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這就是佛子。
毋庸置疑,名副其實。
在見到佛子之前,善慈無數次想,佛子該是怎麽樣的呢?
是聖潔,是威嚴,是慈悲,還是純淨?
看到瞭然的那一刻,他所有的想像都被推翻了。
這位行走在人間的佛子,並不純粹,而是渾身上下都充滿了矛盾。
善與惡,黑與白,正與邪,溫柔與冷酷,多情與無情,在佛子身上的界限並不確定,而是很模糊,甚至隱隱有交融的趨勢。
這是一個可以憐憫卑微螻蟻,也可以輕易取惡人性命的人。
然而善慈卻對佛子的身份充滿了奇異的篤定感,仿佛命運指引,心中有感。
佛有菩薩心腸,亦有金剛怒目。
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度之。1
謝安歌走到二人不遠處,微微低頭,脖頸彎出了美麗的弧度,如天鵝垂首,雙手合掌於心口處,掌背微躬,掌心略彎,“阿彌陀佛。”
又走近老方丈,抬起頭道:“師父,弟子來了。”
戒嗔抬起右手往木墩一指,“坐。”又指著謝安歌對善慈道,“這是我那徒弟。”
“阿彌陀佛,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今日一見佛子,果然如此,老衲不虛此行。”善慈眼神明亮不似垂垂老矣,十分衷心地道。
“這是寒山寺的善慈大師。”
“善慈大師言重了。”謝安歌很不走心地道。
他覺得自己很優秀,文成武德,值得任何人誇獎,但世情要求他謙虛,若是自吹自捧,便要被人罵輕狂了。
見怪不怪的老方丈不動如山,淡定地喝起了茶。
善慈大師也看出了佛子的言不由衷,有些意外,卻不驚訝,之前隻覺得佛子就應該是怎樣怎樣,但是現在謝安歌隻須站在那裏,就令人覺得,他就是佛子,佛子就應該是這樣的。
於是,善慈大師很友好地和謝安歌探討起佛法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善慈大師的談興越來越濃,與謝安歌你來我往,彼此辯駁,戒嗔方丈在一旁一句話也插不上。
無人得知,善慈的心底已經掀起了滔天巨浪。自皈依佛門以來,他吃齋念佛,憐貧惜弱,恪守清規戒律,熟讀佛門典籍,從未有一日放鬆修為。
直至今日,他已經一百二十四歲有餘,堪稱佛門萬事通。
他也曾與各路修為高深的佛教徒請教佛法,卻從未盡過全力——因為不必,要不是一直半隱居於山寺中,必定能名揚天下。
而謝安歌尚且不滿弱冠之年,在佛法上的修為已經與他不相上下。
善慈長長吸氣,又吐出一口濁氣,望著謝安歌感嘆,“天亦妒之啊。”
“大師佛法無邊,小僧亦深感敬佩。”謝安歌很認真地道。
自家事自家清楚,他不過是占了活了幾輩子的便宜,仗著記憶力好,將法華寺收藏的佛教典籍硬生生地背了下來,又兼之見識廣,懂得不少辯論的技巧,才占了上風。
而善慈大師卻是真正的憑藉一己之力,鑽研佛法,精進修為。他說出來的每一句話,都是他自己認可的、深以為然的,才拿出來與人論法。
更令人肅然起敬的是,這位大師不僅僅是學佛法,懂佛法,更是在“做”佛法。
佛法是他的堅持和信仰,更是他的三觀。
晨鍾暮鼓裏,有他的佛;敲經念佛裏,有他的佛;接人待物裏,也有他的佛;紅塵萬丈裏,更是有他的佛。
可是,謝安歌不同。
他首先認可的是道,然後才是佛。
縱使佛教為了進入中原,與本土文化進行了融合,借鑑了道家、儒家、陰陽家等學說,但它的核心始終是不變的。
道骨佛衣,即使說禪論法贏了,謝安歌也心知其實自己是輸了。
“古來今往,知易行難,像大師這樣知行合一的,能有幾人?今日與大師論法,小僧獲益匪淺,還請大師受小僧一禮。”謝安歌行禮畢,慢慢地閉上了雙目,陷入了沉思中。
“阿彌陀佛!”老方丈念了聲佛號,和善慈大師離開,將空間留給了謝安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而自己,又有多久沒有反省過自身了呢?
我的道是什麽?
我是否在朝著我的道前進?
我的道有沒有得到精進?
我是否在不斷地、謙虛地學習?
……
一問接一問,無情地拷問著自己的靈魂,謝安歌漸漸生出了羞愧之感。
在這個過程中,一個個否定的回答令他冷汗直流,一道道驚雷在神識中響起,將無謂的高傲一點點擊碎。
陽光中,茶樹下,清茶旁,有一僧人雙目緊閉,眉峰隆起,汗珠從他的皮膚上不斷滑落。
道,碎了又重組,不如之前精巧,卻堅固了許多。
神識從溪流變成了湖泊,一條條分流匯聚於大湖,清澈見底的小溪化為了深不可測的湖泊,劍意在重水下一點點打磨。
外放的、咄咄逼人的氣勢慢慢收攏,斂於心中,以後操縱起來也會更加容易。
最後,謝安歌不得不承認,他的道是很美,如琉璃般流光溢彩,卻太過易碎,輕輕一推,便會粉身碎骨。
毋庸置疑,名副其實。
在見到佛子之前,善慈無數次想,佛子該是怎麽樣的呢?
是聖潔,是威嚴,是慈悲,還是純淨?
看到瞭然的那一刻,他所有的想像都被推翻了。
這位行走在人間的佛子,並不純粹,而是渾身上下都充滿了矛盾。
善與惡,黑與白,正與邪,溫柔與冷酷,多情與無情,在佛子身上的界限並不確定,而是很模糊,甚至隱隱有交融的趨勢。
這是一個可以憐憫卑微螻蟻,也可以輕易取惡人性命的人。
然而善慈卻對佛子的身份充滿了奇異的篤定感,仿佛命運指引,心中有感。
佛有菩薩心腸,亦有金剛怒目。
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度之。1
謝安歌走到二人不遠處,微微低頭,脖頸彎出了美麗的弧度,如天鵝垂首,雙手合掌於心口處,掌背微躬,掌心略彎,“阿彌陀佛。”
又走近老方丈,抬起頭道:“師父,弟子來了。”
戒嗔抬起右手往木墩一指,“坐。”又指著謝安歌對善慈道,“這是我那徒弟。”
“阿彌陀佛,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今日一見佛子,果然如此,老衲不虛此行。”善慈眼神明亮不似垂垂老矣,十分衷心地道。
“這是寒山寺的善慈大師。”
“善慈大師言重了。”謝安歌很不走心地道。
他覺得自己很優秀,文成武德,值得任何人誇獎,但世情要求他謙虛,若是自吹自捧,便要被人罵輕狂了。
見怪不怪的老方丈不動如山,淡定地喝起了茶。
善慈大師也看出了佛子的言不由衷,有些意外,卻不驚訝,之前隻覺得佛子就應該是怎樣怎樣,但是現在謝安歌隻須站在那裏,就令人覺得,他就是佛子,佛子就應該是這樣的。
於是,善慈大師很友好地和謝安歌探討起佛法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善慈大師的談興越來越濃,與謝安歌你來我往,彼此辯駁,戒嗔方丈在一旁一句話也插不上。
無人得知,善慈的心底已經掀起了滔天巨浪。自皈依佛門以來,他吃齋念佛,憐貧惜弱,恪守清規戒律,熟讀佛門典籍,從未有一日放鬆修為。
直至今日,他已經一百二十四歲有餘,堪稱佛門萬事通。
他也曾與各路修為高深的佛教徒請教佛法,卻從未盡過全力——因為不必,要不是一直半隱居於山寺中,必定能名揚天下。
而謝安歌尚且不滿弱冠之年,在佛法上的修為已經與他不相上下。
善慈長長吸氣,又吐出一口濁氣,望著謝安歌感嘆,“天亦妒之啊。”
“大師佛法無邊,小僧亦深感敬佩。”謝安歌很認真地道。
自家事自家清楚,他不過是占了活了幾輩子的便宜,仗著記憶力好,將法華寺收藏的佛教典籍硬生生地背了下來,又兼之見識廣,懂得不少辯論的技巧,才占了上風。
而善慈大師卻是真正的憑藉一己之力,鑽研佛法,精進修為。他說出來的每一句話,都是他自己認可的、深以為然的,才拿出來與人論法。
更令人肅然起敬的是,這位大師不僅僅是學佛法,懂佛法,更是在“做”佛法。
佛法是他的堅持和信仰,更是他的三觀。
晨鍾暮鼓裏,有他的佛;敲經念佛裏,有他的佛;接人待物裏,也有他的佛;紅塵萬丈裏,更是有他的佛。
可是,謝安歌不同。
他首先認可的是道,然後才是佛。
縱使佛教為了進入中原,與本土文化進行了融合,借鑑了道家、儒家、陰陽家等學說,但它的核心始終是不變的。
道骨佛衣,即使說禪論法贏了,謝安歌也心知其實自己是輸了。
“古來今往,知易行難,像大師這樣知行合一的,能有幾人?今日與大師論法,小僧獲益匪淺,還請大師受小僧一禮。”謝安歌行禮畢,慢慢地閉上了雙目,陷入了沉思中。
“阿彌陀佛!”老方丈念了聲佛號,和善慈大師離開,將空間留給了謝安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而自己,又有多久沒有反省過自身了呢?
我的道是什麽?
我是否在朝著我的道前進?
我的道有沒有得到精進?
我是否在不斷地、謙虛地學習?
……
一問接一問,無情地拷問著自己的靈魂,謝安歌漸漸生出了羞愧之感。
在這個過程中,一個個否定的回答令他冷汗直流,一道道驚雷在神識中響起,將無謂的高傲一點點擊碎。
陽光中,茶樹下,清茶旁,有一僧人雙目緊閉,眉峰隆起,汗珠從他的皮膚上不斷滑落。
道,碎了又重組,不如之前精巧,卻堅固了許多。
神識從溪流變成了湖泊,一條條分流匯聚於大湖,清澈見底的小溪化為了深不可測的湖泊,劍意在重水下一點點打磨。
外放的、咄咄逼人的氣勢慢慢收攏,斂於心中,以後操縱起來也會更加容易。
最後,謝安歌不得不承認,他的道是很美,如琉璃般流光溢彩,卻太過易碎,輕輕一推,便會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