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皇上不如逃吧
翻雲覆雨:從攻略尤物女帝開始 作者:南風聽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宮內。
唐韻俏臉沉如死水,看著麵前二十多名朝中大臣。
自黃、範、謝三人來了之後,不過這短短時間,竟然來了這麽多人,每個人都拿到了益王的王府軍私自調動的消息,前來向她告狀!
而且後續來者之中,還有不少額外的消息。
其中有部分人收到的密信中,有關於譚巢那支水師的事。
還有幾人的信中,提到了通元寺。
唐韻所知道的、被張移和公孫城煽動的力量,沒有一處例外,全部都被泄露出去。
而且不隻如此。
還有幾個人的信中提到了京江下遊,同樣還有一支秘密訓練的水師,人數達到三千人,裝備精良。
京城北向五十裏外的朝夕山,有一股前燕王唐朔當年被擊敗流竄的亂軍暗藏,人數達到了二千五百餘人,同樣也已受益王召喚,準備於今夜配合發起襲擊,封鎖北向的馳道。
像這樣的不同消息,竟多達八條!
在京城四麵八方形成包圍之勢,截斷了大多數主要的官方馳道。
內中的人員有山賊流匪,有前燕王的叛軍,甚至還有地方大豪自己秘密組織的私兵。
人數從一千五百到四千不等,全部都配備了大周軍方製式的武器,和益王“勾結”的時間從三年到半年不等。
在密信中不但寫明了這八支力量的人數、躲藏位置、主要統領之人等,還有最初如何被人煽動的一些情況。
全部都是被張移和公孫城二人鼓動而成。
有的人是看不慣唐韻這個女帝,認為有違天理倫常;有的人是貪圖事成之後的榮華富貴,想要行險一搏。
還有的則是被朝廷連年圍剿,想要改變現狀,得到了益王的承諾,事成後將赦免他們並且招安入朝廷。
他們的任務很簡單,基本都是封鎖通往京城的馳道,將司隸及周邊各州的勤王軍拖住,使王府軍和京兆衛有時間裏應外合,掌控京城,抓住唐韻。
所有密信的署名者均是“忠君之士”。
但這些也就罷了,最要命的是,其中有人收到的信中,還提到了衛菡。
說此次叛亂,益王為首,衛菡為輔。
甚至還將衛菡之後的行動說出,連抓太後來威脅唐韻都說了。
這讓唐韻愈發肯定了自己的推測。
這裏麵很多消息,都不是外人能夠知道的。
隻有一方能夠知道得如此詳細。
公孫城一方!
在此刻之前,唐韻一直認為有一場叛變即將發生。
縱然不是益王,也是打著益王旗號的某方不軌之徒。
可現在她突然醒悟過來,對方的目的並不是要發動叛亂。
而是要陷害益王!
所有王爺之中,益王是對她支持最堅定的一個。
不僅立場如此,而且手上還有多達六千人的京兆衛和三萬王府軍,可以在軍權上給予她最實際的幫助。
她登基五年,能坐穩帝位與益王關係極大。
京城在他的管治下,從未出過任何問題,讓她能夠無後顧之憂,全心應戰。
燕逆奇襲京城時,也是益王全力和城衛軍協作,擋下了對方的襲擊,穩住了當時險至極點的局勢。
若他被人構害成功,就等於她在帝室血脈之中最大的支持者被除去!
至於衛菡,她相信原本並不是對方計劃之中的目標。
直到衛菡受陳言安排,故意放了公孫城,才讓後者或者其幕後指使者決定將她也一並利用起來。
畢竟,她也是唐韻身邊最信任的人之一。
而且其手下衛家軍,是僅次於宣國公的鐵甲黑騎的戰力,將她除去,也會大幅減弱唐韻可控製的兵權。
畢竟衛家軍是絕不會接受衛菡以外之人調度他們的。
對方若真的發動叛亂,未必能成。
可就陷害益王來說卻非常成功,甚至連她和陳言,也一度以為益王真有異心。
而且要命的是,此事鬧到滿朝皆知,她連幫益王都辦不到。
除了衛菡是因為陳言的安排,早就知道幕後有鬼,其餘所有準備參與叛亂的賊子,全部都認為是在襄助益王!
就像譚巢,他直到現在,都還認為是益王。
張移和公孫城背後的真正指使者,製定了完整乃可能實現的計劃,並且一步一步在執行,這更是讓這些參與者認定叛亂之事為真。
公孫城甚至還特意先煽動北境民變,調離宣國公的大軍,同時連鎖反應引發南境糧災,增加此事的真實性,讓所有參與者毫不起疑。
試想若是將這些準備參與叛亂的賊子抓獲,必能從他們嘴裏審出益王的名字。
到時候益王更是百口莫辯!
更要命的是,她不能不派兵收拾這些人,因為若不派兵,他們確實會發動叛亂。
這場陷害益王的陰謀,到了這一步,已經無法挽回。
但這仍不是令唐韻更擔憂之事。
她真正擔心的,是這場布局至少三年的陰謀,絕不隻是要除去她兩大臂助那麽簡單。
必然還有後續!
而她卻不知道後續是什麽,無從應對。
“陛下!臣以為,如今事態緊急,須趕緊將宣國公調回!”
“此言差矣!宣國公遠在北境,縱然下旨,也要十數日才能趕回,遠水難救近火!”
“難道就什麽也不做?憑城衛軍根本擋不住京兆衛和王府軍的夾擊!”
“不然,可即刻派快騎加急往周邊州府送信,召來勤王大軍,必可解圍!”
“你瘋了吧!益王早已算到這一步,才讓勾結那麽多賊子封鎖周邊馳道,勤王軍就算真來了,三五日內也很難趕到京城。”
“總比什麽都不做好吧!”
“照我看,不如請皇上立刻召集禦衛和鳳翎衛,再令韋烈將軍率城衛棄守京城,護皇上即刻北退,總比死守在這裏被人圍攻要好!”
“不可!韋將軍也未必可靠!莫要忘了,皇上還勒令他抓回他的兒子,說不定叛亂之事還有他參與!”
“說起來,那報信之人也頗為可疑,怎會知道益王叛亂之事?”
“如今事情緊急,報信之人是何想法已不重要,先應對亂事要緊!”
“夠了!”
一聲厲叱,瞬間壓下所有人的議論聲,眾人無不吃驚地看向唐韻。
唐韻俏臉沉如死水,看著麵前二十多名朝中大臣。
自黃、範、謝三人來了之後,不過這短短時間,竟然來了這麽多人,每個人都拿到了益王的王府軍私自調動的消息,前來向她告狀!
而且後續來者之中,還有不少額外的消息。
其中有部分人收到的密信中,有關於譚巢那支水師的事。
還有幾人的信中,提到了通元寺。
唐韻所知道的、被張移和公孫城煽動的力量,沒有一處例外,全部都被泄露出去。
而且不隻如此。
還有幾個人的信中提到了京江下遊,同樣還有一支秘密訓練的水師,人數達到三千人,裝備精良。
京城北向五十裏外的朝夕山,有一股前燕王唐朔當年被擊敗流竄的亂軍暗藏,人數達到了二千五百餘人,同樣也已受益王召喚,準備於今夜配合發起襲擊,封鎖北向的馳道。
像這樣的不同消息,竟多達八條!
在京城四麵八方形成包圍之勢,截斷了大多數主要的官方馳道。
內中的人員有山賊流匪,有前燕王的叛軍,甚至還有地方大豪自己秘密組織的私兵。
人數從一千五百到四千不等,全部都配備了大周軍方製式的武器,和益王“勾結”的時間從三年到半年不等。
在密信中不但寫明了這八支力量的人數、躲藏位置、主要統領之人等,還有最初如何被人煽動的一些情況。
全部都是被張移和公孫城二人鼓動而成。
有的人是看不慣唐韻這個女帝,認為有違天理倫常;有的人是貪圖事成之後的榮華富貴,想要行險一搏。
還有的則是被朝廷連年圍剿,想要改變現狀,得到了益王的承諾,事成後將赦免他們並且招安入朝廷。
他們的任務很簡單,基本都是封鎖通往京城的馳道,將司隸及周邊各州的勤王軍拖住,使王府軍和京兆衛有時間裏應外合,掌控京城,抓住唐韻。
所有密信的署名者均是“忠君之士”。
但這些也就罷了,最要命的是,其中有人收到的信中,還提到了衛菡。
說此次叛亂,益王為首,衛菡為輔。
甚至還將衛菡之後的行動說出,連抓太後來威脅唐韻都說了。
這讓唐韻愈發肯定了自己的推測。
這裏麵很多消息,都不是外人能夠知道的。
隻有一方能夠知道得如此詳細。
公孫城一方!
在此刻之前,唐韻一直認為有一場叛變即將發生。
縱然不是益王,也是打著益王旗號的某方不軌之徒。
可現在她突然醒悟過來,對方的目的並不是要發動叛亂。
而是要陷害益王!
所有王爺之中,益王是對她支持最堅定的一個。
不僅立場如此,而且手上還有多達六千人的京兆衛和三萬王府軍,可以在軍權上給予她最實際的幫助。
她登基五年,能坐穩帝位與益王關係極大。
京城在他的管治下,從未出過任何問題,讓她能夠無後顧之憂,全心應戰。
燕逆奇襲京城時,也是益王全力和城衛軍協作,擋下了對方的襲擊,穩住了當時險至極點的局勢。
若他被人構害成功,就等於她在帝室血脈之中最大的支持者被除去!
至於衛菡,她相信原本並不是對方計劃之中的目標。
直到衛菡受陳言安排,故意放了公孫城,才讓後者或者其幕後指使者決定將她也一並利用起來。
畢竟,她也是唐韻身邊最信任的人之一。
而且其手下衛家軍,是僅次於宣國公的鐵甲黑騎的戰力,將她除去,也會大幅減弱唐韻可控製的兵權。
畢竟衛家軍是絕不會接受衛菡以外之人調度他們的。
對方若真的發動叛亂,未必能成。
可就陷害益王來說卻非常成功,甚至連她和陳言,也一度以為益王真有異心。
而且要命的是,此事鬧到滿朝皆知,她連幫益王都辦不到。
除了衛菡是因為陳言的安排,早就知道幕後有鬼,其餘所有準備參與叛亂的賊子,全部都認為是在襄助益王!
就像譚巢,他直到現在,都還認為是益王。
張移和公孫城背後的真正指使者,製定了完整乃可能實現的計劃,並且一步一步在執行,這更是讓這些參與者認定叛亂之事為真。
公孫城甚至還特意先煽動北境民變,調離宣國公的大軍,同時連鎖反應引發南境糧災,增加此事的真實性,讓所有參與者毫不起疑。
試想若是將這些準備參與叛亂的賊子抓獲,必能從他們嘴裏審出益王的名字。
到時候益王更是百口莫辯!
更要命的是,她不能不派兵收拾這些人,因為若不派兵,他們確實會發動叛亂。
這場陷害益王的陰謀,到了這一步,已經無法挽回。
但這仍不是令唐韻更擔憂之事。
她真正擔心的,是這場布局至少三年的陰謀,絕不隻是要除去她兩大臂助那麽簡單。
必然還有後續!
而她卻不知道後續是什麽,無從應對。
“陛下!臣以為,如今事態緊急,須趕緊將宣國公調回!”
“此言差矣!宣國公遠在北境,縱然下旨,也要十數日才能趕回,遠水難救近火!”
“難道就什麽也不做?憑城衛軍根本擋不住京兆衛和王府軍的夾擊!”
“不然,可即刻派快騎加急往周邊州府送信,召來勤王大軍,必可解圍!”
“你瘋了吧!益王早已算到這一步,才讓勾結那麽多賊子封鎖周邊馳道,勤王軍就算真來了,三五日內也很難趕到京城。”
“總比什麽都不做好吧!”
“照我看,不如請皇上立刻召集禦衛和鳳翎衛,再令韋烈將軍率城衛棄守京城,護皇上即刻北退,總比死守在這裏被人圍攻要好!”
“不可!韋將軍也未必可靠!莫要忘了,皇上還勒令他抓回他的兒子,說不定叛亂之事還有他參與!”
“說起來,那報信之人也頗為可疑,怎會知道益王叛亂之事?”
“如今事情緊急,報信之人是何想法已不重要,先應對亂事要緊!”
“夠了!”
一聲厲叱,瞬間壓下所有人的議論聲,眾人無不吃驚地看向唐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