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嫡這種套路,當年也是曹丕玩剩下的,雖然每個當爹的都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兄友弟恭,但是事實就是和願望相反的,還能讓人有什麽辦法?
曹叡不能玩曹丕當年六分真情、四分演技的那一套,他對爹媽的孝心必須是24k純金的,絕對要讓人覺得他是發自肺腑的。
如果說曹丕當年是走的演技掛的話,曹叡就必須讓人相信他是走勤懇掛的老實人。
用司馬師穿越前看過的電視劇《琅琊榜》來比喻的話,那就是譽王和太子的結合體,要讓他爹相信他其實是像靖王那樣清純不做作的好人。
司馬師:畫麵真的太美,我不敢看。
被指點以後,曹叡待過郭女王就有點向他親娘甄氏從前的待遇靠攏的趨勢了,而郭女王因為自己沒有孩子,曹丕親自指了曹叡作為她的保障,因此對曹叡也很好,兩個人算是各取所需,雖然摻雜了一些不太純潔的目的,但是真的可以算是母慈子孝了。
然而,不知道是誰告的狀,表示曹叡現在對郭女王的態度和他以前的態度比起來差了很多,這說明他以前一定是心懷怨望!
而郭女王並不能算是直接當事人,因為無論是做出廢後還是立郭女王為後的決定的都是曹丕,所以換而言之,曹叡其實是怨恨他親爹的!
這還了得?
曹子桓表示就算是親兒子也不能忍啊!
曹叡曹元仲同學:excuse me?什麽仇什麽怨?
作者有話要說: 花了三個小時研究出了怎麽幫我弟的所有數學算式題目在文檔裏加上=號……我差不多已經廢了……
最近出了部《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曹郭荀大三角目前撒糖正歡,不愧是我曹總啊!
軍師都有主,仲達配二丕,因垂絲汀。
第101章 浮華
黃初四年, 魏文帝幸獵宮,魏明、宣帝與帝從之。
時魏明封平原, 以文昭甄皇後故,泯然諸王間。
魏文愛寵東海王霖、京兆王禮甚, 欲立為儲。
獵時, 指鹿顧謂曰:“小子勉之!”
——晉人作《魏晉錄》
魏文帝曹丕陛下,他除了是一個帝王裏少有的成功的文學家之外——李煜和宋徽宗之流,雖然算是成功的文學家,但是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帝王——還是個打獵狂魔。
魏文帝陛下愛好打獵, 因為離得不遠, 還能鍛煉京都貴胄的騎射能力, 因此他對自己的愛好絲毫不加收斂。
作為皇帝, 他的每一個行為都會被人過度解讀, 而曹丕也確實對自己的一些行為不加收斂。
曹叡現在的處境仔細論起來,其實比當初曹丕的處境要許多。
尤其是曹丕現在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不說長命百歲, 就說如果他能活到他父親曹操的那個年紀才駕崩, 曹叡都很危險。
對於每天活得戰戰兢兢的曹叡的求助, 司馬師表示為什麽不問問神奇海螺呢?【大霧】
要解決曹叡的問題, 說難也難, 說簡單也簡單。
其實套路之所以會成為套路,就是因為在很多情況下它都適用。
曹丕雖然自己用過裝純良好兒子的套路,但是對於自己的血脈,他當然也會有這樣的想法。
首先, 曹叡必須做一個孝敬父母、友悌兄弟的好兒子、好兄長,讓他爹看到他的品性絕對合格。
其次,當年他在祖父曹操那裏的待遇,完全可以讓兒子也體驗一下。
物以稀為貴,雖然曹丕的兒子不少,但是孫子還是很稀有的。
培養一下祖孫感情,完全是可以的嘛!
“好聖孫”的典故是多麽出名啊!
雖然明仁宗朱高熾是因為他的忍耐力和他的嫡長子的正統地位得到了一大幫朝臣的支持,但是他在父親心目中的地位,毫無疑問,和他的好兒子朱瞻基有部分關係。
要是曹叡的兒子曹囧能在曹丕那裏討些好回來,對曹叡也是一個幫助。
是的,曆史上悲慘到隻能過繼宗室子為嗣的魏明帝曹叡,他其實是有親生兒子的,隻不過他的兒子沒有活到繼承皇位的時候,悲慘地早夭了而已。
但是現在,曹叡的親兒子還在,小孩子也容易養熟,怎麽想,怎麽是個不錯的主意。
曹叡就此開始了他的憋屈生活。
比起曹叡來,司馬師的日子就好過多了,出身貴胄,在曹丕麵前也露過臉,是洛陽城非常出名的少年天才,所以少年學子們組織文會的時候總喜歡把司馬師也叫過去。
穿越了這麽久,居然會過上如此正常普通的生活的司馬師都快感動哭了。
天天被曹叡揪著問對策,他都快瘋了!
沒有小說中的那些打臉、裝逼情節,文會的舉辦者不同,會根據家世、親近程度、學派觀點之類的條件邀請不同的參與者,與會者見到其他人覺得對胃口的情況並不少見。
在文會上,司馬師除了他的青梅竹馬夏侯玄、諸葛誕之外,還認識了目前不受曹丕待見的何晏同學。
曹操的養子數量其實不算少,但是其他人也算是有自知之明,知道不能太張狂,然而何晏並不這麽認為。
何晏除了是曹操的養子之外,還是他的女兒金鄉公主的夫婿,然而何晏的表現卻讓金鄉公主難以忍受。
需要說明的是,金鄉公主的母親杜夫人雖然為曹操生育了兩子一女,但是她之前是嫁過人的,還帶著兒子秦朗嫁給了曹操。
雖然同為曹操養子,秦朗和何晏同樣頗受曹操的喜愛,但是秦朗和何晏的品行可謂是相差巨大,秦朗為人恭謹,低調謹慎,而何晏卻為人張狂。
因為是帶著兒子改嫁的,曹操去世之後,她為曹操生育的兩子一女都受封為王爵、公主,隻有秦朗一直四處遊曆。
所以跟著兒子沛王曹林過活的杜夫人不太看得慣性格和長子截然相反的何晏,但是對於金鄉公主來說,她對好納妾、服食五石散的何晏沒多少感情,更容易得個賢良的名聲,身為公主有兄長作為後台,其實想要自己過好日子的話是很容易的。
連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夫人都不能忍受,可見何晏在日常生活中,對不能接受他的人來說是多麽難以接受。
但是必須承認的是,何晏的才華是毋庸置疑的。
魏晉名士好服食五石散,就是來源於他們對何晏的追捧。
史書上記載司馬師少時與何晏、夏侯玄齊名,一向自視甚高的何晏還對司馬師多有讚歎,幾乎都要比之聖人了。
所以說,除了何晏的某些個人愛好之外,單純的和他談論文學,還是很愉快的。
當然了,文會上還是有很多其他對司馬師的胃口、同他也相親善的人的,比如弱冠便知名於世、為人幹才練達的傅嘏傅蘭石,司馬師未來第三任妻子的兄弟、司馬師的女老師蔡琰的“外甥”羊發。
羊發的親娘並不是蔡琰的妹妹、蔡邕的另一個女兒,而是孔融的女兒。
蔡氏生了一個兒子名為羊承,本來也是個健康的孩子,但是和羊發同時得了疾病,需要人耐心地照看,蔡氏選擇了並非自己親生的繼子羊發,最後導致羊承病死。
對於她的品性,洛陽城中傳為佳話,同時羊發的身世也是廣為人知的。
羊發的外祖父是名士,繼母對他也非常好,母家蔡家的資源也不吝於讓他分享,所以羊發和司馬師有很多的共同語言。
司馬師原本交好的羊家孩子是羊承,他夭折的時候,司馬師也頗為傷懷,但是他並不會因此而選擇遷怒羊發。
司馬師發現,參加此次文會的人,所學的都是比較主流的文學觀點,非常符合當下的風尚。
時下的風尚是什麽呢?
就是曹丕喜愛的風格,而這種風格是當初被曹操點名批評過的一種風格,到了魏明帝曹叡時期,有很大的可能被歸於“浮華”之類中。
浮華案,發生在魏明帝曹叡時期,以明帝下旨貶斥“浮華交會”的士子為具體過程。
司馬師同學作為司馬懿的兒子,在出仕後突然就多年沒了動靜,之後對浮華案的部分事實也予以掩蓋,對浮華案後通過其他途徑重新為朝廷任用的夏侯玄等人多有打壓。
可以說,在浮華案之後,司馬師就和以前的舊友徹底斷交了。
論起人生贏家司馬師的黑化,曆史上的魏明帝曹叡功不可沒。
可是在魏文帝曹丕時期,這種風格還是很正常的景象,那些因浮華案而被截斷前途的士子,少年時期都是在這樣的環境風格下長大的。
在文會上大出風頭回來的司馬師回來以後仔細想想,突然覺得有什麽地方不對。
他是不是就這樣奔跑在了作死的道路上,為未來自己跌入低穀添磚加瓦了?
但是仔細想想,司馬師覺得自己的錯誤並不是很嚴重。
所謂“浮華交會”,按照司馬師個人的理解,和晉代的清談有點像,但是和齊梁宮廷文學比起來,就樸素得很了。
而且單純是文壇的事情的話,也不會曹叡這個皇帝親自下旨對相關人員進行貶斥。
其實這隻是曹叡借著這種名義對自己看不順眼的異己進行打壓罷了。
真要細論的話,就相當於皇帝自己親自下場,整肅官場和政壇,和清末茶館裏貼的“莫談國事”一個效果。
未來威風八麵的曹叡現在還得在他的老爹麵前裝孫子,對曹丕喜愛的風格,不論他自己是不是喜歡的,都是要捧著的。
司馬師:雖然現在咱們倆的關係挺好,但是想到浮華案,突然就不覺得你可憐了呢,平原王殿下。【微笑·jpg】
當然,曹叡也不是時時刻刻都在他爹麵前拍馬屁的,畢竟他爹曹丕也是個有雄心壯誌的男人。
被孫權惹毛了,當然是要把臉給打回去的,不能就這麽算了啊!
黃初五年,曹丕興兵再度南征,曹叡留守洛陽,沒有隨軍出征。
曹魏現在的套路已經和當年不一樣了,就算是曹丕這個自幼就長在軍中的,到了後期,也沒有隨父親出征了,更不用說一直生在錦繡富貴中的曹叡了。
曹丕對自己的軍事才能很有自信,如果脾氣強起來了,甚至聽不進別人的意見。
話說上次曹丕狼狽而回以後,劉曄表示:瞧我當初說什麽來著?
曹丕:你可閉嘴吧你!光會打嘴炮,不弄出點實際成績,說得準又有什麽用啊?!
劉曄:六月飛雪啊!
這一回出征,曹丕對自己信心滿滿,司馬師覺得這次有點玄。
然後他就被打臉了。
曹丕回軍的時候順路去看了弟弟,而孫權投降、納貢的上表已經在洛陽堆著了。
作者有話要說: 浮華案真的是阿師的人生轉折點啊……要是他那時候沒被排擠,後麵也不會黑化得那麽厲害,直接想要覆滅魏國皇室了……
第102章 薄幸
其實想來也是正常, 上次雖然魏軍敗了,但乃是因為天數,並不是他們自身的問題, 而且心中還始終對孫權憋著一股氣,自然各個驍勇。
曆史上的曹丕比較倒黴, 是征孫權的時候遇到了疫病, 最後坐失良機。
但是這一回, 他長了記性, 知道南方的環境對他們不太友好, 當然要做好防範,於是一路高歌地把孫權給打服了。
孫權稱降納貢, 人逢喜事精神爽, 把孫權打服了, 曹丕自認為收拾蜀中也隻是時間問題, 這個時候, 他覺得繼承人的問題需要考慮了。
曹叡不能玩曹丕當年六分真情、四分演技的那一套,他對爹媽的孝心必須是24k純金的,絕對要讓人覺得他是發自肺腑的。
如果說曹丕當年是走的演技掛的話,曹叡就必須讓人相信他是走勤懇掛的老實人。
用司馬師穿越前看過的電視劇《琅琊榜》來比喻的話,那就是譽王和太子的結合體,要讓他爹相信他其實是像靖王那樣清純不做作的好人。
司馬師:畫麵真的太美,我不敢看。
被指點以後,曹叡待過郭女王就有點向他親娘甄氏從前的待遇靠攏的趨勢了,而郭女王因為自己沒有孩子,曹丕親自指了曹叡作為她的保障,因此對曹叡也很好,兩個人算是各取所需,雖然摻雜了一些不太純潔的目的,但是真的可以算是母慈子孝了。
然而,不知道是誰告的狀,表示曹叡現在對郭女王的態度和他以前的態度比起來差了很多,這說明他以前一定是心懷怨望!
而郭女王並不能算是直接當事人,因為無論是做出廢後還是立郭女王為後的決定的都是曹丕,所以換而言之,曹叡其實是怨恨他親爹的!
這還了得?
曹子桓表示就算是親兒子也不能忍啊!
曹叡曹元仲同學:excuse me?什麽仇什麽怨?
作者有話要說: 花了三個小時研究出了怎麽幫我弟的所有數學算式題目在文檔裏加上=號……我差不多已經廢了……
最近出了部《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曹郭荀大三角目前撒糖正歡,不愧是我曹總啊!
軍師都有主,仲達配二丕,因垂絲汀。
第101章 浮華
黃初四年, 魏文帝幸獵宮,魏明、宣帝與帝從之。
時魏明封平原, 以文昭甄皇後故,泯然諸王間。
魏文愛寵東海王霖、京兆王禮甚, 欲立為儲。
獵時, 指鹿顧謂曰:“小子勉之!”
——晉人作《魏晉錄》
魏文帝曹丕陛下,他除了是一個帝王裏少有的成功的文學家之外——李煜和宋徽宗之流,雖然算是成功的文學家,但是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帝王——還是個打獵狂魔。
魏文帝陛下愛好打獵, 因為離得不遠, 還能鍛煉京都貴胄的騎射能力, 因此他對自己的愛好絲毫不加收斂。
作為皇帝, 他的每一個行為都會被人過度解讀, 而曹丕也確實對自己的一些行為不加收斂。
曹叡現在的處境仔細論起來,其實比當初曹丕的處境要許多。
尤其是曹丕現在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不說長命百歲, 就說如果他能活到他父親曹操的那個年紀才駕崩, 曹叡都很危險。
對於每天活得戰戰兢兢的曹叡的求助, 司馬師表示為什麽不問問神奇海螺呢?【大霧】
要解決曹叡的問題, 說難也難, 說簡單也簡單。
其實套路之所以會成為套路,就是因為在很多情況下它都適用。
曹丕雖然自己用過裝純良好兒子的套路,但是對於自己的血脈,他當然也會有這樣的想法。
首先, 曹叡必須做一個孝敬父母、友悌兄弟的好兒子、好兄長,讓他爹看到他的品性絕對合格。
其次,當年他在祖父曹操那裏的待遇,完全可以讓兒子也體驗一下。
物以稀為貴,雖然曹丕的兒子不少,但是孫子還是很稀有的。
培養一下祖孫感情,完全是可以的嘛!
“好聖孫”的典故是多麽出名啊!
雖然明仁宗朱高熾是因為他的忍耐力和他的嫡長子的正統地位得到了一大幫朝臣的支持,但是他在父親心目中的地位,毫無疑問,和他的好兒子朱瞻基有部分關係。
要是曹叡的兒子曹囧能在曹丕那裏討些好回來,對曹叡也是一個幫助。
是的,曆史上悲慘到隻能過繼宗室子為嗣的魏明帝曹叡,他其實是有親生兒子的,隻不過他的兒子沒有活到繼承皇位的時候,悲慘地早夭了而已。
但是現在,曹叡的親兒子還在,小孩子也容易養熟,怎麽想,怎麽是個不錯的主意。
曹叡就此開始了他的憋屈生活。
比起曹叡來,司馬師的日子就好過多了,出身貴胄,在曹丕麵前也露過臉,是洛陽城非常出名的少年天才,所以少年學子們組織文會的時候總喜歡把司馬師也叫過去。
穿越了這麽久,居然會過上如此正常普通的生活的司馬師都快感動哭了。
天天被曹叡揪著問對策,他都快瘋了!
沒有小說中的那些打臉、裝逼情節,文會的舉辦者不同,會根據家世、親近程度、學派觀點之類的條件邀請不同的參與者,與會者見到其他人覺得對胃口的情況並不少見。
在文會上,司馬師除了他的青梅竹馬夏侯玄、諸葛誕之外,還認識了目前不受曹丕待見的何晏同學。
曹操的養子數量其實不算少,但是其他人也算是有自知之明,知道不能太張狂,然而何晏並不這麽認為。
何晏除了是曹操的養子之外,還是他的女兒金鄉公主的夫婿,然而何晏的表現卻讓金鄉公主難以忍受。
需要說明的是,金鄉公主的母親杜夫人雖然為曹操生育了兩子一女,但是她之前是嫁過人的,還帶著兒子秦朗嫁給了曹操。
雖然同為曹操養子,秦朗和何晏同樣頗受曹操的喜愛,但是秦朗和何晏的品行可謂是相差巨大,秦朗為人恭謹,低調謹慎,而何晏卻為人張狂。
因為是帶著兒子改嫁的,曹操去世之後,她為曹操生育的兩子一女都受封為王爵、公主,隻有秦朗一直四處遊曆。
所以跟著兒子沛王曹林過活的杜夫人不太看得慣性格和長子截然相反的何晏,但是對於金鄉公主來說,她對好納妾、服食五石散的何晏沒多少感情,更容易得個賢良的名聲,身為公主有兄長作為後台,其實想要自己過好日子的話是很容易的。
連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夫人都不能忍受,可見何晏在日常生活中,對不能接受他的人來說是多麽難以接受。
但是必須承認的是,何晏的才華是毋庸置疑的。
魏晉名士好服食五石散,就是來源於他們對何晏的追捧。
史書上記載司馬師少時與何晏、夏侯玄齊名,一向自視甚高的何晏還對司馬師多有讚歎,幾乎都要比之聖人了。
所以說,除了何晏的某些個人愛好之外,單純的和他談論文學,還是很愉快的。
當然了,文會上還是有很多其他對司馬師的胃口、同他也相親善的人的,比如弱冠便知名於世、為人幹才練達的傅嘏傅蘭石,司馬師未來第三任妻子的兄弟、司馬師的女老師蔡琰的“外甥”羊發。
羊發的親娘並不是蔡琰的妹妹、蔡邕的另一個女兒,而是孔融的女兒。
蔡氏生了一個兒子名為羊承,本來也是個健康的孩子,但是和羊發同時得了疾病,需要人耐心地照看,蔡氏選擇了並非自己親生的繼子羊發,最後導致羊承病死。
對於她的品性,洛陽城中傳為佳話,同時羊發的身世也是廣為人知的。
羊發的外祖父是名士,繼母對他也非常好,母家蔡家的資源也不吝於讓他分享,所以羊發和司馬師有很多的共同語言。
司馬師原本交好的羊家孩子是羊承,他夭折的時候,司馬師也頗為傷懷,但是他並不會因此而選擇遷怒羊發。
司馬師發現,參加此次文會的人,所學的都是比較主流的文學觀點,非常符合當下的風尚。
時下的風尚是什麽呢?
就是曹丕喜愛的風格,而這種風格是當初被曹操點名批評過的一種風格,到了魏明帝曹叡時期,有很大的可能被歸於“浮華”之類中。
浮華案,發生在魏明帝曹叡時期,以明帝下旨貶斥“浮華交會”的士子為具體過程。
司馬師同學作為司馬懿的兒子,在出仕後突然就多年沒了動靜,之後對浮華案的部分事實也予以掩蓋,對浮華案後通過其他途徑重新為朝廷任用的夏侯玄等人多有打壓。
可以說,在浮華案之後,司馬師就和以前的舊友徹底斷交了。
論起人生贏家司馬師的黑化,曆史上的魏明帝曹叡功不可沒。
可是在魏文帝曹丕時期,這種風格還是很正常的景象,那些因浮華案而被截斷前途的士子,少年時期都是在這樣的環境風格下長大的。
在文會上大出風頭回來的司馬師回來以後仔細想想,突然覺得有什麽地方不對。
他是不是就這樣奔跑在了作死的道路上,為未來自己跌入低穀添磚加瓦了?
但是仔細想想,司馬師覺得自己的錯誤並不是很嚴重。
所謂“浮華交會”,按照司馬師個人的理解,和晉代的清談有點像,但是和齊梁宮廷文學比起來,就樸素得很了。
而且單純是文壇的事情的話,也不會曹叡這個皇帝親自下旨對相關人員進行貶斥。
其實這隻是曹叡借著這種名義對自己看不順眼的異己進行打壓罷了。
真要細論的話,就相當於皇帝自己親自下場,整肅官場和政壇,和清末茶館裏貼的“莫談國事”一個效果。
未來威風八麵的曹叡現在還得在他的老爹麵前裝孫子,對曹丕喜愛的風格,不論他自己是不是喜歡的,都是要捧著的。
司馬師:雖然現在咱們倆的關係挺好,但是想到浮華案,突然就不覺得你可憐了呢,平原王殿下。【微笑·jpg】
當然,曹叡也不是時時刻刻都在他爹麵前拍馬屁的,畢竟他爹曹丕也是個有雄心壯誌的男人。
被孫權惹毛了,當然是要把臉給打回去的,不能就這麽算了啊!
黃初五年,曹丕興兵再度南征,曹叡留守洛陽,沒有隨軍出征。
曹魏現在的套路已經和當年不一樣了,就算是曹丕這個自幼就長在軍中的,到了後期,也沒有隨父親出征了,更不用說一直生在錦繡富貴中的曹叡了。
曹丕對自己的軍事才能很有自信,如果脾氣強起來了,甚至聽不進別人的意見。
話說上次曹丕狼狽而回以後,劉曄表示:瞧我當初說什麽來著?
曹丕:你可閉嘴吧你!光會打嘴炮,不弄出點實際成績,說得準又有什麽用啊?!
劉曄:六月飛雪啊!
這一回出征,曹丕對自己信心滿滿,司馬師覺得這次有點玄。
然後他就被打臉了。
曹丕回軍的時候順路去看了弟弟,而孫權投降、納貢的上表已經在洛陽堆著了。
作者有話要說: 浮華案真的是阿師的人生轉折點啊……要是他那時候沒被排擠,後麵也不會黑化得那麽厲害,直接想要覆滅魏國皇室了……
第102章 薄幸
其實想來也是正常, 上次雖然魏軍敗了,但乃是因為天數,並不是他們自身的問題, 而且心中還始終對孫權憋著一股氣,自然各個驍勇。
曆史上的曹丕比較倒黴, 是征孫權的時候遇到了疫病, 最後坐失良機。
但是這一回, 他長了記性, 知道南方的環境對他們不太友好, 當然要做好防範,於是一路高歌地把孫權給打服了。
孫權稱降納貢, 人逢喜事精神爽, 把孫權打服了, 曹丕自認為收拾蜀中也隻是時間問題, 這個時候, 他覺得繼承人的問題需要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