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綜同人)當太後的這些年! 作者:瑟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母後也說過有一就有二,咱們富饒美麗的大明就好似一塊美味的肥肉一樣,早就被西方那些剛開化不久的蠻夷給盯上。兒臣相信非我族內、其心必異這句話,關外的那群退守盛京、差點被舅舅打殘的韃子,不也是如此,幸好母後防備得好,不然兒臣跟姐姐們就多了一個韃子後爹了!”
這話,前頭還說得不錯,後麵這句話就怎麽聽怎麽不對味。這熊孩子是調侃自己、曾收過的那封據說是由皇太極親手所寫的求娶信?
楊太後眉心狠狠的抽動了一下,到底沒忍住給了朱慈燐一個暴棗,笑罵道。“哀家也是你這個做兒子的能取笑的。”
“母後,兒臣錯了!”
揉了揉腦門,朱慈燐幹脆利落的求饒道。“兒臣不是故意的,隻是一時口誤,主要是為了說明蠻夷們不安好心,此次覲見必有陰謀!”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o(* ̄︶ ̄*)o,大家過年快樂~~團團圓圓~
☆、第九十四章
“應該隻是為了互通有無而來, 隻是有一點……”楊太後想到荷蘭那個製造了鴉~片坑害了‘大清’大半個江山、使國民再無鬥誌, 徹底淪為東亞病夫的東印度公司,眼中閃過銳利和煞氣。
楊太後想,關外的那群差點被打殘的韃子、因為休養生息的關係, 短時間內根本掀不起大的風浪,而朱慈燐年歲漸大、處理朝事也越加的得心應手,如此她倒有大把的時間和西方那些拚命擴張、到處圈殖民地的資~本主~義國家好好的玩一場,而首要的目標,就是以販賣~鴉~片、牟取暴利的東印度公司……
雖說目前東印度公司還未將目標放在大明身上、隻還在坑害印度等國家,但想起近代史,雖說在這個已然成了架空的位麵、大清估計不會再出現,但不想養虎為患的楊太後還是決定為歷史的‘大清子民’討回公道。
嗯, 她就是這麽個善良的人兒!
楊太後頗為自得的眯眼一笑, 改口符合朱慈燐小皇帝道。“哀家仔細想了想,哀家認為皇帝說得沒錯, 此次外藩使臣覲見的確有陰謀,所以安排接到的官員要慎之又慎啊!”
朱慈燐驀然也眯起了眼睛,略微思索片刻, 突然好似一隻小狐狸似的笑了起來。“徐太傅之子徐驥徐安友, 有父之風, 也是位精通西學的俊傑,兒臣覺得可委重任,不如這次接替外藩使節就由他主事。”
楊太後點點頭,卻是反問道。“徐卿身體怎麽樣了!”
“看起來還不錯, 就是……”朱慈燐是個過目不忘的主兒,因此他將徐光啟對他所說的重述了一遍,隻是天有不測風雲,朱慈燐剛要讓楊太後給他講解八無敵,四預敵到底是啥含義時,王體幹突然進來稟告道。
“娘娘,陛下,魏府和徐府傳來消息,說魏公以及徐大人同時去了!”
徐光啟會~死,楊令月早就有所預料,隻是魏忠賢……就大大的出乎她的意料了。不,或許說在客巴巴死了後、這一天遲早會到來,畢竟相比歷史上隻活了六十歲,已然快六十八歲的魏忠賢算是活得夠本了,
魏氏一脈蒸蒸日上、有了明達這個出類拔粹的族長在,有了她這個當太後的寡婦扶持,魏氏一定會成為世家大族。這是魏忠賢的野望,也是楊令月的期待。所以這應該也是魏忠賢甘願轉於幕後,將權柄盡數交給她的原因,而如今,他更是放心大膽的‘拋下世間的一切,追隨客巴巴而去’。
楊太後眼睛一闔繼而睜開。
“王卿,你也知道哀家和魏公公的真實關係。他一死,哀家心著實空落落的。畢竟沒有他,就沒有現在的哀家。”
楊太後俏麗的臉上浮現出一抹哀傷。她並不是在裝模作樣,而是真的覺得哀傷,畢竟魏忠賢是她的外祖父。從她踏入宮門的那一刻起,他沒有對不起她過,所以這一刻,楊太後是傷心的,就算這傷心並沒有維持多久,但她真的在傷心。
“傳哀家的懿旨,魏公忠賢侍奉先帝、輔佐幼帝,雖為宦官,卻忠心不二。哀家有感他的忠心,特追諡忠正,後事由內務府辦理,準其風光大葬。
徐公光啟,國之棟樑,哀家與皇帝甚是心痛他的離世,惜這世間又少了一位人傑。哀家有感其對百姓國家的忠誠,特追封一品光祿大夫,追諡文正。身後事由內務府協調徐家辦理,務必使其風光大葬!”
前往稟告這兩消息的王體幹很快就帶著楊太後的懿旨、親自出宮辦事去了。王體幹走後,朱慈燐突然開口道。“母後你在擔憂什麽,可是為舅舅丁憂之事煩惱!”
“是也不是!”楊太後抿緊唇瓣,有些嚴肅的道。“你外高祖父一去世,你舅舅必然要回京守孝丁憂,所以哀家頭疼的是,何人可接替你舅舅鎮守遼東!”
“那打了多次勝仗的袁崇煥也不行嗎。”
“不行,袁崇煥此人自大、喜歡誇誇其談,雖有才華,但隻可為將、不可為帥。建州韃子雖說元氣大傷,但不可不防,焉知他們會不會勾結羅剎國,再次興兵南下。所以坐鎮遼東之人,一定要有統籌能力,會排兵布陣的帥才。所以有將才的袁崇煥並不適合坐上那個位置!”
“那孫愛卿(孫傳庭),楊愛卿(嗣昌),戚愛卿(戚承誌)都不行嗎!”
“孫卿現任兵部侍郎,總督陝西、山西兩地,因為時疫問題,導致部下兵馬睏乏。雖說他應該有能力暫時坐鎮遼東,但陝西、山西兩地同樣需要他。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時,哀家不會讓他接替你舅舅,總督遼東軍政!
至於楊卿,皇帝莫非忘了他一向主張與後金議和,包括圍剿亂民,也是主張以招安為主,所以他更加不適合坐鎮遼東,總督遼東軍政…”
“所以這就是母後讓盧象升接任兵部尚書、與兵部吉祥物熊廷弼、孫承宗一起坐鎮中樞,改由他繼續剿滅亂民的本意母後不是說楊嗣昌主張以招安為主嗎,怎麽……”
“因為哀家想招安亂民首領張獻忠啊!”
這個時空因為多了楊太後這個變數,李自成、李岩早早的死了、根本沒有參加農民起義軍的可能,而第一代闖王高迎祥的起義事務也以失敗告終。至於歷史上大西開國也是唯一的皇帝的張獻忠。
講真,由於他曾率五十萬大軍北上抗清,其義子李定國更是在民族危難之際,毅然捐棄前嫌,與南明朝廷合作,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明末第一名將,復地千裏,兩蹶名王,兵盛之時,一度打得滿清想退兵求和,若非叛徒泄密,更幾乎讓那叛徒吳三桂全軍覆滅。
基於這兩點,楊太後一改先前對著高迎祥引導的起義軍下狠手的作風,默認楊嗣昌的處事風格和建議,以招撫為主。相信在孫傳庭的配合之下,一定能將張獻忠以及義子、還是少年郎的李定國收為己用!
“楊卿要招安張獻忠等人,要事纏身也不適合坐鎮遼東、總督遼東軍政。而戚卿……”楊太後突然嘆了一口氣,繼續道。“皇帝啊,你莫非忘了,戚卿部下皆是擅長水戰的水軍啊,可以可能坐鎮遼東、總督遼東軍政呢!”
這話,前頭還說得不錯,後麵這句話就怎麽聽怎麽不對味。這熊孩子是調侃自己、曾收過的那封據說是由皇太極親手所寫的求娶信?
楊太後眉心狠狠的抽動了一下,到底沒忍住給了朱慈燐一個暴棗,笑罵道。“哀家也是你這個做兒子的能取笑的。”
“母後,兒臣錯了!”
揉了揉腦門,朱慈燐幹脆利落的求饒道。“兒臣不是故意的,隻是一時口誤,主要是為了說明蠻夷們不安好心,此次覲見必有陰謀!”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o(* ̄︶ ̄*)o,大家過年快樂~~團團圓圓~
☆、第九十四章
“應該隻是為了互通有無而來, 隻是有一點……”楊太後想到荷蘭那個製造了鴉~片坑害了‘大清’大半個江山、使國民再無鬥誌, 徹底淪為東亞病夫的東印度公司,眼中閃過銳利和煞氣。
楊太後想,關外的那群差點被打殘的韃子、因為休養生息的關係, 短時間內根本掀不起大的風浪,而朱慈燐年歲漸大、處理朝事也越加的得心應手,如此她倒有大把的時間和西方那些拚命擴張、到處圈殖民地的資~本主~義國家好好的玩一場,而首要的目標,就是以販賣~鴉~片、牟取暴利的東印度公司……
雖說目前東印度公司還未將目標放在大明身上、隻還在坑害印度等國家,但想起近代史,雖說在這個已然成了架空的位麵、大清估計不會再出現,但不想養虎為患的楊太後還是決定為歷史的‘大清子民’討回公道。
嗯, 她就是這麽個善良的人兒!
楊太後頗為自得的眯眼一笑, 改口符合朱慈燐小皇帝道。“哀家仔細想了想,哀家認為皇帝說得沒錯, 此次外藩使臣覲見的確有陰謀,所以安排接到的官員要慎之又慎啊!”
朱慈燐驀然也眯起了眼睛,略微思索片刻, 突然好似一隻小狐狸似的笑了起來。“徐太傅之子徐驥徐安友, 有父之風, 也是位精通西學的俊傑,兒臣覺得可委重任,不如這次接替外藩使節就由他主事。”
楊太後點點頭,卻是反問道。“徐卿身體怎麽樣了!”
“看起來還不錯, 就是……”朱慈燐是個過目不忘的主兒,因此他將徐光啟對他所說的重述了一遍,隻是天有不測風雲,朱慈燐剛要讓楊太後給他講解八無敵,四預敵到底是啥含義時,王體幹突然進來稟告道。
“娘娘,陛下,魏府和徐府傳來消息,說魏公以及徐大人同時去了!”
徐光啟會~死,楊令月早就有所預料,隻是魏忠賢……就大大的出乎她的意料了。不,或許說在客巴巴死了後、這一天遲早會到來,畢竟相比歷史上隻活了六十歲,已然快六十八歲的魏忠賢算是活得夠本了,
魏氏一脈蒸蒸日上、有了明達這個出類拔粹的族長在,有了她這個當太後的寡婦扶持,魏氏一定會成為世家大族。這是魏忠賢的野望,也是楊令月的期待。所以這應該也是魏忠賢甘願轉於幕後,將權柄盡數交給她的原因,而如今,他更是放心大膽的‘拋下世間的一切,追隨客巴巴而去’。
楊太後眼睛一闔繼而睜開。
“王卿,你也知道哀家和魏公公的真實關係。他一死,哀家心著實空落落的。畢竟沒有他,就沒有現在的哀家。”
楊太後俏麗的臉上浮現出一抹哀傷。她並不是在裝模作樣,而是真的覺得哀傷,畢竟魏忠賢是她的外祖父。從她踏入宮門的那一刻起,他沒有對不起她過,所以這一刻,楊太後是傷心的,就算這傷心並沒有維持多久,但她真的在傷心。
“傳哀家的懿旨,魏公忠賢侍奉先帝、輔佐幼帝,雖為宦官,卻忠心不二。哀家有感他的忠心,特追諡忠正,後事由內務府辦理,準其風光大葬。
徐公光啟,國之棟樑,哀家與皇帝甚是心痛他的離世,惜這世間又少了一位人傑。哀家有感其對百姓國家的忠誠,特追封一品光祿大夫,追諡文正。身後事由內務府協調徐家辦理,務必使其風光大葬!”
前往稟告這兩消息的王體幹很快就帶著楊太後的懿旨、親自出宮辦事去了。王體幹走後,朱慈燐突然開口道。“母後你在擔憂什麽,可是為舅舅丁憂之事煩惱!”
“是也不是!”楊太後抿緊唇瓣,有些嚴肅的道。“你外高祖父一去世,你舅舅必然要回京守孝丁憂,所以哀家頭疼的是,何人可接替你舅舅鎮守遼東!”
“那打了多次勝仗的袁崇煥也不行嗎。”
“不行,袁崇煥此人自大、喜歡誇誇其談,雖有才華,但隻可為將、不可為帥。建州韃子雖說元氣大傷,但不可不防,焉知他們會不會勾結羅剎國,再次興兵南下。所以坐鎮遼東之人,一定要有統籌能力,會排兵布陣的帥才。所以有將才的袁崇煥並不適合坐上那個位置!”
“那孫愛卿(孫傳庭),楊愛卿(嗣昌),戚愛卿(戚承誌)都不行嗎!”
“孫卿現任兵部侍郎,總督陝西、山西兩地,因為時疫問題,導致部下兵馬睏乏。雖說他應該有能力暫時坐鎮遼東,但陝西、山西兩地同樣需要他。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時,哀家不會讓他接替你舅舅,總督遼東軍政!
至於楊卿,皇帝莫非忘了他一向主張與後金議和,包括圍剿亂民,也是主張以招安為主,所以他更加不適合坐鎮遼東,總督遼東軍政…”
“所以這就是母後讓盧象升接任兵部尚書、與兵部吉祥物熊廷弼、孫承宗一起坐鎮中樞,改由他繼續剿滅亂民的本意母後不是說楊嗣昌主張以招安為主嗎,怎麽……”
“因為哀家想招安亂民首領張獻忠啊!”
這個時空因為多了楊太後這個變數,李自成、李岩早早的死了、根本沒有參加農民起義軍的可能,而第一代闖王高迎祥的起義事務也以失敗告終。至於歷史上大西開國也是唯一的皇帝的張獻忠。
講真,由於他曾率五十萬大軍北上抗清,其義子李定國更是在民族危難之際,毅然捐棄前嫌,與南明朝廷合作,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明末第一名將,復地千裏,兩蹶名王,兵盛之時,一度打得滿清想退兵求和,若非叛徒泄密,更幾乎讓那叛徒吳三桂全軍覆滅。
基於這兩點,楊太後一改先前對著高迎祥引導的起義軍下狠手的作風,默認楊嗣昌的處事風格和建議,以招撫為主。相信在孫傳庭的配合之下,一定能將張獻忠以及義子、還是少年郎的李定國收為己用!
“楊卿要招安張獻忠等人,要事纏身也不適合坐鎮遼東、總督遼東軍政。而戚卿……”楊太後突然嘆了一口氣,繼續道。“皇帝啊,你莫非忘了,戚卿部下皆是擅長水戰的水軍啊,可以可能坐鎮遼東、總督遼東軍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