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綜同人)當太後的這些年! 作者:瑟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母後,兒臣知道了。”
於是歇息夠了的母子倆轉戰幹清宮正殿,專心致誌的處理積壓的摺子。這些摺子大多是各地官府走驛站渠道快馬加鞭呈上來的,除了山西、陝西兩地巡撫依然報憂不報喜、請求開糧倉賑濟饑民外, 大部分所呈稟的都是一些小事。
楊太後粗略看過一遍,提硃筆畫了一個圓圈,留言‘哀家知道了’,就算批閱好了、將其甩到一旁。
朱慈燐原本隻打√的,看到楊太後這麽批閱摺子的,也開始在摺子後麵的餘白處留言‘朕知道了’四個紅通通的大字……
母子兩人分工合作,不一會兒就將呈稟小事的摺子給批閱好了,隻留下比較重要的摺子放在一旁……
“江浙一帶出現了水澇,看來今年的稅銀又會有點吃緊了。”
楊太後將江浙一帶巡撫聯名一起上書的摺子甩在了案桌上,揉了揉酸疼的手腕兒,衝著快要弄成小花貓的朱慈燐惆悵的道。“這日子可什麽時候是個頭啊!”
“誰知道。不過這年生總比朕初登基時要好得多。在朕看來,隻要沒出現千裏赤地、饑民成片的場景,就是好的年生。”
“這話說得好。倒是母後魔障了。”
可不像朱慈燐說得那樣嗎,隻要不大麵積的出現饑民,便是好的年生。至於時不時發生的天災,尼瑪都習慣了好不好。
楊太後將稟奏天災的摺子單獨拎出來,交給了中樞內閣成員來處理。雖說內閣首輔施鳳來能力就那樣,但好在辦起事來還是誠誠懇懇的,所以楊太後樂得讓施鳳來繼續穩坐首輔之位。
光陰如梭,轉眼夏季一過,便到了秋季。而就如楊太後先前所預料的那樣,秋季剛過一半,天氣就乍冷,不出幾日,大雪突至,席捲了京津在內、差不多大半個北方城鎮。
大雪籠罩之下,大部分田野收成欠佳,好在中樞朝廷在欽天監官員的提醒下、動員百姓搶收了大部分的糧草。有著這部分搶收的糧食做保證,這個早早來臨的寒冬倒不至於那麽難熬。不過,北方關外那群以放牧為生的遊牧民族可就慘了……
每逢冬季,遭遇暴風雪,草枯馬瘦時,北方遊牧民族都會南下洗劫一番,打打草穀,好讓部落裏的牧民們平安挨過寒冬。
天啟年間,韃子們就是這麽做的,每每擾得北方邊陲百姓不得安寧,自己卻藉此發展壯大。
當然這是以往,自從朱慈燐小皇帝一上台,跑到遼東為外甥守國門的明達就堅決實施‘堅壁清野’一策。平時加強長城各關卡守備就不說,每逢秋季來臨,明達並將在關外散居、耕作的漢族百姓遷回關內,一口糧食也不給留的作風,讓每每打算南下打打草穀的韃子們恨得牙癢癢。
今年也是如此。因為盛夏來得比往常涼爽的關係,明達從精通農事的屯田官那兒了解到今年的冬季多半比往年來得更早,秋季一來到,明達就安排兵卒以及屯田兵幫助關外散居、耕作的百姓收割了糧食,然後早早地退回了關內。
果不其然,退回關內後剛過了幾日,一場百年難得一遇的暴風雪就席捲了整個遼東、席捲了整個草原……
天氣突變,造成牛羊大麵積的死亡,甚至皇太極在盛京下令開墾出來用來種糧的耕地、也因為沒有防備,造成地裏的農作物大量的被凍死……
如此雪上加霜的慘境讓牧民們和已經轉變為農夫的治下百姓怨聲載道,南下打草穀的呼聲那是越來高……
如此情況,皇太極即使目前不怎麽想跟大明打,但也不得不為治下的百姓、牧民的生存考慮,同意了聯合蒙古各部一起南下洗劫邊關,打草穀好過冬的提議。
暴風雪襲來的七日後,鴨綠江旁,一處麵積不大、但屬於遼東管轄範圍內,位於遼東最南麵的小縣城。
此時的鴨綠江因為連綿的暴風雪關係,江水雖然還是極為清澈,上麵卻零星布著薄薄的浮冰,碧波蕩漾,以緩慢的速度奔流入海而去。江水北岸,黑壓壓的站滿了身穿罩甲、戎服的明軍將士,江麵上散落的舟船如星羅旗布一樣密集。
“魏大人,韃子兵真的會過鴨綠江從澧縣(杜撰)攻入遼東嗎。”江風徐徐下,袁崇煥身穿精鋼戰甲、頭戴鋼盔、身披墨色披風,目光凝如堅石的對負手站立於江水旁,對著看著江麵豎著大明旗幟的舟船的明達道。
“這有什麽好疑惑的。”身穿夾棉對襟罩甲,一副文人墨客打扮的明達傲然答道。“暴風雪突至,咱們大明有欽天監官員提前示警,尚遭受損失,沒有任何防備措施的韃子怕是更不好過!草場草料枯死,牛羊大麵積凍死,開墾的農田大概也顆粒無收,韃酋為了治下百姓活命,必然大舉南下入侵打草穀。攸關生死,此一戰韃子方麵必然拚盡全力死戰,他們勝則全族活命,更能進一步壯大,我們勝,則自此至少十年內邊關無攸。”
滿洲韃子就算再悍不畏死又怎麽樣,人數方麵就是劣勢。隻要這次將他們打殘了,即使韃酋皇太極再怎麽有雄心壯誌,在下一批小韃子長大成人前,至少十年內也不敢輕易再兵犯邊關!
“這是攸關韃子生死存亡的戰役,也是我們全力打殘韃子的機會。我們一定要狠狠的抓住這個機會,讓韃子們好好看,我遼東守軍可不隻是會防守的。”
明達望著江麵上密密麻麻的舟船,心頭突然湧出一陣豪情。這就是他的姐姐,動用私庫所練、由戚承誌統領的海軍,這一樣,一定要讓韃子們好好的見識、見識什麽叫大明國威,什麽叫犯強明者雖遠必誅。
就在此時,一艘舟船在江麵上劈波斬浪,如離開弓箭的箭矢一樣飛馳而來。到了岸邊,一位斥候飛奔下船,疾步奔到距離明達隻有幾步遠的地方,急聲道。
“稟告承恩公,末將探明韃子騎兵和高麗水軍約三萬人數朝著江邊而來,想來如今已在十裏地之外!”
明達冷冷一笑,驀地拔出腰間斜掛著的繡春刀,直指蒼穹,高聲嘶吼道。“傳吾命令,全體兵卒,一起渡江。”
一旁的袁崇煥等將分別抱拳拱手,便迫不期待的讓親衛打出旗語,讓部下一次上船。隨後,千帆競發,浩浩蕩蕩的朝著鴨綠江對岸失去,帶起江麵一溜的水花。
說起來,此次連同袁崇煥所率領的關東鐵騎,加上滿桂所帶的步兵,外加明達所自領、攜帶有火器的弓箭手,再加上戚承誌部下的海軍,人數達到了十萬。要是這樣都不能將韃子騎兵外加高麗水軍送去見閻王,明達覺得不用其他人說,自己就該果斷的自殺謝罪!
很快,一艘艘舟船駛到了對岸,一萬關東鐵騎,三萬步兵,兩萬弓箭手,迅速的從舟船下來,竄上了岸。一萬關東鐵騎先行,如雷的蹄聲帶起一片漫天的塵土,向著韃子兵和高麗水軍的駐紮地奔去……
轟隆隆,馬蹄聲如雷!
奔馳在前方的袁崇煥突然輕輕的一勒韁繩,身下所騎的那匹通體褐色、四蹄浮白的駿馬便停止了腳步。隨著袁崇煥手中□□伸出,身後的騎兵們也緩緩的停了下來。
於是歇息夠了的母子倆轉戰幹清宮正殿,專心致誌的處理積壓的摺子。這些摺子大多是各地官府走驛站渠道快馬加鞭呈上來的,除了山西、陝西兩地巡撫依然報憂不報喜、請求開糧倉賑濟饑民外, 大部分所呈稟的都是一些小事。
楊太後粗略看過一遍,提硃筆畫了一個圓圈,留言‘哀家知道了’,就算批閱好了、將其甩到一旁。
朱慈燐原本隻打√的,看到楊太後這麽批閱摺子的,也開始在摺子後麵的餘白處留言‘朕知道了’四個紅通通的大字……
母子兩人分工合作,不一會兒就將呈稟小事的摺子給批閱好了,隻留下比較重要的摺子放在一旁……
“江浙一帶出現了水澇,看來今年的稅銀又會有點吃緊了。”
楊太後將江浙一帶巡撫聯名一起上書的摺子甩在了案桌上,揉了揉酸疼的手腕兒,衝著快要弄成小花貓的朱慈燐惆悵的道。“這日子可什麽時候是個頭啊!”
“誰知道。不過這年生總比朕初登基時要好得多。在朕看來,隻要沒出現千裏赤地、饑民成片的場景,就是好的年生。”
“這話說得好。倒是母後魔障了。”
可不像朱慈燐說得那樣嗎,隻要不大麵積的出現饑民,便是好的年生。至於時不時發生的天災,尼瑪都習慣了好不好。
楊太後將稟奏天災的摺子單獨拎出來,交給了中樞內閣成員來處理。雖說內閣首輔施鳳來能力就那樣,但好在辦起事來還是誠誠懇懇的,所以楊太後樂得讓施鳳來繼續穩坐首輔之位。
光陰如梭,轉眼夏季一過,便到了秋季。而就如楊太後先前所預料的那樣,秋季剛過一半,天氣就乍冷,不出幾日,大雪突至,席捲了京津在內、差不多大半個北方城鎮。
大雪籠罩之下,大部分田野收成欠佳,好在中樞朝廷在欽天監官員的提醒下、動員百姓搶收了大部分的糧草。有著這部分搶收的糧食做保證,這個早早來臨的寒冬倒不至於那麽難熬。不過,北方關外那群以放牧為生的遊牧民族可就慘了……
每逢冬季,遭遇暴風雪,草枯馬瘦時,北方遊牧民族都會南下洗劫一番,打打草穀,好讓部落裏的牧民們平安挨過寒冬。
天啟年間,韃子們就是這麽做的,每每擾得北方邊陲百姓不得安寧,自己卻藉此發展壯大。
當然這是以往,自從朱慈燐小皇帝一上台,跑到遼東為外甥守國門的明達就堅決實施‘堅壁清野’一策。平時加強長城各關卡守備就不說,每逢秋季來臨,明達並將在關外散居、耕作的漢族百姓遷回關內,一口糧食也不給留的作風,讓每每打算南下打打草穀的韃子們恨得牙癢癢。
今年也是如此。因為盛夏來得比往常涼爽的關係,明達從精通農事的屯田官那兒了解到今年的冬季多半比往年來得更早,秋季一來到,明達就安排兵卒以及屯田兵幫助關外散居、耕作的百姓收割了糧食,然後早早地退回了關內。
果不其然,退回關內後剛過了幾日,一場百年難得一遇的暴風雪就席捲了整個遼東、席捲了整個草原……
天氣突變,造成牛羊大麵積的死亡,甚至皇太極在盛京下令開墾出來用來種糧的耕地、也因為沒有防備,造成地裏的農作物大量的被凍死……
如此雪上加霜的慘境讓牧民們和已經轉變為農夫的治下百姓怨聲載道,南下打草穀的呼聲那是越來高……
如此情況,皇太極即使目前不怎麽想跟大明打,但也不得不為治下的百姓、牧民的生存考慮,同意了聯合蒙古各部一起南下洗劫邊關,打草穀好過冬的提議。
暴風雪襲來的七日後,鴨綠江旁,一處麵積不大、但屬於遼東管轄範圍內,位於遼東最南麵的小縣城。
此時的鴨綠江因為連綿的暴風雪關係,江水雖然還是極為清澈,上麵卻零星布著薄薄的浮冰,碧波蕩漾,以緩慢的速度奔流入海而去。江水北岸,黑壓壓的站滿了身穿罩甲、戎服的明軍將士,江麵上散落的舟船如星羅旗布一樣密集。
“魏大人,韃子兵真的會過鴨綠江從澧縣(杜撰)攻入遼東嗎。”江風徐徐下,袁崇煥身穿精鋼戰甲、頭戴鋼盔、身披墨色披風,目光凝如堅石的對負手站立於江水旁,對著看著江麵豎著大明旗幟的舟船的明達道。
“這有什麽好疑惑的。”身穿夾棉對襟罩甲,一副文人墨客打扮的明達傲然答道。“暴風雪突至,咱們大明有欽天監官員提前示警,尚遭受損失,沒有任何防備措施的韃子怕是更不好過!草場草料枯死,牛羊大麵積凍死,開墾的農田大概也顆粒無收,韃酋為了治下百姓活命,必然大舉南下入侵打草穀。攸關生死,此一戰韃子方麵必然拚盡全力死戰,他們勝則全族活命,更能進一步壯大,我們勝,則自此至少十年內邊關無攸。”
滿洲韃子就算再悍不畏死又怎麽樣,人數方麵就是劣勢。隻要這次將他們打殘了,即使韃酋皇太極再怎麽有雄心壯誌,在下一批小韃子長大成人前,至少十年內也不敢輕易再兵犯邊關!
“這是攸關韃子生死存亡的戰役,也是我們全力打殘韃子的機會。我們一定要狠狠的抓住這個機會,讓韃子們好好看,我遼東守軍可不隻是會防守的。”
明達望著江麵上密密麻麻的舟船,心頭突然湧出一陣豪情。這就是他的姐姐,動用私庫所練、由戚承誌統領的海軍,這一樣,一定要讓韃子們好好的見識、見識什麽叫大明國威,什麽叫犯強明者雖遠必誅。
就在此時,一艘舟船在江麵上劈波斬浪,如離開弓箭的箭矢一樣飛馳而來。到了岸邊,一位斥候飛奔下船,疾步奔到距離明達隻有幾步遠的地方,急聲道。
“稟告承恩公,末將探明韃子騎兵和高麗水軍約三萬人數朝著江邊而來,想來如今已在十裏地之外!”
明達冷冷一笑,驀地拔出腰間斜掛著的繡春刀,直指蒼穹,高聲嘶吼道。“傳吾命令,全體兵卒,一起渡江。”
一旁的袁崇煥等將分別抱拳拱手,便迫不期待的讓親衛打出旗語,讓部下一次上船。隨後,千帆競發,浩浩蕩蕩的朝著鴨綠江對岸失去,帶起江麵一溜的水花。
說起來,此次連同袁崇煥所率領的關東鐵騎,加上滿桂所帶的步兵,外加明達所自領、攜帶有火器的弓箭手,再加上戚承誌部下的海軍,人數達到了十萬。要是這樣都不能將韃子騎兵外加高麗水軍送去見閻王,明達覺得不用其他人說,自己就該果斷的自殺謝罪!
很快,一艘艘舟船駛到了對岸,一萬關東鐵騎,三萬步兵,兩萬弓箭手,迅速的從舟船下來,竄上了岸。一萬關東鐵騎先行,如雷的蹄聲帶起一片漫天的塵土,向著韃子兵和高麗水軍的駐紮地奔去……
轟隆隆,馬蹄聲如雷!
奔馳在前方的袁崇煥突然輕輕的一勒韁繩,身下所騎的那匹通體褐色、四蹄浮白的駿馬便停止了腳步。隨著袁崇煥手中□□伸出,身後的騎兵們也緩緩的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