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起步之機
翻雲覆雨:從攻略尤物女帝開始 作者:南風聽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件事,對他來說也是樁大事。
若是大周被外敵入侵,國崩民亂,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他青山縣也必被牽連!
他第二個五年計劃才剛開始,青山縣如今羽翼未豐,經不起這樣的劇變。
“貝明王親身來此,先言此事,然後才提及親事,雖未多說什麽,但其用意,朕豈能不明?”唐韻輕歎道。
“他不過是大夏一個閑王,有何能耐說得動夏帝?”陳言皺眉道。
“看來陳大人這消息也不夠靈能,竟不知貝明王雖是閑散在家,但卻是夏帝最信任之人。夏帝即位二十餘載,每有國之大事,必與他商議。”於都冷笑道,“否則他如何能知道大梁意欲與大夏結盟這般機密之事,又如何能讓夏帝暫緩,來大周與皇上商議?”
陳言翻了記白眼,沒理會他,心中琢磨起來。
難怪唐韻明明對這貝明王沒興趣,而且她一向行事果決明快,卻仍然不敢拒絕他,隻能委屈求全地忍著,事關大周生死存亡,她豈能大意?
不過這個貝明王趁人之危,著實有些小人行徑。
唐韻定定神,道:“算了,此事暫且壓下,橫豎他還會在大周呆幾日,朕先仔細思慮。繼續議事吧!”
將近晌午時,議事方止。
群臣散去後,她將陳言留了下來,帶到禦書房。
“你可知朕為何留下你?”到了禦書房,她開門見山地道。
“皇上希望臣能想個法子,既不用答應親事,又可解決大夏與大梁結盟之危。”陳言不假思索地道。
“你?”唐韻不由啞然一笑,“朕知道你足智多謀,但這件事非你能解決,朕今日留你,乃是為了別的事。”
“皇上,對臣其實沒必要激將,臣一向忠心耿耿,就算您不發話,臣也自然要替您分憂,就像今日在議事房,幫您解了那木雕之危一般。”陳言一臉看透一切的表情。
“行了!少在那給朕裝能耐,朕留你是為菱兒的事。”唐韻板著臉道。
“啊?菱公主?”陳言一呆。唐韻居然真的不是激將法?
“朕聽說,你去了國學閣。”唐韻悠悠地道,“還給了左閣老一個下馬威。”
“呃,皇上莫要聽信他人讒言,臣一向謙恭有禮,哪會做這種無禮之事?”陳言陪笑道,“再說了,臣是坐馬車去的,並不是騎馬,也談不上下馬威……”
“少給朕耍嘴皮子,你什麽人朕還不清楚?”唐韻哂道,“那邊的事,朕無意計較,隻想問你一件事。”
“皇上盡管問,臣知無不言。”陳言見她不追究當日之事,暗鬆口氣,忙道。
“你那首‘誰家玉簫暗飛聲’,至今朕未聞其詩名,讓人刻入書雕時,總得有個名稱吧。朕前幾日便想問你詩名是什麽,總為諸般事由耽擱給忘了。”唐韻解釋道。
“這事當日左大人怎不直接問臣?”陳言心不在焉地道。
“這得問你了。”唐韻白他一眼。
陳言回過神,有些尷尬。
的確,當日那氛圍,左賢章隻怕連話都不想跟他說一句,哪還樂意問他這個。
“說起此事,臣那首拙詩,刻到國學閣書雕之上是不是有些過譽了?”他趕緊轉移話題,遲疑道。這倒不是故作謙虛,畢竟不是他的東西,他是真心不希望別人把他的名字刻在上麵。
“大周文人儒士,不知道多少人希望自己的佳作能上國學閣書雕,但卻不可得,你居然還不樂意!”唐韻失聲道。
“主要是機會有限,書雕一共就那麽多,為區區一首小詩,豈非浪費?”陳言還在努力。
“刻也已經刻了,你再說也無用。此非兒戲,乃是經朝廷嚴審之後方有此舉,你再怎麽反對也無用。”唐韻頓了頓,又說了一句,“另外再知會你一聲,你那一首長得出奇的長詩,也已有人提呈,準備刻上書雕。”
“什麽!這這這……”陳言色變道。一首還不夠,還兩首?誰這麽沒事找事啊!
“你想必很好奇是誰,畢竟以你在朝中的關係,諸公與你不洽,他們自是能避則避,更不會給你這種揚名的機會。”唐韻露出一抹狡黠之色,“畢竟你若因此揚名,未來便有了晉升的資本,他們自是不願。”
“對!皇上告訴臣,臣現在就去把他嘴給縫……啊不是,現在就去登門感謝他!”陳言氣得差點沒失言,趕緊改口。
“說起此事,朕還得多謝你讓朕有機會將俞世南撤職。”唐韻笑盈盈地道。
“他?”陳言瞬間反應過來,“皇上是說,如今代理春官事務的春官侍郎章叢?難道他竟然是……”
俞世南被奪官之後,其官位要有人遞補,須得經得層層流程手續,在新官即任之前,暫時由原本的春官侍郎章叢代理。
這人平時毫不起眼,也從不跟風罵他陳言,原本陳言還沒太在意,現在想想,確實有些可疑。
“俞世南一下,可遞補其位的官員也有好幾位。”唐韻淡淡地道,“章叢此人能力足夠,但和其餘人等相比,未見拔尖。想要遞補,談何容易?”
“但若有皇上支持,他這春官尚書的位子,便妥妥的了。”陳言會意道,已是恍然。
俞世南等各部尚書是唐韻即位前便已在位多年,根深蒂固。
他們下麵的屬官,自然也是牢牢把控在他們手中。
這種各自為政的局麵,令唐韻很難做到上下一心,她也難以安排信任之人。
但俞世南下台,卻給禮部這堅實的堡壘打開了一道口子,讓唐韻有機會安排自己的人選。
那就是章叢。
難怪他居然會提呈他陳言這個人見人憎的唐韻心腹的詩,隻怕是受唐韻的指令行事。
“朕說過,你若想再進一步,隻靠一些手段法子,尚嫌不足。”
“大周各部重臣,無一不是底蘊穩固之人。”
“哪怕是何卿,在就任地官尚書之前,也是人人讚頌的能臣。”
“而你陳言縣令出生,在朝在野均沒什麽名氣。”
“想要更進一步,你須得有些底氣,但這光靠如今立下的功勞可不夠。”
“國學閣,便是朕為你安排的起步之機!”
若是大周被外敵入侵,國崩民亂,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他青山縣也必被牽連!
他第二個五年計劃才剛開始,青山縣如今羽翼未豐,經不起這樣的劇變。
“貝明王親身來此,先言此事,然後才提及親事,雖未多說什麽,但其用意,朕豈能不明?”唐韻輕歎道。
“他不過是大夏一個閑王,有何能耐說得動夏帝?”陳言皺眉道。
“看來陳大人這消息也不夠靈能,竟不知貝明王雖是閑散在家,但卻是夏帝最信任之人。夏帝即位二十餘載,每有國之大事,必與他商議。”於都冷笑道,“否則他如何能知道大梁意欲與大夏結盟這般機密之事,又如何能讓夏帝暫緩,來大周與皇上商議?”
陳言翻了記白眼,沒理會他,心中琢磨起來。
難怪唐韻明明對這貝明王沒興趣,而且她一向行事果決明快,卻仍然不敢拒絕他,隻能委屈求全地忍著,事關大周生死存亡,她豈能大意?
不過這個貝明王趁人之危,著實有些小人行徑。
唐韻定定神,道:“算了,此事暫且壓下,橫豎他還會在大周呆幾日,朕先仔細思慮。繼續議事吧!”
將近晌午時,議事方止。
群臣散去後,她將陳言留了下來,帶到禦書房。
“你可知朕為何留下你?”到了禦書房,她開門見山地道。
“皇上希望臣能想個法子,既不用答應親事,又可解決大夏與大梁結盟之危。”陳言不假思索地道。
“你?”唐韻不由啞然一笑,“朕知道你足智多謀,但這件事非你能解決,朕今日留你,乃是為了別的事。”
“皇上,對臣其實沒必要激將,臣一向忠心耿耿,就算您不發話,臣也自然要替您分憂,就像今日在議事房,幫您解了那木雕之危一般。”陳言一臉看透一切的表情。
“行了!少在那給朕裝能耐,朕留你是為菱兒的事。”唐韻板著臉道。
“啊?菱公主?”陳言一呆。唐韻居然真的不是激將法?
“朕聽說,你去了國學閣。”唐韻悠悠地道,“還給了左閣老一個下馬威。”
“呃,皇上莫要聽信他人讒言,臣一向謙恭有禮,哪會做這種無禮之事?”陳言陪笑道,“再說了,臣是坐馬車去的,並不是騎馬,也談不上下馬威……”
“少給朕耍嘴皮子,你什麽人朕還不清楚?”唐韻哂道,“那邊的事,朕無意計較,隻想問你一件事。”
“皇上盡管問,臣知無不言。”陳言見她不追究當日之事,暗鬆口氣,忙道。
“你那首‘誰家玉簫暗飛聲’,至今朕未聞其詩名,讓人刻入書雕時,總得有個名稱吧。朕前幾日便想問你詩名是什麽,總為諸般事由耽擱給忘了。”唐韻解釋道。
“這事當日左大人怎不直接問臣?”陳言心不在焉地道。
“這得問你了。”唐韻白他一眼。
陳言回過神,有些尷尬。
的確,當日那氛圍,左賢章隻怕連話都不想跟他說一句,哪還樂意問他這個。
“說起此事,臣那首拙詩,刻到國學閣書雕之上是不是有些過譽了?”他趕緊轉移話題,遲疑道。這倒不是故作謙虛,畢竟不是他的東西,他是真心不希望別人把他的名字刻在上麵。
“大周文人儒士,不知道多少人希望自己的佳作能上國學閣書雕,但卻不可得,你居然還不樂意!”唐韻失聲道。
“主要是機會有限,書雕一共就那麽多,為區區一首小詩,豈非浪費?”陳言還在努力。
“刻也已經刻了,你再說也無用。此非兒戲,乃是經朝廷嚴審之後方有此舉,你再怎麽反對也無用。”唐韻頓了頓,又說了一句,“另外再知會你一聲,你那一首長得出奇的長詩,也已有人提呈,準備刻上書雕。”
“什麽!這這這……”陳言色變道。一首還不夠,還兩首?誰這麽沒事找事啊!
“你想必很好奇是誰,畢竟以你在朝中的關係,諸公與你不洽,他們自是能避則避,更不會給你這種揚名的機會。”唐韻露出一抹狡黠之色,“畢竟你若因此揚名,未來便有了晉升的資本,他們自是不願。”
“對!皇上告訴臣,臣現在就去把他嘴給縫……啊不是,現在就去登門感謝他!”陳言氣得差點沒失言,趕緊改口。
“說起此事,朕還得多謝你讓朕有機會將俞世南撤職。”唐韻笑盈盈地道。
“他?”陳言瞬間反應過來,“皇上是說,如今代理春官事務的春官侍郎章叢?難道他竟然是……”
俞世南被奪官之後,其官位要有人遞補,須得經得層層流程手續,在新官即任之前,暫時由原本的春官侍郎章叢代理。
這人平時毫不起眼,也從不跟風罵他陳言,原本陳言還沒太在意,現在想想,確實有些可疑。
“俞世南一下,可遞補其位的官員也有好幾位。”唐韻淡淡地道,“章叢此人能力足夠,但和其餘人等相比,未見拔尖。想要遞補,談何容易?”
“但若有皇上支持,他這春官尚書的位子,便妥妥的了。”陳言會意道,已是恍然。
俞世南等各部尚書是唐韻即位前便已在位多年,根深蒂固。
他們下麵的屬官,自然也是牢牢把控在他們手中。
這種各自為政的局麵,令唐韻很難做到上下一心,她也難以安排信任之人。
但俞世南下台,卻給禮部這堅實的堡壘打開了一道口子,讓唐韻有機會安排自己的人選。
那就是章叢。
難怪他居然會提呈他陳言這個人見人憎的唐韻心腹的詩,隻怕是受唐韻的指令行事。
“朕說過,你若想再進一步,隻靠一些手段法子,尚嫌不足。”
“大周各部重臣,無一不是底蘊穩固之人。”
“哪怕是何卿,在就任地官尚書之前,也是人人讚頌的能臣。”
“而你陳言縣令出生,在朝在野均沒什麽名氣。”
“想要更進一步,你須得有些底氣,但這光靠如今立下的功勞可不夠。”
“國學閣,便是朕為你安排的起步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