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點,顧長風帶兵打仗多是穩紮穩打,少了一點武人的狠厲和魯勇。下屬不聽他的,他一籌莫展,沒想過要殺幾個人立威。天順帝被押到陣前,顧長風投鼠忌器並沒有組織有效的攻擊,生怕傷了皇帝。
二十萬大軍被施肇達滅了兩萬,收編了十八萬,簡直白白地送給了敵人。
天順四年征月,梁玄琛幾乎與顧長風同時到達西安,談判失敗,他也被扣在西安。
聽說梁玄琛被扣在西安,常清河的老毛病又犯了,隻是上一次他帶著上千人的部隊深入漠北,救回了他要救的人。這一次他故伎重施,卻忘了長城之外徘徊在草原上的狼,還有森林裏的虎。
十年前那日鬆勾結外敵殺害了自己的可汗蘇赫巴魯,取而代之。十年時間他勵精圖治,壯大了蒙古。南朝小皇帝遠征瓦剌滅了韃靼屠城西夏的消息早就傳到了他的耳朵裏,他一直關注著西安的戰事。當他聽說四十萬大軍在西安內耗,他知道機會來了。
機不可失,時不我待,黃金帝國的美夢馬上就要實現了。
天順四年二月,呼號的北風裹挾著黃沙吹過長城,一起過來的還有草原狼和東北虎,那日鬆聯合女真部族破了居庸關,大軍揮師南下。
目標京城。
孝穆睿皇後之死引發的這一係列悲劇正在上演,序幕早已拉開,戰火四起,滿目瘡痍。
帝國風雨飄搖。
第135章 山雨欲來
天順四年二月二十日, 梁後下詔廢帝, 立天順帝之子, 年僅一歲多的韓啟昊為新帝,未滿十九歲的天順帝成了太上皇。
梁冠璟從未想過,有一天她會以這種方式再次坐到龍椅上。
很多年以前, 她在這張椅子上坐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在滿朝文武的反對之下,她不甘心地退居後宮。今天她坐在這裏, 看到滿朝文武依然在吵架,這一次他們倒是沒有讓她退下,因為她的身側,貞化帝剛剛吃完奶, 由韓國夫人抱在懷裏, 對於朝堂上吵吵嚷嚷的一切他漠不關心,睡得還挺香。滿朝文武願意對一個奶娃娃跪拜,卻不願意對一個女人跪拜。
立韓啟昊也是沒有辦法,立壽王韓允清,這是萬萬不行的,他爹是顧長風, 明擺著的!齊王已薨, 周王韓允澈代替他在嶺南就藩,嶺南山高路遠, 來不及回京城了。立遼東的寧王韓允漣,他也隻有十二歲, 而且來京城的路被那日鬆的部隊堵著,他的母妃,已經貶為庶人的蘇氏可不想讓他在這個時候來京城送死。
朝堂上吵鬧不休,吵的內容五花八門,有一件事被扯出來了,有大臣質問梁後:「是你毒死了成宗皇帝的弟弟齊王!」
梁後癱在龍椅裏,她已經連續幾天沒有好好睡覺,精神疲憊,滿麵倦容,用一手扶著下巴,她懶洋洋地看著下麵這位大臣,麵不改色地說道:「齊王乃因病薨世。」
「聽說遺詔是傳位給齊王的,有沒有這回事?」
「哀家沒有見過遺詔裏寫的什麽。」她沒有說謊,她隻是聽宣,並沒有機會看遺詔。
這時候幾個大臣拉扯著當夜聽宣的另外四人,一定要他們說出真相,告訴滿朝文武,是不是梁後燒了遺詔。
梁後沉靜的目光落在內閣首輔唐一昕的臉上,唐一昕看著戶部尚書,說出了一句被後世認為媲美梁後機智的話,他說:「梁後並沒有燒遺詔。」他也沒有說謊,燒了遺詔的是韓國夫人。
當年韓國夫人留下了這六個人,他們終於在危急時刻發揮了作用,進一步證明了天順帝是名正言順即位的。
既然如此,少年皇帝犯下的錯就不是梁後的錯,而是洪熙帝的錯,他生錯了兒子,立錯了太子。
吵完了這個,接下來要吵戰還是逃。
梁後和唐一昕主戰,而朝裏大部分人都建議南遷,
梁冠璟轉頭問兵部尚書,「你的建議呢?」
兵部尚書的建議是先南遷,同時派遣使者和施肇達再談談,朝廷既然已經廢了小皇帝,四十萬大軍先拉回來打蒙古和女真人,挾持天子之罪一筆勾銷。
何其天真?
這天下姓韓,姓施,還是姓顧,有差別嗎?蒙古人的鐵蹄踏過,姓誰的都一樣。
梁後道:「施肇達的大軍從西安開過來,京城已經淪陷了,京城淪陷,國門失守,南方富庶之地民不聊生,沒有南方的糧草餉銀,施肇達的四十萬兵馬吃什麽喝什麽,還有餘力抵抗蒙古人嗎?你要南遷,你滾吧,堂堂兵部尚書主張投降逃跑,明日不用來上朝了。」
內閣首輔唐一昕拱手,剛剛說了一句:「梁後……」
梁冠璟指著他道:「即日起,你就是兵部尚書。」
再說南遷的沒有改主意立時倒戈,但是他們終於不再提南遷的事了,大部分人保持了沉默,隻用充滿質疑的目光看著龍椅上的梁後。
梁冠璟道:「如果今天是施肇達兵臨城下,我會同意南遷,但是太-祖皇帝滅了蒙古,趕走強盜,才創下今天的基業,諸位忍心見這個國家毀於一旦,又恢復前朝時的景象嗎?我們守住國門,是守住後方千千萬萬的百姓,是守護我華夏子民。施肇達若是明知外敵來犯,還袖手旁觀,他就不配做這個皇帝,他也做不長這個皇帝。」
可是靠這點人,怎麽和蒙古人打,據說他們帶了三十萬大軍過來。
梁冠璟道:「三十萬?是那日鬆告訴你的,還是你自己去調查的?他的人最多不超過五萬。」
二十萬大軍被施肇達滅了兩萬,收編了十八萬,簡直白白地送給了敵人。
天順四年征月,梁玄琛幾乎與顧長風同時到達西安,談判失敗,他也被扣在西安。
聽說梁玄琛被扣在西安,常清河的老毛病又犯了,隻是上一次他帶著上千人的部隊深入漠北,救回了他要救的人。這一次他故伎重施,卻忘了長城之外徘徊在草原上的狼,還有森林裏的虎。
十年前那日鬆勾結外敵殺害了自己的可汗蘇赫巴魯,取而代之。十年時間他勵精圖治,壯大了蒙古。南朝小皇帝遠征瓦剌滅了韃靼屠城西夏的消息早就傳到了他的耳朵裏,他一直關注著西安的戰事。當他聽說四十萬大軍在西安內耗,他知道機會來了。
機不可失,時不我待,黃金帝國的美夢馬上就要實現了。
天順四年二月,呼號的北風裹挾著黃沙吹過長城,一起過來的還有草原狼和東北虎,那日鬆聯合女真部族破了居庸關,大軍揮師南下。
目標京城。
孝穆睿皇後之死引發的這一係列悲劇正在上演,序幕早已拉開,戰火四起,滿目瘡痍。
帝國風雨飄搖。
第135章 山雨欲來
天順四年二月二十日, 梁後下詔廢帝, 立天順帝之子, 年僅一歲多的韓啟昊為新帝,未滿十九歲的天順帝成了太上皇。
梁冠璟從未想過,有一天她會以這種方式再次坐到龍椅上。
很多年以前, 她在這張椅子上坐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在滿朝文武的反對之下,她不甘心地退居後宮。今天她坐在這裏, 看到滿朝文武依然在吵架,這一次他們倒是沒有讓她退下,因為她的身側,貞化帝剛剛吃完奶, 由韓國夫人抱在懷裏, 對於朝堂上吵吵嚷嚷的一切他漠不關心,睡得還挺香。滿朝文武願意對一個奶娃娃跪拜,卻不願意對一個女人跪拜。
立韓啟昊也是沒有辦法,立壽王韓允清,這是萬萬不行的,他爹是顧長風, 明擺著的!齊王已薨, 周王韓允澈代替他在嶺南就藩,嶺南山高路遠, 來不及回京城了。立遼東的寧王韓允漣,他也隻有十二歲, 而且來京城的路被那日鬆的部隊堵著,他的母妃,已經貶為庶人的蘇氏可不想讓他在這個時候來京城送死。
朝堂上吵鬧不休,吵的內容五花八門,有一件事被扯出來了,有大臣質問梁後:「是你毒死了成宗皇帝的弟弟齊王!」
梁後癱在龍椅裏,她已經連續幾天沒有好好睡覺,精神疲憊,滿麵倦容,用一手扶著下巴,她懶洋洋地看著下麵這位大臣,麵不改色地說道:「齊王乃因病薨世。」
「聽說遺詔是傳位給齊王的,有沒有這回事?」
「哀家沒有見過遺詔裏寫的什麽。」她沒有說謊,她隻是聽宣,並沒有機會看遺詔。
這時候幾個大臣拉扯著當夜聽宣的另外四人,一定要他們說出真相,告訴滿朝文武,是不是梁後燒了遺詔。
梁後沉靜的目光落在內閣首輔唐一昕的臉上,唐一昕看著戶部尚書,說出了一句被後世認為媲美梁後機智的話,他說:「梁後並沒有燒遺詔。」他也沒有說謊,燒了遺詔的是韓國夫人。
當年韓國夫人留下了這六個人,他們終於在危急時刻發揮了作用,進一步證明了天順帝是名正言順即位的。
既然如此,少年皇帝犯下的錯就不是梁後的錯,而是洪熙帝的錯,他生錯了兒子,立錯了太子。
吵完了這個,接下來要吵戰還是逃。
梁後和唐一昕主戰,而朝裏大部分人都建議南遷,
梁冠璟轉頭問兵部尚書,「你的建議呢?」
兵部尚書的建議是先南遷,同時派遣使者和施肇達再談談,朝廷既然已經廢了小皇帝,四十萬大軍先拉回來打蒙古和女真人,挾持天子之罪一筆勾銷。
何其天真?
這天下姓韓,姓施,還是姓顧,有差別嗎?蒙古人的鐵蹄踏過,姓誰的都一樣。
梁後道:「施肇達的大軍從西安開過來,京城已經淪陷了,京城淪陷,國門失守,南方富庶之地民不聊生,沒有南方的糧草餉銀,施肇達的四十萬兵馬吃什麽喝什麽,還有餘力抵抗蒙古人嗎?你要南遷,你滾吧,堂堂兵部尚書主張投降逃跑,明日不用來上朝了。」
內閣首輔唐一昕拱手,剛剛說了一句:「梁後……」
梁冠璟指著他道:「即日起,你就是兵部尚書。」
再說南遷的沒有改主意立時倒戈,但是他們終於不再提南遷的事了,大部分人保持了沉默,隻用充滿質疑的目光看著龍椅上的梁後。
梁冠璟道:「如果今天是施肇達兵臨城下,我會同意南遷,但是太-祖皇帝滅了蒙古,趕走強盜,才創下今天的基業,諸位忍心見這個國家毀於一旦,又恢復前朝時的景象嗎?我們守住國門,是守住後方千千萬萬的百姓,是守護我華夏子民。施肇達若是明知外敵來犯,還袖手旁觀,他就不配做這個皇帝,他也做不長這個皇帝。」
可是靠這點人,怎麽和蒙古人打,據說他們帶了三十萬大軍過來。
梁冠璟道:「三十萬?是那日鬆告訴你的,還是你自己去調查的?他的人最多不超過五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