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語間,袁謾神情如常,又非往日如沐春風之色,眸色隱隱蕭索,想來不過是一時假像,她望向旬長清,忽淡淡道:“你為何來此?”
“我放心不下你,眼下不過我可以放心了,”旬長清神色沒有多少變化,指尖在袁謾肩上戳了一戳,道:“你可知陛下有削藩之意?”
提及政事,袁謾拍了拍旬長清的腦袋,笑話她:“小孩子就該好好看書,再不濟繡花習琴,你那個師父文韜武略,不似俗人,好好學,免得替你母妃丟人。”
好端端地又將她當作一個孩子,眉毛皺成一團,小眼睛眯了眯,可惜威懾力不足,不足以嚇退袁謾,她改了條道,伸手點了點她的胸口,道:“可你方才與一個孩子談起情愛之事,又是何故。”
“嘖嘖嘖……旬家的姑娘都是人精,怕了你了,我聽父親提及此事,陛下念著舊情,並無削藩之意,但朝中已經有人主張削藩了,長此以往,耳旁風多了,難保陛下會動心。”
皇後之黨,邵氏門人遍布大齊,若一力主張,隻怕不過幾載,削藩之舉便會出現。
袁謾拍開了旬長清的手,又道:“先動也是異姓王穀梁幹,平南王府隻怕不會輕易被削藩,你急什麽,再者你父親握著的可是大齊一半兵力,陛下都得仰仗他,有何可懼。
”
武人都會這般想,想著為國戍守邊境,可忘了功高蓋主,易被君王所疑,更被其他朝臣所妒。
旬長清又是托腮沉思,如此說來,宮中削藩一事已在探討了。她望了一眼桌上的紙筆,扯過來一張紙,腦海中回憶著父親寫於她的家書,這些日子她臨摹了數次,況且穀梁幹對父親的字跡並不相熟,她的仿寫應該可以矇騙過去。
提筆寫了幾字,又拿蠟油密封了,遞於袁謾,笑道:“你將這個親自交於穀梁幹,秘密,不要告知他人,若問寫信之人,你可回答是故人,其他都不必答。”
袁謾拿著信上下看了一眼,狐疑道:“這裏麵莫不是你這個孩子向穀梁幹要的禮物,別陷害我啊,我可膽子小,經不住你這般玩弄。”
旬長清向袁謾勾了勾指尖,示意她近前,一麵道:“自有跑腿的禮物送你。”
袁謾見半大的孩子一臉肅然,也聽話湊了過去,聽她說了一句,心底一震,眼前恍恍不得清明,舌尖都在打顫,語不成句:“你……你如……怎麽知道此事?”
點化到通明之處即可,旬長清不願與人太過親近,說完了話又推開了袁謾,嘴角銜笑,道:“師父告知與我,你需保密才是,如何去做,阿素姐姐聰明,自有辦法,明日我們就會離開,我入淩雲後,消息閉塞,還望你傳些帝京趣事於我。”
若想知道皇帝的想法,恐隻有近臣才會知曉;宮中大事亦不會漏過禁衛軍統領的眼睛,袁謾這顆棋子算是埋入了皇帝心中了。
明王穀梁幹是大齊唯一的異姓王,也是手握重兵的將軍,他的父親穀梁淵年少征戰,英名早播,是不可多得的將才,虎父無犬子,穀梁幹子承父業,守在了邊城。
若想動藩王,穀梁幹定是第一個,之後才會是平南王。由簡入難,才是定理。但削藩不是易事,牽連武將太多,就看穀梁幹如何應對了。
人走後,袁謾不由搖頭,方才話中涵義她已知曉,不過些許消息罷了,與方才旬長清的一句話比起來,她可收穫多了。垂眸看著刻畫路線的地圖,鼻間空氣都疏通了許多,胸臆十分舒緩,折騰了這般久的日子,就是不知阿素可會記恨她,該不該尋個日子哄哄她。
回去後,旬長清走在衛淩詞身後,看不清她的神情,隻緊緊盯著她淺青色的衣裙,小心探問道:“師父,您是如何得知?”
衛淩詞走得很快,又念及她一雙小短腿,又放慢了腳步,將執著燈籠的手稍稍後移,“為師自有知曉之法,你無須多問。”
再問,隻怕要挨訓了,總有一天會知曉,無可急迫,她望著腳下不平的石子路,她在衛淩詞放慢的腳步中漸漸與她平齊,秋日的月色入目後即化冰清,如衛淩詞的眸色一般皎皎,她道:“師父,明日我們回淩雲。”
月下的這張容顏清冷至極,可又在半明半暗流光中,衛淩詞莞爾回道:“隨你。”
含元殿早朝後,獨留三名朝臣與帝王,連參與朝政的幾位皇子都未曾留在內。
皇帝皺眉看著桌案上堆積如山的奏疏,“邊疆已無戰事,很多人上奏削藩,你們如何想。”這些奏疏擺了多日,愈積愈多,讓他不得不正視,朝中為了此事爭論不休,上下更是雞飛狗跳,若不下定論,隻怕毫無休止。
朝中自作幾派,相互攻訐,相互結黨,乃是常事,因此皇帝隻留下幾人,都是朝中清廉之流,與皇子黨爭無甚關聯。
此言一出,三人麵麵相覷,其中禦史大夫蕭廉上前一步道:“回陛下,削藩乃是大事,如藩王配合,倒是便宜行事,若是藩王不願,隻怕會起幹戈。”
皇帝冷笑道:“不願便是不服,朕的命令,他們膽敢違抗?”
“陛下,臣認為邊疆雖臣服多年,但邊境之事歷來是朝廷防範之本,若無端撤下兵力與主將,難不保邊疆人會生異心,西南戰事平穩不過幾載,貿然削藩,隻怕便宜了西番人,如此不妥。”
“我放心不下你,眼下不過我可以放心了,”旬長清神色沒有多少變化,指尖在袁謾肩上戳了一戳,道:“你可知陛下有削藩之意?”
提及政事,袁謾拍了拍旬長清的腦袋,笑話她:“小孩子就該好好看書,再不濟繡花習琴,你那個師父文韜武略,不似俗人,好好學,免得替你母妃丟人。”
好端端地又將她當作一個孩子,眉毛皺成一團,小眼睛眯了眯,可惜威懾力不足,不足以嚇退袁謾,她改了條道,伸手點了點她的胸口,道:“可你方才與一個孩子談起情愛之事,又是何故。”
“嘖嘖嘖……旬家的姑娘都是人精,怕了你了,我聽父親提及此事,陛下念著舊情,並無削藩之意,但朝中已經有人主張削藩了,長此以往,耳旁風多了,難保陛下會動心。”
皇後之黨,邵氏門人遍布大齊,若一力主張,隻怕不過幾載,削藩之舉便會出現。
袁謾拍開了旬長清的手,又道:“先動也是異姓王穀梁幹,平南王府隻怕不會輕易被削藩,你急什麽,再者你父親握著的可是大齊一半兵力,陛下都得仰仗他,有何可懼。
”
武人都會這般想,想著為國戍守邊境,可忘了功高蓋主,易被君王所疑,更被其他朝臣所妒。
旬長清又是托腮沉思,如此說來,宮中削藩一事已在探討了。她望了一眼桌上的紙筆,扯過來一張紙,腦海中回憶著父親寫於她的家書,這些日子她臨摹了數次,況且穀梁幹對父親的字跡並不相熟,她的仿寫應該可以矇騙過去。
提筆寫了幾字,又拿蠟油密封了,遞於袁謾,笑道:“你將這個親自交於穀梁幹,秘密,不要告知他人,若問寫信之人,你可回答是故人,其他都不必答。”
袁謾拿著信上下看了一眼,狐疑道:“這裏麵莫不是你這個孩子向穀梁幹要的禮物,別陷害我啊,我可膽子小,經不住你這般玩弄。”
旬長清向袁謾勾了勾指尖,示意她近前,一麵道:“自有跑腿的禮物送你。”
袁謾見半大的孩子一臉肅然,也聽話湊了過去,聽她說了一句,心底一震,眼前恍恍不得清明,舌尖都在打顫,語不成句:“你……你如……怎麽知道此事?”
點化到通明之處即可,旬長清不願與人太過親近,說完了話又推開了袁謾,嘴角銜笑,道:“師父告知與我,你需保密才是,如何去做,阿素姐姐聰明,自有辦法,明日我們就會離開,我入淩雲後,消息閉塞,還望你傳些帝京趣事於我。”
若想知道皇帝的想法,恐隻有近臣才會知曉;宮中大事亦不會漏過禁衛軍統領的眼睛,袁謾這顆棋子算是埋入了皇帝心中了。
明王穀梁幹是大齊唯一的異姓王,也是手握重兵的將軍,他的父親穀梁淵年少征戰,英名早播,是不可多得的將才,虎父無犬子,穀梁幹子承父業,守在了邊城。
若想動藩王,穀梁幹定是第一個,之後才會是平南王。由簡入難,才是定理。但削藩不是易事,牽連武將太多,就看穀梁幹如何應對了。
人走後,袁謾不由搖頭,方才話中涵義她已知曉,不過些許消息罷了,與方才旬長清的一句話比起來,她可收穫多了。垂眸看著刻畫路線的地圖,鼻間空氣都疏通了許多,胸臆十分舒緩,折騰了這般久的日子,就是不知阿素可會記恨她,該不該尋個日子哄哄她。
回去後,旬長清走在衛淩詞身後,看不清她的神情,隻緊緊盯著她淺青色的衣裙,小心探問道:“師父,您是如何得知?”
衛淩詞走得很快,又念及她一雙小短腿,又放慢了腳步,將執著燈籠的手稍稍後移,“為師自有知曉之法,你無須多問。”
再問,隻怕要挨訓了,總有一天會知曉,無可急迫,她望著腳下不平的石子路,她在衛淩詞放慢的腳步中漸漸與她平齊,秋日的月色入目後即化冰清,如衛淩詞的眸色一般皎皎,她道:“師父,明日我們回淩雲。”
月下的這張容顏清冷至極,可又在半明半暗流光中,衛淩詞莞爾回道:“隨你。”
含元殿早朝後,獨留三名朝臣與帝王,連參與朝政的幾位皇子都未曾留在內。
皇帝皺眉看著桌案上堆積如山的奏疏,“邊疆已無戰事,很多人上奏削藩,你們如何想。”這些奏疏擺了多日,愈積愈多,讓他不得不正視,朝中為了此事爭論不休,上下更是雞飛狗跳,若不下定論,隻怕毫無休止。
朝中自作幾派,相互攻訐,相互結黨,乃是常事,因此皇帝隻留下幾人,都是朝中清廉之流,與皇子黨爭無甚關聯。
此言一出,三人麵麵相覷,其中禦史大夫蕭廉上前一步道:“回陛下,削藩乃是大事,如藩王配合,倒是便宜行事,若是藩王不願,隻怕會起幹戈。”
皇帝冷笑道:“不願便是不服,朕的命令,他們膽敢違抗?”
“陛下,臣認為邊疆雖臣服多年,但邊境之事歷來是朝廷防範之本,若無端撤下兵力與主將,難不保邊疆人會生異心,西南戰事平穩不過幾載,貿然削藩,隻怕便宜了西番人,如此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