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假裝拍景偷拍丫頭,結果被發現了。倆丫頭瞥我一眼,秀氣十足略帶羞澀地走了。我感慨道:“這要是換在北方,早被罵了。難怪你丫見天兒在南方旅遊。”
月餅微微一笑:“也就你這個淫賊能把偷拍和旅遊生拉硬拽扯到一起。”
我伸了個懶腰:“君子色而不淫,好看的姑娘誰不願多看兩眼?”
邊說邊走,溜達到一個亭子,亭側相向而生兩棵古榕樹,枝繁葉茂鬱鬱蔥蔥,更妙的是枝葉連理相擁成蔭,遠看如同戀人相抱。我們坐在亭邊歇腳,亭內兩個老人在喝茶閑談,穿黃襯衫的老人捧著茶壺嘬了口:“還記得‘合抱榕’的傳說麽?”
圓臉老人意興闌珊道:“河道改造,雙拋橋修成亭子,知道這個傳說的娃娃越來越少了。”
兩個老人有意無意地看了我們一眼,你一言我一語地講了一段關於“雙拋橋”、“合抱榕”的傳說——
三
邱然拎起遍體通黑的公雞,對著雞脖子橫起一刀,血沫從喉管噴出,公雞“咯咯”慘叫,雞血四濺。邱然蘸著雞血塗抹窗台,血漿像是碰到烙鐵,“哧哧”冒著煙,烤成一道道血幹。
煙氣化成一張兔子臉的形狀,彌漫在窗前聚而不散。邱然聞著腥濃的雞血味兒,驚恐地望著窗戶,心裏越來越冷。
屋裏燭光忽明忽暗,窗紙上映著披頭散發的女人影子,慘叫聲越來越淒厲,像一隻正在地獄受刑的厲鬼。身材佝僂的老婆婆蹲在女人胯部,急道:“邱然,孩子腳先出來了,隻能保一個!”
邱然如同五雷轟頂,呆呆地說不出話。
“婆婆,”翠娘掙紮著厲號,“娃兒還沒到世上走一遭,不能就這麽沒了。”
“邱然,快做決定!”
“我……我不知道。”邱然跪在地上,手指深深陷進土裏。
“保孩子,我撐不下去了。”翠娘氣若遊絲,“邱然,替我把孩子帶大。”
“翠娘,對不住了,去了那邊別怪我。”婆婆舉起剪刀,插進翠娘高高隆起的腹部,由下至上剪去。“咯吱咯吱”的鉸肉聲中,鮮血斑斑點點噴了滿窗,翠娘慘呼兩聲,沒了動靜。
“翠兒!”邱然一聲狂吼,拽斷雞脖子,狠狠摔在地上。雞頭落在牆角,眼皮開合不止,啄食著地上的石子。雞身子撲棱著翅膀,雞爪淩空亂抓,翻身撐地居然站了起來,晃晃悠悠地走向雞頭。
邱然怔怔地看著,手腳嚇得冰涼。屋裏突然傳來撕心裂肺的慘叫,翠娘猛地坐起,揮舞著胳膊,一隻血手衝破窗戶,搭在窗欞上麵,攥成拳頭又緩緩鬆開,殘血順著手腕上的“兔”字紋身滴落。
“翠兒!”邱然跪倒,“咚咚”磕著響頭。
雞頭一聲啼叫,雞脖子裏噴出熱騰騰的血,再也不動了。屋裏傳出響亮的啼哭,婆婆捧起嬰兒:“邱然,是個兒子!啊……”
邱然心裏一沉,不顧“女子生育男人不得入內”的老規矩,衝進屋裏。
翠娘肚子豁開一道血口,羊水摻著血水流了滿床,早已死去。婆婆癱坐在地上,血淋淋的嬰兒掛著半截臍帶,拱著婆婆幹癟的胸膛哭個不停。
“又……又一個……”婆婆哆哆嗦嗦地捧起孩子。
看清了孩子模樣,邱然失聲喊道:“怪……怪物!”
“你長長眼吧!”婆婆摸著嬰兒豁裂的嘴唇,老淚縱橫,“這隻是孩子啊!”
“婆婆,剛才……剛才黑雞活了,這孩子是妖孽,不能留!”邱然臉色鐵青,早把翠娘的遺囑忘個幹淨。
婆婆瞪著邱然:“這是翠娘用命換來的孩子,是你邱家的種。”
“不……不……”邱然向後退去,“這不是我的孩子,這是妖怪。”
“男人都一樣,沒出息!”婆婆剪斷孩子臍帶,包裹嚴實出門,“我把他接到世上,你不養我養。”
邱然看到婆婆肩頭亮起兩盞小燈,背上趴著一團黑乎乎的人影,吹滅了其中一盞。
燭火突然暴漲半尺,“忽突突”閃著綠光,映著牆角幾具還未完工的棺材。翠娘手指動了動,“咯吱咯吱”坐起身,蒼白的眼仁直視前方,慢慢地爬下床。
邱然早就嚇掉了魂,眼睜睜看著翠娘走到身邊,豁開肚子罩住他的腦袋。他清醒過來,用力扳著翠娘身子想掙出腦袋,卻發現根本使不上力氣。他張嘴喊叫,血肉湧進嘴裏,順著喉管緩緩滑落。
“你不愛惜我們的孩子,那就一起走吧。”翠娘舉起剪刀,插進邱然脖子。
“噗噗”,燭火熄滅。月光透進窗戶,像一張殮布蓋著兩具血肉模糊的屍體。房門悄無聲息地推開,走進來一個長發覆麵的老婆婆,用針蘸著紅色液體在屍體上刺出蛇形花紋,念著一串奇怪的咒語。
邱然和翠娘直挺挺地站起,晃晃悠悠地走進棺材,躺了進去。
老婆婆走出屋子,身影融進黑夜,遺憾地說道:“可惜了兩張好皮。”
四
第二天,百姓們圍著“邱記棺材鋪”議論紛紛。
連著四個月,東越出了四起“孕婦生子鬧鬼”的怪事。鐵匠鋪楊氏生了個渾身黑毛,尖嘴鬥眼的孩子,丈夫楊秋水沒敢聲張把孩子偷偷丟進河裏。第二天鄰居發現夫妻倆並排躺在床上,身體被燒紅的鐵水燙得稀爛,鐵渣凝固在皮肉裏,死相無比恐怖。
船夫何青的老婆生出全身長鱗,沒有五官、四肢的肉條。何氏夫妻嚇得魂飛魄散,抱著肉條找船把式破災。船把式大吃一驚,說這是“蛇神娘娘下了詛,必須立刻除掉”。
船把式按照船幫老規矩,設了祭壇擺上蛇神娘娘的神像,用船擼子把肉條頭尾串聯,抹上厚厚一層魚油,放在火上烤成焦炭,碾成末撒入河中。本以為破了災,過了半個月,何氏夫妻和船把式全身碗口大小的血窟窿,赤裸著死在同一艘船裏。收屍的時候,船把式眼睛裏鑽出幾隻白色長蟲,在甲板上撲騰著逢人就咬,被漁民亂棍打成肉泥。
過了沒幾天,在場的漁民身上長出蛇鱗形狀的白蘚,淌著膿水全身潰爛而死。
胡氏一家死得更是恐怖,孩子生來就有四顆小牙。滿月那天,夫妻倆多喝了幾杯沒有喂孩子,熟睡時被孩子啃掉鼻子眼皮,痛醒後互相看了一眼,生生嚇死。孩子死在夫妻中間,牙縫裏夾著幾塊人皮渣子。
連著三起怪嬰死人事件,東越城人人自危,用雞血占卜辟邪,防止慘禍降臨。
(東越人自稱“蛇種”,信奉越巫,遇事用雞占卜,又稱“雞卜”。秦漢時期越巫名揚天下,漢武帝更是對此深信不疑,在皇宮中建“越祝祠”,用“雞卜”判斷福禍祈求長壽。)
百姓們見到邱家院子裏有隻黑公雞身首異處,牆上塗著巫卜符號,夫妻倆還是慘死,認為是孩子不吉利,引來巫詛。眾人跑到穩婆家,吵吵嚷嚷要她交出孩子,徹底祛除煞氣消災。
穩婆為保孩子性命,當著眾人麵拿刀子割開孩子的豁嘴,用針線把唇肉重新縫合。孩子疼得“哇哇”直哭,穩婆流著淚大罵:“你們十個有九個是我接生的,老太婆這輩子手裏從沒糟蹋過孩子。如今這孩子是個好娃兒,你們要動他先把老婆子的命拿走。”
眾人早已失去理智,任由婆婆哭罵,奪了孩子扔在盛滿雞血的缸裏淹死,屍體埋在榕樹底下,澆了雞血破除煞氣,這才散去。
過了幾天,有人發現婆婆暴死家中,正值天氣炎熱,屍體腐爛不堪,爬滿蒼蠅白蛆。幾戶人家心裏有愧,湊錢買棺材葬了婆婆。收拾遺物的時候,卻在床下發現十多隻僵死的公雞,雞屍堆裏藏著一個槐木雕刻的蛇神娘娘,從頭到腳紮著七根小針。被套裏子上刺著所有經她手接生孩子的生辰八字,慘死的四家人也在其中,名字用紅色顏料塗抹,聞著是雞血味道。
百姓們見到這些東西,斷定婆婆在練某種邪術,豁嘴孩子被雞卜破掉煞氣,妨了邪術,反噬婆婆身亡。憤怒的百姓把屍體挖出吊在城門上,任憑風吹日曬雨淋,上不著天下不著地,永世不能投胎。
幾戶要生娃的夫妻,生怕已經遭了惡詛,合夥湊錢請烏石山的卜婆祛邪。
卜婆到了東越,百姓們見到她的模樣,大失所望,交頭接耳這個二十來歲,全身刺著花紋的漂亮小姑娘能幹出啥名堂。卜婆不以為忤,吩咐百姓準備了一口大缸,三十二條地鱔(盲蛇,常年生活在地底,以蟲卵和幼蟲為食)、四十九隻黑公雞、壽山石塊,連同婆婆幹屍放入缸中一起搗爛,缸壁上用雞血畫了類似於蛇的符號,生火燒成一坨青灰色石頭,刻成人首蛇身石俑。
五
兩個老人突然不聊了,喝了幾口茶起身要走。我聽得正起勁,這麽一來心裏沒著沒落,比在網上追更新還要難受。
月餅眯著眼睛笑道:“既然講了,何不講完呢?”
“卜婆破了邪術,為了防止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定居東越,給百姓們紋身辟邪,發明了一種燕子形狀的美食,百姓服用消了惡詛。”黃襯衫老人走出亭子,“於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圓臉老者接著說道:“這裏從前是條河,住著邱、何兩戶人家。兩家子女青梅竹馬,卻在迎親之日被胡家惡少撞見,貪戀何小姐美色,搶回府裏。何小姐趁著看守疏忽逃回邱家,正要和丈夫私奔逃難,胡惡少帶著家丁趕來,把兩人捆綁抓走。夫妻倆一路罵不絕口,胡惡少惱羞成怒,把他們拋進河裏淹死,屍體埋在南北兩岸,死也不能在一起。後來河兩岸各長出一棵榕樹,樹根在河底相互交錯,樹枝在空中攀連,成了一道奇觀。自此這座橋被稱為‘雙拋橋’,這兩棵榕樹就是‘合抱榕’。”
我聽完這段類似於“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忍不住說道:“大爺,您講跑題了。”
兩個老人相視一笑,慢悠悠地轉過街角。
聽了這麽個莫名其妙的故事,我正胡亂琢磨著故事裏的各種關聯,月餅望著老人遠去的方向說道:“發現了麽?”
我心裏一愣隨即明白了,盤算著亭子和榕樹的位置,沒得出結果:“風水沒問題,沒有陰氣,兩個老頭不是‘懵’。”
這裏多說兩句——
有些地方的風水布局非常詭異,或是人為或是天然,形成“聚陰成人”的格局,被稱為“封屍地”。這種地方埋進屍體,受風水影響不會腐爛,屍氣化成陰氣變成人形,多以老人、女子形象出現,與常人沒什麽區別,喜好和人聊天,這就是“懵”。
“懵”多出現於有古建築的旅遊景點,常人無法分辨。在景區歇腳的時候,身邊如果有老人、女子四處找陌生人說話,再看若是穿著黑鞋,額頭無汗,眼睛很少眨動,多半就是“懵”在作祟。
拍照時切勿將“懵”拍入鏡頭,否則會把它帶走。這也是火眼低的遊客為什麽從旅遊區回到賓館、家中,始終心神不寧,睡覺時總感覺身邊有人的原因。
有些“懵”生前死得太慘,怨念不散,化成人形也是原來的模樣,不與人交談,保持著臨死前最後的行走狀態。在著名古都的某個大型古建築群,曾經有眾多遊客親眼見到一排宮女服飾的“懵”,還有人拍了照片。
我和月餅在後來的經曆中,曾經在某個著名鬼村遇到過“惡懵”,險些喪命。現在想想依然渾身發冷,有時間會把這件事記錄下來。
書歸正傳——
“肯定不是,‘懵’怎麽會自己離開封屍地?”月餅摸著鼻子,“他們的手背上紋著和楊澤那樣相似的字。”
兩個老人早沒了蹤影,我心裏一急:“追!”
“沒必要。既然敢露麵就不怕咱們發現,”月餅沉默片刻,“南瓜,你注意到沒有,這裏的本地人似乎特別喜歡紋身。”
來來往往的人們分不清是遊客還是本地人,夜晚也看不清是否有紋身,我不明白月餅是從哪裏得來的結論。
“看看你剛才拍的女孩照片。”
我點開照片放大了細看,從她們的手背隱約能看到漢字紋身。
“有人知道咱們來了,那個故事或許是警告。”月餅走出亭子望著夜空,“真巧,今晚正好沒有月亮,很適合陰人夜行。”
莫名的寒意從腳底慢慢爬到頭皮,我打了個哆嗦:“月餅,你怎麽知道的?”
月餅懶洋洋地說道:“兩個老人講的故事,其中的關聯你沒聽出來?”
就在我愣神的工夫,手機狀態欄冒出一條微信提示——韓藝:[小視頻]。
視頻裏是一個巨大的黑暗空間,影影綽綽抖動得很厲害。急促的奔跑聲中,韓藝結結巴巴說道:“南……南曉樓,我們在……在……博物館,有……有……”
視頻就到這裏,我急忙打著韓藝電話,關機狀態。我心說這下麻煩大了,韓立帶著兒女折在博物館了?這個老頭辦事兒怎麽這麽不靠譜!
正心慌意亂著,月餅倒是一點兒也不著急:“給奉先打電話。”
我撥通電話,聽筒裏傳來熟悉的酒吧音樂。
“南爺,啥事兒?這麽快就完成任務了?”
“奉先,韓立一家子今兒去酒吧了麽?”我盡量保持著聲音平靜。
“快別提這事兒,昨兒一大早你們就走了,韓峰很不高興,說看不起他們。”李奉先憤憤地說道,“就他那個德行,看不起也是應該的。南爺您放心,我沒甩好臉色!”
李奉先又嘟嘟囔囔說了半天,我腦子亂糟糟的根本沒有聽他說些什麽,應付幾句掛了電話。
“去博物館吧,他們早到了。”月餅向停車場走去,“飛機比車快啊。”
五
坐在車裏,我撥著韓立、韓峰的電話,都是關機狀態。我把視頻翻來覆去看了好多遍,忍不住罵道:“他媽的韓立這個老盜墓賊,盜天盜地盜到博物館,還把倆孩子拖下水!”
“換作我是韓立,也要搞明白到底誰是幕後主使,誰寫的信,誰當年救了他。況且……”月餅嘴角掛著一絲冷笑,“你真信他們出事了?”
月餅的態度讓我很生氣,忍不住回了一句:“月餅,你丫有點人性行麽?”
“你好好想想,這種情況下還有心情發微信視頻?”月餅猛地踩了刹車,“一切小心吧。”
我心裏一驚,卻不願承認月餅的分析有道理。如果真是這樣,人與人之間除了欺騙還有什麽?也許,我隻是一廂情願地相信,所謂“朋友”都是值得信任的好人。
車突然刹住,月餅背著包下車,望著遠處的一棟建築:“我寧願相信有人脅迫韓藝發視頻,設了個圈套等著咱們往裏鑽。”
我點了根煙深深吸了一口:“但願他們不會有事。”
“韓藝的視頻發出到現在已經過了二十五分鍾十二秒,”月餅看了看手機時間,“如果‘博物館木乃伊’的傳說是真的,足夠三個人死幾十回了。”
來東越的路上,我搜集了許多關於東越的詭異傳說,和博物館有關聯的是“博物館木乃伊鬧鬼”異聞。
東越市博物館二層陳列著南宋末年的夫妻木乃伊。二〇〇七年二月份某天,晚上十點多有一位女保安巡邏,經過那兩具木乃伊,隱約聽見有人說著聽不懂的話。女保安嚇壞了,手電筒掉了也顧不上撿,跑出博物館。
第二天,管理員發現男木乃伊的隔離繩打了五個死結掉在地上。他找來女保安問問情況,女保安支支吾吾說了晚上發生的事情,管理員將信將疑,把這件事隱瞞過去再沒提起。
月餅微微一笑:“也就你這個淫賊能把偷拍和旅遊生拉硬拽扯到一起。”
我伸了個懶腰:“君子色而不淫,好看的姑娘誰不願多看兩眼?”
邊說邊走,溜達到一個亭子,亭側相向而生兩棵古榕樹,枝繁葉茂鬱鬱蔥蔥,更妙的是枝葉連理相擁成蔭,遠看如同戀人相抱。我們坐在亭邊歇腳,亭內兩個老人在喝茶閑談,穿黃襯衫的老人捧著茶壺嘬了口:“還記得‘合抱榕’的傳說麽?”
圓臉老人意興闌珊道:“河道改造,雙拋橋修成亭子,知道這個傳說的娃娃越來越少了。”
兩個老人有意無意地看了我們一眼,你一言我一語地講了一段關於“雙拋橋”、“合抱榕”的傳說——
三
邱然拎起遍體通黑的公雞,對著雞脖子橫起一刀,血沫從喉管噴出,公雞“咯咯”慘叫,雞血四濺。邱然蘸著雞血塗抹窗台,血漿像是碰到烙鐵,“哧哧”冒著煙,烤成一道道血幹。
煙氣化成一張兔子臉的形狀,彌漫在窗前聚而不散。邱然聞著腥濃的雞血味兒,驚恐地望著窗戶,心裏越來越冷。
屋裏燭光忽明忽暗,窗紙上映著披頭散發的女人影子,慘叫聲越來越淒厲,像一隻正在地獄受刑的厲鬼。身材佝僂的老婆婆蹲在女人胯部,急道:“邱然,孩子腳先出來了,隻能保一個!”
邱然如同五雷轟頂,呆呆地說不出話。
“婆婆,”翠娘掙紮著厲號,“娃兒還沒到世上走一遭,不能就這麽沒了。”
“邱然,快做決定!”
“我……我不知道。”邱然跪在地上,手指深深陷進土裏。
“保孩子,我撐不下去了。”翠娘氣若遊絲,“邱然,替我把孩子帶大。”
“翠娘,對不住了,去了那邊別怪我。”婆婆舉起剪刀,插進翠娘高高隆起的腹部,由下至上剪去。“咯吱咯吱”的鉸肉聲中,鮮血斑斑點點噴了滿窗,翠娘慘呼兩聲,沒了動靜。
“翠兒!”邱然一聲狂吼,拽斷雞脖子,狠狠摔在地上。雞頭落在牆角,眼皮開合不止,啄食著地上的石子。雞身子撲棱著翅膀,雞爪淩空亂抓,翻身撐地居然站了起來,晃晃悠悠地走向雞頭。
邱然怔怔地看著,手腳嚇得冰涼。屋裏突然傳來撕心裂肺的慘叫,翠娘猛地坐起,揮舞著胳膊,一隻血手衝破窗戶,搭在窗欞上麵,攥成拳頭又緩緩鬆開,殘血順著手腕上的“兔”字紋身滴落。
“翠兒!”邱然跪倒,“咚咚”磕著響頭。
雞頭一聲啼叫,雞脖子裏噴出熱騰騰的血,再也不動了。屋裏傳出響亮的啼哭,婆婆捧起嬰兒:“邱然,是個兒子!啊……”
邱然心裏一沉,不顧“女子生育男人不得入內”的老規矩,衝進屋裏。
翠娘肚子豁開一道血口,羊水摻著血水流了滿床,早已死去。婆婆癱坐在地上,血淋淋的嬰兒掛著半截臍帶,拱著婆婆幹癟的胸膛哭個不停。
“又……又一個……”婆婆哆哆嗦嗦地捧起孩子。
看清了孩子模樣,邱然失聲喊道:“怪……怪物!”
“你長長眼吧!”婆婆摸著嬰兒豁裂的嘴唇,老淚縱橫,“這隻是孩子啊!”
“婆婆,剛才……剛才黑雞活了,這孩子是妖孽,不能留!”邱然臉色鐵青,早把翠娘的遺囑忘個幹淨。
婆婆瞪著邱然:“這是翠娘用命換來的孩子,是你邱家的種。”
“不……不……”邱然向後退去,“這不是我的孩子,這是妖怪。”
“男人都一樣,沒出息!”婆婆剪斷孩子臍帶,包裹嚴實出門,“我把他接到世上,你不養我養。”
邱然看到婆婆肩頭亮起兩盞小燈,背上趴著一團黑乎乎的人影,吹滅了其中一盞。
燭火突然暴漲半尺,“忽突突”閃著綠光,映著牆角幾具還未完工的棺材。翠娘手指動了動,“咯吱咯吱”坐起身,蒼白的眼仁直視前方,慢慢地爬下床。
邱然早就嚇掉了魂,眼睜睜看著翠娘走到身邊,豁開肚子罩住他的腦袋。他清醒過來,用力扳著翠娘身子想掙出腦袋,卻發現根本使不上力氣。他張嘴喊叫,血肉湧進嘴裏,順著喉管緩緩滑落。
“你不愛惜我們的孩子,那就一起走吧。”翠娘舉起剪刀,插進邱然脖子。
“噗噗”,燭火熄滅。月光透進窗戶,像一張殮布蓋著兩具血肉模糊的屍體。房門悄無聲息地推開,走進來一個長發覆麵的老婆婆,用針蘸著紅色液體在屍體上刺出蛇形花紋,念著一串奇怪的咒語。
邱然和翠娘直挺挺地站起,晃晃悠悠地走進棺材,躺了進去。
老婆婆走出屋子,身影融進黑夜,遺憾地說道:“可惜了兩張好皮。”
四
第二天,百姓們圍著“邱記棺材鋪”議論紛紛。
連著四個月,東越出了四起“孕婦生子鬧鬼”的怪事。鐵匠鋪楊氏生了個渾身黑毛,尖嘴鬥眼的孩子,丈夫楊秋水沒敢聲張把孩子偷偷丟進河裏。第二天鄰居發現夫妻倆並排躺在床上,身體被燒紅的鐵水燙得稀爛,鐵渣凝固在皮肉裏,死相無比恐怖。
船夫何青的老婆生出全身長鱗,沒有五官、四肢的肉條。何氏夫妻嚇得魂飛魄散,抱著肉條找船把式破災。船把式大吃一驚,說這是“蛇神娘娘下了詛,必須立刻除掉”。
船把式按照船幫老規矩,設了祭壇擺上蛇神娘娘的神像,用船擼子把肉條頭尾串聯,抹上厚厚一層魚油,放在火上烤成焦炭,碾成末撒入河中。本以為破了災,過了半個月,何氏夫妻和船把式全身碗口大小的血窟窿,赤裸著死在同一艘船裏。收屍的時候,船把式眼睛裏鑽出幾隻白色長蟲,在甲板上撲騰著逢人就咬,被漁民亂棍打成肉泥。
過了沒幾天,在場的漁民身上長出蛇鱗形狀的白蘚,淌著膿水全身潰爛而死。
胡氏一家死得更是恐怖,孩子生來就有四顆小牙。滿月那天,夫妻倆多喝了幾杯沒有喂孩子,熟睡時被孩子啃掉鼻子眼皮,痛醒後互相看了一眼,生生嚇死。孩子死在夫妻中間,牙縫裏夾著幾塊人皮渣子。
連著三起怪嬰死人事件,東越城人人自危,用雞血占卜辟邪,防止慘禍降臨。
(東越人自稱“蛇種”,信奉越巫,遇事用雞占卜,又稱“雞卜”。秦漢時期越巫名揚天下,漢武帝更是對此深信不疑,在皇宮中建“越祝祠”,用“雞卜”判斷福禍祈求長壽。)
百姓們見到邱家院子裏有隻黑公雞身首異處,牆上塗著巫卜符號,夫妻倆還是慘死,認為是孩子不吉利,引來巫詛。眾人跑到穩婆家,吵吵嚷嚷要她交出孩子,徹底祛除煞氣消災。
穩婆為保孩子性命,當著眾人麵拿刀子割開孩子的豁嘴,用針線把唇肉重新縫合。孩子疼得“哇哇”直哭,穩婆流著淚大罵:“你們十個有九個是我接生的,老太婆這輩子手裏從沒糟蹋過孩子。如今這孩子是個好娃兒,你們要動他先把老婆子的命拿走。”
眾人早已失去理智,任由婆婆哭罵,奪了孩子扔在盛滿雞血的缸裏淹死,屍體埋在榕樹底下,澆了雞血破除煞氣,這才散去。
過了幾天,有人發現婆婆暴死家中,正值天氣炎熱,屍體腐爛不堪,爬滿蒼蠅白蛆。幾戶人家心裏有愧,湊錢買棺材葬了婆婆。收拾遺物的時候,卻在床下發現十多隻僵死的公雞,雞屍堆裏藏著一個槐木雕刻的蛇神娘娘,從頭到腳紮著七根小針。被套裏子上刺著所有經她手接生孩子的生辰八字,慘死的四家人也在其中,名字用紅色顏料塗抹,聞著是雞血味道。
百姓們見到這些東西,斷定婆婆在練某種邪術,豁嘴孩子被雞卜破掉煞氣,妨了邪術,反噬婆婆身亡。憤怒的百姓把屍體挖出吊在城門上,任憑風吹日曬雨淋,上不著天下不著地,永世不能投胎。
幾戶要生娃的夫妻,生怕已經遭了惡詛,合夥湊錢請烏石山的卜婆祛邪。
卜婆到了東越,百姓們見到她的模樣,大失所望,交頭接耳這個二十來歲,全身刺著花紋的漂亮小姑娘能幹出啥名堂。卜婆不以為忤,吩咐百姓準備了一口大缸,三十二條地鱔(盲蛇,常年生活在地底,以蟲卵和幼蟲為食)、四十九隻黑公雞、壽山石塊,連同婆婆幹屍放入缸中一起搗爛,缸壁上用雞血畫了類似於蛇的符號,生火燒成一坨青灰色石頭,刻成人首蛇身石俑。
五
兩個老人突然不聊了,喝了幾口茶起身要走。我聽得正起勁,這麽一來心裏沒著沒落,比在網上追更新還要難受。
月餅眯著眼睛笑道:“既然講了,何不講完呢?”
“卜婆破了邪術,為了防止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定居東越,給百姓們紋身辟邪,發明了一種燕子形狀的美食,百姓服用消了惡詛。”黃襯衫老人走出亭子,“於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圓臉老者接著說道:“這裏從前是條河,住著邱、何兩戶人家。兩家子女青梅竹馬,卻在迎親之日被胡家惡少撞見,貪戀何小姐美色,搶回府裏。何小姐趁著看守疏忽逃回邱家,正要和丈夫私奔逃難,胡惡少帶著家丁趕來,把兩人捆綁抓走。夫妻倆一路罵不絕口,胡惡少惱羞成怒,把他們拋進河裏淹死,屍體埋在南北兩岸,死也不能在一起。後來河兩岸各長出一棵榕樹,樹根在河底相互交錯,樹枝在空中攀連,成了一道奇觀。自此這座橋被稱為‘雙拋橋’,這兩棵榕樹就是‘合抱榕’。”
我聽完這段類似於“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忍不住說道:“大爺,您講跑題了。”
兩個老人相視一笑,慢悠悠地轉過街角。
聽了這麽個莫名其妙的故事,我正胡亂琢磨著故事裏的各種關聯,月餅望著老人遠去的方向說道:“發現了麽?”
我心裏一愣隨即明白了,盤算著亭子和榕樹的位置,沒得出結果:“風水沒問題,沒有陰氣,兩個老頭不是‘懵’。”
這裏多說兩句——
有些地方的風水布局非常詭異,或是人為或是天然,形成“聚陰成人”的格局,被稱為“封屍地”。這種地方埋進屍體,受風水影響不會腐爛,屍氣化成陰氣變成人形,多以老人、女子形象出現,與常人沒什麽區別,喜好和人聊天,這就是“懵”。
“懵”多出現於有古建築的旅遊景點,常人無法分辨。在景區歇腳的時候,身邊如果有老人、女子四處找陌生人說話,再看若是穿著黑鞋,額頭無汗,眼睛很少眨動,多半就是“懵”在作祟。
拍照時切勿將“懵”拍入鏡頭,否則會把它帶走。這也是火眼低的遊客為什麽從旅遊區回到賓館、家中,始終心神不寧,睡覺時總感覺身邊有人的原因。
有些“懵”生前死得太慘,怨念不散,化成人形也是原來的模樣,不與人交談,保持著臨死前最後的行走狀態。在著名古都的某個大型古建築群,曾經有眾多遊客親眼見到一排宮女服飾的“懵”,還有人拍了照片。
我和月餅在後來的經曆中,曾經在某個著名鬼村遇到過“惡懵”,險些喪命。現在想想依然渾身發冷,有時間會把這件事記錄下來。
書歸正傳——
“肯定不是,‘懵’怎麽會自己離開封屍地?”月餅摸著鼻子,“他們的手背上紋著和楊澤那樣相似的字。”
兩個老人早沒了蹤影,我心裏一急:“追!”
“沒必要。既然敢露麵就不怕咱們發現,”月餅沉默片刻,“南瓜,你注意到沒有,這裏的本地人似乎特別喜歡紋身。”
來來往往的人們分不清是遊客還是本地人,夜晚也看不清是否有紋身,我不明白月餅是從哪裏得來的結論。
“看看你剛才拍的女孩照片。”
我點開照片放大了細看,從她們的手背隱約能看到漢字紋身。
“有人知道咱們來了,那個故事或許是警告。”月餅走出亭子望著夜空,“真巧,今晚正好沒有月亮,很適合陰人夜行。”
莫名的寒意從腳底慢慢爬到頭皮,我打了個哆嗦:“月餅,你怎麽知道的?”
月餅懶洋洋地說道:“兩個老人講的故事,其中的關聯你沒聽出來?”
就在我愣神的工夫,手機狀態欄冒出一條微信提示——韓藝:[小視頻]。
視頻裏是一個巨大的黑暗空間,影影綽綽抖動得很厲害。急促的奔跑聲中,韓藝結結巴巴說道:“南……南曉樓,我們在……在……博物館,有……有……”
視頻就到這裏,我急忙打著韓藝電話,關機狀態。我心說這下麻煩大了,韓立帶著兒女折在博物館了?這個老頭辦事兒怎麽這麽不靠譜!
正心慌意亂著,月餅倒是一點兒也不著急:“給奉先打電話。”
我撥通電話,聽筒裏傳來熟悉的酒吧音樂。
“南爺,啥事兒?這麽快就完成任務了?”
“奉先,韓立一家子今兒去酒吧了麽?”我盡量保持著聲音平靜。
“快別提這事兒,昨兒一大早你們就走了,韓峰很不高興,說看不起他們。”李奉先憤憤地說道,“就他那個德行,看不起也是應該的。南爺您放心,我沒甩好臉色!”
李奉先又嘟嘟囔囔說了半天,我腦子亂糟糟的根本沒有聽他說些什麽,應付幾句掛了電話。
“去博物館吧,他們早到了。”月餅向停車場走去,“飛機比車快啊。”
五
坐在車裏,我撥著韓立、韓峰的電話,都是關機狀態。我把視頻翻來覆去看了好多遍,忍不住罵道:“他媽的韓立這個老盜墓賊,盜天盜地盜到博物館,還把倆孩子拖下水!”
“換作我是韓立,也要搞明白到底誰是幕後主使,誰寫的信,誰當年救了他。況且……”月餅嘴角掛著一絲冷笑,“你真信他們出事了?”
月餅的態度讓我很生氣,忍不住回了一句:“月餅,你丫有點人性行麽?”
“你好好想想,這種情況下還有心情發微信視頻?”月餅猛地踩了刹車,“一切小心吧。”
我心裏一驚,卻不願承認月餅的分析有道理。如果真是這樣,人與人之間除了欺騙還有什麽?也許,我隻是一廂情願地相信,所謂“朋友”都是值得信任的好人。
車突然刹住,月餅背著包下車,望著遠處的一棟建築:“我寧願相信有人脅迫韓藝發視頻,設了個圈套等著咱們往裏鑽。”
我點了根煙深深吸了一口:“但願他們不會有事。”
“韓藝的視頻發出到現在已經過了二十五分鍾十二秒,”月餅看了看手機時間,“如果‘博物館木乃伊’的傳說是真的,足夠三個人死幾十回了。”
來東越的路上,我搜集了許多關於東越的詭異傳說,和博物館有關聯的是“博物館木乃伊鬧鬼”異聞。
東越市博物館二層陳列著南宋末年的夫妻木乃伊。二〇〇七年二月份某天,晚上十點多有一位女保安巡邏,經過那兩具木乃伊,隱約聽見有人說著聽不懂的話。女保安嚇壞了,手電筒掉了也顧不上撿,跑出博物館。
第二天,管理員發現男木乃伊的隔離繩打了五個死結掉在地上。他找來女保安問問情況,女保安支支吾吾說了晚上發生的事情,管理員將信將疑,把這件事隱瞞過去再沒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