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兩家倒戈
屯兵百萬!什麽!朕不是太子? 作者:烤魚加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秦思思疑惑馬謖會替崔家什麽信息的時候,隻見馬謖突然站起身,神色更是無比的嚴肅。
饒是屏風後麵的李兆都忍不住挑挑眉,暗道,這家夥到底要玩什麽花活兒。
馬謖雙手恭敬的交叉抬起,接著便是擲地有聲的開口道。
“還望九殿下給我們崔家一條活路!”
此話一出,李兆剛剛放進嘴裏的葡萄就噴了出來。
擦了擦口水,心裏頓時更加疑惑,求我放崔家一條活路?
我對崔家做什麽了?自打阿裏商行來了蘭銀城後,頂多就是沒有與崔家,除此之外與崔家再無任何牽扯。
難道是自己坑了崔家一手,被崔善長發現了?
這也不對啊,如果崔善長發現他的物資和銀兩都被自己給吞了,現在就更不應該是這個態度啊。
秦思思當然也是聽不懂馬謖在說什麽,但她還是沒有表現出任何情緒上的變化。
依然是帶著笑意,淡定將茶壺裏的茶葉倒出來,又添入新茶。
對於馬謖突如其來的請求,就像是沒有聽見一般,沒有作出任何的答複。
但此番舉動在馬謖的眼中卻是別有深意,暗道,這個姑娘果然厲害,自己都開門見山了,她居然還能保持如此的淡定之姿,似乎對於自己的來訪並沒有感到意外。
馬謖隻道是自己表現得誠意還不夠,於是繼續說道。
“崔家給九殿下備下了一份薄利,在下已經一並帶來了,一共是五百萬兩銀子,還望掌櫃的給九殿下帶句話,就說崔家無意與朝廷作對,這一切都是盧淩陽帶的頭,崔家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如今崔將軍已經知道了朝廷的用意,還望朝廷能給崔家一個機會。”
站在馬謖和崔善長的角度,盧家已經被他們認定成和朝廷沆瀣一氣,但有些話卻不能明著說,如此便隻能盡可能的表達崔家的立場,畢竟現在主動權在對方的手上。
秦思思不經意的看了一眼屏風,接著便是回過頭。
“崔老將軍審時度勢的本事倒是高人一等,既如此,這銀子奴家便是代替殿下先收下了,不過至於這件事成不成得了,奴家也不敢給馬先生一個保證。”
秦思思將話說得模棱兩可,雖然不知道對方到底是怎麽想的,但這送上門來的銀子就沒有不收的道理。
況且就馬謖的話語來推斷,崔善長應該是受到了什麽刺激,居然想要拋棄另外三家,再與朝廷合作。
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麽,秦思思猜不出來,但也沒必要知道原因,隻要結果是殿下需要的,那便足夠了。
馬謖見秦思思鬆了口,臉上凝重的表情也變成如釋重負。
“多謝子衿姑娘了,不管此事成與不成,還望姑娘把話帶到,另外還請姑娘給九殿下私下提一句,西北之地雖然貧瘠而且常年遭受戰亂,但西北並非是無利可圖,阿裏商行在西北這數月的時間,想必也親身感受到了,若是九殿下對西北感興趣,崔家願意替九殿下在西北行事。”
說罷,馬謖便是帶著人離開了,在走出房門之時,馬謖下意識的看了一眼房間中央的隔斷的屏風。
眼神露出一瞬間的異樣,雖然秦思思表現得沒有任何問題,但剛才自己提及關鍵的之時,秦思思卻是有意無意的看了一眼屏風。
馬謖的直覺告訴他,這屏風後麵的人,似乎才是能決定此事的關鍵。
二樓窗戶處,李兆慢慢的從屏風後麵走出來,看著崔家的車隊駛出這條街,臉上浮現一抹深思之色。
就目前發現的這件事,別說是原著中了,就算是身處西北的李兆,也看得不清楚。
但李兆還是推論出了兩種導致崔善長轉變的可能。
其一便是崔善長對於西北割據的態勢並不樂觀,與其和盧淩陽一起繼續搞事情,不如倒戈向朝廷,這樣一來哪怕西北最後不敵朝廷的大軍,那也給崔家留下了一條生路。
其二便是自己坑崔家的事情,讓崔善長yy出了一些莫須有的事情,把這家夥給嚇到了...
這兩種可能性中,李兆當然更傾向於第二種可能,畢竟他已經有點習慣了這些npc的yy天賦,這些家夥都自詡不是凡人,對於自己所揣測出的真相,那都是十二分的相信,反倒是有些不太聰明的老實人,反而不會受到自己的影響。
就比如範西山,李兆早就開始針對範家的糧草供應,結果範西山就僅僅是在家裏生悶氣,然後去找盧淩陽求救,隻當是自己倒黴,根本就沒有像崔善長這般思考過多。
才坑了崔家三千六百多萬兩,結果崔家又給自己送來五百萬兩...一想到此處,李兆都不禁有點不好意思,我是不是有點太過分了?
就這麽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幾乎就掏空了崔家三代人的積蓄。
不對,我還是有點良知的,畢竟沒有讓崔家變成負資產,嗯,已經很善良了。
李兆轉過身,朝秦思思笑著道:“思思,你倒是厲害,這馬謖號稱西北十大謀士之一,在你麵前卻是被拿捏得死死的。”
秦思思拍了拍胸口,微微歎了口氣。
“殿下就知道取笑奴家,馬謖那番話奴家哪裏能完全猜透,不過是占據了主動權,這馬謖從一開始就矮了一頭,才沒讓他看出端倪,不過此事不管如何,現在西北的形式已經是殿下占了上風,這倒是件好事。”
秦思思見李兆還站在窗口,便是起身將架子上的狐裘披肩取下來,走上前給李兆披在身上。
“看殿下的神情,看來殿下是猜出了崔家為何突然如此了。”
李兆若有所思的看著窗外的街景,平靜的回道:“崔家主動倒戈,確實給我省了不少事,如今崔家和鄭家皆是投誠,就隻剩下一個範家和盧家。”
澹台白秋好奇的詢問道:“李富貴,盧家有二十萬兵馬,而範家隻有十萬,即便是這兩家加起來,你也有了足夠的勝算,為什麽不直接開戰?”
澹台白秋的問題不無道理,而事實也確實如此,盧範二家雖有三十萬兵馬,但自己這邊算上崔鄭兩家,再加上徐達所率領的十五萬備倭衛,以及自己手下的炎黃軍,已經在兵馬的基數上超過了盧範兩家。
況且還有徐達這個征虜大將軍在,若是當真在正麵戰場上硬碰硬,自己也有了八成的勝算。
但李兆卻依然不準備動兵。
顧廷芳微微搖搖頭,他倒是看出了李兆的一些心思,這小子耗費這麽大的心力和布局來消耗西北四家,說到底還是因為在西北的上百萬百姓。
顧廷芳也曾經提議過,由他出手將盧淩陽宰了,但李兆也是直言阻止了。
殺掉一個盧淩陽又如何?就算是把盧家殺完了又如何?
造反這種事情一旦有了苗頭,哪怕把排在前麵的人宰了,也會有下一個人冒出來。
顧廷芳即便是宗師,也不可能把盧家的二十萬兵馬全部殺完。
天下大勢並非是江湖爭鬥,一人的生死能改變的東西注定有限,而李兆要做的就是以最小的代價將西北平定。
顧廷芳小聲的喃喃道:“小子,有時候心軟也未必是好事,殺伐也是不得已的手段。”
在顧廷芳看來,隻要此番李兆能將西北拿下,那便可以在西北紮下根基,到時候不管大唐的朝廷如何處理西北之事,李兆便已經是占據了先機,若是再精心謀劃一番,李兆便可以在西北擁有真正意義上軍方支持。
而這種事情自然是越早結束越好,畢竟遲則生變...
“其實我也並非是仁慈,不過是假借仁慈的名頭行事,西北若是能損失得越少,對於我來說越有用,一則是西北邊軍要是損失過大,便給了金夏和大遼可趁之機,而且一旦戰亂,這西北的商貿必然也會受到影響...”
李兆有理有據的說了一陣,但卻並沒有讓身邊的人回答他。
似乎這番話隻是他說給自己聽的,找了幾個說服自己的理由。
接著李兆又將手伸出窗外,冰冷的寒風刮得他的手都有些生疼,但卻讓他的頭腦更加的清醒。
“顧前輩,我現在還有些本事能讓我任性一些,便讓我再試試吧。”
饒是屏風後麵的李兆都忍不住挑挑眉,暗道,這家夥到底要玩什麽花活兒。
馬謖雙手恭敬的交叉抬起,接著便是擲地有聲的開口道。
“還望九殿下給我們崔家一條活路!”
此話一出,李兆剛剛放進嘴裏的葡萄就噴了出來。
擦了擦口水,心裏頓時更加疑惑,求我放崔家一條活路?
我對崔家做什麽了?自打阿裏商行來了蘭銀城後,頂多就是沒有與崔家,除此之外與崔家再無任何牽扯。
難道是自己坑了崔家一手,被崔善長發現了?
這也不對啊,如果崔善長發現他的物資和銀兩都被自己給吞了,現在就更不應該是這個態度啊。
秦思思當然也是聽不懂馬謖在說什麽,但她還是沒有表現出任何情緒上的變化。
依然是帶著笑意,淡定將茶壺裏的茶葉倒出來,又添入新茶。
對於馬謖突如其來的請求,就像是沒有聽見一般,沒有作出任何的答複。
但此番舉動在馬謖的眼中卻是別有深意,暗道,這個姑娘果然厲害,自己都開門見山了,她居然還能保持如此的淡定之姿,似乎對於自己的來訪並沒有感到意外。
馬謖隻道是自己表現得誠意還不夠,於是繼續說道。
“崔家給九殿下備下了一份薄利,在下已經一並帶來了,一共是五百萬兩銀子,還望掌櫃的給九殿下帶句話,就說崔家無意與朝廷作對,這一切都是盧淩陽帶的頭,崔家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如今崔將軍已經知道了朝廷的用意,還望朝廷能給崔家一個機會。”
站在馬謖和崔善長的角度,盧家已經被他們認定成和朝廷沆瀣一氣,但有些話卻不能明著說,如此便隻能盡可能的表達崔家的立場,畢竟現在主動權在對方的手上。
秦思思不經意的看了一眼屏風,接著便是回過頭。
“崔老將軍審時度勢的本事倒是高人一等,既如此,這銀子奴家便是代替殿下先收下了,不過至於這件事成不成得了,奴家也不敢給馬先生一個保證。”
秦思思將話說得模棱兩可,雖然不知道對方到底是怎麽想的,但這送上門來的銀子就沒有不收的道理。
況且就馬謖的話語來推斷,崔善長應該是受到了什麽刺激,居然想要拋棄另外三家,再與朝廷合作。
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麽,秦思思猜不出來,但也沒必要知道原因,隻要結果是殿下需要的,那便足夠了。
馬謖見秦思思鬆了口,臉上凝重的表情也變成如釋重負。
“多謝子衿姑娘了,不管此事成與不成,還望姑娘把話帶到,另外還請姑娘給九殿下私下提一句,西北之地雖然貧瘠而且常年遭受戰亂,但西北並非是無利可圖,阿裏商行在西北這數月的時間,想必也親身感受到了,若是九殿下對西北感興趣,崔家願意替九殿下在西北行事。”
說罷,馬謖便是帶著人離開了,在走出房門之時,馬謖下意識的看了一眼房間中央的隔斷的屏風。
眼神露出一瞬間的異樣,雖然秦思思表現得沒有任何問題,但剛才自己提及關鍵的之時,秦思思卻是有意無意的看了一眼屏風。
馬謖的直覺告訴他,這屏風後麵的人,似乎才是能決定此事的關鍵。
二樓窗戶處,李兆慢慢的從屏風後麵走出來,看著崔家的車隊駛出這條街,臉上浮現一抹深思之色。
就目前發現的這件事,別說是原著中了,就算是身處西北的李兆,也看得不清楚。
但李兆還是推論出了兩種導致崔善長轉變的可能。
其一便是崔善長對於西北割據的態勢並不樂觀,與其和盧淩陽一起繼續搞事情,不如倒戈向朝廷,這樣一來哪怕西北最後不敵朝廷的大軍,那也給崔家留下了一條生路。
其二便是自己坑崔家的事情,讓崔善長yy出了一些莫須有的事情,把這家夥給嚇到了...
這兩種可能性中,李兆當然更傾向於第二種可能,畢竟他已經有點習慣了這些npc的yy天賦,這些家夥都自詡不是凡人,對於自己所揣測出的真相,那都是十二分的相信,反倒是有些不太聰明的老實人,反而不會受到自己的影響。
就比如範西山,李兆早就開始針對範家的糧草供應,結果範西山就僅僅是在家裏生悶氣,然後去找盧淩陽求救,隻當是自己倒黴,根本就沒有像崔善長這般思考過多。
才坑了崔家三千六百多萬兩,結果崔家又給自己送來五百萬兩...一想到此處,李兆都不禁有點不好意思,我是不是有點太過分了?
就這麽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幾乎就掏空了崔家三代人的積蓄。
不對,我還是有點良知的,畢竟沒有讓崔家變成負資產,嗯,已經很善良了。
李兆轉過身,朝秦思思笑著道:“思思,你倒是厲害,這馬謖號稱西北十大謀士之一,在你麵前卻是被拿捏得死死的。”
秦思思拍了拍胸口,微微歎了口氣。
“殿下就知道取笑奴家,馬謖那番話奴家哪裏能完全猜透,不過是占據了主動權,這馬謖從一開始就矮了一頭,才沒讓他看出端倪,不過此事不管如何,現在西北的形式已經是殿下占了上風,這倒是件好事。”
秦思思見李兆還站在窗口,便是起身將架子上的狐裘披肩取下來,走上前給李兆披在身上。
“看殿下的神情,看來殿下是猜出了崔家為何突然如此了。”
李兆若有所思的看著窗外的街景,平靜的回道:“崔家主動倒戈,確實給我省了不少事,如今崔家和鄭家皆是投誠,就隻剩下一個範家和盧家。”
澹台白秋好奇的詢問道:“李富貴,盧家有二十萬兵馬,而範家隻有十萬,即便是這兩家加起來,你也有了足夠的勝算,為什麽不直接開戰?”
澹台白秋的問題不無道理,而事實也確實如此,盧範二家雖有三十萬兵馬,但自己這邊算上崔鄭兩家,再加上徐達所率領的十五萬備倭衛,以及自己手下的炎黃軍,已經在兵馬的基數上超過了盧範兩家。
況且還有徐達這個征虜大將軍在,若是當真在正麵戰場上硬碰硬,自己也有了八成的勝算。
但李兆卻依然不準備動兵。
顧廷芳微微搖搖頭,他倒是看出了李兆的一些心思,這小子耗費這麽大的心力和布局來消耗西北四家,說到底還是因為在西北的上百萬百姓。
顧廷芳也曾經提議過,由他出手將盧淩陽宰了,但李兆也是直言阻止了。
殺掉一個盧淩陽又如何?就算是把盧家殺完了又如何?
造反這種事情一旦有了苗頭,哪怕把排在前麵的人宰了,也會有下一個人冒出來。
顧廷芳即便是宗師,也不可能把盧家的二十萬兵馬全部殺完。
天下大勢並非是江湖爭鬥,一人的生死能改變的東西注定有限,而李兆要做的就是以最小的代價將西北平定。
顧廷芳小聲的喃喃道:“小子,有時候心軟也未必是好事,殺伐也是不得已的手段。”
在顧廷芳看來,隻要此番李兆能將西北拿下,那便可以在西北紮下根基,到時候不管大唐的朝廷如何處理西北之事,李兆便已經是占據了先機,若是再精心謀劃一番,李兆便可以在西北擁有真正意義上軍方支持。
而這種事情自然是越早結束越好,畢竟遲則生變...
“其實我也並非是仁慈,不過是假借仁慈的名頭行事,西北若是能損失得越少,對於我來說越有用,一則是西北邊軍要是損失過大,便給了金夏和大遼可趁之機,而且一旦戰亂,這西北的商貿必然也會受到影響...”
李兆有理有據的說了一陣,但卻並沒有讓身邊的人回答他。
似乎這番話隻是他說給自己聽的,找了幾個說服自己的理由。
接著李兆又將手伸出窗外,冰冷的寒風刮得他的手都有些生疼,但卻讓他的頭腦更加的清醒。
“顧前輩,我現在還有些本事能讓我任性一些,便讓我再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