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襄王告狀
翻雲覆雨:從攻略尤物女帝開始 作者:南風聽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言不敢不從,隻好出了更衣房,將房門關上。
但終究是難掩好奇,偷偷從那不能緊閉的門縫往裏偷瞧起來。
卻見裏麵太後拿著那變成匕柄的匕首,自言自語地道:“此物頗長,當真可藏得下麽?”
陳言一呆。
之前太後說要試試,他本來以為她隻是說說而已,難不成她真要一試?
想到這裏,他不禁心中大熱。
莫非今日如此眼福,居然能看到太後親手……
卻見裏麵太後猶疑了片刻,將那匕柄,探進了自己袍服下。
陳言呼吸頓時一停。
我勒個去!
她竟來真的!
半晌,裏麵才傳出太後的聲音:“進來!”
陳言低著頭,推門而入,心中砰砰,小心翼翼地道:“太後有何吩咐?”方才所見之景,他當然不敢說出來,唯有詐作不明白發生了何事,
太後板著臉道:“哀家便暫且信了你這番鬼話,但日後不得再提及此事,一個字也不準提,明白嗎!”
陳言急忙拜倒,再三謝恩和保證。
太後容色稍緩,緊握著那匕柄,說道:“這把機關匕首,哀家頗為喜愛,便暫時留在哀家這裏,日後歸還。”
其實她並不是真喜歡它,隻是那匕柄現在有些不易於見人!
陳言沒敢拒絕,隻道:“太後若是喜歡,臣便送給您。”
太後頓了頓,不再提這事,道:“但就算哀家不與你計較此事,皇上也不會放過你,你好自為之吧。”
陳言駭然道:“太後要把今日之事告知皇上?!”
太後臉上一紅,嗔道:“你胡說什麽,哀家說的不是這事!哀家說的是你殺襄王軍數千人之事!”
陳言一震,下意識道:“太後怎知道……”
這件事發生也不過就這兩天的事,居然就已經傳到了皇上和太後耳中?
隻有一個可能。
襄王自己說的!
難道當日襄王還暗藏有暗哨,看到了大軍覆滅的情景,將之稟報回去了?
不對!
就算是當時真有襄王的暗哨看到,從那裏到他駐守之地來回也要幾日時間,不可能來得及派人入京告狀。
太後冷冷道:“今日清晨,襄王親自入京向皇上告狀。當時皇上正來慈安宮中向哀家請安,所以哀家聽到了這事。他說你無故襲擊他的軍士,致數千軍士亡於大水之下,稱你心存叛亂之意,要皇上誅你九族!”
陳言失聲道:“什麽!”
竟是襄王親自來了?!
忽然間,他醒悟過來。
什麽暗哨,根本就是襄王自己當時便在那裏!
否則這家夥不可能來得及先趕到京城,反咬他一口!
太後見他神色,吃驚地道:“你竟真的殺了他數千軍士?!你怎麽辦到的?”
這件事,無論是她,還是唐韻,均是將信將疑。
而且說起來還是懷疑的比例多些,那可是四千精銳!就算是被十萬大軍圍死,也休想在一夕之間將之屠盡,更何況陳言?
唐韻是知道陳言納撫營軍士的能耐的,但終究數量有限,跟四千大軍較量,不輸已是奇跡,遑論盡屠對手。
也正因此,她才沒有立刻派人去傳喚陳言,而是決定等後者回來後再確認此事。
陳言神情瞬間變得冷靜下來,沉聲道:“臣是冤枉的,原本回京便是要向皇上稟報此事。襄王無緣無故,派大軍襲擊我青山縣,不想他竟倒打一耙!”
太後蹙眉道:“你和襄王各執一詞,如何讓人相信?”
陳言不答反問:“請問太後,襄王他如何解釋突然莫名派遣大軍到我青山縣?”
太後不假思索地道:“他說是發現逆賊唐朔蹤跡,故而派人追捕。不想到了你青山縣之後,竟然被你無由阻殺。因此他才懷疑你與逆賊同黨,有叛亂之意。”
陳言微微一愕。
這家夥難道竟然發現了唐朔和他的關係?
但隨即便否認了這想法。
唐朔到他青山縣不過就是這幾日的事,襄王的大軍卻早在那之前便出動,襄王絕不可能真是因為唐朔才追去青山縣。
這家夥,隻是找了個合理的借口。
而且以他的身份說出這話,也沒人能質疑真假。
隻不過襄王沒想到,唐朔真和他陳言有關係,而且還是經過唐韻欽允的。
太後見他沉吟不語,道:“哀家和皇上其實都並不太相信你會叛亂,否則我也不可能來你這裏。但此事已經在朝中傳開,群臣但無不支持襄王,皇上隻怕也不得不有些表示。”
陳言從容道:“臣明白皇上的難處,多謝太後的關心與提醒。”
太後白他一眼:“哼,哀家可看不出你有真心感謝之意。莫以為今日之事,哀家就這麽好糊弄,若不是……算了,不多說了。”
陳言看著她臉頰上突然起來的紅暈,想到之前不知道她是太後時的親熱,心中一熱,脫口道:“若是太後不嫌棄,臣有一件寶貝,可送予太後,助太後寂寥之時,一解哀苦。”
太後錯愕道:“什麽寶貝?”
陳言正要說話,外麵忽然傳來吟霜的聲音:“大人!宮中來人,召大人入宮議事!”
太後和陳言對視一眼。
看來是唐韻知道他回了京,派人來召他去處理襄王之事了。
“寶貝的事日後再說罷!”太後肅容道,“你且去應對此事,陳言,哀家信任你對皇上的忠心,你切不可辜負了哀家。”
“太後請放心,此事臣以性命擔保,乃是襄王誣陷於臣。”陳言沉著地道,“雖然臣仍不知他為何要害我,但絕不容他得逞!”
想鬥是吧?陪你便是!看看是誰吃虧!
皇宮中,大殿之上。
黃良閣、於都、韓兆坤等重臣得到傳訊,立刻紛紛趕來,此刻站滿大殿兩側,望著正從殿門處大步而入的陳言,眼中露出幸災樂禍之色。
這次襄王親自入京告禦狀,事關重大。先不說證據的問題,隻是以襄王的身份說出的話,大周無人敢忽視,哪怕是皇上也不能輕忽。
襄王乃是先帝的胞弟,與益王身份相近,但更有一層邊疆統帥的身份,手握重兵,掌握著大周江山一隅的軍權!
他一言,便勝過萬千證據!
但終究是難掩好奇,偷偷從那不能緊閉的門縫往裏偷瞧起來。
卻見裏麵太後拿著那變成匕柄的匕首,自言自語地道:“此物頗長,當真可藏得下麽?”
陳言一呆。
之前太後說要試試,他本來以為她隻是說說而已,難不成她真要一試?
想到這裏,他不禁心中大熱。
莫非今日如此眼福,居然能看到太後親手……
卻見裏麵太後猶疑了片刻,將那匕柄,探進了自己袍服下。
陳言呼吸頓時一停。
我勒個去!
她竟來真的!
半晌,裏麵才傳出太後的聲音:“進來!”
陳言低著頭,推門而入,心中砰砰,小心翼翼地道:“太後有何吩咐?”方才所見之景,他當然不敢說出來,唯有詐作不明白發生了何事,
太後板著臉道:“哀家便暫且信了你這番鬼話,但日後不得再提及此事,一個字也不準提,明白嗎!”
陳言急忙拜倒,再三謝恩和保證。
太後容色稍緩,緊握著那匕柄,說道:“這把機關匕首,哀家頗為喜愛,便暫時留在哀家這裏,日後歸還。”
其實她並不是真喜歡它,隻是那匕柄現在有些不易於見人!
陳言沒敢拒絕,隻道:“太後若是喜歡,臣便送給您。”
太後頓了頓,不再提這事,道:“但就算哀家不與你計較此事,皇上也不會放過你,你好自為之吧。”
陳言駭然道:“太後要把今日之事告知皇上?!”
太後臉上一紅,嗔道:“你胡說什麽,哀家說的不是這事!哀家說的是你殺襄王軍數千人之事!”
陳言一震,下意識道:“太後怎知道……”
這件事發生也不過就這兩天的事,居然就已經傳到了皇上和太後耳中?
隻有一個可能。
襄王自己說的!
難道當日襄王還暗藏有暗哨,看到了大軍覆滅的情景,將之稟報回去了?
不對!
就算是當時真有襄王的暗哨看到,從那裏到他駐守之地來回也要幾日時間,不可能來得及派人入京告狀。
太後冷冷道:“今日清晨,襄王親自入京向皇上告狀。當時皇上正來慈安宮中向哀家請安,所以哀家聽到了這事。他說你無故襲擊他的軍士,致數千軍士亡於大水之下,稱你心存叛亂之意,要皇上誅你九族!”
陳言失聲道:“什麽!”
竟是襄王親自來了?!
忽然間,他醒悟過來。
什麽暗哨,根本就是襄王自己當時便在那裏!
否則這家夥不可能來得及先趕到京城,反咬他一口!
太後見他神色,吃驚地道:“你竟真的殺了他數千軍士?!你怎麽辦到的?”
這件事,無論是她,還是唐韻,均是將信將疑。
而且說起來還是懷疑的比例多些,那可是四千精銳!就算是被十萬大軍圍死,也休想在一夕之間將之屠盡,更何況陳言?
唐韻是知道陳言納撫營軍士的能耐的,但終究數量有限,跟四千大軍較量,不輸已是奇跡,遑論盡屠對手。
也正因此,她才沒有立刻派人去傳喚陳言,而是決定等後者回來後再確認此事。
陳言神情瞬間變得冷靜下來,沉聲道:“臣是冤枉的,原本回京便是要向皇上稟報此事。襄王無緣無故,派大軍襲擊我青山縣,不想他竟倒打一耙!”
太後蹙眉道:“你和襄王各執一詞,如何讓人相信?”
陳言不答反問:“請問太後,襄王他如何解釋突然莫名派遣大軍到我青山縣?”
太後不假思索地道:“他說是發現逆賊唐朔蹤跡,故而派人追捕。不想到了你青山縣之後,竟然被你無由阻殺。因此他才懷疑你與逆賊同黨,有叛亂之意。”
陳言微微一愕。
這家夥難道竟然發現了唐朔和他的關係?
但隨即便否認了這想法。
唐朔到他青山縣不過就是這幾日的事,襄王的大軍卻早在那之前便出動,襄王絕不可能真是因為唐朔才追去青山縣。
這家夥,隻是找了個合理的借口。
而且以他的身份說出這話,也沒人能質疑真假。
隻不過襄王沒想到,唐朔真和他陳言有關係,而且還是經過唐韻欽允的。
太後見他沉吟不語,道:“哀家和皇上其實都並不太相信你會叛亂,否則我也不可能來你這裏。但此事已經在朝中傳開,群臣但無不支持襄王,皇上隻怕也不得不有些表示。”
陳言從容道:“臣明白皇上的難處,多謝太後的關心與提醒。”
太後白他一眼:“哼,哀家可看不出你有真心感謝之意。莫以為今日之事,哀家就這麽好糊弄,若不是……算了,不多說了。”
陳言看著她臉頰上突然起來的紅暈,想到之前不知道她是太後時的親熱,心中一熱,脫口道:“若是太後不嫌棄,臣有一件寶貝,可送予太後,助太後寂寥之時,一解哀苦。”
太後錯愕道:“什麽寶貝?”
陳言正要說話,外麵忽然傳來吟霜的聲音:“大人!宮中來人,召大人入宮議事!”
太後和陳言對視一眼。
看來是唐韻知道他回了京,派人來召他去處理襄王之事了。
“寶貝的事日後再說罷!”太後肅容道,“你且去應對此事,陳言,哀家信任你對皇上的忠心,你切不可辜負了哀家。”
“太後請放心,此事臣以性命擔保,乃是襄王誣陷於臣。”陳言沉著地道,“雖然臣仍不知他為何要害我,但絕不容他得逞!”
想鬥是吧?陪你便是!看看是誰吃虧!
皇宮中,大殿之上。
黃良閣、於都、韓兆坤等重臣得到傳訊,立刻紛紛趕來,此刻站滿大殿兩側,望著正從殿門處大步而入的陳言,眼中露出幸災樂禍之色。
這次襄王親自入京告禦狀,事關重大。先不說證據的問題,隻是以襄王的身份說出的話,大周無人敢忽視,哪怕是皇上也不能輕忽。
襄王乃是先帝的胞弟,與益王身份相近,但更有一層邊疆統帥的身份,手握重兵,掌握著大周江山一隅的軍權!
他一言,便勝過萬千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