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
(綜同人)展昭呀,莫愁! 作者:外鄉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想到那些不為人知的內情,八王爺更是對這個孩子矛盾極了,他懷疑先皇早就知道這個孩子在他們家。
就算先皇不知道,但這孩子畢竟是他們老趙家的種, 也是他的侄子,送到他麵前,他如何能往外推?
再來,他要是沒有收養這個孩子,或是對這個孩子不好,這事若是有一天真相大白了,他又如何麵對世人和這個孩子呢。
若是這個孩子因為他而有什麽三長兩短,他又要如何自處。
當劉妃所出的太子夭折,當先皇選中了這個孩子過繼時,八王爺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有著不為人知的肯定和遺憾。
肯定的是先皇是知道這個孩子的身世的吧。不然如何一挑就挑中了這個孩子。
遺憾的則是他們家註定是與皇位無緣了。
不然當時他們家老二還活著,也跟這個孩子差不多大小,為什麽選了做為老三的這個孩子,而沒有選老二呢?
在他看來他們家老二可比這個孩子樣樣都出挑呢。
╮(╯▽╰)╭
再之後那個孩子回了宮,然後連名義的父子關係他們都不是的時候,八王爺心中不是不後悔,當初一時的猶豫,而沒有在這個孩子還在南清宮的時候做些手腳的。比如說用自已的孩子和這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調換一下身份。
有機會的時候,他猶豫,他不肯。等沒了機會的時候,他又是遺憾,又是後悔。
他也隻是個普通人,他也想要讓自己的孩子過得更好,可是他終究過不去自己心裏那道坎。
看著他長大成人,看著他娶妻生子,看著他立了太子後,再看著他駕崩離世,八王爺本來已經不再肖想皇位的心,又一次跳動了起來。
一個幾天大小的嬰兒,如何能夠成為皇帝,那不是在拿江山社稷開玩笑呢嘛。
按著輩分,他是不能成為皇帝了,但他的兒子還可以呀。畢竟除了那幾個知道真相的人,誰不認為皇帝是他南清宮走出來的小王爺。
南清宮可以出一位皇帝,自然也可以出兩位皇帝。
兄死弟繼也或是弟死兄繼,他們老趙家也不是沒幹過……
若是沒有那份遺旨也許這一切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懷揣著這樣的心情,八王爺心中的失落與失望可想而知了。
當然拋開這些,八王爺的心中更多的是擔憂。
連百天都不滿的太子,真的能夠活到成年嗎?
沒有父親教導的太子,不曾言傳身教為君之道,這個太子真的能夠成為一個好皇帝嗎?
若是太子登基後又沒有活到成年,介時大宋必要有一場不可言說的混亂。你讓他如何不擔憂。
除此之外,八王爺更擔心的便是太子的這位生母。
若是一如劉氏那般心狠手辣,或是個心裏沒有成算,目光短淺,又野心勃勃的女人,那大宋江山就真的離斷送不遠了。
收起所有的情緒,壓下心中所有的煩悶與擔憂,八王爺還是那個風光霽月的王爺。
對於皇位,他有奢望,但他卻不會造自家人的反。隻要那皇位上坐著的人,是他們老趙家的血脈,他…不會。
看著屏風後麵坐著的女人,八王爺更擔心的則是她的心性與品德。
“王丞相的意思,本宮知曉了。包大人與兩位將軍的意思,本宮也明白。隻不知八皇叔的意思是?”
聽張氏說完這句話,八王爺眼中便閃過一抹堅定,不過隨即隱去。微微欠了欠身後,站直身子說道,“皇上剛去,太子年幼。朝中大臣忐忑,民心又渙散,本王以為此時我大宋應該將重點放在太子的登基大典上,其他的事情暫放兩旁。”他想要知道在她的心裏,名正言順成為正統重要,還是國體和犯邊更重要。
八王爺試探的話一說完,哪怕是王丞相都對著八王爺投去了幾個詫異的眼神。
狄青眼中明晃晃的不可思議,都快要實質化了。
不過隔著一層屏風,張氏與莫愁都沒有注意到罷了。
“本宮久居深宮,卻也明白一個道理。‘犯我疆者,雖遠必誅’。我大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大宋臣民的家園,絕不允許非我族類肆意踐踏和搶奪。
我趙氏皇族,得蒼天厚愛,授予皇權,本就是要守護這片土地,保護愛戴這片土地上的所有子民。百年來,我們的祖宗受大宋萬民擁戴供養,現在我們更應該兢兢業業,不忘初衷。不墜祖上英名。
本宮未入宮之前,便知道一個道理,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與知禮的明白人講道理,退一步海闊天空。可若人不與你講道,退一步就是步步退,步步緊逼,直到無路可退。
今遼,金,西夏三國欺我主年幼,以國書恐嚇割我國土,若我大宋今日退讓,豈不知便是餵大了狼子的野心,為我大宋留下後患。到時三國乘勝追擊,奪下我大宋更多的國土。那時,國不成國,還會剩下什麽?”
張氏說到這裏,頓了頓,看著都在認真聽她講話的眾人,抿了下唇,又繼續說道,“戰亂一起,必將生靈塗炭。但一味的求和與退縮的後果,不出幾年,這世間便再無大宋,而我大宋萬千子民都將成為亡國奴,任人魚肉。
我的兒子是太子,是這大宋的國主。我因生子有功,得以太後之尊。但無論是我,還是我的兒子,若是沒有守住大宋,就都不配被萬民敬仰擁戴。”深吸一口氣,張氏又換回了本宮的自稱,對著眾人說道,
“本宮可以不做這太後,本宮的兒子也可以不做這大宋的國主,但是我大宋的土地哪怕是一分一毫也不能少。我大宋子民哪怕是關在天牢裏的死刑犯,也不允許受到非我宋人的欺辱。”自己人怎麽樣,那是自己人的事情,裏外必須分得清清楚楚。
……
聽到張氏最後一句時,眾人心中都是一顫。包大人沒有想到這位從未見過的太子生母竟然會說出這般話來。心中極是震撼。
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母親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想到太子會有這麽一位母親,包大人一路提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也許,他們的大宋將會迎來一位盛世明君。
張氏說最後一句話的時候,聲音都帶著一種撕心裂肺的嘶吼,極易讓人熱血沸騰。
桑博與狄青聽到這話,哪裏還站得住,上前一步,齊齊的跪在地上。
“臣請戰,誓死扞衛疆土完整。”
“臣請戰,誓死扞衛疆土完整。”
看著跪了下來的桑博和狄青,八王爺最後的那一絲情緒也都消失了。撩起下擺,也跪了下來,“臣也請戰,誓死扞衛疆土完整。”
他雖年老,卻願為國捐軀。
大宋有這樣一位太後,哪怕太子活不過成年,他也不擔心大宋的江山社稷了。
隨著八王爺的下跪,包大人與王丞相都跪了下來。
看著跪了一地的朝中重臣,張氏看了一眼莫愁,在莫愁微笑的鼓勵下,站起了身子,然後接過太子抱在懷裏,一步一步穩穩的走出屏風。
就算先皇不知道,但這孩子畢竟是他們老趙家的種, 也是他的侄子,送到他麵前,他如何能往外推?
再來,他要是沒有收養這個孩子,或是對這個孩子不好,這事若是有一天真相大白了,他又如何麵對世人和這個孩子呢。
若是這個孩子因為他而有什麽三長兩短,他又要如何自處。
當劉妃所出的太子夭折,當先皇選中了這個孩子過繼時,八王爺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有著不為人知的肯定和遺憾。
肯定的是先皇是知道這個孩子的身世的吧。不然如何一挑就挑中了這個孩子。
遺憾的則是他們家註定是與皇位無緣了。
不然當時他們家老二還活著,也跟這個孩子差不多大小,為什麽選了做為老三的這個孩子,而沒有選老二呢?
在他看來他們家老二可比這個孩子樣樣都出挑呢。
╮(╯▽╰)╭
再之後那個孩子回了宮,然後連名義的父子關係他們都不是的時候,八王爺心中不是不後悔,當初一時的猶豫,而沒有在這個孩子還在南清宮的時候做些手腳的。比如說用自已的孩子和這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調換一下身份。
有機會的時候,他猶豫,他不肯。等沒了機會的時候,他又是遺憾,又是後悔。
他也隻是個普通人,他也想要讓自己的孩子過得更好,可是他終究過不去自己心裏那道坎。
看著他長大成人,看著他娶妻生子,看著他立了太子後,再看著他駕崩離世,八王爺本來已經不再肖想皇位的心,又一次跳動了起來。
一個幾天大小的嬰兒,如何能夠成為皇帝,那不是在拿江山社稷開玩笑呢嘛。
按著輩分,他是不能成為皇帝了,但他的兒子還可以呀。畢竟除了那幾個知道真相的人,誰不認為皇帝是他南清宮走出來的小王爺。
南清宮可以出一位皇帝,自然也可以出兩位皇帝。
兄死弟繼也或是弟死兄繼,他們老趙家也不是沒幹過……
若是沒有那份遺旨也許這一切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懷揣著這樣的心情,八王爺心中的失落與失望可想而知了。
當然拋開這些,八王爺的心中更多的是擔憂。
連百天都不滿的太子,真的能夠活到成年嗎?
沒有父親教導的太子,不曾言傳身教為君之道,這個太子真的能夠成為一個好皇帝嗎?
若是太子登基後又沒有活到成年,介時大宋必要有一場不可言說的混亂。你讓他如何不擔憂。
除此之外,八王爺更擔心的便是太子的這位生母。
若是一如劉氏那般心狠手辣,或是個心裏沒有成算,目光短淺,又野心勃勃的女人,那大宋江山就真的離斷送不遠了。
收起所有的情緒,壓下心中所有的煩悶與擔憂,八王爺還是那個風光霽月的王爺。
對於皇位,他有奢望,但他卻不會造自家人的反。隻要那皇位上坐著的人,是他們老趙家的血脈,他…不會。
看著屏風後麵坐著的女人,八王爺更擔心的則是她的心性與品德。
“王丞相的意思,本宮知曉了。包大人與兩位將軍的意思,本宮也明白。隻不知八皇叔的意思是?”
聽張氏說完這句話,八王爺眼中便閃過一抹堅定,不過隨即隱去。微微欠了欠身後,站直身子說道,“皇上剛去,太子年幼。朝中大臣忐忑,民心又渙散,本王以為此時我大宋應該將重點放在太子的登基大典上,其他的事情暫放兩旁。”他想要知道在她的心裏,名正言順成為正統重要,還是國體和犯邊更重要。
八王爺試探的話一說完,哪怕是王丞相都對著八王爺投去了幾個詫異的眼神。
狄青眼中明晃晃的不可思議,都快要實質化了。
不過隔著一層屏風,張氏與莫愁都沒有注意到罷了。
“本宮久居深宮,卻也明白一個道理。‘犯我疆者,雖遠必誅’。我大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大宋臣民的家園,絕不允許非我族類肆意踐踏和搶奪。
我趙氏皇族,得蒼天厚愛,授予皇權,本就是要守護這片土地,保護愛戴這片土地上的所有子民。百年來,我們的祖宗受大宋萬民擁戴供養,現在我們更應該兢兢業業,不忘初衷。不墜祖上英名。
本宮未入宮之前,便知道一個道理,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與知禮的明白人講道理,退一步海闊天空。可若人不與你講道,退一步就是步步退,步步緊逼,直到無路可退。
今遼,金,西夏三國欺我主年幼,以國書恐嚇割我國土,若我大宋今日退讓,豈不知便是餵大了狼子的野心,為我大宋留下後患。到時三國乘勝追擊,奪下我大宋更多的國土。那時,國不成國,還會剩下什麽?”
張氏說到這裏,頓了頓,看著都在認真聽她講話的眾人,抿了下唇,又繼續說道,“戰亂一起,必將生靈塗炭。但一味的求和與退縮的後果,不出幾年,這世間便再無大宋,而我大宋萬千子民都將成為亡國奴,任人魚肉。
我的兒子是太子,是這大宋的國主。我因生子有功,得以太後之尊。但無論是我,還是我的兒子,若是沒有守住大宋,就都不配被萬民敬仰擁戴。”深吸一口氣,張氏又換回了本宮的自稱,對著眾人說道,
“本宮可以不做這太後,本宮的兒子也可以不做這大宋的國主,但是我大宋的土地哪怕是一分一毫也不能少。我大宋子民哪怕是關在天牢裏的死刑犯,也不允許受到非我宋人的欺辱。”自己人怎麽樣,那是自己人的事情,裏外必須分得清清楚楚。
……
聽到張氏最後一句時,眾人心中都是一顫。包大人沒有想到這位從未見過的太子生母竟然會說出這般話來。心中極是震撼。
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母親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想到太子會有這麽一位母親,包大人一路提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也許,他們的大宋將會迎來一位盛世明君。
張氏說最後一句話的時候,聲音都帶著一種撕心裂肺的嘶吼,極易讓人熱血沸騰。
桑博與狄青聽到這話,哪裏還站得住,上前一步,齊齊的跪在地上。
“臣請戰,誓死扞衛疆土完整。”
“臣請戰,誓死扞衛疆土完整。”
看著跪了下來的桑博和狄青,八王爺最後的那一絲情緒也都消失了。撩起下擺,也跪了下來,“臣也請戰,誓死扞衛疆土完整。”
他雖年老,卻願為國捐軀。
大宋有這樣一位太後,哪怕太子活不過成年,他也不擔心大宋的江山社稷了。
隨著八王爺的下跪,包大人與王丞相都跪了下來。
看著跪了一地的朝中重臣,張氏看了一眼莫愁,在莫愁微笑的鼓勵下,站起了身子,然後接過太子抱在懷裏,一步一步穩穩的走出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