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奉旨造反
屯兵百萬!什麽!朕不是太子? 作者:烤魚加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獻忠立馬冷汗直流,瞳孔不斷的顫動,心裏頓時萌生了無數的念頭。
緊接著整個人都趴在地上,臉頰也緊緊貼在甲板上。
“大人!在下絕無造反之心!請大人明鑒!”
李兆搖搖頭,坐回到椅子上,朝身邊的馬小雲說道:“這人的膽子怎麽這麽小?不就是造反嗎,真是無趣。”
馬小雲隻能苦笑著點點頭,心中不禁歎了口氣,殿下啊,也隻有您能把造反這兩個字說得如此輕鬆...
不過李兆確定了心裏一個想法,那就是張獻忠並不是一直都想造反,而是因為某件事情作為契機,才讓他發生了變化。
但毋庸置疑的是張獻忠確實有極高的軍事天賦和過人的膽識。
這瀾江水寨所修築的地理位置,如果不是靠著紅夷大炮的恐怖威力,還有丁大牛這家夥帶路,短時間內絕對不可能攻破,即便能攻破,屆時的張獻忠則是早就帶著人逃走了。
而剛才張獻忠帶著人準備襲擊廣船,便不難看出此人的膽識。
這兩點便說明,張獻忠能造反成功絕不是偶然,這家夥果然有當反賊的天賦。
此時的張獻忠已經被李兆嚇破了膽,在他看來,對方這是在給自己編織罪名,好找個理由殺了自己。
隻是他怎麽也想不到,眼前這個年輕人,是真的想讓他造反...
“不用怕,抬起頭來,我保證不殺你。”
這句話聽進張獻忠的耳裏卻覺得另有一番味道,不過還是謹慎的抬起頭。
拱著手道:“大人,在下雖然在此落草為匪,但是一直以來隻是劫掠商賈船隻...偶爾也搶一些朝廷的官船...但是...但是絕對沒有對普通老百姓下手。”
李兆心裏不禁吐槽,對於張獻忠這些做派,李兆的評價就是做婊子還要掛牌坊。
很多人就是這樣,總會為自己的不良行為找一些合理的由頭,以此來免除內心的愧疚。
說好聽是劫富濟貧替天行道,說難聽還不是一幫目無法紀的亡命徒...
“張千總,你既然在北部邊軍待過,應該知道這大唐內憂外患的局麵,作為一個武將,可曾想過替朝廷分憂啊。”
張獻忠愣了愣,對於眼前這個人不按常理的問話,他一時間還沒回過神來。
神情凝重的回道:“在下已是一介白身,想要報效朝廷也是報效無門,不過若是大人有什麽安排,在下一定竭盡全力。”
接著張獻忠又將自己在北部邊軍的事情說了一番,這家夥本來是靠著軍功爬上了衛千總的位置,本以為還能繼續往上爬。
結果在一場關外戰役中,張獻忠所在的遊旗衛因為當時佐領將軍的固執己見,結果落入西涼軍的陷阱,數千人的遊旗衛直接損失九成。
雖然張獻忠奮勇殺敵將這佐領將軍救回關內,但張獻忠卻是被背了黑鍋,被削為普通兵卒,而那位佐領將軍則是屁事沒有。
這位佐領將軍正是老二李禹的嫡係,如此李兆也想通了,為什麽後來大唐內亂,張獻忠會如此和老二作對,看來這都是以前就埋下的因果。
如果不是張獻忠自己說出來,李兆這個原著黨也不會知曉這些隱藏劇情。
李兆故意說道:“哦?北部邊軍記得有不少老二的人,這佐領將軍不會也是二皇子的人吧?”
聽到李兆將二皇子稱呼為老二,張獻忠就算再傻也聽出來一些門道。
畢竟整個大唐敢如此稱呼皇子的人,那絕對是皇室中人,而從此人的年紀看起來卻不像是藩王。
剩下便不用再猜了,這個年輕人應該就是大唐的某位皇子...
“正如殿下所言,那位佐領將軍正是二殿下的人。”張獻忠恭敬的回道
見對方猜出自己的身份,李兆也沒有動怒,反而是覺得如果張獻忠猜不出自己的身份才叫奇怪。
張獻忠繼續道:“南巡,而且這裏距離嘉水縣很近,殿下應該就是當今九皇子...”
李兆拍了拍手,笑著看向張獻忠。
“你果然很適合造反。”
又是造反?
張獻忠在此臉色凝固,臉上就像是糊了一層水泥,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哭...我很適合造反?怎麽這句話聽起來不像是在誇自己啊...
李兆站起身,突然便一言不發的朝著船艙內走去。
這一舉動也是嚇壞了張獻忠,連忙看了一眼守在原地的馬小雲。
馬小雲目不斜視的道:“殿下沒發話,沒人殺你...”
不多時李兆便從船艙裏走出來,隻是手上又多了一樣的東西,黃色的綢緞上寫著聖旨二字...
張獻忠怎麽也想不到這位九皇子會突然拿出一道聖旨...這又是什麽騷操作?
隻見李兆一本正經的打開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大唐江山社稷乃逢多事之秋,蠻夷擾其外,而內亦不安已,茲令九皇子李兆南巡,招攬江湖義士,於北部暗中屯兵,待日後奉旨勤王。”
李兆將聖旨合起來,接著嚴肅的看向張獻忠。
“張獻忠,你可願接旨!”
張獻忠隻覺得此事有點太突然了,何止是突然,這聖旨就像是剛才臨時寫的...
而且按這聖旨裏內容,暗中屯兵?奉旨勤王?這意思不就是變相的讓自己造反嗎?
什麽情況?奉旨造反?
不過他哪裏敢說一個不字,自己要是拒絕,隻怕是馬上就要腦袋搬家。
還是顫巍巍的將聖旨接到手中,直到他看到聖旨上蓋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天子印信,心裏的疑慮才徹底消除...
他在北部邊軍之時也曾見到過真的聖旨,對於這上麵的天子印信自然是認得,而且這聖旨的綢緞也不是民間可以仿製得了的。
本以為這是九皇子的胡鬧,畢竟李兆在天下人看來確實是個不靠譜的皇子...
隻是張獻忠萬萬沒想到這居然是真的聖旨...
張獻忠小聲的問道:“殿下...這上麵的墨跡怎麽像是剛剛寫上去的...”
李兆黑著臉訓斥道:“這聖旨豈能有假!這不過是南方潮濕,這聖旨受了潮!”
張獻忠連忙點點頭,不敢再多說什麽,先不管這上麵的內容如何,至少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這聖旨絕對是真的。
“張千總,這下可以考慮一下我剛才說的話了,可想造反啊?”李兆笑眯眯的問道
張獻忠畢竟不是個傻子,哪裏還品不出這裏麵的味道。
都說這九皇子是紈絝,是廢物...但如今看來,這哪裏是廢物,這簡直就是個惡魔...
讓自己在北部屯兵,雖然名正言順,但卻隻能暗中屯兵,其實說白了,這就是在替九皇子屯兵。
一個可怕的念頭出現在張獻忠的腦海裏。
陛下要立九皇子為儲君?九皇子在這是在提前儲備兵力?
如此一想,張獻忠頓時覺得一切都說得通了,同時也覺得背後一陣發涼。
如果真如他所想的這般,那九皇子為何會看上自己這個草莽?不是應該有很多人比自己更適合嗎?
一旦自己上了條船,那自己就已經涉足了朝堂的儲位之爭...
但這對於張獻忠來說卻是一個機會,一個一生隻有一次的機會。
張獻忠臉上的恐懼消散,取而代之的則是無比嚴肅且坦誠的神情。
“末將張獻忠,願替朝廷奉旨造反...哦不...是奉旨屯兵!”
李兆自然不知道張獻忠心裏想了那麽多彎彎繞,在他的構想裏,他隻是想給老二製造一些麻煩。
等著張獻忠造反,還不如自己來幫他造反,而且自己還能把控張獻忠造反的時間和地點。
這樣一來,張獻忠的造反不管失敗與否,都會成為自己可以用得上的棋子。
緊接著整個人都趴在地上,臉頰也緊緊貼在甲板上。
“大人!在下絕無造反之心!請大人明鑒!”
李兆搖搖頭,坐回到椅子上,朝身邊的馬小雲說道:“這人的膽子怎麽這麽小?不就是造反嗎,真是無趣。”
馬小雲隻能苦笑著點點頭,心中不禁歎了口氣,殿下啊,也隻有您能把造反這兩個字說得如此輕鬆...
不過李兆確定了心裏一個想法,那就是張獻忠並不是一直都想造反,而是因為某件事情作為契機,才讓他發生了變化。
但毋庸置疑的是張獻忠確實有極高的軍事天賦和過人的膽識。
這瀾江水寨所修築的地理位置,如果不是靠著紅夷大炮的恐怖威力,還有丁大牛這家夥帶路,短時間內絕對不可能攻破,即便能攻破,屆時的張獻忠則是早就帶著人逃走了。
而剛才張獻忠帶著人準備襲擊廣船,便不難看出此人的膽識。
這兩點便說明,張獻忠能造反成功絕不是偶然,這家夥果然有當反賊的天賦。
此時的張獻忠已經被李兆嚇破了膽,在他看來,對方這是在給自己編織罪名,好找個理由殺了自己。
隻是他怎麽也想不到,眼前這個年輕人,是真的想讓他造反...
“不用怕,抬起頭來,我保證不殺你。”
這句話聽進張獻忠的耳裏卻覺得另有一番味道,不過還是謹慎的抬起頭。
拱著手道:“大人,在下雖然在此落草為匪,但是一直以來隻是劫掠商賈船隻...偶爾也搶一些朝廷的官船...但是...但是絕對沒有對普通老百姓下手。”
李兆心裏不禁吐槽,對於張獻忠這些做派,李兆的評價就是做婊子還要掛牌坊。
很多人就是這樣,總會為自己的不良行為找一些合理的由頭,以此來免除內心的愧疚。
說好聽是劫富濟貧替天行道,說難聽還不是一幫目無法紀的亡命徒...
“張千總,你既然在北部邊軍待過,應該知道這大唐內憂外患的局麵,作為一個武將,可曾想過替朝廷分憂啊。”
張獻忠愣了愣,對於眼前這個人不按常理的問話,他一時間還沒回過神來。
神情凝重的回道:“在下已是一介白身,想要報效朝廷也是報效無門,不過若是大人有什麽安排,在下一定竭盡全力。”
接著張獻忠又將自己在北部邊軍的事情說了一番,這家夥本來是靠著軍功爬上了衛千總的位置,本以為還能繼續往上爬。
結果在一場關外戰役中,張獻忠所在的遊旗衛因為當時佐領將軍的固執己見,結果落入西涼軍的陷阱,數千人的遊旗衛直接損失九成。
雖然張獻忠奮勇殺敵將這佐領將軍救回關內,但張獻忠卻是被背了黑鍋,被削為普通兵卒,而那位佐領將軍則是屁事沒有。
這位佐領將軍正是老二李禹的嫡係,如此李兆也想通了,為什麽後來大唐內亂,張獻忠會如此和老二作對,看來這都是以前就埋下的因果。
如果不是張獻忠自己說出來,李兆這個原著黨也不會知曉這些隱藏劇情。
李兆故意說道:“哦?北部邊軍記得有不少老二的人,這佐領將軍不會也是二皇子的人吧?”
聽到李兆將二皇子稱呼為老二,張獻忠就算再傻也聽出來一些門道。
畢竟整個大唐敢如此稱呼皇子的人,那絕對是皇室中人,而從此人的年紀看起來卻不像是藩王。
剩下便不用再猜了,這個年輕人應該就是大唐的某位皇子...
“正如殿下所言,那位佐領將軍正是二殿下的人。”張獻忠恭敬的回道
見對方猜出自己的身份,李兆也沒有動怒,反而是覺得如果張獻忠猜不出自己的身份才叫奇怪。
張獻忠繼續道:“南巡,而且這裏距離嘉水縣很近,殿下應該就是當今九皇子...”
李兆拍了拍手,笑著看向張獻忠。
“你果然很適合造反。”
又是造反?
張獻忠在此臉色凝固,臉上就像是糊了一層水泥,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哭...我很適合造反?怎麽這句話聽起來不像是在誇自己啊...
李兆站起身,突然便一言不發的朝著船艙內走去。
這一舉動也是嚇壞了張獻忠,連忙看了一眼守在原地的馬小雲。
馬小雲目不斜視的道:“殿下沒發話,沒人殺你...”
不多時李兆便從船艙裏走出來,隻是手上又多了一樣的東西,黃色的綢緞上寫著聖旨二字...
張獻忠怎麽也想不到這位九皇子會突然拿出一道聖旨...這又是什麽騷操作?
隻見李兆一本正經的打開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大唐江山社稷乃逢多事之秋,蠻夷擾其外,而內亦不安已,茲令九皇子李兆南巡,招攬江湖義士,於北部暗中屯兵,待日後奉旨勤王。”
李兆將聖旨合起來,接著嚴肅的看向張獻忠。
“張獻忠,你可願接旨!”
張獻忠隻覺得此事有點太突然了,何止是突然,這聖旨就像是剛才臨時寫的...
而且按這聖旨裏內容,暗中屯兵?奉旨勤王?這意思不就是變相的讓自己造反嗎?
什麽情況?奉旨造反?
不過他哪裏敢說一個不字,自己要是拒絕,隻怕是馬上就要腦袋搬家。
還是顫巍巍的將聖旨接到手中,直到他看到聖旨上蓋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天子印信,心裏的疑慮才徹底消除...
他在北部邊軍之時也曾見到過真的聖旨,對於這上麵的天子印信自然是認得,而且這聖旨的綢緞也不是民間可以仿製得了的。
本以為這是九皇子的胡鬧,畢竟李兆在天下人看來確實是個不靠譜的皇子...
隻是張獻忠萬萬沒想到這居然是真的聖旨...
張獻忠小聲的問道:“殿下...這上麵的墨跡怎麽像是剛剛寫上去的...”
李兆黑著臉訓斥道:“這聖旨豈能有假!這不過是南方潮濕,這聖旨受了潮!”
張獻忠連忙點點頭,不敢再多說什麽,先不管這上麵的內容如何,至少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這聖旨絕對是真的。
“張千總,這下可以考慮一下我剛才說的話了,可想造反啊?”李兆笑眯眯的問道
張獻忠畢竟不是個傻子,哪裏還品不出這裏麵的味道。
都說這九皇子是紈絝,是廢物...但如今看來,這哪裏是廢物,這簡直就是個惡魔...
讓自己在北部屯兵,雖然名正言順,但卻隻能暗中屯兵,其實說白了,這就是在替九皇子屯兵。
一個可怕的念頭出現在張獻忠的腦海裏。
陛下要立九皇子為儲君?九皇子在這是在提前儲備兵力?
如此一想,張獻忠頓時覺得一切都說得通了,同時也覺得背後一陣發涼。
如果真如他所想的這般,那九皇子為何會看上自己這個草莽?不是應該有很多人比自己更適合嗎?
一旦自己上了條船,那自己就已經涉足了朝堂的儲位之爭...
但這對於張獻忠來說卻是一個機會,一個一生隻有一次的機會。
張獻忠臉上的恐懼消散,取而代之的則是無比嚴肅且坦誠的神情。
“末將張獻忠,願替朝廷奉旨造反...哦不...是奉旨屯兵!”
李兆自然不知道張獻忠心裏想了那麽多彎彎繞,在他的構想裏,他隻是想給老二製造一些麻煩。
等著張獻忠造反,還不如自己來幫他造反,而且自己還能把控張獻忠造反的時間和地點。
這樣一來,張獻忠的造反不管失敗與否,都會成為自己可以用得上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