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北平,史密斯夫婦一行人繼續北上。


    他們要去傳說中如今東北的核心區域沈陽看一看。


    “大劉,你們去過沈陽嗎?”


    三人的臉上一下子就露出不自然的神色。


    “在那裏有什麽不愉快的經曆嗎?”


    凱特好奇地問道。


    “你們是記者,想必去年的我們東北國防軍的大比武你們應該是聽說了。”


    大劉無奈地說道。


    “很榮幸,我們三人所在的部隊代表我們師參加在沈陽的大比武。”


    “那可是你們東北國防軍最近幾年的盛事,你們應該感到幸運才對嘛。”


    三貴卻說道:“我們的確是很榮幸,可惜我們取得的成績卻很糟糕。”


    “哦,能說一說嗎?”


    快四十的凱特像一個小女孩一樣對什麽都充滿了好奇心。


    大劉二林還不好意思,三貴卻沒有一點不好意思。


    “在小組賽啊時候,我們直接碰到了女兵隊和土匪隊,然後我們就沒有出線。”


    “我記得你們比試的項目是射擊和拚刺,不是說你們是特戰隊嗎?怎麽會拚不過女兵隊?”


    凱特很是好奇地問道:“還有你們口裏的土匪隊是怎麽回事?”


    三貴不管大劉和二林要吃人的眼神,繼續說道:


    “所謂女兵隊就是那次大比武唯一的女兵參賽隊,而土匪隊則是一年多前被我們俘虜的一夥土匪,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裏他們幾乎一直都在修鐵路,然而他們卻一路過關斬將,先是擊敗了他們團裏其它隊伍,接著擊敗其它團的參賽隊伍,獲得他們那個師唯一的參賽名額。


    在沈陽的時候,他們也一路過關斬將從初賽殺入複賽,最後殺入了決賽,還獲得了全軍第三的成績。


    要知道整個東北國防軍有近五百支參賽隊伍。


    而那支唯一的女兵隊則獲得全軍第四的成績。”


    “那也不能怪你們啊!”


    凱特安慰道:“近五百支參賽隊伍,你們的小組裏就有第三和第四兩支隊伍,那是地獄分組啊。


    隻能怪你們的運氣不好,你們小組的其它參賽隊伍不也和你們一樣?”


    除了偶爾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史密斯夫婦和大劉等人的相處還是很好的的。


    史密斯夫婦的計劃是離開北平一路向東,過山海關,通過遼西走廊最後到達沈陽。


    這也是進出東北的傳統路線。


    出了山海關,幾天就到了錦州,沈陽也就遙遙在望了。


    在國統區,完全一副民不聊生的景象。


    在解放區,人們對生活充滿了憧憬。


    而在東北地區,老百姓卻過上了夢寐以求的生活。


    史密斯夫婦很有些看不懂。


    “大劉先生,你們去過國統區嗎?”


    史密斯先生突然問道。


    “那裏老百姓的生活你們了解嗎?”


    “當然。”


    大劉說道:“你們不會以為我們是東北人吧?”


    “難道不是嗎?”


    “當然不是。”


    大劉解釋道:“我是山東人,二林是河北人,三貴是陝西人。”


    “那你們怎麽加入東北國防軍的?”


    “那是一個很悲慘的故事。”


    二林抬頭望天,眼睛裏滿是悲傷。


    “能給我們說一說嗎?”


    凱特輕輕地問道。


    “當然是可以的。”


    二林有些尷尬地笑了笑。


    “我們以前都是國軍士兵,在和日本人作戰的時候,戰敗被俘,被日本人押往東北,在半路上被那個時候的鳳凰山縱隊給解救了。


    後來我們就加入了鳳凰山縱隊。


    再後來我們就成了東北國防軍的一員。


    後來我們的部隊被調到44北駐守,我們也就到了華北。


    我們一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國統區渡過,你說我們對國民政府那邊的情況熟不熟悉?”


    “退伍了你們怎麽不回到你們的老家去呢?”


    凱特好奇地問道:“不是說你們中國人都有很重的家鄉情懷嗎?”


    “你說的沒有問題。”


    大劉笑著說道。


    “但是我們在這邊已經娶妻生子了。家裏的父母有兄弟姐妹照顧,再說這個時候我們回去呀不合適。


    都很,南方就能真正的和平,到時候我們就可以回家了。


    這個時候,估計家裏人都認為我們已經陣亡的抗日戰場上了吧。”


    進入真正的東北,情況又有所不同。


    在這裏,完全感受不到這個國家還正處在戰爭之中。


    小小的車隊行駛在東北大平原上,這個時候,小麥已經慢慢成熟了,村子裏寥寥炊煙映襯著大片大片金色的麥田仿佛讓人置身美麗的畫卷之中,美不勝收!


    這樣的景象也讓人們忘記了南邊正在經曆著激烈的戰火。


    突然,凱特很是感歎得說道:“大劉先生,你們的周司令是一個偉大的人。


    正因為有他的存在,東北這裏才成為這樣一副人間美景,而不是如今國統區那樣的人間慘劇。”


    大林很是驕傲地說道:“那是當然的。


    我走遍了祖國的大半山水,周司令是我遇到最好的一個長官。


    我們的軍隊之前甚至沒有軍餉,但是我們士兵的鬥誌從來都是高昂的。


    我們知道我們在幹什麽。


    我們也知道我們要幹什麽。


    你永遠也想不到,我們東北國防軍五百萬大軍是我們以及開荒種地自己養活我們自己的。


    我們幾乎沒有給地方帶來任何的壓力。


    唯一的影響就是日本人還沒有被趕走之前,整個東北地區也就兩千多萬人,加上日本移民也就三千萬人口,確要養活六百多萬的軍隊。


    那個時候老百姓的壓力的確相當大。


    當然,那個時候,我們鳳凰山縱隊兩百多萬大軍仍然是自食其力。”


    “你們一直在種地,有時間進行軍事訓練嗎?你們如何保證你們的戰鬥力?”


    在喬治看來,軍隊就是國家養著的,這樣自食其力軍隊他們之前在西方的時候聽都沒有聽過。


    “那個時候,我們都是半天軍事訓練,半天幹農活。”


    大劉仿佛在說著一件極其平常的事情。


    “幹農活也是在進行力量和耐力訓練,這是一箭雙雕的事情。”


    “周司令給各部隊指揮官的最重要考核就是能否搞到足夠的糧食養活自己的部隊。”


    “我們的各部長官種莊稼都是一把好手。”


    二林和三貴也是你一句我一句地說著。


    顯然,史密斯夫婦知道,大林他們的長官不僅僅種地是一把好手。


    至少在管理地方也是一把好手。


    因為在目前的東北大地,很多地方的地方一把手仍然是各部軍隊的一把手。


    用這邊的話說就是軍管。


    按理說一個地方實行軍官,那個地方就是混亂之地。


    因為在史密斯夫婦看來,軍隊就是為打仗而存在的,可以說軍隊就是動亂之源。


    但是,在這片土地上,軍隊依然威武雄壯,但是這裏的民眾卻一點也不懼怕他們的士兵,反而對他們的士兵極為親切。


    直到史密斯夫婦的小小車隊來到遼中,突然遭遇特大暴雨。


    不少老百姓的房屋都被大水淹沒,房屋成為危房。


    史密斯夫婦親眼見到東北國防軍年輕的士兵,穿著救生衣,腰上拴著安全繩直接衝進洶湧的遼河裏去營救落水的百姓。


    這種情況下,一旦腰上的安全繩被衝斷,就算身穿救生衣,也不能保障士兵的安全。


    然而,士兵們卻義無反顧的衝進洶湧的遼河,救出一個又一個落水的百姓。


    有的時候,當戰友們拉回安全繩的時候,拴著戰士的那一頭卻空空如也。


    然而,士兵們沒有時間悲傷,也沒有任何的猶豫,立馬就有另外的戰士把安全繩綁在了自己的身體上。


    看到這樣的情景,史密斯夫婦簡直就驚呆了。


    在他們看來,落入如此湍急的洪流裏,就已經十死無生了。


    然而,這裏卻有人不顧自己的安全衝進洶湧的洪流裏去營救其它的落水者。


    在河堤上,大批的士兵在他們長官的帶領下,扛著沙袋在加固河堤。


    史密斯夫婦親眼看到有的戰士累的吐血,仍然堅持向江堤上扛沙袋。


    “大劉先生,這些士兵沒有必要吧?”


    喬治很是擔憂地說道。


    大劉很是傷感地說道:


    “這條河堤一旦決堤,不僅會淹沒大片的農田,也會淹沒很多窪地的村莊。造成的損失是無法估計的。


    我們以前也參與過不少的救災。


    哪裏出現災難,哪裏就會出現東北國防軍士兵的身影。


    每年,我們很多部隊都有非戰鬥減員,基本都是在救災中犧牲的。”


    似乎這支部隊全部都衝上了河堤,連後勤炊事班都衝了上去。


    早已過了飯點,戰士們卻仍然在河堤上堅守。


    這個時候,地方幹部似乎也發現了這個問題。


    不久以後,地方幹部組織了大量民眾把熱氣騰騰的飯菜送到了河堤上。


    這樣的軍民之情,史密斯夫婦以前聽都沒有聽說過。


    這個時候,大劉卻說:“在遇到這種自然災害的時候,民眾的組織能力較差,自我救助能力較弱。還是隻有依靠軍隊強大的組織力和執行力才行。”


    幾天後,洪水退去,因為遼河的河堤完好無損,遼河兩岸廣闊的麥田保了下來。


    今年有個好收成。


    離開遼中的時候,史密斯夫婦參觀了遼中烈士陵園。


    在遼中烈士陵園,又增加了十幾座新墳,其中大部分都是衣冠塚。


    他們都是在這次抗洪搶險救災中犧牲的幹部戰士。


    沒錯,犧牲的時候不僅僅是戰士,有幾個軍官也犧牲了。


    職位最高的居然是一個團參謀長。


    一個年僅26歲,年輕有為的團參謀長,一個打了十幾年仗的老兵。


    看著這個年輕的團參謀長的墓碑,凱特很是感慨地說道:“真是一個可憐的家夥,或許都還沒有結婚吧!”


    看著墓碑上的碑文,三貴搖頭說道:“這個家夥早早就結婚了,還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


    政府會把他的兒女養育成人的。”


    “你怎麽知道他不僅結婚了,還有了四個孩子?”


    凱特不服氣地說道。


    三貴指著墓碑說道:“你看這裏,長子次子長女次女,有四個孩子了,他可以瞑目了。


    我們很多戰友甚至連女孩子的手都沒有摸過就戰死沙場了。”


    這一刻,史密斯夫婦似乎明白了,為什麽不管是日本人還是蘇俄人,又或者是他們米國人英國人,都不是這支軍隊的對手。


    離開遼中,史密斯夫婦的小車隊繼續向沈陽前進。


    史密斯夫婦還沒有從遼中慘烈的抗洪搶險中緩過來,大劉三人早就跟沒事人似的。


    “大劉先生,你們軍人都這麽冷血嗎?你們剛犧牲了十幾個士兵。”


    凱特對大劉三人的表現很是不滿意。


    “他們都已經入土為安啊!我們有什麽好傷感的。”


    大劉不以為意地說道:“他們都看到我們以前憧憬的美好生活是什麽樣子的。可是我們很多的戰友卻根本就沒頭活到這一天。


    相比那些家夥,這十幾個家夥已經是非常幸運的。


    而且他們都結婚有後代了。”


    當史密斯夫婦來到沈陽的時候,再次被沈陽的美景驚豔了。


    沈陽也不愧是東北的心髒,至少這裏百姓的穿著更加地體麵。


    男人們的衣服雖然還是那麽不講理,可是女人的衣服卻向著漂亮開始轉化了。


    大街上到處都是穿著花花綠綠的大姑娘小媳婦。


    老百姓臉上更是充滿了笑容。


    到了沈陽,大劉三人的保鏢任務也就正式結束了。


    為了感謝大劉三人的陪伴,史密斯夫婦決定給他們三人雙倍的薪酬。


    大林三人每人揣著六百美元,把他們三人的騾馬和大車也給處理了,然後帶著錢乘坐火車直接返回北平。


    他們的家都在北平以南一百多公裏的地方。


    那裏有他們的妻子和孩子。


    那裏有他們的希望。


    而史密斯夫婦在沈陽遊玩了幾天,就突然生出了一個不可抗拒的想法,他們想要采訪東北國防軍的創始人,如今大東北的無冕之王,東北國防軍的總司令,周浩。


    想要采訪周浩的人很多,而如今米國和東北國防軍的關係並不融洽,想要采訪周浩的難度似乎難度不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北匪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豆瓣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豆瓣算並收藏東北匪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