之見,恐怕老二已經離開中原了,更有可能是比關外草原更遠的地方...”
李明乾的分析不無道理,老二善於隱忍,在動手之前又十分謹慎,在失敗了一次的前提下,老二絕對會比以往更加慎重,不會給任何人尋到他的機會,除非他還對天子之位有覬覦,不然他若是想一直藏下去,要找到它無異於是大海撈針。
李兆笑著說道:“老爹,你的手段可是把老二整的夠嗆,強行把老二拱到台麵上和太子還有老三打擂台,讓老二失去了坐收漁利的先機,又靠著裝病裝死的法子,引得老二不得不提前動手,還得是您高明啊。”
聽著親兒子拍自己的馬屁,李明乾自然是心情舒暢,即便高忠賢這個狗奴才說一千句好話,也比不上李兆說一句來得管用。
其實李兆並不全是在拍馬屁,他是打內心佩服皇帝老爹的布局和手段,難怪老爹上一世能白手起家打下那麽大的家業,這又豈是運氣那麽簡單的事情。
如果光靠他自己布局謀劃,想要將老二提前踢出局,至少還需要更長的時間,而且結果還會出現更多不可控的因素。
想到這裏李兆也不禁為老二感到惋惜,畢竟重生的事情很少見,一家人都重生的事情就更少見了。
就算老二猜破腦袋也想不到,大唐皇帝、武穆太後、天下第一大宗師,都和自己這個紈絝九皇子有親屬關係。
老二啊,你輸的不虧,這個陣容,換個人來照樣得挨揍...
李明乾接著問道:“番薯和土豆的事情安排得怎麽樣了?”
雖然咱們的皇帝陛下文化程度不太高,但李明乾也知道番薯和土豆出現的意義。
這兩種的作物的產量都非常高,種植條件也不像水稻和麥子那般苛刻,即便是在不宜耕種的山地也能大麵積種植。
這個時代還是屬於精工細作的小農經濟模式,其實不管朝廷如何鼓勵農事耕種,這也隻是表麵上功夫,想要真正解決吃飯的問題,還是得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上一世的番薯和土豆出現在明朝以後,雖然清朝的人口暴增,但卻沒有像明朝那般不堪重負,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番薯和土豆。
如果說這兩樣東西早幾百年傳入華夏,恐怕曆史也會出現轉變也說不一定...
當然這些事情與父子二人所處的這個世界並沒有關係,隻能說如今這個世界的大唐會因為番薯和土豆的出現,改變如今大唐國內困頓的局麵,尤其是在困擾大唐許久的流民問題上,番薯和土豆簡直是朝廷的救命藥。
但實際上流民的問題也不僅僅是因為糧食短缺和小冰河期的到來,更多還是因為天下的土地兼並的問題,但這個就涉及到了封建王朝的統治根基,士農工商,天下大部分的資源和土地還是掌握在士這個階層,即便是如今朝廷已經削藩成功,將不少土地分發下去,但其實也隻是治標不治本罷了。
不過父子兩都明白,這件事急不得,至少現在李兆正在將一個新的階層抬上來,打破目前的局麵,到時候便能重新製定規則和平衡,至於以後會不會出現新的問題,那就是後人需要去思考的問題了。
李兆從來就不是一個想要一個人把幾代人的工作都忙完的人,他還是更想早點當一條鹹魚。
“老爹放心吧,這件事情內閣也已經知曉,關係到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的事情,謝東陽也不敢怠慢。”
李兆又往李明乾的杯子裏倒上茶水,接著說道 :“唐農部已經在光霧山設下了研究基地,開春之後便會有結果,到時候先選取南北兩府作為試點進行種植,後續技術完善了,推廣起來也就事半功倍了。”
李明乾的手指敲著身旁的桌案,目光如炬的說道:“到時候老爹我親自下旨,要是有人敢在番薯和土豆的事情上搗亂,那就直接誅九族...”
“說起來,我倒是許久沒喝紅苕稀飯了,你媽在的時候,咱家倒是經常吃,光霧山那裏不出出產了不少番薯嗎?讓人送點番薯到宮裏來。”
李兆笑著點點頭:“兒臣遵旨,明日就讓人送到宮裏去。”
李明乾撫著額頭突然又問道:“對了,剛才吃飯的時候,我看你收到什麽密信,臉色有些不好看,出什麽事了?”
李兆搖頭道:“不是什麽大事,老爹放心,我能處理得了。”
其實李兆已經大概猜到了搶糧的那支軍隊是什麽老頭,大遼的官兵還沒有窮到需要靠搶糧來維持生計,更何況阿裏商行在大千城的地位也是今非昔比,每個季度阿裏商行都會給大遼朝廷繳納豐厚的賦稅,大遼自然不會縱容軍隊來招惹阿裏商行。
而作為資深原著黨的李兆便是第一時間想到了這本書的另一個關鍵人物。
如果沒有老二的存在,這個家夥也算是半個男主角的模板,最大的反賊人物,王莽,將大遼王朝送入墳墓的男人。
李兆並不準備將這件事告訴皇帝老爹,老爹好不容易鬆了口氣,李兆自然不願意讓他又跟著提心吊膽。
而這個王莽比起老二,在李兆看來卻是要好處理得多,畢竟不是真正的天命男主角,沒有主角光環的加持,你憑什麽跟我這個第一大反派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