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茂庭驀然偏頭暼了眼齊汀,齊汀趕緊識趣的撒腿奔離。他猛得盯住舒知茵,眼中噴湧出無數灼燙火焰,鋪天蓋地,他語聲急促的道:“我姓景,我沒有資格公然任性。”
他像是在解釋,不似以往的盛氣淩人。又像是在澄清,帶有糾正誤會的迫切。
舒知茵擰眉,硬生生的道:“你卻選擇公然跟我作對,與那些與我為敵的人沒什麽兩樣。”
景茂庭的胸口頓時如巨石壓下,堵得心慌。
“前次,你順他們的心意陷害我。這次,你順他們的心意刁難我。”舒知茵咬了咬牙,冷笑道:“你把我帶到這個院子,隻是為幫他們製造機會?”
“我陷害你刁難你時,你怎麽不說出真相,你是在包庇我?”景茂庭向她逼近,看盡她欲退而強迫自己站定,“為什麽?”
舒知茵漠然的道:“我別無選擇。”
景茂庭定睛看她,她清冷單薄,如臨絕壁深淵而立,腳下一寸之遙就是萬劫不複,她看上去孤單無依,卻不脆弱不孱喘,有一種由內而生的力量,似乎縱身躍下崖穀也能順風而翔。他的眸色漸幽,神情複雜,心裏極不舒服。
“我不如你強大,不如你高深,你能不能對我高抬貴手?”舒知茵輕輕笑著,笑容飄渺。
“不能,”景茂庭近乎殘忍的道:“別對我掉以輕心。”
舒知茵的保持著笑容,“你也小心點,我絕不是好惹的人。”
景茂庭沉默,半晌才道:“我沒有資格不小心翼翼。”
舒知茵不難發現他有難言之隱,有諸多無奈與煎熬,可是,無論他正經曆著什麽,都不能成為他迫害她的理由,不能被諒解。她冷靜的道:“活該。”
景茂庭一怔。
“你為了護她,處心積慮,應該是甘之若飴吧。”舒知茵慢慢的梳著長發,神情平淡。
“誰?”
“齊媛。”
景茂庭冷靜的道:“不全然是為了護她。”
“還想權傾朝野?功成名就?”舒知茵的氣息裏盛放著對塵世萬事都不屑一顧的薄涼,“是啊,除了擁有絕對的權利,一切都是空談。”
“你呢?”景茂庭定睛看她,很期待她的回答:“所需的是什麽?”
“不高興告訴你。”舒知茵語聲疏離的道:“你已經沒有做我麵首的資格了。”
景茂庭的心口像是重重的挨了一刀。
舒知茵篤定的道:“我們沒辦法相互依賴各取所需,甚至沒辦法形同陌路,勢必將為敵。”
看盡她眸中的決絕能焚毀一切,景茂庭抿著嘴,喉嚨像被無形的鎖鏈勒緊而無法言語,臉色冷峻得可怕。
“景兄。”齊汀折回院中,提醒有人來了。
景茂庭瞬間恢複嚴肅的神態。
園中管家前來邀請道:“壽宴已準好,齊老爺和夫人請福國公主入席。”
“不必。”舒知茵轉眼道:“齊汀,讓廚子為我做幾道菜送來,再備十人飯菜送往山下給我的侍從。”
“是,是,是。”齊汀應著,他肩膀蹭了下景茂庭,伸手道:“景兄,請。”
景茂庭沒再多看舒知茵一眼,闊步而去。
舒知茵坐回木椅,眸中隱現悵茫之色,漸漸地,眸色清亮,堅定。
不多時,六道熱乎乎的菜肴呈上,用過膳後,舒知茵換回自己的衣裳,便離開閑清園,此處不宜久留。
出了園門,卻見幾位壯實的家丁不遠不近的跟隨在後,舒知茵駐步,如瓷回首質問道:“你們要幹什麽?”
家丁上前道:“小的們要進京城采買。”,生怕此話惹人生疑,便展開宣紙呈示,以紙上所列的需要采買的油鹽醋清單為證。
如瓷盯著宣紙,大致的看著。
舒知茵不經意的暼了一眼,發現宣紙上的字跡時不禁愣了愣,隨及取過宣紙仔細端詳,問道:“這是誰交給你的?”
家丁道:“齊三少爺。”
“齊汀?”
“正是。”
舒知茵命道:“讓他立刻來見我。”
“是。”家丁不敢怠慢,撒腿就去通報。
舒知茵坐在溪邊的石頭上,若有所思的看著宣紙上的字跡,這字跡很特別,恢弘大氣,正是曾讓她一見便油然而生傾慕之情的字跡,跟秦啟明所寫的字跡一模一樣。可是,秦啟明已死啊!
不多久,齊汀乘著軟轎,家丁們飛快的把他抬來了。
未等齊汀像模像樣的行禮,舒知茵直接問道:“這是你寫的字?”
“是不是很超群絕倫?”齊汀得意的道:“一看就是經年累月練出的字,一筆一劃透著勁挺。”
舒知茵正色問:“誰寫的?”
“景兄。”宣紙是景茂庭交給齊汀,讓齊汀派家丁以進京采買為名義,護送舒知茵進京城,安然的回公主府。
舒知茵眸中閃過驚訝之色,道:“速去問景茂庭,去年的巧夕夜,可曾在宮廷佳宴上賦過一首名為《臨月》的詩。”
“不曾。”
“嗯?”
“他揮筆所賦的是《臨仙》。”齊汀至今記得,那日他與景茂庭一同赴宴,當舒知茵一襲豔紅衣裳信步入席,那風姿如仙,使得情竇從未開過的景茂庭久久出神凝視,並提筆賦詩《臨仙》一首,萌動情思全揮灑於筆下。
舒知茵愕然,“《臨仙》不是秦啟明所賦?”
“他可賦不出。”齊汀笑道:“景兄落筆後,秦啟明在旁一副諂媚之態的稱讚,景兄不悅,揉作一團,扔了。”
舒知茵沉思著,秦啟明撿起景茂庭扔掉的紙團撫平,恰好被她經過時看到,不自覺被吸引,他察覺到她的歡喜,便慌稱是自己親筆所賦?
齊汀訕訕笑問:“秦啟明竊取景兄的詩取悅了您?”
“對。”
“秦啟明真虛假淺薄!”齊汀鄭重的道:“景兄批閱案卷,標注書籍,閑時練字,皆是同樣字跡,您可驗明字跡。”
舒知茵並不懷疑,能寫出這樣字跡的人就應該是像景茂庭一樣特立獨行,隻不過,她心中的空落多於驚喜,無論他多麽非凡,又能怎樣。
齊汀意味深長的道:“景兄是內斂之人,不善言辭,但他心如明鏡。”
是啊,他心如明鏡,高深莫測,很危險。
舒知茵隻是一笑,笑容淡而涼,隨手將宣紙還給家丁,轉身輕快的離去。
第12章 對峙
千年的古海棠樹枝葉茂盛,樹冠如蓋,大片的濃蔭下,擺著一架紫檀木製的秋千吊榻,榻上鋪有舒適的絲毯,舒知茵正側臥於吊榻閉目小憩。
昨日徒步登山去閑清園,今日清晨醒來,雙腿酸疼無比寸步難行。
清風陣陣,秋千輕輕的晃著,舒知茵麵容沉靜,而心中思緒萬千,她不得不認真的思考將來的打算。
“公主殿下。”如錦捧來一盅燕窩羹。
舒知茵美眸睜開,便見如錦心事重重,她接過燕窩羹,邊吃邊說道:“坊間又有什麽流言蜚語了?”
如錦咬著唇,委屈的道:“坊間在議論公主殿下為追求齊汀,不顧矜持的擅闖閑清園,不知禮貌的驚擾齊老,並不慎使皇嫡長孫墜入深潭中。”
“我驕蠻狂妄的事跡又添了三件。”舒知茵笑了笑,這三件事跡可非同小可。
如錦替公主難過的道:“居心叵測之人總是編造謠言,壞公主殿下的名聲。”
舒知茵慢慢的吃著燕窩,默不做聲。
如錦哼道:“公主殿下得知風暴摧毀沿海的整個村莊,撥府中銀兩為流離失所的百姓們修建新居;公主殿下關心善男信女的疾苦,在雲柘寺設大齋殿,每日施素齋給蒼生,承擔全部所需銀兩;公主殿下所做的這種善事不勝枚舉,卻被傳為沽名釣譽將功補過,真是豈有此理。”
舒知茵不語,用完燕窩羹之後,捏起白帕擦拭唇角,才道:“備馬車與軟轎,進宮。”
“現在?”如錦疼惜公主殿下的雙腿。
“對。”舒知茵眸中閃過寒光,有些謠言她無所謂便不理會,有些謠言她不高興承著。
如錦不再多言,示意侍女去辦。
這時,如瓷快步而來,稟告道:“齊三少爺親自趕馬車送來兩缸山泉水,正在府外。”
齊汀竟然真的親自送泉水?舒知茵飲了口薄荷茶,道:“山泉水留下,運去馬廄喂馬。”
如瓷詢問道:“可請齊三少爺入府歇腳?”
舒知茵笑道:“不請。”
如瓷應是,便按公主交待的去辦。
半晌,馬車已備好,舒知茵剛乘上馬車,如瓷急步而來,稟告道:“皇上宣公主殿下即刻進宮。”
莫非也是因為坊間的謠言?
正值中午,豔陽高照,香車寶馬快速駛到皇宮門前,舒知茵換乘軟轎,不緊不慢的抵至禦書房。
在如錦的攙扶下,舒知茵笑容滿麵的施禮:“父皇。”
堆積如山的奏折後,舒澤帝頭也未抬的問道:“你昨日去閑清園了?”
舒知茵悠然的坐在紫檀交椅上,清脆聲道:“是呀,往返走了十餘裏的山路,茵兒的雙腿酸疼得難忍。”
舒澤帝擱下筆,問道:“擅闖閑清園?驚憂了朕敬重的齊老?”
舒知茵故作“啊”的一聲驚呼,“這麽快就傳到皇宮內了?”
“已沸沸揚揚,滿城風雨。”舒澤帝挑眉瞧了瞧女兒,見她如往常一樣不以為意,臉色驟然冷沉。
見狀,舒知茵端正了坐姿,篤定的道:“皆是流言蜚語。”
舒澤帝目光炯炯,看到的是她凜然自在,他漸漸斂起肅容,揚聲命道:“宣太子。”停頓片刻,又道:“宣景茂庭。”
父皇不信?打算一一對證?舒知茵不動聲色,漫不經心的示意侍女將帶來的鮮果與桑葚酒擺在案幾上。
舒澤帝繼續批閱奏折,龍涎香輕煙繚繞。
舒知茵換個舒服的坐姿吃起櫻桃,望著日理萬機的父皇,輕言道:“酷暑之際,茵兒想陪母妃在妙春山避暑,小住半月。”
“準。”
“父皇能否同往?”
他像是在解釋,不似以往的盛氣淩人。又像是在澄清,帶有糾正誤會的迫切。
舒知茵擰眉,硬生生的道:“你卻選擇公然跟我作對,與那些與我為敵的人沒什麽兩樣。”
景茂庭的胸口頓時如巨石壓下,堵得心慌。
“前次,你順他們的心意陷害我。這次,你順他們的心意刁難我。”舒知茵咬了咬牙,冷笑道:“你把我帶到這個院子,隻是為幫他們製造機會?”
“我陷害你刁難你時,你怎麽不說出真相,你是在包庇我?”景茂庭向她逼近,看盡她欲退而強迫自己站定,“為什麽?”
舒知茵漠然的道:“我別無選擇。”
景茂庭定睛看她,她清冷單薄,如臨絕壁深淵而立,腳下一寸之遙就是萬劫不複,她看上去孤單無依,卻不脆弱不孱喘,有一種由內而生的力量,似乎縱身躍下崖穀也能順風而翔。他的眸色漸幽,神情複雜,心裏極不舒服。
“我不如你強大,不如你高深,你能不能對我高抬貴手?”舒知茵輕輕笑著,笑容飄渺。
“不能,”景茂庭近乎殘忍的道:“別對我掉以輕心。”
舒知茵的保持著笑容,“你也小心點,我絕不是好惹的人。”
景茂庭沉默,半晌才道:“我沒有資格不小心翼翼。”
舒知茵不難發現他有難言之隱,有諸多無奈與煎熬,可是,無論他正經曆著什麽,都不能成為他迫害她的理由,不能被諒解。她冷靜的道:“活該。”
景茂庭一怔。
“你為了護她,處心積慮,應該是甘之若飴吧。”舒知茵慢慢的梳著長發,神情平淡。
“誰?”
“齊媛。”
景茂庭冷靜的道:“不全然是為了護她。”
“還想權傾朝野?功成名就?”舒知茵的氣息裏盛放著對塵世萬事都不屑一顧的薄涼,“是啊,除了擁有絕對的權利,一切都是空談。”
“你呢?”景茂庭定睛看她,很期待她的回答:“所需的是什麽?”
“不高興告訴你。”舒知茵語聲疏離的道:“你已經沒有做我麵首的資格了。”
景茂庭的心口像是重重的挨了一刀。
舒知茵篤定的道:“我們沒辦法相互依賴各取所需,甚至沒辦法形同陌路,勢必將為敵。”
看盡她眸中的決絕能焚毀一切,景茂庭抿著嘴,喉嚨像被無形的鎖鏈勒緊而無法言語,臉色冷峻得可怕。
“景兄。”齊汀折回院中,提醒有人來了。
景茂庭瞬間恢複嚴肅的神態。
園中管家前來邀請道:“壽宴已準好,齊老爺和夫人請福國公主入席。”
“不必。”舒知茵轉眼道:“齊汀,讓廚子為我做幾道菜送來,再備十人飯菜送往山下給我的侍從。”
“是,是,是。”齊汀應著,他肩膀蹭了下景茂庭,伸手道:“景兄,請。”
景茂庭沒再多看舒知茵一眼,闊步而去。
舒知茵坐回木椅,眸中隱現悵茫之色,漸漸地,眸色清亮,堅定。
不多時,六道熱乎乎的菜肴呈上,用過膳後,舒知茵換回自己的衣裳,便離開閑清園,此處不宜久留。
出了園門,卻見幾位壯實的家丁不遠不近的跟隨在後,舒知茵駐步,如瓷回首質問道:“你們要幹什麽?”
家丁上前道:“小的們要進京城采買。”,生怕此話惹人生疑,便展開宣紙呈示,以紙上所列的需要采買的油鹽醋清單為證。
如瓷盯著宣紙,大致的看著。
舒知茵不經意的暼了一眼,發現宣紙上的字跡時不禁愣了愣,隨及取過宣紙仔細端詳,問道:“這是誰交給你的?”
家丁道:“齊三少爺。”
“齊汀?”
“正是。”
舒知茵命道:“讓他立刻來見我。”
“是。”家丁不敢怠慢,撒腿就去通報。
舒知茵坐在溪邊的石頭上,若有所思的看著宣紙上的字跡,這字跡很特別,恢弘大氣,正是曾讓她一見便油然而生傾慕之情的字跡,跟秦啟明所寫的字跡一模一樣。可是,秦啟明已死啊!
不多久,齊汀乘著軟轎,家丁們飛快的把他抬來了。
未等齊汀像模像樣的行禮,舒知茵直接問道:“這是你寫的字?”
“是不是很超群絕倫?”齊汀得意的道:“一看就是經年累月練出的字,一筆一劃透著勁挺。”
舒知茵正色問:“誰寫的?”
“景兄。”宣紙是景茂庭交給齊汀,讓齊汀派家丁以進京采買為名義,護送舒知茵進京城,安然的回公主府。
舒知茵眸中閃過驚訝之色,道:“速去問景茂庭,去年的巧夕夜,可曾在宮廷佳宴上賦過一首名為《臨月》的詩。”
“不曾。”
“嗯?”
“他揮筆所賦的是《臨仙》。”齊汀至今記得,那日他與景茂庭一同赴宴,當舒知茵一襲豔紅衣裳信步入席,那風姿如仙,使得情竇從未開過的景茂庭久久出神凝視,並提筆賦詩《臨仙》一首,萌動情思全揮灑於筆下。
舒知茵愕然,“《臨仙》不是秦啟明所賦?”
“他可賦不出。”齊汀笑道:“景兄落筆後,秦啟明在旁一副諂媚之態的稱讚,景兄不悅,揉作一團,扔了。”
舒知茵沉思著,秦啟明撿起景茂庭扔掉的紙團撫平,恰好被她經過時看到,不自覺被吸引,他察覺到她的歡喜,便慌稱是自己親筆所賦?
齊汀訕訕笑問:“秦啟明竊取景兄的詩取悅了您?”
“對。”
“秦啟明真虛假淺薄!”齊汀鄭重的道:“景兄批閱案卷,標注書籍,閑時練字,皆是同樣字跡,您可驗明字跡。”
舒知茵並不懷疑,能寫出這樣字跡的人就應該是像景茂庭一樣特立獨行,隻不過,她心中的空落多於驚喜,無論他多麽非凡,又能怎樣。
齊汀意味深長的道:“景兄是內斂之人,不善言辭,但他心如明鏡。”
是啊,他心如明鏡,高深莫測,很危險。
舒知茵隻是一笑,笑容淡而涼,隨手將宣紙還給家丁,轉身輕快的離去。
第12章 對峙
千年的古海棠樹枝葉茂盛,樹冠如蓋,大片的濃蔭下,擺著一架紫檀木製的秋千吊榻,榻上鋪有舒適的絲毯,舒知茵正側臥於吊榻閉目小憩。
昨日徒步登山去閑清園,今日清晨醒來,雙腿酸疼無比寸步難行。
清風陣陣,秋千輕輕的晃著,舒知茵麵容沉靜,而心中思緒萬千,她不得不認真的思考將來的打算。
“公主殿下。”如錦捧來一盅燕窩羹。
舒知茵美眸睜開,便見如錦心事重重,她接過燕窩羹,邊吃邊說道:“坊間又有什麽流言蜚語了?”
如錦咬著唇,委屈的道:“坊間在議論公主殿下為追求齊汀,不顧矜持的擅闖閑清園,不知禮貌的驚擾齊老,並不慎使皇嫡長孫墜入深潭中。”
“我驕蠻狂妄的事跡又添了三件。”舒知茵笑了笑,這三件事跡可非同小可。
如錦替公主難過的道:“居心叵測之人總是編造謠言,壞公主殿下的名聲。”
舒知茵慢慢的吃著燕窩,默不做聲。
如錦哼道:“公主殿下得知風暴摧毀沿海的整個村莊,撥府中銀兩為流離失所的百姓們修建新居;公主殿下關心善男信女的疾苦,在雲柘寺設大齋殿,每日施素齋給蒼生,承擔全部所需銀兩;公主殿下所做的這種善事不勝枚舉,卻被傳為沽名釣譽將功補過,真是豈有此理。”
舒知茵不語,用完燕窩羹之後,捏起白帕擦拭唇角,才道:“備馬車與軟轎,進宮。”
“現在?”如錦疼惜公主殿下的雙腿。
“對。”舒知茵眸中閃過寒光,有些謠言她無所謂便不理會,有些謠言她不高興承著。
如錦不再多言,示意侍女去辦。
這時,如瓷快步而來,稟告道:“齊三少爺親自趕馬車送來兩缸山泉水,正在府外。”
齊汀竟然真的親自送泉水?舒知茵飲了口薄荷茶,道:“山泉水留下,運去馬廄喂馬。”
如瓷詢問道:“可請齊三少爺入府歇腳?”
舒知茵笑道:“不請。”
如瓷應是,便按公主交待的去辦。
半晌,馬車已備好,舒知茵剛乘上馬車,如瓷急步而來,稟告道:“皇上宣公主殿下即刻進宮。”
莫非也是因為坊間的謠言?
正值中午,豔陽高照,香車寶馬快速駛到皇宮門前,舒知茵換乘軟轎,不緊不慢的抵至禦書房。
在如錦的攙扶下,舒知茵笑容滿麵的施禮:“父皇。”
堆積如山的奏折後,舒澤帝頭也未抬的問道:“你昨日去閑清園了?”
舒知茵悠然的坐在紫檀交椅上,清脆聲道:“是呀,往返走了十餘裏的山路,茵兒的雙腿酸疼得難忍。”
舒澤帝擱下筆,問道:“擅闖閑清園?驚憂了朕敬重的齊老?”
舒知茵故作“啊”的一聲驚呼,“這麽快就傳到皇宮內了?”
“已沸沸揚揚,滿城風雨。”舒澤帝挑眉瞧了瞧女兒,見她如往常一樣不以為意,臉色驟然冷沉。
見狀,舒知茵端正了坐姿,篤定的道:“皆是流言蜚語。”
舒澤帝目光炯炯,看到的是她凜然自在,他漸漸斂起肅容,揚聲命道:“宣太子。”停頓片刻,又道:“宣景茂庭。”
父皇不信?打算一一對證?舒知茵不動聲色,漫不經心的示意侍女將帶來的鮮果與桑葚酒擺在案幾上。
舒澤帝繼續批閱奏折,龍涎香輕煙繚繞。
舒知茵換個舒服的坐姿吃起櫻桃,望著日理萬機的父皇,輕言道:“酷暑之際,茵兒想陪母妃在妙春山避暑,小住半月。”
“準。”
“父皇能否同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