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涉及前塵,他自是不會提起。


    憶起往日,心中悵惘,竟一著不慎使得棋局落了下風,蒼翊驚覺,頓時回神,拋開腦中雜念,專心應對起來。


    ……


    ☆、急件


    時過亥時,大皇子府邸。


    並不算寬敞的一處小書房內,蒼燁端坐在案桌後麵,燃著燭火翻閱著堆了滿桌的書卷,似是有些疲倦,忍不住抬手揉了揉眉心。


    房門被人輕輕推開,一人端著托盤走近,見他如此,也不禁跟著皺眉:“主子,夜深了,明日再看吧。”


    蒼燁搖頭:“左右是要看的。”


    “皇上也真是的,主子身子才剛痊愈,便扔了這些個麻煩東西來折騰主子,簡直……”


    “休得無禮。”


    見他臉色一沉,丫鬟無奈撇了撇嘴,她家主子雖看起來溫和,實則也是個執拗的性子,她也隻是心中不滿,憋不住抱怨了幾句。


    微歎了一聲,蒼燁將手中已翻閱完的書卷合上,端起托盤內的茶盞抿了一口道:“三皇子府可有什麽動靜?”


    說起正事,丫鬟瞬間收斂滿臉的鬱悶,想了想道:“其他的倒也沒什麽,隻是府中的下人走動較之以往要頻繁些,似乎是在忙著什麽,不過未見有人出府。”


    蒼燁下意識斂眉,低頭思索。


    “三皇子已被禁足,有陛下在,想來在朝堂上也掀不起什麽風浪,主子為何突然關注起三皇子府來了?”


    抬頭看她一眼,蒼燁微微搖頭:“盯緊三皇子府便是。”


    “……是。”


    莫說身旁之人不明,其實他心中也有疑慮,對三皇子府的監視本隻是因為翊王一句提示的話,如今卻真的多出幾分懷疑,他與蒼離雖接觸不多,對他的性情也有些了解,心思縝密,善於偽裝,因莫須有的罪被禁足之後,以他之心境的確可以沉得住氣,可如今的情形來看,未免也太沉得住氣了些,禁足遲遲未解,他難道就沒有絲毫的不甘?


    更讓蒼燁心中不安的,是翊王提示他時那副信誓旦旦的神情,他一直不明蒼翊突然轉變的原因為何,但他的確總能做出最正確的推斷,他說的話很難讓人不放在心上。


    北疆使臣之事,父皇雖與他們定下數日之約,追查卻又始終不見進展,也不知做的什麽盤算。


    沉思半晌無果,蒼燁深呼了口氣,借著茶水醒了醒神,又重新埋入了書卷當中。


    朝中眾臣皆知皇上與北疆使臣的約定,卻無一人料到,數日之後,他們等來的不是事情的水落石出,而是邊境之城傳來的八百裏加急的消息。


    “北疆邊境傳來消息,蠻夷之人得知卓戈王子身死的消息,已召集二十萬大軍壓境,勢要為此討回一個公道。”


    朝堂之上,有人將八百裏加急的消息稟明聖上,此消息使得群臣瞬間炸開了鍋,慶元帝勃然大怒,決意出兵之後,甩袖而去!


    下朝之後,禦書房中,翻看著由兵部尚書呈至案桌上的又一封加急信件,臉色陰沉地可怕。


    此封信件來自西南邊境,月華國不知從何處得了消息,說離洛國欲扣留四皇子為質,拒不放人,為接四皇子回國,月華驃騎大將軍鄭婁生率十萬大軍在嘉南關外安營紮寨,其目的不言而喻。


    慶元帝沉聲道:“兩國使臣如今何在?”


    “啟稟皇上,昨夜兩國使臣所居住的驛所遇刺,使臣受了驚嚇,不敢再留於頤都城內,已於今日一早離城。”


    “受了驚嚇?”慶元帝氣得發笑:“好一出自導自演的大戲!”


    兩國使臣同時抵達本就太過湊巧,如今兩國合軍壓境,使臣又同時離開,月華和北疆,隻怕是早已達成共識,借機發兵離洛。


    帝王隱忍的怒氣未發,無人敢在此時去觸黴頭,隻是時不待人,等了片刻,兵部尚書還是硬著頭皮上前道:“皇上,現下的局勢於我國大為不利,還需得想個法子,解了燃眉之急才是!”


    得見慶元帝似為所動,兵部尚書繼續道:“這信件上已經言明,月華國的軍隊目的隻在四皇子,然眾人皆知月華四皇子早已於送親途中死於山匪手中,他們此舉明擺著是蓄意滋事,隻要我們能證明四皇子的確不在我離洛國境,斷了他們的由頭,他們便沒有理由再繼續發兵,隻是要如何證明……”


    “……”


    聽著這人在他麵前據理分析,慶元帝此時的神情著實有些古怪。


    月華國四皇子現居於翊王府,隻是在離洛知曉此事的人屈指可數,故而所有人都以為月華國大軍壓境實乃借故挑起戰爭,其實不然,月華使臣多次在翊王府外求見,想來早已知曉四皇子仍存於世的消息,然而翊王強勢,閉門羹吃得多了,沒了法子,便隻有出兵威脅一條路可走了,正值北疆戰亂將起,他們是認定了,離洛一定會放人!


    沉吟半晌,慶元帝驟然抬首:“來人,即刻宣翊王入宮!”


    兵部尚書正在憂思,聞言愕然抬頭。


    此時正商議退敵之計,宣翊王入宮又有何用?


    “皇上,這事……”


    “此時朕自有決斷,你且先退下,著兵部做好開戰的準備!”


    北疆蠻夷子既要掀起爭戰,離洛也不懼,自當奉陪到底!


    兵部尚書權衡利弊,仍覺得開戰不妥,正欲再勸,驀然瞧見帝王眼中一閃而過的寒光和滿臉堅定的神情,剛要出口的話莫名被壓了回去,低頭行禮退出了禦書房。


    早在朝廷上公布北疆大軍壓境的消息時,蒼翊便料到皇上會召他入宮。


    上一次爭戰,北疆戰敗之後,數年間與離洛彼此相安無事,若沒有十足的信心,他們絕不會貿然挑起戰爭,而且是在這樣一個關口,他們如此有恃無恐,必然是有足夠的底氣,這般肆無忌憚,隻怕少不了月華國的參與。


    他做好了心理準備,故而在那封信件遞到自己身前時,他前所未有的平靜。


    “不用朕說,你也應當明白,朕叫你來是為了何事。”


    “……臣弟明白。”


    現下年關將至,北疆邊境的軍士常年駐守,就算開戰,也無甚大礙,可西南邊境不同,嘉南關終年安穩,月華國國力羸弱,構不成太大威脅,兩國實力懸殊,也因此才會有安和公主和親一事,若在年關開戰,原本還能回鄉過年的軍士勢必不能如願,要是百姓得知,朝廷寧願燃起戰火也不願交出一人平息戰亂,到時候百姓怨聲載道,士氣不振,會造成極為嚴重的後果。


    所以南宮若塵,必須回去!


    蒼翊神情淡淡,讓準備了一番訓斥之詞的慶元帝有些愣怔,正鬆了口氣,又聽他道:“臣弟有一事相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識君不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宸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宸砸並收藏識君不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