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韓信用兵
屯兵百萬!什麽!朕不是太子? 作者:烤魚加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湖州三溪城外,燕王的五十萬大軍兵臨城下,連續兩日燕王皆是投注全部兵力全力攻城。
奈何三溪城的地勢易守難攻,而且這個城牆修築得堪比邊關要塞,這還是極其少見的情況,畢竟三溪城位於大唐內部地帶,自南遷以後便沒有遭遇過戰事,怎麽會出現這麽硬的烏龜殼…哪怕是燕王調集了火炮也無法攻下城頭。
其實這都是歸功於湖州的前前任刺史,一個平平無奇的人,甚至不少人都忘了這位刺史的名字,他在位期間便是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斷修繕三溪城的城牆。
當時不少人都覺得這位大人腦子有問題,要不然就是假借明目來攬財,但不管怎麽說,三溪城確實被他打造成了不弱於邊關要塞的城池。
後來經過燕王造反這件事,有人去找到了那位刺史的後人,據說那位刺史修築城牆就是為了以防大唐境內有人造反,而三溪城有地處要害之地,這也算是未雨綢繆了…後來便有不少百姓自發捐獻銀子在城內給這位刺史立像刻碑。
燕王大軍被這鐵桶一般的城池搞得焦頭爛額,一時間根本無從下手,而三溪城內的糧儲深厚,哪怕是圍困三個月也不會有問題,但三個月對於燕王來說卻是根本沒時間等下去。
關鍵還有一點,沐斌此人一直據守城池,根本就不給燕王任何交戰的機會,哪怕是燕王幾次三番露出破綻引誘沐斌出兵,依然是沒有任何結果,對方是鐵了心不跟燕王正麵硬碰硬。
其實在燕王故意露出破綻的第二次,沐斌就已經按耐不住想要出兵了。
當時燕王將五十萬大軍完全分散,甚至將中軍大營的兵力也抽調一大半,若是抓住時機,哪怕隻有數萬兵馬也能有機會直取中軍大營。
不過燕王的手段雖然騙過了沐斌,甚至讓嶽飛都有所意動,覺得這是燕王被逼急了無意間露出的破綻,但終究是騙不過淮陰侯…
韓信從頭到尾都隻下達了一個命令,那就是固守城池,絕不出城,哪怕燕王的大軍突然消失不見,也不會打開城門。
在韓信看來,燕王是不可能會在戰場上犯這種錯誤的人,不然當初燕王也沒有本事平定草原各個部落,甚至將如今的草原三部收入麾下。
作為三軍統帥,韓信還是很認可燕王在兵法和為帥之道上的造詣,可以說這一代的大唐藩王,也隻有燕王具備了潛龍之資,到潛龍隻是潛龍,就算再像龍,那也不是真龍天子。
韓信就是拿捏住燕王的軟肋,他知道燕王很著急,他一直在等待,等待燕王露出真正的破綻,等他失去了為帥者冷靜的思維,那才是他真正落子的時機。
就連韓信都有些發自內心的感謝那位曾經的湖州刺史,若不是這固若金湯的城池,他如今也無法高枕無憂的以逸待勞。
雖然眼下三溪城內平叛的兵力已經有五十萬,而且不管是西南邊軍也好,三大營也好,還是炎黃軍,都可謂是大唐最精銳的大軍。
即便是開城正麵迎戰,韓信也有極大的把握可以將燕王擊潰,但關鍵就是,這個人是韓信,他怎麽可能滿足於隻把燕王擊潰,他要的結果是將燕王平定,或是將燕王手中八成的兵馬打掉,讓他再也無法對朝廷造成任何威脅。
如果是換成其他人來說這句話,那絕對有吹牛逼的嫌疑,但說這句話的是軍神韓信,那這就不是空穴來風了。
若是燕王知道沐斌身後之人居然是韓信,燕王絕對會猶豫要不要撤軍,或者放棄攻打三溪城。
就在第三日過後,燕王終究是做出了決定,下令炸毀湛湘河的疏水河道以及河堤。
但半天的時間過去,卻是什麽都沒有發生,不僅沒有傳回消息,就連派出去的人也失聯了,這個時候燕王才發覺不對勁。
暗道莫非許攸的計謀又被對方提前洞悉了?
沐斌當真如此厲害?以前怎麽從來沒有聽說過?
後續從湛湘河逃回來的殘兵敗將將事情回稟燕王,說是他們剛抵達位置就遭到了伏擊,對方出動了數萬人,甚至還有極為厲害的火器,他們帶去的弗朗機炮根本夠不到對方,就直接被對方的火炮一鍋端了…
比弗朗機炮還厲害的火器?燕王心中詫異不已,畢竟大唐目前最頂尖的火器就是以弗朗機炮為原型,就算再厲害也不可能完全超出。
這不禁讓燕王再次出現不祥的預感,心裏莫名浮現李明乾的身影,難道這也是皇兄的布局?
沒能炸掉湛湘河,反而還虧損了不少兵馬和自己手中的火器營,這一下燕王的處境更加被動,再加上久攻不下的三溪城,可謂是進退維穀。
三溪城府衙之中
沐斌步履匆匆的從院子裏穿過,徑直來到後堂的庭院。
嶽飛此時正和韓信在下棋,雖然嶽飛不善於圍棋之道,但他感覺和韓信下棋能領悟到很多兵法和為帥之道的奧妙之處。
隨著韓信輕輕抬手在棋盤的左上角落下一枚白子,嶽飛頓時微微皺眉,接著苦笑搖頭。
朝韓信抬手道:“淮陰侯高明,嶽飛自歎不如。”
韓信從棋盤上拾起幾枚棋子丟到盒子裏,笑著道:“鵬舉,有時,輸了不見得就是輸了,贏了也不見得就能掌控全局,舍小博大是常理,反之才是兵法,所謂兵法詭道也…”
嶽飛露出恭敬之色認真的拱拱手,心道,若是自己與燕王交換處境,亦是會落入韓信的布局,與其說是韓信在引誘燕王,不如說是燕王自己在往絕境之中走,連燕王自己都不曾察覺。
沐斌抬手開口道:“侯爺,消息已經傳出去了,按您的吩咐,讓手下的士兵扮成了西北邊軍,在數十裏外與燕王手下的後勤兵馬發生了幾場小戰役,對方應該會認為遭遇的是西北邊軍的斥候。”
韓信笑了笑,目光深邃的看了眼庭院裏那棵樹葉泛黃的黃果樹。
“將西北邊軍增援三溪城的消息放到百姓之中,也可以說西北邊軍的統帥是魏國公,等消息傳開了,然後再派士兵出麵封鎖消息。”
先用假冒的小股西北邊軍引起燕王的猜疑,然後再出假消息讓燕王看不穿真假,最後再出麵封鎖消息,讓此事更加捉摸不透。
真是假時假亦真,這一招看似隨意而為,但卻是將燕王拿捏得死死的。
不管燕王信還是不信,這其實都不重要。
韓信要的結果並不是擊潰對方的軍心,也不是將燕王嚇退,而是要在他們心裏埋下一顆懷疑的種子,到了最後,這枚種子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明知狼來了,和不知道狼會不會來,什麽時來,後者才是更加能消磨軍心的辦法。
韓信端起已經涼了一半的茶水,茶水倒映出韓信嘴角一抹讓人慎得慌的笑容…
“五日後,開城迎戰,拿下燕王…”
燕王大軍的中軍大營
麾下的幾個武將皆是灰頭土臉,那三個部落可汗亦是臉色難看。
就在五日前清晨,三溪城突然城門大開,本以為是對方要投降,結果沒想到卻是一言不合就開幹。
一開始燕王並沒有當回事,還覺得是沐斌瘋了,十萬人也敢和自己正麵硬碰硬,燕王自詡這是難得的機會,當即不再猶豫,將所有的兵力的集中到一處,欲畢其功於一役。
但燕王還是十分謹慎的人,當即派出十萬大軍作為先鋒攻向城門。
那些出城迎戰的西南邊軍在短暫的與燕王大軍交戰之後,便又突然往後回撤,看起來像是貪生怕死。
燕王大軍自然是喜上眉梢,當即沒有任何顧慮,直接就衝進了城門。
隨著這十萬人陸陸續續進入城門之後,那厚重的城門突然便是關閉,哪怕燕王想要繼續增派兵力也根本來不及。
城牆上突然出現了幾十門恐怖的火炮,將後續的燕王大軍全部阻隔,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城門重新關上。
而那進入城門的十萬大軍眼看著身後的城門關閉,才察覺出事情不對勁,但已經是晚了。
城門內並不是直通三溪城內部,而是修築了一座甕城,四麵皆是高聳的塔樓,這十萬人完全被困在甕城之中,就像是被圈養起來的牛羊。
對於這些造反的人,韓信從來就沒有心慈手軟的時候,戰爭從來就隻有四個字,以殺止殺,以戰止戰。
那一日,三溪城裏傳出了不絕於耳的慘叫聲,持續了足足三個時辰,直到所有的聲音都消失,濃鬱的血氣從甕城裏散出來...十萬大軍全部被坑殺在了甕城之中,無一活口...
嶽飛和沐斌雖然都有一代名將的潛質,尤其是嶽飛,他如今本就是炎黃軍的統帥,其眼界也在沐斌之上。
但這這兩人在麵對坑殺十萬人之時,亦是有些心有餘悸,這畢竟是十萬條人命,不是牛羊,而且這種坑殺向來是最為殘忍的,若是在戰場上殺敵十萬也不會像眼前這般讓人震撼。
兩人之中,嶽飛倒是很快便調整了心緒,甚至在這十萬人被坑殺之後,嶽飛當即便是下令將這些人的頭顱割下來。
接著就從城樓之上,當著燕王大軍的麵,將這十萬顆人頭全部丟下城頭...
那場麵又豈是慘不忍睹四個字就可以形容的,隻此一招便讓燕王大軍的軍心動搖,甚至讓不少士兵都生出了畏戰之意。
對於嶽飛此舉,韓信一點沒有批評,反而是罕見的讚賞了嶽飛幾句。
甚至韓信在心裏對嶽飛給予了很高的期望...鵬舉,若是老夫百年歸天之際,你才是能替大唐北伐的那個人...
第六日清晨,三溪城的城門再次打開,這一次燕王並沒有著急派遣大軍進攻,而是靜觀其變。
結果這一觀不要緊,差點把燕王等人的下巴都驚到地上。
如潮水般的大軍從城內魚貫而出,此時燕王才明白自己那十萬人死的不虧...三溪城裏豈止十萬大軍,這他媽足足有數十萬大軍。
而且其中還有讓燕王都震驚不已的三大營,三千營、五軍營、神機營...燕王已經數十年未曾見過這支軍隊,但這支軍隊卻讓燕王無法忘懷。
到底是什麽時候,皇兄居然暗中將三大營調到了三溪城?
除此之外還有那穿著綠黑交織軍服的十萬大軍,更是從未聽聞過,不過這支軍隊所表現出來的戰力卻是絲毫不遜色於三大營和西南邊軍。
尤其是那帶頭拚殺的大將,手持一柄銀槍竟然是一連斬殺燕王麾下三名武將,堪稱是一尊活脫脫的戰神。
燕王本以為自己那位皇兄忙於應付那幾個皇子的造反,已經耗費了所有心力,自己正好可以趁機占據上風。
結果到頭來,原來這一切都還是在皇兄的布局之中...
而站在城頭上那個略顯消瘦的身影更是讓燕王噤若寒蟬,根本不敢相信,竟然連這個人都被派到三溪城...
三大營,淮陰侯...這可是當初大唐用來擊敗西涼大軍的陣容。
沒想到皇兄竟然將天子手中最大的殺器都用出來了,三大營很恐怖,由韓信所率領的三大營更是能讓天下所有武將為之膽寒,即便是如今西涼那位掌控涼莽鐵騎的察可親王,至今回憶起當初的三大營亦是隻能無奈的歎息。
當燕王看到韓信的那一刻,他心裏也出現撤軍的念頭。
但這個念頭很快便被打消,他明白,一旦自己撤軍,那以後便再難有如此機會。
即便是麵對同樣掌握了五十萬大軍的韓信,燕王也隻能硬著頭皮頂上,一將功成萬骨枯,不過如此。
戰局一觸即發,但因為燕王大軍未曾預料到對方的準確兵力,一開始便是吃了虧。
韓信在城埋伏的兵馬很快便形成了合圍之勢,將衝在最前麵的幾萬人全吞下來,後續許攸發現形勢已然不對,再打下去勢必會出現兵敗如山倒的結果,當即便是請示燕王暫時後撤三十裏重新整備大軍。
經過幾日毫無寸進的攻城之後,燕王手下的大軍早有些強弩之末的感覺,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韓信此前固守城池就是在消磨燕王大軍的士氣,在同等兵力的情況下,士氣和軍心無疑是決勝負的關鍵。
比起燕王大軍,三溪城內這五十萬大軍就像是惡狼一般,他們心中的戰意已經被韓信完全激發出來,光是氣勢已經讓人覺得一往無前。
在燕王將大軍後撤十裏之後,很奇怪的事情又發生了,韓信居然沒有派出大軍追擊,講道理此時正是趁勝追擊的好時候,燕王還想著能用計謀殺個回馬槍。
韓信僅僅是讓麾下大軍在距離燕王中軍大營二十裏處安營紮寨,並沒有進一步發起進攻,看起來像是韓信過於謹慎,但實際上韓信還是在靠著計謀,繼續消磨燕王大軍的士氣。
很多不利於燕王大軍軍心的消息開始在軍營中流傳開。
奈何三溪城的地勢易守難攻,而且這個城牆修築得堪比邊關要塞,這還是極其少見的情況,畢竟三溪城位於大唐內部地帶,自南遷以後便沒有遭遇過戰事,怎麽會出現這麽硬的烏龜殼…哪怕是燕王調集了火炮也無法攻下城頭。
其實這都是歸功於湖州的前前任刺史,一個平平無奇的人,甚至不少人都忘了這位刺史的名字,他在位期間便是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斷修繕三溪城的城牆。
當時不少人都覺得這位大人腦子有問題,要不然就是假借明目來攬財,但不管怎麽說,三溪城確實被他打造成了不弱於邊關要塞的城池。
後來經過燕王造反這件事,有人去找到了那位刺史的後人,據說那位刺史修築城牆就是為了以防大唐境內有人造反,而三溪城有地處要害之地,這也算是未雨綢繆了…後來便有不少百姓自發捐獻銀子在城內給這位刺史立像刻碑。
燕王大軍被這鐵桶一般的城池搞得焦頭爛額,一時間根本無從下手,而三溪城內的糧儲深厚,哪怕是圍困三個月也不會有問題,但三個月對於燕王來說卻是根本沒時間等下去。
關鍵還有一點,沐斌此人一直據守城池,根本就不給燕王任何交戰的機會,哪怕是燕王幾次三番露出破綻引誘沐斌出兵,依然是沒有任何結果,對方是鐵了心不跟燕王正麵硬碰硬。
其實在燕王故意露出破綻的第二次,沐斌就已經按耐不住想要出兵了。
當時燕王將五十萬大軍完全分散,甚至將中軍大營的兵力也抽調一大半,若是抓住時機,哪怕隻有數萬兵馬也能有機會直取中軍大營。
不過燕王的手段雖然騙過了沐斌,甚至讓嶽飛都有所意動,覺得這是燕王被逼急了無意間露出的破綻,但終究是騙不過淮陰侯…
韓信從頭到尾都隻下達了一個命令,那就是固守城池,絕不出城,哪怕燕王的大軍突然消失不見,也不會打開城門。
在韓信看來,燕王是不可能會在戰場上犯這種錯誤的人,不然當初燕王也沒有本事平定草原各個部落,甚至將如今的草原三部收入麾下。
作為三軍統帥,韓信還是很認可燕王在兵法和為帥之道上的造詣,可以說這一代的大唐藩王,也隻有燕王具備了潛龍之資,到潛龍隻是潛龍,就算再像龍,那也不是真龍天子。
韓信就是拿捏住燕王的軟肋,他知道燕王很著急,他一直在等待,等待燕王露出真正的破綻,等他失去了為帥者冷靜的思維,那才是他真正落子的時機。
就連韓信都有些發自內心的感謝那位曾經的湖州刺史,若不是這固若金湯的城池,他如今也無法高枕無憂的以逸待勞。
雖然眼下三溪城內平叛的兵力已經有五十萬,而且不管是西南邊軍也好,三大營也好,還是炎黃軍,都可謂是大唐最精銳的大軍。
即便是開城正麵迎戰,韓信也有極大的把握可以將燕王擊潰,但關鍵就是,這個人是韓信,他怎麽可能滿足於隻把燕王擊潰,他要的結果是將燕王平定,或是將燕王手中八成的兵馬打掉,讓他再也無法對朝廷造成任何威脅。
如果是換成其他人來說這句話,那絕對有吹牛逼的嫌疑,但說這句話的是軍神韓信,那這就不是空穴來風了。
若是燕王知道沐斌身後之人居然是韓信,燕王絕對會猶豫要不要撤軍,或者放棄攻打三溪城。
就在第三日過後,燕王終究是做出了決定,下令炸毀湛湘河的疏水河道以及河堤。
但半天的時間過去,卻是什麽都沒有發生,不僅沒有傳回消息,就連派出去的人也失聯了,這個時候燕王才發覺不對勁。
暗道莫非許攸的計謀又被對方提前洞悉了?
沐斌當真如此厲害?以前怎麽從來沒有聽說過?
後續從湛湘河逃回來的殘兵敗將將事情回稟燕王,說是他們剛抵達位置就遭到了伏擊,對方出動了數萬人,甚至還有極為厲害的火器,他們帶去的弗朗機炮根本夠不到對方,就直接被對方的火炮一鍋端了…
比弗朗機炮還厲害的火器?燕王心中詫異不已,畢竟大唐目前最頂尖的火器就是以弗朗機炮為原型,就算再厲害也不可能完全超出。
這不禁讓燕王再次出現不祥的預感,心裏莫名浮現李明乾的身影,難道這也是皇兄的布局?
沒能炸掉湛湘河,反而還虧損了不少兵馬和自己手中的火器營,這一下燕王的處境更加被動,再加上久攻不下的三溪城,可謂是進退維穀。
三溪城府衙之中
沐斌步履匆匆的從院子裏穿過,徑直來到後堂的庭院。
嶽飛此時正和韓信在下棋,雖然嶽飛不善於圍棋之道,但他感覺和韓信下棋能領悟到很多兵法和為帥之道的奧妙之處。
隨著韓信輕輕抬手在棋盤的左上角落下一枚白子,嶽飛頓時微微皺眉,接著苦笑搖頭。
朝韓信抬手道:“淮陰侯高明,嶽飛自歎不如。”
韓信從棋盤上拾起幾枚棋子丟到盒子裏,笑著道:“鵬舉,有時,輸了不見得就是輸了,贏了也不見得就能掌控全局,舍小博大是常理,反之才是兵法,所謂兵法詭道也…”
嶽飛露出恭敬之色認真的拱拱手,心道,若是自己與燕王交換處境,亦是會落入韓信的布局,與其說是韓信在引誘燕王,不如說是燕王自己在往絕境之中走,連燕王自己都不曾察覺。
沐斌抬手開口道:“侯爺,消息已經傳出去了,按您的吩咐,讓手下的士兵扮成了西北邊軍,在數十裏外與燕王手下的後勤兵馬發生了幾場小戰役,對方應該會認為遭遇的是西北邊軍的斥候。”
韓信笑了笑,目光深邃的看了眼庭院裏那棵樹葉泛黃的黃果樹。
“將西北邊軍增援三溪城的消息放到百姓之中,也可以說西北邊軍的統帥是魏國公,等消息傳開了,然後再派士兵出麵封鎖消息。”
先用假冒的小股西北邊軍引起燕王的猜疑,然後再出假消息讓燕王看不穿真假,最後再出麵封鎖消息,讓此事更加捉摸不透。
真是假時假亦真,這一招看似隨意而為,但卻是將燕王拿捏得死死的。
不管燕王信還是不信,這其實都不重要。
韓信要的結果並不是擊潰對方的軍心,也不是將燕王嚇退,而是要在他們心裏埋下一顆懷疑的種子,到了最後,這枚種子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明知狼來了,和不知道狼會不會來,什麽時來,後者才是更加能消磨軍心的辦法。
韓信端起已經涼了一半的茶水,茶水倒映出韓信嘴角一抹讓人慎得慌的笑容…
“五日後,開城迎戰,拿下燕王…”
燕王大軍的中軍大營
麾下的幾個武將皆是灰頭土臉,那三個部落可汗亦是臉色難看。
就在五日前清晨,三溪城突然城門大開,本以為是對方要投降,結果沒想到卻是一言不合就開幹。
一開始燕王並沒有當回事,還覺得是沐斌瘋了,十萬人也敢和自己正麵硬碰硬,燕王自詡這是難得的機會,當即不再猶豫,將所有的兵力的集中到一處,欲畢其功於一役。
但燕王還是十分謹慎的人,當即派出十萬大軍作為先鋒攻向城門。
那些出城迎戰的西南邊軍在短暫的與燕王大軍交戰之後,便又突然往後回撤,看起來像是貪生怕死。
燕王大軍自然是喜上眉梢,當即沒有任何顧慮,直接就衝進了城門。
隨著這十萬人陸陸續續進入城門之後,那厚重的城門突然便是關閉,哪怕燕王想要繼續增派兵力也根本來不及。
城牆上突然出現了幾十門恐怖的火炮,將後續的燕王大軍全部阻隔,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城門重新關上。
而那進入城門的十萬大軍眼看著身後的城門關閉,才察覺出事情不對勁,但已經是晚了。
城門內並不是直通三溪城內部,而是修築了一座甕城,四麵皆是高聳的塔樓,這十萬人完全被困在甕城之中,就像是被圈養起來的牛羊。
對於這些造反的人,韓信從來就沒有心慈手軟的時候,戰爭從來就隻有四個字,以殺止殺,以戰止戰。
那一日,三溪城裏傳出了不絕於耳的慘叫聲,持續了足足三個時辰,直到所有的聲音都消失,濃鬱的血氣從甕城裏散出來...十萬大軍全部被坑殺在了甕城之中,無一活口...
嶽飛和沐斌雖然都有一代名將的潛質,尤其是嶽飛,他如今本就是炎黃軍的統帥,其眼界也在沐斌之上。
但這這兩人在麵對坑殺十萬人之時,亦是有些心有餘悸,這畢竟是十萬條人命,不是牛羊,而且這種坑殺向來是最為殘忍的,若是在戰場上殺敵十萬也不會像眼前這般讓人震撼。
兩人之中,嶽飛倒是很快便調整了心緒,甚至在這十萬人被坑殺之後,嶽飛當即便是下令將這些人的頭顱割下來。
接著就從城樓之上,當著燕王大軍的麵,將這十萬顆人頭全部丟下城頭...
那場麵又豈是慘不忍睹四個字就可以形容的,隻此一招便讓燕王大軍的軍心動搖,甚至讓不少士兵都生出了畏戰之意。
對於嶽飛此舉,韓信一點沒有批評,反而是罕見的讚賞了嶽飛幾句。
甚至韓信在心裏對嶽飛給予了很高的期望...鵬舉,若是老夫百年歸天之際,你才是能替大唐北伐的那個人...
第六日清晨,三溪城的城門再次打開,這一次燕王並沒有著急派遣大軍進攻,而是靜觀其變。
結果這一觀不要緊,差點把燕王等人的下巴都驚到地上。
如潮水般的大軍從城內魚貫而出,此時燕王才明白自己那十萬人死的不虧...三溪城裏豈止十萬大軍,這他媽足足有數十萬大軍。
而且其中還有讓燕王都震驚不已的三大營,三千營、五軍營、神機營...燕王已經數十年未曾見過這支軍隊,但這支軍隊卻讓燕王無法忘懷。
到底是什麽時候,皇兄居然暗中將三大營調到了三溪城?
除此之外還有那穿著綠黑交織軍服的十萬大軍,更是從未聽聞過,不過這支軍隊所表現出來的戰力卻是絲毫不遜色於三大營和西南邊軍。
尤其是那帶頭拚殺的大將,手持一柄銀槍竟然是一連斬殺燕王麾下三名武將,堪稱是一尊活脫脫的戰神。
燕王本以為自己那位皇兄忙於應付那幾個皇子的造反,已經耗費了所有心力,自己正好可以趁機占據上風。
結果到頭來,原來這一切都還是在皇兄的布局之中...
而站在城頭上那個略顯消瘦的身影更是讓燕王噤若寒蟬,根本不敢相信,竟然連這個人都被派到三溪城...
三大營,淮陰侯...這可是當初大唐用來擊敗西涼大軍的陣容。
沒想到皇兄竟然將天子手中最大的殺器都用出來了,三大營很恐怖,由韓信所率領的三大營更是能讓天下所有武將為之膽寒,即便是如今西涼那位掌控涼莽鐵騎的察可親王,至今回憶起當初的三大營亦是隻能無奈的歎息。
當燕王看到韓信的那一刻,他心裏也出現撤軍的念頭。
但這個念頭很快便被打消,他明白,一旦自己撤軍,那以後便再難有如此機會。
即便是麵對同樣掌握了五十萬大軍的韓信,燕王也隻能硬著頭皮頂上,一將功成萬骨枯,不過如此。
戰局一觸即發,但因為燕王大軍未曾預料到對方的準確兵力,一開始便是吃了虧。
韓信在城埋伏的兵馬很快便形成了合圍之勢,將衝在最前麵的幾萬人全吞下來,後續許攸發現形勢已然不對,再打下去勢必會出現兵敗如山倒的結果,當即便是請示燕王暫時後撤三十裏重新整備大軍。
經過幾日毫無寸進的攻城之後,燕王手下的大軍早有些強弩之末的感覺,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韓信此前固守城池就是在消磨燕王大軍的士氣,在同等兵力的情況下,士氣和軍心無疑是決勝負的關鍵。
比起燕王大軍,三溪城內這五十萬大軍就像是惡狼一般,他們心中的戰意已經被韓信完全激發出來,光是氣勢已經讓人覺得一往無前。
在燕王將大軍後撤十裏之後,很奇怪的事情又發生了,韓信居然沒有派出大軍追擊,講道理此時正是趁勝追擊的好時候,燕王還想著能用計謀殺個回馬槍。
韓信僅僅是讓麾下大軍在距離燕王中軍大營二十裏處安營紮寨,並沒有進一步發起進攻,看起來像是韓信過於謹慎,但實際上韓信還是在靠著計謀,繼續消磨燕王大軍的士氣。
很多不利於燕王大軍軍心的消息開始在軍營中流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