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頁
(綜同人)展昭呀,莫愁! 作者:外鄉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她。
而且…無關容貌。
孟春妮是知道小龍女性子的,也懶得跟她說那些個人情世故,她也知道問小龍女估計也問不出什麽來,於是打發了她身邊的小丫頭,讓她去看看綠衣在忙什麽,要是不累的話,午飯的時候一起去小龍女的院子裏說說話。
小龍女對自己的院子成為孟春妮的聊天場地,一點都沒有反應,她仍是腳步不停的往自已的院子走,途中去看了一眼她的寶貝蜜蜂箱子,這才回了院子。
先去洗了個澡,等走出來後孟春妮看著她還在滴水的頭髮,主動上前幫她擰了幾把,“我看蜂玉去照顧那個受傷的姑娘了,你這裏就一個大丫頭,要不要再調個過來?”
小龍女搖了搖頭,否定了這個建議。
以前她也沒有丫頭照顧的。
不過那個時候有師傅,有孫婆婆和師姐……
想到這裏,小龍女的情緒便有些低落。
孟春妮看著小龍女不知道原因突然低落下來的樣子,眨巴了幾下眼睛。有些鬧不明白。
不過孟春妮並沒有出言詢問。
因為她知道,對於個慣常少言的人來說,你讓她多說幾個句都跟要她的命似的。
……
寒舍裏,孟春妮和小龍女吃飯的時候,又叫了綠衣坐陪,讓她說這一路上的見聞。而皇宮裏,一直到午膳前還在討論這著各種朝中大事。
增兵邊塞要地的事情,刻不容緩。而自古以為行軍打仗都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所以在說前些這些事情的時候,莫愁又讓張氏點了包大人,讓他負責糧草等一切軍需。
包大人聞言,遲疑了一下,然後便接下了這個任務。
本是兵部和戶部的事情,現在讓包大人跨界幹這事,確實有些為難他了。
不過包大人以及屋中的眾人也都明白,這是為了防止有人趁亂發國難財呢。
其他的事情說的差不多了,張氏又按著莫愁的指示開口道,“直到今天,本宮才發現,我大宋缺了什麽。”
眾人聽到張氏這麽一說,先是一怔,然後都低頭開始想著張氏這句話。他們朝中缺什麽,他們怎麽不知道?
幾位大人想了半天,互視一眼後恭敬的對張氏說道,“還請娘娘示下。”
“自太。祖開國以來,朝中有文試,也有武選。但縱觀我朝開國至今,文有太學國子監,可武卻不曾有一所學堂。長此以往,揚文抑武,國之戰力必將衰弱。就說今日之事,也不知是本宮孤陋寡聞,還是朝中真的隻有桑狄兩位將軍可以為朝征戰?”
說到這裏張氏頓了頓,然後透著屏風看向那邊的幾個男人,又繼續將自己想要說的話說了出來,“本宮以為我大宋應該由朝。廷出麵建一所將軍院。請從戰場上退下來的老將軍執教,針對那些有將才的璞玉開展針對性的教育。生源可以從百姓中招募,也可以從以從軍的兵士中挑選。待學滿一個學期後,送到軍營裏進行實習,以免教導出一群紙上談兵的廢物……各位大人以為如何?”
這主意是挺好的。不過,“娘娘,此前並無此例,也不合規矩。臣以為不妥。”
張氏一聽這話就笑了,“本宮弱質女流都能想到增加武力保衛國土,那麽王丞相你來告訴本宮,哪件新的事物在最開始實行的時候,多少是有例子可以遵循的?”
王丞相被問的一怔,看向左右兩旁,桑博與狄青眼睛發亮,對於張氏提出的建議滿意的不得了,不過是幾段話,兩人現在都快成為張氏的死忠粉了。
王丞相見此,抿了下嘴,將視線對上包大人。包大人想了想,站出來道,“回娘娘的話,臣也沒有想到哪一件新事情在開始之前是有例可循的。”
王丞相聽到包大人這麽說,瞬間雙眼就瞪圓了。
深吸一口氣,王丞相隻得說道,“娘娘,此事還請三思。創建將軍院,牽一髮而動全身。”
莫愁皺著眉頭看一眼說話的王丞相,不太明白建個軍校到底還有啥需要三思的,又能怎麽牽一髮而動全身。
輕輕動了動嘴,莫愁的聲音便傳到了張氏的眼中。
張氏聽完,略在心中整理了一下,這才張嘴說道,“從堯舜禹湯,再到盛世八方的大唐,朝代的更迭,讓我們知道沒有哪一個朝代是不可被取代的。而取代這些朝代的是什麽?
是四書五經還是揮舞的長矛大刀?是仁義禮智信還是鐵蹄的踐踏?一個國家的武力,決定著他的百姓是否會飽受戰亂之苦。一個國家的軍力,決定著他的鄰居是否會忌憚。
開國之初,多少武將功臣,那時候的大宋,鄰邦小國哪個敢犯?可現在的大宋呢?宋為兄,遼為弟,卻年年要給遼送歲幣,這是哪家的兄弟之道?這樣的局麵是因為什麽造成的?
我們從來都自詡泱泱大國,禮儀上邦。要本宮說,就是禮部,翰林院的那讀書人太過於懈怠。他們口口禮儀,句句仁信,他們隻教導了我們宋人,卻沒有教導那些遼人,金人和西夏人。讓一群羊對上一群狼,這就是我們一直低人一等的原因。
金,遼,西夏重武,而我大宋重文,不想一直弱勢挨打,那麽這個軍校必須建,還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裏建出來。
王丞相,你若是覺得本宮危言聳聽,仍是不同意建這個軍校,那你就在朝中選出一百名跟你有同樣想法的臣官,組織一個教化隊,深去金,遼,西夏傳播仁義理智信。什麽時候,金,遼,西夏的百姓能夠禮義出眾,文采飛揚,並且考上我大宋的狀元,你們便再回來。”
第127章
那他們這輩子是別想再回到中原了。
這是當張氏說完, 所有人心中浮現的第一個想法。
在他們這些人看來, 金, 遼, 西夏都是野蠻人。教會他們這些個東西, 那是比登天還難的事情。
可是他們卻沒有想過,就是這樣的錯誤認識, 才會讓大宋人永遠的處於下峰。
想到前方的戰士浴血奮戰, 後麵的文官就會拖後腳,莫愁的心裏便滿不是滋味。
“這一百人的教化隊, 王丞相可以隨便挑選,介時將名單報給八王爺便是了。不過說起這個選人之事, 本宮倒是以為可以先選配一些口才了得,熟悉律法之人先去與三國進行談判。
再與遼人談論此事的時候,一定要擺出我泱泱大國的氣勢來, 明確的告訴他們, 要是不立即退兵並且為之前的狂妄向大宋道歉, 從此以後, 他這個弟弟,我們大宋不要也罷。”
頓了頓,張氏看著王丞相又說道, “咱們大宋那是禮儀之邦,王丞相帶隊出發的時候,記得多拿幾本《儀典》,哪個敢不懂禮數, 你一定要好好的教導他。”教不會,就砸死他。
王丞相:“……”他怎麽有種這張娘娘在針對他的感覺呢。
難道就因為他是唯一一個主和的?
木有錯,就是在針對他。他也不想想,這一屋子人裏就他一個主和的,然後還心心念念的不想要提高軍力,這種事情,甭說莫愁了,就是張氏這個傳話筒都對他反感的不行。
而且…無關容貌。
孟春妮是知道小龍女性子的,也懶得跟她說那些個人情世故,她也知道問小龍女估計也問不出什麽來,於是打發了她身邊的小丫頭,讓她去看看綠衣在忙什麽,要是不累的話,午飯的時候一起去小龍女的院子裏說說話。
小龍女對自己的院子成為孟春妮的聊天場地,一點都沒有反應,她仍是腳步不停的往自已的院子走,途中去看了一眼她的寶貝蜜蜂箱子,這才回了院子。
先去洗了個澡,等走出來後孟春妮看著她還在滴水的頭髮,主動上前幫她擰了幾把,“我看蜂玉去照顧那個受傷的姑娘了,你這裏就一個大丫頭,要不要再調個過來?”
小龍女搖了搖頭,否定了這個建議。
以前她也沒有丫頭照顧的。
不過那個時候有師傅,有孫婆婆和師姐……
想到這裏,小龍女的情緒便有些低落。
孟春妮看著小龍女不知道原因突然低落下來的樣子,眨巴了幾下眼睛。有些鬧不明白。
不過孟春妮並沒有出言詢問。
因為她知道,對於個慣常少言的人來說,你讓她多說幾個句都跟要她的命似的。
……
寒舍裏,孟春妮和小龍女吃飯的時候,又叫了綠衣坐陪,讓她說這一路上的見聞。而皇宮裏,一直到午膳前還在討論這著各種朝中大事。
增兵邊塞要地的事情,刻不容緩。而自古以為行軍打仗都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所以在說前些這些事情的時候,莫愁又讓張氏點了包大人,讓他負責糧草等一切軍需。
包大人聞言,遲疑了一下,然後便接下了這個任務。
本是兵部和戶部的事情,現在讓包大人跨界幹這事,確實有些為難他了。
不過包大人以及屋中的眾人也都明白,這是為了防止有人趁亂發國難財呢。
其他的事情說的差不多了,張氏又按著莫愁的指示開口道,“直到今天,本宮才發現,我大宋缺了什麽。”
眾人聽到張氏這麽一說,先是一怔,然後都低頭開始想著張氏這句話。他們朝中缺什麽,他們怎麽不知道?
幾位大人想了半天,互視一眼後恭敬的對張氏說道,“還請娘娘示下。”
“自太。祖開國以來,朝中有文試,也有武選。但縱觀我朝開國至今,文有太學國子監,可武卻不曾有一所學堂。長此以往,揚文抑武,國之戰力必將衰弱。就說今日之事,也不知是本宮孤陋寡聞,還是朝中真的隻有桑狄兩位將軍可以為朝征戰?”
說到這裏張氏頓了頓,然後透著屏風看向那邊的幾個男人,又繼續將自己想要說的話說了出來,“本宮以為我大宋應該由朝。廷出麵建一所將軍院。請從戰場上退下來的老將軍執教,針對那些有將才的璞玉開展針對性的教育。生源可以從百姓中招募,也可以從以從軍的兵士中挑選。待學滿一個學期後,送到軍營裏進行實習,以免教導出一群紙上談兵的廢物……各位大人以為如何?”
這主意是挺好的。不過,“娘娘,此前並無此例,也不合規矩。臣以為不妥。”
張氏一聽這話就笑了,“本宮弱質女流都能想到增加武力保衛國土,那麽王丞相你來告訴本宮,哪件新的事物在最開始實行的時候,多少是有例子可以遵循的?”
王丞相被問的一怔,看向左右兩旁,桑博與狄青眼睛發亮,對於張氏提出的建議滿意的不得了,不過是幾段話,兩人現在都快成為張氏的死忠粉了。
王丞相見此,抿了下嘴,將視線對上包大人。包大人想了想,站出來道,“回娘娘的話,臣也沒有想到哪一件新事情在開始之前是有例可循的。”
王丞相聽到包大人這麽說,瞬間雙眼就瞪圓了。
深吸一口氣,王丞相隻得說道,“娘娘,此事還請三思。創建將軍院,牽一髮而動全身。”
莫愁皺著眉頭看一眼說話的王丞相,不太明白建個軍校到底還有啥需要三思的,又能怎麽牽一髮而動全身。
輕輕動了動嘴,莫愁的聲音便傳到了張氏的眼中。
張氏聽完,略在心中整理了一下,這才張嘴說道,“從堯舜禹湯,再到盛世八方的大唐,朝代的更迭,讓我們知道沒有哪一個朝代是不可被取代的。而取代這些朝代的是什麽?
是四書五經還是揮舞的長矛大刀?是仁義禮智信還是鐵蹄的踐踏?一個國家的武力,決定著他的百姓是否會飽受戰亂之苦。一個國家的軍力,決定著他的鄰居是否會忌憚。
開國之初,多少武將功臣,那時候的大宋,鄰邦小國哪個敢犯?可現在的大宋呢?宋為兄,遼為弟,卻年年要給遼送歲幣,這是哪家的兄弟之道?這樣的局麵是因為什麽造成的?
我們從來都自詡泱泱大國,禮儀上邦。要本宮說,就是禮部,翰林院的那讀書人太過於懈怠。他們口口禮儀,句句仁信,他們隻教導了我們宋人,卻沒有教導那些遼人,金人和西夏人。讓一群羊對上一群狼,這就是我們一直低人一等的原因。
金,遼,西夏重武,而我大宋重文,不想一直弱勢挨打,那麽這個軍校必須建,還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裏建出來。
王丞相,你若是覺得本宮危言聳聽,仍是不同意建這個軍校,那你就在朝中選出一百名跟你有同樣想法的臣官,組織一個教化隊,深去金,遼,西夏傳播仁義理智信。什麽時候,金,遼,西夏的百姓能夠禮義出眾,文采飛揚,並且考上我大宋的狀元,你們便再回來。”
第127章
那他們這輩子是別想再回到中原了。
這是當張氏說完, 所有人心中浮現的第一個想法。
在他們這些人看來, 金, 遼, 西夏都是野蠻人。教會他們這些個東西, 那是比登天還難的事情。
可是他們卻沒有想過,就是這樣的錯誤認識, 才會讓大宋人永遠的處於下峰。
想到前方的戰士浴血奮戰, 後麵的文官就會拖後腳,莫愁的心裏便滿不是滋味。
“這一百人的教化隊, 王丞相可以隨便挑選,介時將名單報給八王爺便是了。不過說起這個選人之事, 本宮倒是以為可以先選配一些口才了得,熟悉律法之人先去與三國進行談判。
再與遼人談論此事的時候,一定要擺出我泱泱大國的氣勢來, 明確的告訴他們, 要是不立即退兵並且為之前的狂妄向大宋道歉, 從此以後, 他這個弟弟,我們大宋不要也罷。”
頓了頓,張氏看著王丞相又說道, “咱們大宋那是禮儀之邦,王丞相帶隊出發的時候,記得多拿幾本《儀典》,哪個敢不懂禮數, 你一定要好好的教導他。”教不會,就砸死他。
王丞相:“……”他怎麽有種這張娘娘在針對他的感覺呢。
難道就因為他是唯一一個主和的?
木有錯,就是在針對他。他也不想想,這一屋子人裏就他一個主和的,然後還心心念念的不想要提高軍力,這種事情,甭說莫愁了,就是張氏這個傳話筒都對他反感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