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看著兒子說:“這是你母親的主意。”
秦素蘭不好意思地笑,“其實這並難,海盜雖然很可惡但請不要忽視他們對沿海百姓的保護。海盜也是人,廣西的百姓也是人,我們和海盜交易也是造福百姓。
你哥哥說過一個國家要是沒有外敵在虎視眈眈,這個國家就會滅亡。海盜強大會讓朝堂忌憚,回想練兵保衛國土。這是對大明的一個鞭笞。
大明一直對西北用兵但從為對沿海用兵,證明他們忽視了海兵這一塊,而這就是我們的將來建功立業的好地。與海盜做交易也是在打探海盜的消息,知己知彼,你才能打勝仗。”
子明點頭,“明白了,我會加強對海的認識。改日找幹爹(鄭和)聊聊。”
“父親,哥哥將會怎麽樣改變廣西族群問題?”
“漢化。”
漢化,是的漢化。沒有什麽是漢族容納不了的民族和文化,不管是多麽強大的外來文明,隻要改成漢族語言,就會成為漢族的一種,它就會被儒家思想給侵占。
不管外來者對信仰多麽忠誠,隻要穿漢族衣服、吃漢食、說漢言、學習漢族文化都會變成漢人。
漢化能將外來人變成自己人,能將不同民族變成一個大家庭,這就是漢家文化的強大,漢族的魅力。
雖然接納、吸收、內化的時間長一些,但很有效果。
劉濤建議子仁運用。
“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要是感興趣就給你哥哥去信,你大哥會告訴你。”秦素蘭建議道。
“嗯。”
朝堂上沒有得到最終結論,宣帝經過幾天思考,最終決定從交趾撤兵,撤消交趾布政使司。
交趾又是一個潘國,結束了隸屬中國雲南的命運。
劉濤接手了劉族的資源在內閣站住腳跟,內閣的票擬有他的一份。
當夜輪到劉濤值夜,宣帝召見。
“劉大人,你最近的動作不小。”
宣帝讓劉濤跪著,劉濤也不敢起。
“說說,你們夫婦打什麽算盤。”
“無本的買賣,陛下喜歡可以參一腳。拿交趾的糧食賣與瓦刺,換銀子,用銀子換倭人的金子。一兩倭寇的金子換大明的銀子,淨賺三兩白銀。”
這般直白的話語,宣帝要是不懂真是個昏君。
“有多少人這般做?”
“苗頭,讓東廠去沿海查一查便知。”宣帝不喜殺腥,不願多動武。所以劉濤也隻是提一提,等東廠的人受賄賂回京再從交易中分一杯羹。
留著海盜有用處。
“劉大人,你為人朕是昏君。”宣帝陰著臉。
“陛下恕罪。”
“你還沒達到非殺不可地步,直說。”
劉濤抬起頭,“陛下,您是明君。現在是,以後也是,將來都會是。但這也隻是文臣嘴裏的明君。而不是天下百姓,歷史河流裏的明君。”
正真的明君不需要文臣評判,自有後來人述說。讓文臣評判的明君有幾個是被深刻記住?
真正深入人心並讚頌的都是雄偉大略的天可汗。
正文 一百六十六、婦人之見
一百六十六、婦人之見
太祖開國,建文帝未建業,太宗主殺戮。到了宣帝就是守成,但對於那些不需要興兵就能獲得巨大利益的行為,宣帝也不是不能做。
劉濤給的建議實話說很能打動宣帝,但作為皇帝自控力還是有的,宣帝沒有表現出對這項目的認可。
“吃著碗裏的,看著盤裏的,才能吃成胖子。看著自己的國土,想著別國的土地,掠奪上麵的財富,不勞而獲這是草原上的無禮教魯莽人行為。
但為什麽別人能這樣對大明,大明不能這樣對異國?隻要不將這些搬到檯麵上,一樣是文禮之邦。”
劉濤的一番話與宣帝接受的孔孟之道大相逕庭,宣帝沒想到劉濤會有這麽一番大膽的想法。這種想法不止宣帝,想必朝中大臣也未出現過類似念頭吧!
大多數人秉行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主動進攻的念頭何曾出現過?
“歷來先祖先帝都是在北方留下了巨大功績,但從未有皇帝在南方留下功績,為什麽不向南探討?國力不行?不,向南探討根本不需要什麽國力,思想滲透就能控製。不能完全控製至少可以予求予取。
每隔兩年就會有大災大難,不是西邊就是南邊,一場連續三個月的災害就用去了國庫一半糧銀。有了外麵的非附屬國,完全可以將災害轉移。外來的糧食便宜,可以賑災……”
“夠了,這事容後再議。”
與預想中一樣宣帝不贊成向外擴張,即使是不用一兵一卒的擴張。
“皇上,海盜一事還請皇上深思。臣告退。”
走出大殿,看旁邊守著的內監,劉濤可以預想到文臣的反駁,宣帝與大臣討論後的反對。
劉濤預測最壞的結果是漁民向內遷移,片木不得下海。將海邊的防禦拱手於人。
被利益熏暈眼、壯大野心的海盜怎麽會放棄不勞而獲回歸農田艱苦生活?窮極思變的沿海百姓怎不會與海盜合作?
堵不如疏啊!
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臨深淵不知淵之深也,不到海邊不知海之大也,不做海的買賣不知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
目光短淺也是文臣的缺點,紙上談兵是文臣的特色!
劉濤認為自己的進到忠臣的職責,該說的都說了,上麵不重視也是上麵的決定。作為臣子需要擔君之憂,提高子明在海戰方麵的戰略意識刻不容緩。等子明獨擋一麵海戰也差不多爆發!
秦素蘭去別莊擦看今年春耕情況,未曾想遇到帶一侍衛微服私訪的宣帝。
邀請宣帝進草亭子一坐,秦秦素蘭跪著給宣帝倒茶。
宣帝是為關心百姓的好皇帝,未坐下就問春耕情況,秦素蘭也能一一作答。
末了宣帝放下茶杯,“劉夫人知道健康在朝中情況嗎?”
“未知,那裏不是臣婦能知道,夫君也未曾多說。”
宣帝瞭然,婦人不得幹政,了解朝中動向的婦人寥寥無幾。
“健康現在受到以內閣為首的派係排擠,手上的事難以展開。別人一天能做好的事,他需要三天。”
秦素蘭再給宣帝倒茶,“臣婦管一小家,手裏人有能力強的,也有能力弱的。能力強的人不管吩咐的事物多難都能順利完成,即使難做也會想方設法完成。夫君就是那樣的人。”
宣帝對劉秦氏刮目相看,不卑不亢,既不得罪上頭人也不說夫君的壞就能將話題圓回來。這不是小家小戶女子中的大多數。
“健康可有與你說過朝堂上的事?”
秦素蘭眼皮動幾下,欲言又止。
宣帝瞭然,“盡管道來,恕你無罪。”
秦素蘭看宣帝一眼,低頭。“夫君在家不多說,就聽了一耳朵。夫君喝醉時說過軍隊將軍青黃不接,這樣下去二十年內不可出一位將帥。
秦素蘭不好意思地笑,“其實這並難,海盜雖然很可惡但請不要忽視他們對沿海百姓的保護。海盜也是人,廣西的百姓也是人,我們和海盜交易也是造福百姓。
你哥哥說過一個國家要是沒有外敵在虎視眈眈,這個國家就會滅亡。海盜強大會讓朝堂忌憚,回想練兵保衛國土。這是對大明的一個鞭笞。
大明一直對西北用兵但從為對沿海用兵,證明他們忽視了海兵這一塊,而這就是我們的將來建功立業的好地。與海盜做交易也是在打探海盜的消息,知己知彼,你才能打勝仗。”
子明點頭,“明白了,我會加強對海的認識。改日找幹爹(鄭和)聊聊。”
“父親,哥哥將會怎麽樣改變廣西族群問題?”
“漢化。”
漢化,是的漢化。沒有什麽是漢族容納不了的民族和文化,不管是多麽強大的外來文明,隻要改成漢族語言,就會成為漢族的一種,它就會被儒家思想給侵占。
不管外來者對信仰多麽忠誠,隻要穿漢族衣服、吃漢食、說漢言、學習漢族文化都會變成漢人。
漢化能將外來人變成自己人,能將不同民族變成一個大家庭,這就是漢家文化的強大,漢族的魅力。
雖然接納、吸收、內化的時間長一些,但很有效果。
劉濤建議子仁運用。
“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要是感興趣就給你哥哥去信,你大哥會告訴你。”秦素蘭建議道。
“嗯。”
朝堂上沒有得到最終結論,宣帝經過幾天思考,最終決定從交趾撤兵,撤消交趾布政使司。
交趾又是一個潘國,結束了隸屬中國雲南的命運。
劉濤接手了劉族的資源在內閣站住腳跟,內閣的票擬有他的一份。
當夜輪到劉濤值夜,宣帝召見。
“劉大人,你最近的動作不小。”
宣帝讓劉濤跪著,劉濤也不敢起。
“說說,你們夫婦打什麽算盤。”
“無本的買賣,陛下喜歡可以參一腳。拿交趾的糧食賣與瓦刺,換銀子,用銀子換倭人的金子。一兩倭寇的金子換大明的銀子,淨賺三兩白銀。”
這般直白的話語,宣帝要是不懂真是個昏君。
“有多少人這般做?”
“苗頭,讓東廠去沿海查一查便知。”宣帝不喜殺腥,不願多動武。所以劉濤也隻是提一提,等東廠的人受賄賂回京再從交易中分一杯羹。
留著海盜有用處。
“劉大人,你為人朕是昏君。”宣帝陰著臉。
“陛下恕罪。”
“你還沒達到非殺不可地步,直說。”
劉濤抬起頭,“陛下,您是明君。現在是,以後也是,將來都會是。但這也隻是文臣嘴裏的明君。而不是天下百姓,歷史河流裏的明君。”
正真的明君不需要文臣評判,自有後來人述說。讓文臣評判的明君有幾個是被深刻記住?
真正深入人心並讚頌的都是雄偉大略的天可汗。
正文 一百六十六、婦人之見
一百六十六、婦人之見
太祖開國,建文帝未建業,太宗主殺戮。到了宣帝就是守成,但對於那些不需要興兵就能獲得巨大利益的行為,宣帝也不是不能做。
劉濤給的建議實話說很能打動宣帝,但作為皇帝自控力還是有的,宣帝沒有表現出對這項目的認可。
“吃著碗裏的,看著盤裏的,才能吃成胖子。看著自己的國土,想著別國的土地,掠奪上麵的財富,不勞而獲這是草原上的無禮教魯莽人行為。
但為什麽別人能這樣對大明,大明不能這樣對異國?隻要不將這些搬到檯麵上,一樣是文禮之邦。”
劉濤的一番話與宣帝接受的孔孟之道大相逕庭,宣帝沒想到劉濤會有這麽一番大膽的想法。這種想法不止宣帝,想必朝中大臣也未出現過類似念頭吧!
大多數人秉行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主動進攻的念頭何曾出現過?
“歷來先祖先帝都是在北方留下了巨大功績,但從未有皇帝在南方留下功績,為什麽不向南探討?國力不行?不,向南探討根本不需要什麽國力,思想滲透就能控製。不能完全控製至少可以予求予取。
每隔兩年就會有大災大難,不是西邊就是南邊,一場連續三個月的災害就用去了國庫一半糧銀。有了外麵的非附屬國,完全可以將災害轉移。外來的糧食便宜,可以賑災……”
“夠了,這事容後再議。”
與預想中一樣宣帝不贊成向外擴張,即使是不用一兵一卒的擴張。
“皇上,海盜一事還請皇上深思。臣告退。”
走出大殿,看旁邊守著的內監,劉濤可以預想到文臣的反駁,宣帝與大臣討論後的反對。
劉濤預測最壞的結果是漁民向內遷移,片木不得下海。將海邊的防禦拱手於人。
被利益熏暈眼、壯大野心的海盜怎麽會放棄不勞而獲回歸農田艱苦生活?窮極思變的沿海百姓怎不會與海盜合作?
堵不如疏啊!
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臨深淵不知淵之深也,不到海邊不知海之大也,不做海的買賣不知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
目光短淺也是文臣的缺點,紙上談兵是文臣的特色!
劉濤認為自己的進到忠臣的職責,該說的都說了,上麵不重視也是上麵的決定。作為臣子需要擔君之憂,提高子明在海戰方麵的戰略意識刻不容緩。等子明獨擋一麵海戰也差不多爆發!
秦素蘭去別莊擦看今年春耕情況,未曾想遇到帶一侍衛微服私訪的宣帝。
邀請宣帝進草亭子一坐,秦秦素蘭跪著給宣帝倒茶。
宣帝是為關心百姓的好皇帝,未坐下就問春耕情況,秦素蘭也能一一作答。
末了宣帝放下茶杯,“劉夫人知道健康在朝中情況嗎?”
“未知,那裏不是臣婦能知道,夫君也未曾多說。”
宣帝瞭然,婦人不得幹政,了解朝中動向的婦人寥寥無幾。
“健康現在受到以內閣為首的派係排擠,手上的事難以展開。別人一天能做好的事,他需要三天。”
秦素蘭再給宣帝倒茶,“臣婦管一小家,手裏人有能力強的,也有能力弱的。能力強的人不管吩咐的事物多難都能順利完成,即使難做也會想方設法完成。夫君就是那樣的人。”
宣帝對劉秦氏刮目相看,不卑不亢,既不得罪上頭人也不說夫君的壞就能將話題圓回來。這不是小家小戶女子中的大多數。
“健康可有與你說過朝堂上的事?”
秦素蘭眼皮動幾下,欲言又止。
宣帝瞭然,“盡管道來,恕你無罪。”
秦素蘭看宣帝一眼,低頭。“夫君在家不多說,就聽了一耳朵。夫君喝醉時說過軍隊將軍青黃不接,這樣下去二十年內不可出一位將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