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底層人的實際生活
不婚男女古代養娃日常 作者:水波1984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沐母離開了,沐以安情緒低落了幾天,也就沒時間想東想西的了。
五個孩子,需要她付出很大的時間和精力。沐以安有時候都懷疑這一切不是真的,是幻像。
她居然有五個孩子了,大的已八九歲,小的還不會翻身。
曾經抵觸婚姻,抵觸生子,想著獨身一輩子的人,竟然,每天被五個孩子包圍著。
每天,送走去學堂的邵明邵雲,在陪著初月寫會大字,讀會書,再給兩個小的喂奶……
一上午的時間,就這麽過去了。
沐以安理解前世那些全職媽媽了,感覺一天什麽事也沒幹,但是又沒著閑。累的腰酸背痛,卻沒有什麽肉眼可見的成果。
很多男人下班回來,質問在家的妻子,“你說說,這一天天在家,你都幹什麽了?”
幹什麽了,感覺沒幹什麽,其實幹了很多。
每當這時候,很多全職媽媽有口難言。
從早到晚,一日三餐,洗衣做飯,她也沒閑著。
屋子前腳收拾完,調皮搗蛋的孩子又給弄亂了。
一個人,不知道收拾了幾遍屋子,給孩子換了幾身衣服。
但是,晚上,男人下班回來,看到的依然是亂七八糟的屋子,衣服都是汙漬的孩子,還有廚房裏沒做好的飯。
用手捶捶腰,沐以安慶幸自己現在小有資產,家裏有下人,不然,她覺得自己可能活不下去了。
“魏嫂子,從今天開始,你的主要任務就是看著兩個小少爺。”
“知道了,太太,我一定看好兩個小少爺。”
魏嫂子鄭重的承諾,她之前在上個主家那,是很得用的管事媽媽。
可是,在這裏,她覺得有心無力。
江宅人口少,要做的事情也不多,又有方嫂子在,她無用武之地。
況且,她男人已經被重用了,大兒子也跟著老爺,女兒和小兒子也有差事,公公婆婆也有事做,一家子都沒閑著,她知足了。
沐以安要做的事情很多,不可能真的做一個全職主婦。
家裏家外的事情有很多,她會協調好時間,既不能冷落男人和孩子,又不至於困在後宅,不問世事。
安排好兩個小的,沐以安從心裏輕鬆多了。
她的奶水,暫時還夠兩個小的吃。
等百天以後,陸續的加羊奶了,六個月以後,就可以斷奶了。
沐以安忙著家裏的瑣事,江書韻也沒閑著。
識字冊子還在刻板階段,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
一個新事物的推廣,並不會一帆風順,需要前期做好宣傳和鋪墊。
江書韻講完課,沒有像往常一樣回自己的齋舍,而是帶著魏東和李立去了莊子上。
初春的天氣,樹葉看起來很新鮮豔,翠綠翠綠的。
莊子上的人都在忙碌著,遠處傳來耕牛哞哞的叫聲。
“老爺,你怎麽來了,有什麽需要我去做的?”
許五看著從遠處走來的老爺和兩個小廝,趕緊小跑著過去迎著。
“我最近一段時間,每天都會來莊子上,你讓許嫂子準備我們三人的飯菜,家常便飯即可。”
“明白,老爺,正院每天都有打掃,隨時可以休息。”
許五不知道老爺過來幹什麽,他隻要聽吩咐就可以了。
江書韻沒進院子,他圍著莊子,轉悠起來。
有段時間沒來了,莊子上到處一片欣欣向榮。
原來的荒地,已經建起了豬舍和羊舍,離老遠,就能聽見豬的哼哼聲還有小羊咩咩的叫聲。
林地裏,李叔帶人種黃芪,忙的熱火朝天。
山地上,果樹苗已經栽好了,成群結隊的小雞在林子裏刨蟲子吃。
山地下麵,兩個連著的水塘,大片的菏葉已經露出水麵,可以想象到,幾個月以後,就會有詩中描寫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盛景。
江書韻在心裏感歎,以安真的很厲害,她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
“東家,你來了。”
說話的人是從江家村過來的,和江書韻算是同輩。
“過來看看,你們還適應嗎?”
“適應,比在家還要好。房子是新蓋的,孩子們有自己的房間,吃得飽,穿的好。”
“孩子送去讀書了嗎?”
“沒呢,我們一起過來的幾家,都沒送孩子去學堂。”
江書韻挺納悶,這莊子附近有很多村子啊,應該有學堂啊。
“為什麽沒送,沒有學堂嗎?”
“有學堂,這附近的好幾個村子都有學堂,但是,束修都不低,而且,隻接收準備科舉的孩子。
我們隻想讓孩子認幾個字,學點算學,以後能去城裏做工。
科舉啊,對我們來說,太難了。”
他們這些人,離開家,掙的工錢,大部分是要捎回家裏的。
哪個人的身後,不是有一大家子跟著。
“佃戶呢,莊子上的佃戶,他們有送孩子去讀書的嗎?”
“那更不可能了,他們家裏更困難。自己沒有多少土地,靠著佃來的的田地糊口。
年頭好還行,混個溫飽,還能剩點餘錢。要是年頭不好,或是家裏有人生病,或者紅白喜事什麽的,那就不剩啥了。”
江書韻第一次深深體會,這時代的農民,過得真的挺不容易的。
以前,在江家村,他們地理位置優越。除了種田,還可以去鎮上或縣裏做工,每天都能掙幾文錢。
他爹的學堂,孩子從來沒斷過,來來去去的,一直不少。
村子的各家各戶,除了個別的人家,幾乎都能解決溫飽問題。
“好,我知道了,你忙去吧。”
江書韻想去附近的村裏看看,他想親眼看看,他們是怎麽生活的。
雖然他有了原身的大部分記憶,但是,沒有那種切身體會,再加上,前世四十多年養尊處優的生活,他對貧窮沒有具象化。
以安和他不同,她是從大山裏闖出來的,對生活的不易,深有體會。
主仆三人,慢慢的走出莊子,走向附近的村子。
莊子的外牆不遠處,就有一個村子,看起來有百十來戶人家,像是個大村子。
遠遠看去村裏大多數都是茅草房,泥巴糊的的院牆,還沒到成年人的腰。
院子裏的景致一覽無餘,看得清清楚楚。
像很多村子一樣,這個村子的村口也有一棵大樹,什麽品種,江書韻不認識。
看樣子,大樹有上百年了,樹幹很粗,需要三個魏東一起,才能抱得下。
大樹下,坐著一群年紀大的婆婆,滿頭銀發,滿臉皺紋。
幹瘦的雙手,不停的搓著麻繩。
一群穿著開膛褲的孩童,圍著大樹,跑跑鬧鬧,看似無憂無慮。
如果忽略他們幹瘦的身軀,也算是快樂的童年了。
江書韻不敢走近,他不知道用什麽樣的表情去麵對她們。
五個孩子,需要她付出很大的時間和精力。沐以安有時候都懷疑這一切不是真的,是幻像。
她居然有五個孩子了,大的已八九歲,小的還不會翻身。
曾經抵觸婚姻,抵觸生子,想著獨身一輩子的人,竟然,每天被五個孩子包圍著。
每天,送走去學堂的邵明邵雲,在陪著初月寫會大字,讀會書,再給兩個小的喂奶……
一上午的時間,就這麽過去了。
沐以安理解前世那些全職媽媽了,感覺一天什麽事也沒幹,但是又沒著閑。累的腰酸背痛,卻沒有什麽肉眼可見的成果。
很多男人下班回來,質問在家的妻子,“你說說,這一天天在家,你都幹什麽了?”
幹什麽了,感覺沒幹什麽,其實幹了很多。
每當這時候,很多全職媽媽有口難言。
從早到晚,一日三餐,洗衣做飯,她也沒閑著。
屋子前腳收拾完,調皮搗蛋的孩子又給弄亂了。
一個人,不知道收拾了幾遍屋子,給孩子換了幾身衣服。
但是,晚上,男人下班回來,看到的依然是亂七八糟的屋子,衣服都是汙漬的孩子,還有廚房裏沒做好的飯。
用手捶捶腰,沐以安慶幸自己現在小有資產,家裏有下人,不然,她覺得自己可能活不下去了。
“魏嫂子,從今天開始,你的主要任務就是看著兩個小少爺。”
“知道了,太太,我一定看好兩個小少爺。”
魏嫂子鄭重的承諾,她之前在上個主家那,是很得用的管事媽媽。
可是,在這裏,她覺得有心無力。
江宅人口少,要做的事情也不多,又有方嫂子在,她無用武之地。
況且,她男人已經被重用了,大兒子也跟著老爺,女兒和小兒子也有差事,公公婆婆也有事做,一家子都沒閑著,她知足了。
沐以安要做的事情很多,不可能真的做一個全職主婦。
家裏家外的事情有很多,她會協調好時間,既不能冷落男人和孩子,又不至於困在後宅,不問世事。
安排好兩個小的,沐以安從心裏輕鬆多了。
她的奶水,暫時還夠兩個小的吃。
等百天以後,陸續的加羊奶了,六個月以後,就可以斷奶了。
沐以安忙著家裏的瑣事,江書韻也沒閑著。
識字冊子還在刻板階段,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
一個新事物的推廣,並不會一帆風順,需要前期做好宣傳和鋪墊。
江書韻講完課,沒有像往常一樣回自己的齋舍,而是帶著魏東和李立去了莊子上。
初春的天氣,樹葉看起來很新鮮豔,翠綠翠綠的。
莊子上的人都在忙碌著,遠處傳來耕牛哞哞的叫聲。
“老爺,你怎麽來了,有什麽需要我去做的?”
許五看著從遠處走來的老爺和兩個小廝,趕緊小跑著過去迎著。
“我最近一段時間,每天都會來莊子上,你讓許嫂子準備我們三人的飯菜,家常便飯即可。”
“明白,老爺,正院每天都有打掃,隨時可以休息。”
許五不知道老爺過來幹什麽,他隻要聽吩咐就可以了。
江書韻沒進院子,他圍著莊子,轉悠起來。
有段時間沒來了,莊子上到處一片欣欣向榮。
原來的荒地,已經建起了豬舍和羊舍,離老遠,就能聽見豬的哼哼聲還有小羊咩咩的叫聲。
林地裏,李叔帶人種黃芪,忙的熱火朝天。
山地上,果樹苗已經栽好了,成群結隊的小雞在林子裏刨蟲子吃。
山地下麵,兩個連著的水塘,大片的菏葉已經露出水麵,可以想象到,幾個月以後,就會有詩中描寫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盛景。
江書韻在心裏感歎,以安真的很厲害,她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
“東家,你來了。”
說話的人是從江家村過來的,和江書韻算是同輩。
“過來看看,你們還適應嗎?”
“適應,比在家還要好。房子是新蓋的,孩子們有自己的房間,吃得飽,穿的好。”
“孩子送去讀書了嗎?”
“沒呢,我們一起過來的幾家,都沒送孩子去學堂。”
江書韻挺納悶,這莊子附近有很多村子啊,應該有學堂啊。
“為什麽沒送,沒有學堂嗎?”
“有學堂,這附近的好幾個村子都有學堂,但是,束修都不低,而且,隻接收準備科舉的孩子。
我們隻想讓孩子認幾個字,學點算學,以後能去城裏做工。
科舉啊,對我們來說,太難了。”
他們這些人,離開家,掙的工錢,大部分是要捎回家裏的。
哪個人的身後,不是有一大家子跟著。
“佃戶呢,莊子上的佃戶,他們有送孩子去讀書的嗎?”
“那更不可能了,他們家裏更困難。自己沒有多少土地,靠著佃來的的田地糊口。
年頭好還行,混個溫飽,還能剩點餘錢。要是年頭不好,或是家裏有人生病,或者紅白喜事什麽的,那就不剩啥了。”
江書韻第一次深深體會,這時代的農民,過得真的挺不容易的。
以前,在江家村,他們地理位置優越。除了種田,還可以去鎮上或縣裏做工,每天都能掙幾文錢。
他爹的學堂,孩子從來沒斷過,來來去去的,一直不少。
村子的各家各戶,除了個別的人家,幾乎都能解決溫飽問題。
“好,我知道了,你忙去吧。”
江書韻想去附近的村裏看看,他想親眼看看,他們是怎麽生活的。
雖然他有了原身的大部分記憶,但是,沒有那種切身體會,再加上,前世四十多年養尊處優的生活,他對貧窮沒有具象化。
以安和他不同,她是從大山裏闖出來的,對生活的不易,深有體會。
主仆三人,慢慢的走出莊子,走向附近的村子。
莊子的外牆不遠處,就有一個村子,看起來有百十來戶人家,像是個大村子。
遠遠看去村裏大多數都是茅草房,泥巴糊的的院牆,還沒到成年人的腰。
院子裏的景致一覽無餘,看得清清楚楚。
像很多村子一樣,這個村子的村口也有一棵大樹,什麽品種,江書韻不認識。
看樣子,大樹有上百年了,樹幹很粗,需要三個魏東一起,才能抱得下。
大樹下,坐著一群年紀大的婆婆,滿頭銀發,滿臉皺紋。
幹瘦的雙手,不停的搓著麻繩。
一群穿著開膛褲的孩童,圍著大樹,跑跑鬧鬧,看似無憂無慮。
如果忽略他們幹瘦的身軀,也算是快樂的童年了。
江書韻不敢走近,他不知道用什麽樣的表情去麵對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