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麽知道我一定會去?”我把二鍋頭喝得一滴不剩,熱辣的酒精順著喉嚨燒過食道,如同吞了一團烈火。
“誰也不想過被人監視的生活啊。”月餅握著攝像頭冷笑,狠狠砸向天花板,零件“叮叮”落了滿地。
“收拾東西,飛機上敘舊。”月餅拎包進了書房。
我翻看著曆史消息,還是隻有那張圖書館的照片,退出公眾號,居然有一條半個小時前我發給月餅的語音信息:“般古不哉,奇哇索易,縮多羅婆,布蛤機。”
我在不知情的狀態下,在微信裏說了一串古怪的話?
“月餅,我剛才究竟怎麽了?”
“我回來的時候門是開的,你已經昏迷,手機找不到了,應該和圖書館有關。”月餅緊緊背包扣帶,把一摞桃木釘插進側兜,“想了解真相就要去尋找,傻坐著幹嗎?難道需要洗個澡再出發?”
“嗯!”我一本正經回答,“洗洗更健康。”
在衛生間,我把腦袋伸到水龍頭下麵,冰涼的水流讓我清醒了許多。抬頭看看摘了鏡子的牆壁,剪斷的網線亂糟糟地盤在一起,延伸到牆壁內部沒了蹤跡,如同許多事情,我們隻能看到開始,預料不到結尾。我摸出手機,強迫自己裝作什麽都不知道。
二
坐上飛機,我們推測了種種可能也沒個所以然,索性聊著分別這一個多月的經曆,權當放鬆心情。
月餅在麗江小客棧租了間屋子,白天逛街晚上喝酒,我問他有沒有豔遇,丫笑而不語。聊了一會兒有些困頓,幹脆睡覺養精蓄銳。
按說我這出門就走背字的命格,沒有發生怪事全須全尾地下了飛機,自己都有些意外。經過兩個小時的航程,到了這座西部古城上空。鳥瞰城市,火柴盒大小的樓層閃爍著五顏六色的燈光,街道由內及外一圈圈以方形擴散,形成與其他城市明顯不同的建築格局。
我們下了飛機,準備取行李出機場,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老舊的土腥氣。初秋深夜,這座西部古城透著些許寒意,上了出租車說明去向,頭發亂蓬蓬的司機一腳踩住刹車,很不禮貌地回頭看了我們好幾眼,這才掛擋起步。
月餅支著下巴望著窗外,搭訕聊天的事情一般都是我出麵:“師傅,那地兒不好走?”
司機嗓門超大,說話都帶著回聲:“今兒奇怪嘞,奏(一聲)了臥麽多年出租車,頭回碰上這麽多去臥裏的人,咋(四聲)都是一對一對的。”
古城地處中國陸地版圖中心,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環繞,匯集天下之氣,由古至今十三朝在此建都。人傑地靈這就不用說了,單是說話就透著一股豪氣,時不時蹦出幾個古方言,很多音節異常堅硬,語調跌宕起伏,依稀有當年氣吞天下,金戈鐵馬的氣勢。
司機的方言我似懂非懂:“師傅,咱能說國語麽?”
司機眼一瞪,路也不看了,回頭衝著我就噴了一句,嘴裏像是塞了火藥。
“咋!我說的不是普通話?!”
我抹了把滿臉吐沫,賠著笑臉忙不迭回道:“是是是,我剛才沒聽清楚。”心裏暗想,您這要是普通話,我從百度詞條裏把“普通話”三個字摳出來吃掉!
“您是說今天去那個地方的人很多?而且都是兩個人一起?”月餅居然聽懂了。
“夥計,你們要去的飲馬池有點兒邪,這事兒隻有老城人知道。”司機很欣賞地衝月餅點點頭,說著半生不熟的普通話,還不忘鄙夷我一眼,“我小時候在拿拿家長大,聽靜子講過。”
我強忍著詢問“拿拿”、“靜子”是誰的念頭。估計“拿拿”是親戚,“靜子”是青梅竹馬。
以下是司機大叔的講述——
萬曆末年,古城,馬廠子。
李靖宇喝著用萬槐樹皮摻著喂馬的幹豆料製成的麵粥,粗糙苦澀的粥水下肚,多少有了些精神。親信兵士李玖推門而入,也顧不得禮節,慌慌張張說道:“馬卒陳濤昨晚跑了。”
“由他去吧。”李靖宇長歎一聲,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馬呢?”
“馬都在。”李玖猶豫片刻,“大人,人都養不活,為什麽還要伺候那些馬?”
李靖宇冷笑:“沒了馬,官府如何書信往來,驛站還有什麽用?恐怕粥都喝不上了,難道你想和災民一起吃觀音土腹脹而死麽?”
李玖頓足低頭:“是!”
“李玖,咱們是本家,你跟了我這麽多年,今天我告訴你一個秘密吧。”李靖宇指著矗立在城中心的鼓樓,“知道為什麽所有建築都不能超過鼓樓麽?”
“小人不敢聽。”李玖隱隱覺得此事非同小可,還是少知為妙。
“把馬養好了,一旦災民暴動,咱們還可以騎馬逃出。連年災荒,大明氣數盡了,如果遇到十年大災,百姓必反。”李靖宇壓低嗓音,看窗外無人,從懷裏掏出一封薦書,“咱們為米脂同鄉,我自幼是孤兒,身份雖有高低,但一直把你當兄弟。這封薦書回家交給弟媳,讓她帶著鴻基去這個驛站,自然會有人收留,鴻基大了還能謀個好差事。”
李玖捧著薦書“撲通”跪下,李靖宇連忙把他扶起:“回家安排好。今夜子時,飲馬池,我有要事。”
子夜,為防民眾叛亂,古城常年宵禁。慘月映著更夫斜長的身影,長街死寂,饑餓的百姓早已入睡,守衛馬廠子的士兵無精打采地巡邏,李玖往馬槽倒完草料,和巡夜士兵打了個招呼,拎著水桶去了飲馬池。
作為“飲馬之地”,飲馬池和馬廠子距離不遠,池水引自流經鹹寧縣署附近的龍首渠,水勢極旺,長年不枯。李玖遠遠望去,飲馬池前蹲著一個人,從背影看像是李靖宇。他快走幾步趕到,李靖宇正好起身,滿臉掛著水珠:“李玖,你可知飲馬池的來曆?”
還未等李玖回答,李靖宇自顧自說了起來:“據說古城初建之時,望氣士見此處四縱八橫,南秦嶺暗藏一條龍脈,北渭水引龍尋源,八水環繞呈龍首狀,正是風水堪輿中的‘九龍四螭’十三代王氣之象。為穩龍氣,引渠入城,龍脈藏於渠中,龍首入城,這條渠改名為‘龍首渠’。”
李玖知道李靖宇大半夜把他叫來肯定不是為了講龍首渠的來曆,於是默不作聲地靜聽。李靖宇指著黑暗中的鼓樓:“它就是龍眼。自建城以來,城中建築都不能超過龍眼,阻住龍睛,便是擋了王氣。”
李玖心裏一驚,聯想到白天安置母子之事,頓時出了一身冷汗!難道李靖宇準備謀反,拉他入夥?!
李靖宇從懷裏掏出個奇怪的球形東西,摁住圓孔吹了起來,音律淒涼滄桑。李玖聽得悲從心來,想起白天出城趕往驛站的妻兒,路途雖然不遠,但如今盜賊橫行,萬一有什麽意外他這輩子也沒什麽活頭了。
音律戛然而止,李玖已經淚流滿麵。李靖宇微微一笑:“這個東西叫塤,上古傳來的樂器。傳給我的那個人臨死前說過,塤聲能解開一個鼓樓的千古秘密。隻有在月圓前後三天,用活人祭祀,湊夠九十九人,才可知曉。”
李玖還沒反應過來,一截刀尖滴著血珠透過胸膛,縷縷熱氣從刀身升騰而起,模糊了雙眼。
“兄弟,你可以安心地死,弟媳和侄兒我已經安頓好了。”李靖宇湊近李玖耳邊低聲說道,“昨天晚上,陳濤是第九十八個。你的死會換來那個秘密,很值得。”
李玖喉間“咯咯”作響,咳著血沫,身體慢慢向後倒去。李靖宇拽著屍體走近飲馬池,一件件剝掉李玖的衣服。從腰囊內摸出一柄半月形巴掌大小的彎刀,順著李玖的發際線劃了三寸長的口子,拽起割裂的頭皮,拿彎刀把皮肉切離,灌進一囊水銀。
隻見李玖的麵部膨脹起一個巨大的肉球,兩個眼珠從眼眶中頂出,連著肉線耷拉在嘴邊。水銀聚成的肉球流到脖子,把皮撐得鋥亮,順著脖子散落,“嘶啦”聲不絕於耳。李靖宇把屍體放入水中,前後左右翻倒,使水銀遍布全身每一寸皮膚。
半個多時辰過去了,李靖宇雙腿夾著屍體的腳,兩手抓著屍體頭部的殘皮,左右分扯,向下猛地一撕,整張人皮脫落。飲馬池被血水染得通紅,李靖宇就著池水洗刷完整的人皮,那具被剝了皮的屍體半浮在池裏,血管像是曬幹的蚯蚓,縮進熱騰騰的肌肉,淡黃色脂肪油在水中凝成棉絮狀漂蕩。湖底散落著水銀顆粒,在月光的輝映中星星點點,如同一池銀珠。
李靖宇捧著人皮上了岸,把裂口用針線細細密密縫合,又縫住五官、下體,用白花花的豬肉蘸著蠟油塗抹針腳封住空隙。忙完這些,李靖宇擦了擦額頭的汗,把嘴湊到人皮肚臍眼位置留下的口子,鼓著腮幫子吹了起來。幹癟的人皮慢慢膨脹,不多時變成圓滾滾的人皮氣球。
李靖宇把人球推進池子,人球漂到池中心,蕩漾的水波托著人球打著轉。成群的小魚從池中遊來,聚在人球下麵啄食著人皮上的皮屑,突然掙紮跳躍,直挺挺地墜入池底。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連池中小魚都不例外。”李靖宇冷笑著抬頭望著滿月,一抹烏雲散盡,月色淒惶蒼白。
他再次吹響塤,一曲作罷,緊張地盯著池麵!
他本是米脂逃荒至此的乞丐,入城後靠施舍過著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一天他餓得實在受不了,搶了小孩手中的半塊饃,被小孩家的惡狗追得落荒而逃,倉皇逃竄到飲馬池,踉蹌摔倒,胸口繃著的那口氣兒頓時泄得幹淨,再也跑不動了,隻能閉眼等死。沒想到惡犬“吱吱”哼著不敢近前,轉了一會兒夾著尾巴跑了。他這才看見一個頭發稀疏,全身結著血痂,身下漚著一小攤黃膿的老乞丐,下半身泡在水裏正往嘴裏塞著饃。
李靖宇一摸懷裏,千辛萬苦搶來的饃摔倒時掉落,滾到了乞丐手裏!他“嗷”了一聲,手腳並用地爬過去搶了最後一點兒饃,也顧不得沾著膿血,囫圇吞進肚裏。
“嗬嗬……”老乞丐眯著渾濁的眼睛,“不嫌髒?”
“餓極了人都吃。”李靖宇伸長脖子,饃塊順著食道滑進胃裏,“能活著比什麽都強。”
老乞丐從滿是泥汙膿水的身上摳了一片血痂:“如果把它吃了,就有機會享盡榮華富貴,你吃不吃?”
望著黑血結成的痂片,李靖宇怒火大盛:“老不死的竟然敢消遣我!”老乞丐“哈哈”一笑,從水裏摸出一塊銀燦燦的東西,攥在手裏慢慢展開:“吃了這個就屬於你。”
李靖宇大吃一驚,這分明是塊銀錠!他看看左右無人,從綁腿中抽出尖刀,插進老乞丐後背。
老乞丐似乎早料到了:“我果然沒看錯,你夠狠毒。臨死前居然遇到你,也是天意。水中有個油囊,你拿走吧。”
頭一次殺人,李靖宇難免心慌意亂,奪了銀錠,隱隱看到水中有一坨黑乎乎的包裹,探手拽出,塞進懷裏跌跌撞撞地跑了。
逃出城外,他打開包裹,裏麵是一摞厚厚的竹簡,上麵寫著稀奇古怪的文字。他就算再笨,也知道一個能隨手摸出銀錠,不在乎生死的老乞丐說的話肯定有幾分原因。他再次入城,用銀錠置辦了衣服,裝作富商子弟,帶著竹簡去書院求教授書先生。
授書先生打開竹簡,發現文字居然是千年前的古文,讀了片刻大吃一驚,急忙退了禮金,堅決不肯說出竹簡內容。李靖宇百求不得,殺機又起,捅死授書先生,一把火燒了書院。
此後兩月,李靖宇把竹簡文字逐個摘出,四處拜訪文人名士,終於拚湊出全文內容——
春秋戰國時期,道、儒、墨三家成為顯學名傳天下,秦國以法家學說強國,一統六國後建立秦朝,為統一思想,禁止言論,按照李斯建議,收天下書籍於鹹陽,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民間醫藥卜筮種樹之書以及不屬於博士館的私藏《詩》、《書》也限期交出燒毀。焚書後一年,在國都鹹陽南郊小城長安坑殺星占、神仙、房中、巫醫、占卜的方士數百人。
自此,坑殺之地在月圓之夜會響起塤聲,伴著陣陣哀號。有人醉酒路過此地,圍著坑圈走了一夜,把腳後跟都磨爛了,直到天亮才突然昏倒。百姓人心惶惶,傳言是方士的陰氣作怪。
過了幾天,一隊士兵擁簇著一位身穿青衣的老者趕來。老者指揮士兵在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位釘入桃木樁,拿著羅盤站在中央演算了半天,圈出一大處空地,命令士兵挖掘。臭氣熏天的土中夾著大量腐爛屍骨,挖到十丈見深,駭人的一幕出現了,三具沒有腐爛的屍體並排躺在坑底。左邊的人手中拿著陶塤;中間那人麵帶微笑,嘴唇張開,仿佛在唱歌;右邊的人更是奇怪,頭頂長出一截樹根。
他們身穿稀奇古怪的服飾,並非秦朝式樣,按照肖像畫對照,坑殺方士中並沒有這三個人。
老者麵色大變,命令士兵倒入半坑石灰,撒了一層糯米,圍觀百姓隱隱聽見坑中傳來淒厲的嚎叫,嚇得一哄而散。一個月後,一條水渠由城外引灌入巨坑。石灰遇水變熱,足足沸騰了三天三夜,整座城滿是刺鼻的硝灰味兒。
七天之後,硝煙散盡,水麵滿是燒死燙爛的魚屍。老者走到池邊察看,魚屍中躥出兩條通體漆黑的怪魚,刺入老者雙目!
老者仰麵摔倒,一咬牙拔出怪魚,尖銳的魚嘴串著兩顆血淋淋的眼球。老者眼眶裏淌出烏黑黏稠的鮮血,不僅沒有哀號,反而哈哈大笑:“天意難逃。”士兵們被突如其來的這一幕驚了半天才反應過來,連忙扶起老者。
老者指著一處地方:“此地建鼓樓,周邊建築高度不得超過此樓,把我的雙眼埋在鼓樓由東向西第四十九塊城磚之內,我當日夜守護。嗬嗬……此地王氣已成,三十年內天下必有巨變,希望借此王氣守住那裏。”話音剛落,老者頭顱“咯咯”作響,縮成拳頭大小又瞬間膨脹,隨著一聲悶響,一蓬血雨迸出,腦袋爆裂。
據傳老者為秦朝道家傳人陳宇子,知陰陽斷生死,精於望氣,深得追求長生的秦始皇信任。焚書時陳宇子表麵應允,暗中將珍貴古籍藏於這座小城某處。有幾個知曉真相的方士得知古籍中有一本奇書,還有價值連城的財寶,便煽動方士們聚眾作亂,妄圖趁亂尋到秘密藏書之地,引發了“坑儒”慘劇。
屍坑底部的三人,正是煽動叛亂的方士,用異術藏在屍坑裏隱藏蹤跡,在月圓之夜蘇醒,繼續尋找藏書地,被老者識破,壞了異術,死於池內。
自此,老者與方士兩派後人尋書護書纏鬥千年。
飲馬池邊被殺死的老乞丐,正是方士後人,窮盡一生也沒有尋到藏書地。李靖宇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便在馬廠子謀得一份馬卒的差事,偷偷學習竹簡裏記載的異術,用異術把馬養得膘肥體壯,由此當上了馬廠子總管。
這些年他暗中勘察,根據古城風水格局,終於確定藏書地的位置——就在飲馬池附近。為破掉藏書地玄關,他每到月圓之夜,殺一人製成人皮球囊,用飲馬池水儲納陰氣,湊夠九十九道陰氣,就是藏書地現形之時。
李玖的人皮漂在池麵,李靖宇掌心微微冒汗,既激動又緊張,除了尋找藏書地,有件事情始終在他心頭縈繞——這一代的護書人沒有出現過!
更夫的梆子聲響起,已經是醜時。人皮球囊滲水沉進池底。傳說中的藏書地並沒有出現,李靖宇大失所望,好在早就養成了隱忍的性格:“既然沒有成功,一定是哪裏出了差池,回去慢慢琢磨。”
他把李玖剝了皮的屍體裝進布袋拖回馬廠子,巡邏士兵見到李靖宇從外麵回來,識趣地回避。李靖宇把屍體放進鍘草料的鍘刀凹槽,摁著鍘刀把手,由頭至腳一刀刀切成薄薄的肉塊。他抹了抹滿臉的血點,把肉塊堆進石臼,踩著石杵搗成一臼血肉醬,再摻進喂馬草料,一杵杵搗著。
天微微亮時,他一勺勺往馬槽裏舀著血肉醬和草料搗成糨糊狀的馬食。馬群打著響鼻,大口吃著人肉草料。這種從竹簡中學來的養馬異術,喂出來的馬異常雄駿,性如烈火,奔跑如飛。李靖宇拍著通體火紅的駿馬,遙望著鼓樓和飲馬池方向,計劃著下一步該怎麽做。
想了許久也沒個結果,他抬手伸個懶腰,一股滾熱的液體順著袖子流進脖子。抬頭一看,發現右手肘部以下隻剩半根支棱著的骨茬,那匹紅馬正像啃蘿卜似的嚼著他的手臂!
他絲毫沒有感覺到疼痛,下意識揮揮手臂,確定到底是不是幻覺。半截骨頭裏的骨髓被甩出,落在馬群身上。馬群突然爆發出雷鳴般的嘶吼,衝向李靖宇,張嘴咬下。馬圈頓時成了血肉橫飛,慘呼連連的修羅地獄。
幾聲雞叫,陽光照進馬圈,馬夫們平靜地衝刷著血跡,鋪了一層黃土。除了馬槽底下多了件破破爛爛的衣服,仿佛什麽都沒有發生過。
三
司機師傅的陝普雖然磕磕巴巴,好歹我也明白了八九不離十。每個曆史悠久的城市或多或少都有些奇聞傳說,翻來覆去離不開愛情、離別、背叛、守望、財寶這幾個主題,沒多大新意。一開始我聽得沒多大興趣,月餅更是直接,歪頭做聆聽狀,其實已經睡著了。直到司機講到了藏書地,才引起我的注意。
換作兩年前,我可能會問:“藏書地、私人圖書館,好相似!居然有這麽巧的事情?”但這幾年經曆的事情太多,我已經不是當年宅在宿舍那個“不傾城不傾國的安靜美男子”了。司機講的這個傳說和我們即將前往的私人圖書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心裏已經明白了七八分。
機場到圖書館也就四五十分鍾路程,沿途看去,這座城市早已被霓虹燈和高樓大廈覆蓋,隻有鮮少的幾棟古建築還保留著千年古城的曆史味道。
“到了,”司機在一個酒吧前停了車,“這就是菊花園飲馬池的舊址,酒吧白天不開門,晚上挺熱鬧。飲馬池早就沒了,馬廠子也沒了,隻有市八中校園裏還有一方青石馬槽。”
“師傅,問您個事兒。”我推了一把熟睡的月餅,“你們倆合夥串通晃點我好玩麽?”
司機莫名其妙地眨眨眼,月餅眼皮顫動不止,顯然在裝睡。我心裏有氣:“你丫要是再裝憨,信不信我扭頭就走?”
月餅睜開眼嘿嘿一笑,揚了揚眉毛:“幾天沒見,進步不小啊。”
我懶得和月餅廢話:“師傅,您頭發裏麵的針是我幫您拔掉還是您自己動手?”
司機看我的眼神這才訝異起來,伸手從頭發裏拔出一根針,不多時已經拔出了三根。每拔出一根針,他的麵部就會產生奇異的變化,整張臉像是蕩漾的水紋起伏不止,直到第七根拔出,哪裏還是個中年滄桑大叔,分明是個淡眉小眼,鼻梁略塌,顴骨高聳,嘴唇薄薄的年輕人。
“我就說還不如直接告訴他。”月餅打了個哈欠,“費這麽半天周折,真沒必要。”
“你好,我叫李奉先,異徒行者第四十七代接送人。”李奉先笑起來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向我伸出手。
乍一聽我以為這哥們兒叫“呂奉先”,心說呂布都來了,貂蟬也不遠了吧!再加上又是什麽“異徒行者第四十七代接送人”,一時間還以為這是穿越了拍武俠片。
月餅拎包下車:“奉先,今天進去幾組?”
李奉先很猥瑣地笑著:“兩組,第一組上午就出來了,第二組下午進去至今沒出來。哈哈,我還用手機合了影。”
我清清嗓子:“你們倆把我當隱形的?”
“誰也不想過被人監視的生活啊。”月餅握著攝像頭冷笑,狠狠砸向天花板,零件“叮叮”落了滿地。
“收拾東西,飛機上敘舊。”月餅拎包進了書房。
我翻看著曆史消息,還是隻有那張圖書館的照片,退出公眾號,居然有一條半個小時前我發給月餅的語音信息:“般古不哉,奇哇索易,縮多羅婆,布蛤機。”
我在不知情的狀態下,在微信裏說了一串古怪的話?
“月餅,我剛才究竟怎麽了?”
“我回來的時候門是開的,你已經昏迷,手機找不到了,應該和圖書館有關。”月餅緊緊背包扣帶,把一摞桃木釘插進側兜,“想了解真相就要去尋找,傻坐著幹嗎?難道需要洗個澡再出發?”
“嗯!”我一本正經回答,“洗洗更健康。”
在衛生間,我把腦袋伸到水龍頭下麵,冰涼的水流讓我清醒了許多。抬頭看看摘了鏡子的牆壁,剪斷的網線亂糟糟地盤在一起,延伸到牆壁內部沒了蹤跡,如同許多事情,我們隻能看到開始,預料不到結尾。我摸出手機,強迫自己裝作什麽都不知道。
二
坐上飛機,我們推測了種種可能也沒個所以然,索性聊著分別這一個多月的經曆,權當放鬆心情。
月餅在麗江小客棧租了間屋子,白天逛街晚上喝酒,我問他有沒有豔遇,丫笑而不語。聊了一會兒有些困頓,幹脆睡覺養精蓄銳。
按說我這出門就走背字的命格,沒有發生怪事全須全尾地下了飛機,自己都有些意外。經過兩個小時的航程,到了這座西部古城上空。鳥瞰城市,火柴盒大小的樓層閃爍著五顏六色的燈光,街道由內及外一圈圈以方形擴散,形成與其他城市明顯不同的建築格局。
我們下了飛機,準備取行李出機場,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老舊的土腥氣。初秋深夜,這座西部古城透著些許寒意,上了出租車說明去向,頭發亂蓬蓬的司機一腳踩住刹車,很不禮貌地回頭看了我們好幾眼,這才掛擋起步。
月餅支著下巴望著窗外,搭訕聊天的事情一般都是我出麵:“師傅,那地兒不好走?”
司機嗓門超大,說話都帶著回聲:“今兒奇怪嘞,奏(一聲)了臥麽多年出租車,頭回碰上這麽多去臥裏的人,咋(四聲)都是一對一對的。”
古城地處中國陸地版圖中心,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環繞,匯集天下之氣,由古至今十三朝在此建都。人傑地靈這就不用說了,單是說話就透著一股豪氣,時不時蹦出幾個古方言,很多音節異常堅硬,語調跌宕起伏,依稀有當年氣吞天下,金戈鐵馬的氣勢。
司機的方言我似懂非懂:“師傅,咱能說國語麽?”
司機眼一瞪,路也不看了,回頭衝著我就噴了一句,嘴裏像是塞了火藥。
“咋!我說的不是普通話?!”
我抹了把滿臉吐沫,賠著笑臉忙不迭回道:“是是是,我剛才沒聽清楚。”心裏暗想,您這要是普通話,我從百度詞條裏把“普通話”三個字摳出來吃掉!
“您是說今天去那個地方的人很多?而且都是兩個人一起?”月餅居然聽懂了。
“夥計,你們要去的飲馬池有點兒邪,這事兒隻有老城人知道。”司機很欣賞地衝月餅點點頭,說著半生不熟的普通話,還不忘鄙夷我一眼,“我小時候在拿拿家長大,聽靜子講過。”
我強忍著詢問“拿拿”、“靜子”是誰的念頭。估計“拿拿”是親戚,“靜子”是青梅竹馬。
以下是司機大叔的講述——
萬曆末年,古城,馬廠子。
李靖宇喝著用萬槐樹皮摻著喂馬的幹豆料製成的麵粥,粗糙苦澀的粥水下肚,多少有了些精神。親信兵士李玖推門而入,也顧不得禮節,慌慌張張說道:“馬卒陳濤昨晚跑了。”
“由他去吧。”李靖宇長歎一聲,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馬呢?”
“馬都在。”李玖猶豫片刻,“大人,人都養不活,為什麽還要伺候那些馬?”
李靖宇冷笑:“沒了馬,官府如何書信往來,驛站還有什麽用?恐怕粥都喝不上了,難道你想和災民一起吃觀音土腹脹而死麽?”
李玖頓足低頭:“是!”
“李玖,咱們是本家,你跟了我這麽多年,今天我告訴你一個秘密吧。”李靖宇指著矗立在城中心的鼓樓,“知道為什麽所有建築都不能超過鼓樓麽?”
“小人不敢聽。”李玖隱隱覺得此事非同小可,還是少知為妙。
“把馬養好了,一旦災民暴動,咱們還可以騎馬逃出。連年災荒,大明氣數盡了,如果遇到十年大災,百姓必反。”李靖宇壓低嗓音,看窗外無人,從懷裏掏出一封薦書,“咱們為米脂同鄉,我自幼是孤兒,身份雖有高低,但一直把你當兄弟。這封薦書回家交給弟媳,讓她帶著鴻基去這個驛站,自然會有人收留,鴻基大了還能謀個好差事。”
李玖捧著薦書“撲通”跪下,李靖宇連忙把他扶起:“回家安排好。今夜子時,飲馬池,我有要事。”
子夜,為防民眾叛亂,古城常年宵禁。慘月映著更夫斜長的身影,長街死寂,饑餓的百姓早已入睡,守衛馬廠子的士兵無精打采地巡邏,李玖往馬槽倒完草料,和巡夜士兵打了個招呼,拎著水桶去了飲馬池。
作為“飲馬之地”,飲馬池和馬廠子距離不遠,池水引自流經鹹寧縣署附近的龍首渠,水勢極旺,長年不枯。李玖遠遠望去,飲馬池前蹲著一個人,從背影看像是李靖宇。他快走幾步趕到,李靖宇正好起身,滿臉掛著水珠:“李玖,你可知飲馬池的來曆?”
還未等李玖回答,李靖宇自顧自說了起來:“據說古城初建之時,望氣士見此處四縱八橫,南秦嶺暗藏一條龍脈,北渭水引龍尋源,八水環繞呈龍首狀,正是風水堪輿中的‘九龍四螭’十三代王氣之象。為穩龍氣,引渠入城,龍脈藏於渠中,龍首入城,這條渠改名為‘龍首渠’。”
李玖知道李靖宇大半夜把他叫來肯定不是為了講龍首渠的來曆,於是默不作聲地靜聽。李靖宇指著黑暗中的鼓樓:“它就是龍眼。自建城以來,城中建築都不能超過龍眼,阻住龍睛,便是擋了王氣。”
李玖心裏一驚,聯想到白天安置母子之事,頓時出了一身冷汗!難道李靖宇準備謀反,拉他入夥?!
李靖宇從懷裏掏出個奇怪的球形東西,摁住圓孔吹了起來,音律淒涼滄桑。李玖聽得悲從心來,想起白天出城趕往驛站的妻兒,路途雖然不遠,但如今盜賊橫行,萬一有什麽意外他這輩子也沒什麽活頭了。
音律戛然而止,李玖已經淚流滿麵。李靖宇微微一笑:“這個東西叫塤,上古傳來的樂器。傳給我的那個人臨死前說過,塤聲能解開一個鼓樓的千古秘密。隻有在月圓前後三天,用活人祭祀,湊夠九十九人,才可知曉。”
李玖還沒反應過來,一截刀尖滴著血珠透過胸膛,縷縷熱氣從刀身升騰而起,模糊了雙眼。
“兄弟,你可以安心地死,弟媳和侄兒我已經安頓好了。”李靖宇湊近李玖耳邊低聲說道,“昨天晚上,陳濤是第九十八個。你的死會換來那個秘密,很值得。”
李玖喉間“咯咯”作響,咳著血沫,身體慢慢向後倒去。李靖宇拽著屍體走近飲馬池,一件件剝掉李玖的衣服。從腰囊內摸出一柄半月形巴掌大小的彎刀,順著李玖的發際線劃了三寸長的口子,拽起割裂的頭皮,拿彎刀把皮肉切離,灌進一囊水銀。
隻見李玖的麵部膨脹起一個巨大的肉球,兩個眼珠從眼眶中頂出,連著肉線耷拉在嘴邊。水銀聚成的肉球流到脖子,把皮撐得鋥亮,順著脖子散落,“嘶啦”聲不絕於耳。李靖宇把屍體放入水中,前後左右翻倒,使水銀遍布全身每一寸皮膚。
半個多時辰過去了,李靖宇雙腿夾著屍體的腳,兩手抓著屍體頭部的殘皮,左右分扯,向下猛地一撕,整張人皮脫落。飲馬池被血水染得通紅,李靖宇就著池水洗刷完整的人皮,那具被剝了皮的屍體半浮在池裏,血管像是曬幹的蚯蚓,縮進熱騰騰的肌肉,淡黃色脂肪油在水中凝成棉絮狀漂蕩。湖底散落著水銀顆粒,在月光的輝映中星星點點,如同一池銀珠。
李靖宇捧著人皮上了岸,把裂口用針線細細密密縫合,又縫住五官、下體,用白花花的豬肉蘸著蠟油塗抹針腳封住空隙。忙完這些,李靖宇擦了擦額頭的汗,把嘴湊到人皮肚臍眼位置留下的口子,鼓著腮幫子吹了起來。幹癟的人皮慢慢膨脹,不多時變成圓滾滾的人皮氣球。
李靖宇把人球推進池子,人球漂到池中心,蕩漾的水波托著人球打著轉。成群的小魚從池中遊來,聚在人球下麵啄食著人皮上的皮屑,突然掙紮跳躍,直挺挺地墜入池底。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連池中小魚都不例外。”李靖宇冷笑著抬頭望著滿月,一抹烏雲散盡,月色淒惶蒼白。
他再次吹響塤,一曲作罷,緊張地盯著池麵!
他本是米脂逃荒至此的乞丐,入城後靠施舍過著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一天他餓得實在受不了,搶了小孩手中的半塊饃,被小孩家的惡狗追得落荒而逃,倉皇逃竄到飲馬池,踉蹌摔倒,胸口繃著的那口氣兒頓時泄得幹淨,再也跑不動了,隻能閉眼等死。沒想到惡犬“吱吱”哼著不敢近前,轉了一會兒夾著尾巴跑了。他這才看見一個頭發稀疏,全身結著血痂,身下漚著一小攤黃膿的老乞丐,下半身泡在水裏正往嘴裏塞著饃。
李靖宇一摸懷裏,千辛萬苦搶來的饃摔倒時掉落,滾到了乞丐手裏!他“嗷”了一聲,手腳並用地爬過去搶了最後一點兒饃,也顧不得沾著膿血,囫圇吞進肚裏。
“嗬嗬……”老乞丐眯著渾濁的眼睛,“不嫌髒?”
“餓極了人都吃。”李靖宇伸長脖子,饃塊順著食道滑進胃裏,“能活著比什麽都強。”
老乞丐從滿是泥汙膿水的身上摳了一片血痂:“如果把它吃了,就有機會享盡榮華富貴,你吃不吃?”
望著黑血結成的痂片,李靖宇怒火大盛:“老不死的竟然敢消遣我!”老乞丐“哈哈”一笑,從水裏摸出一塊銀燦燦的東西,攥在手裏慢慢展開:“吃了這個就屬於你。”
李靖宇大吃一驚,這分明是塊銀錠!他看看左右無人,從綁腿中抽出尖刀,插進老乞丐後背。
老乞丐似乎早料到了:“我果然沒看錯,你夠狠毒。臨死前居然遇到你,也是天意。水中有個油囊,你拿走吧。”
頭一次殺人,李靖宇難免心慌意亂,奪了銀錠,隱隱看到水中有一坨黑乎乎的包裹,探手拽出,塞進懷裏跌跌撞撞地跑了。
逃出城外,他打開包裹,裏麵是一摞厚厚的竹簡,上麵寫著稀奇古怪的文字。他就算再笨,也知道一個能隨手摸出銀錠,不在乎生死的老乞丐說的話肯定有幾分原因。他再次入城,用銀錠置辦了衣服,裝作富商子弟,帶著竹簡去書院求教授書先生。
授書先生打開竹簡,發現文字居然是千年前的古文,讀了片刻大吃一驚,急忙退了禮金,堅決不肯說出竹簡內容。李靖宇百求不得,殺機又起,捅死授書先生,一把火燒了書院。
此後兩月,李靖宇把竹簡文字逐個摘出,四處拜訪文人名士,終於拚湊出全文內容——
春秋戰國時期,道、儒、墨三家成為顯學名傳天下,秦國以法家學說強國,一統六國後建立秦朝,為統一思想,禁止言論,按照李斯建議,收天下書籍於鹹陽,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民間醫藥卜筮種樹之書以及不屬於博士館的私藏《詩》、《書》也限期交出燒毀。焚書後一年,在國都鹹陽南郊小城長安坑殺星占、神仙、房中、巫醫、占卜的方士數百人。
自此,坑殺之地在月圓之夜會響起塤聲,伴著陣陣哀號。有人醉酒路過此地,圍著坑圈走了一夜,把腳後跟都磨爛了,直到天亮才突然昏倒。百姓人心惶惶,傳言是方士的陰氣作怪。
過了幾天,一隊士兵擁簇著一位身穿青衣的老者趕來。老者指揮士兵在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位釘入桃木樁,拿著羅盤站在中央演算了半天,圈出一大處空地,命令士兵挖掘。臭氣熏天的土中夾著大量腐爛屍骨,挖到十丈見深,駭人的一幕出現了,三具沒有腐爛的屍體並排躺在坑底。左邊的人手中拿著陶塤;中間那人麵帶微笑,嘴唇張開,仿佛在唱歌;右邊的人更是奇怪,頭頂長出一截樹根。
他們身穿稀奇古怪的服飾,並非秦朝式樣,按照肖像畫對照,坑殺方士中並沒有這三個人。
老者麵色大變,命令士兵倒入半坑石灰,撒了一層糯米,圍觀百姓隱隱聽見坑中傳來淒厲的嚎叫,嚇得一哄而散。一個月後,一條水渠由城外引灌入巨坑。石灰遇水變熱,足足沸騰了三天三夜,整座城滿是刺鼻的硝灰味兒。
七天之後,硝煙散盡,水麵滿是燒死燙爛的魚屍。老者走到池邊察看,魚屍中躥出兩條通體漆黑的怪魚,刺入老者雙目!
老者仰麵摔倒,一咬牙拔出怪魚,尖銳的魚嘴串著兩顆血淋淋的眼球。老者眼眶裏淌出烏黑黏稠的鮮血,不僅沒有哀號,反而哈哈大笑:“天意難逃。”士兵們被突如其來的這一幕驚了半天才反應過來,連忙扶起老者。
老者指著一處地方:“此地建鼓樓,周邊建築高度不得超過此樓,把我的雙眼埋在鼓樓由東向西第四十九塊城磚之內,我當日夜守護。嗬嗬……此地王氣已成,三十年內天下必有巨變,希望借此王氣守住那裏。”話音剛落,老者頭顱“咯咯”作響,縮成拳頭大小又瞬間膨脹,隨著一聲悶響,一蓬血雨迸出,腦袋爆裂。
據傳老者為秦朝道家傳人陳宇子,知陰陽斷生死,精於望氣,深得追求長生的秦始皇信任。焚書時陳宇子表麵應允,暗中將珍貴古籍藏於這座小城某處。有幾個知曉真相的方士得知古籍中有一本奇書,還有價值連城的財寶,便煽動方士們聚眾作亂,妄圖趁亂尋到秘密藏書之地,引發了“坑儒”慘劇。
屍坑底部的三人,正是煽動叛亂的方士,用異術藏在屍坑裏隱藏蹤跡,在月圓之夜蘇醒,繼續尋找藏書地,被老者識破,壞了異術,死於池內。
自此,老者與方士兩派後人尋書護書纏鬥千年。
飲馬池邊被殺死的老乞丐,正是方士後人,窮盡一生也沒有尋到藏書地。李靖宇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便在馬廠子謀得一份馬卒的差事,偷偷學習竹簡裏記載的異術,用異術把馬養得膘肥體壯,由此當上了馬廠子總管。
這些年他暗中勘察,根據古城風水格局,終於確定藏書地的位置——就在飲馬池附近。為破掉藏書地玄關,他每到月圓之夜,殺一人製成人皮球囊,用飲馬池水儲納陰氣,湊夠九十九道陰氣,就是藏書地現形之時。
李玖的人皮漂在池麵,李靖宇掌心微微冒汗,既激動又緊張,除了尋找藏書地,有件事情始終在他心頭縈繞——這一代的護書人沒有出現過!
更夫的梆子聲響起,已經是醜時。人皮球囊滲水沉進池底。傳說中的藏書地並沒有出現,李靖宇大失所望,好在早就養成了隱忍的性格:“既然沒有成功,一定是哪裏出了差池,回去慢慢琢磨。”
他把李玖剝了皮的屍體裝進布袋拖回馬廠子,巡邏士兵見到李靖宇從外麵回來,識趣地回避。李靖宇把屍體放進鍘草料的鍘刀凹槽,摁著鍘刀把手,由頭至腳一刀刀切成薄薄的肉塊。他抹了抹滿臉的血點,把肉塊堆進石臼,踩著石杵搗成一臼血肉醬,再摻進喂馬草料,一杵杵搗著。
天微微亮時,他一勺勺往馬槽裏舀著血肉醬和草料搗成糨糊狀的馬食。馬群打著響鼻,大口吃著人肉草料。這種從竹簡中學來的養馬異術,喂出來的馬異常雄駿,性如烈火,奔跑如飛。李靖宇拍著通體火紅的駿馬,遙望著鼓樓和飲馬池方向,計劃著下一步該怎麽做。
想了許久也沒個結果,他抬手伸個懶腰,一股滾熱的液體順著袖子流進脖子。抬頭一看,發現右手肘部以下隻剩半根支棱著的骨茬,那匹紅馬正像啃蘿卜似的嚼著他的手臂!
他絲毫沒有感覺到疼痛,下意識揮揮手臂,確定到底是不是幻覺。半截骨頭裏的骨髓被甩出,落在馬群身上。馬群突然爆發出雷鳴般的嘶吼,衝向李靖宇,張嘴咬下。馬圈頓時成了血肉橫飛,慘呼連連的修羅地獄。
幾聲雞叫,陽光照進馬圈,馬夫們平靜地衝刷著血跡,鋪了一層黃土。除了馬槽底下多了件破破爛爛的衣服,仿佛什麽都沒有發生過。
三
司機師傅的陝普雖然磕磕巴巴,好歹我也明白了八九不離十。每個曆史悠久的城市或多或少都有些奇聞傳說,翻來覆去離不開愛情、離別、背叛、守望、財寶這幾個主題,沒多大新意。一開始我聽得沒多大興趣,月餅更是直接,歪頭做聆聽狀,其實已經睡著了。直到司機講到了藏書地,才引起我的注意。
換作兩年前,我可能會問:“藏書地、私人圖書館,好相似!居然有這麽巧的事情?”但這幾年經曆的事情太多,我已經不是當年宅在宿舍那個“不傾城不傾國的安靜美男子”了。司機講的這個傳說和我們即將前往的私人圖書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心裏已經明白了七八分。
機場到圖書館也就四五十分鍾路程,沿途看去,這座城市早已被霓虹燈和高樓大廈覆蓋,隻有鮮少的幾棟古建築還保留著千年古城的曆史味道。
“到了,”司機在一個酒吧前停了車,“這就是菊花園飲馬池的舊址,酒吧白天不開門,晚上挺熱鬧。飲馬池早就沒了,馬廠子也沒了,隻有市八中校園裏還有一方青石馬槽。”
“師傅,問您個事兒。”我推了一把熟睡的月餅,“你們倆合夥串通晃點我好玩麽?”
司機莫名其妙地眨眨眼,月餅眼皮顫動不止,顯然在裝睡。我心裏有氣:“你丫要是再裝憨,信不信我扭頭就走?”
月餅睜開眼嘿嘿一笑,揚了揚眉毛:“幾天沒見,進步不小啊。”
我懶得和月餅廢話:“師傅,您頭發裏麵的針是我幫您拔掉還是您自己動手?”
司機看我的眼神這才訝異起來,伸手從頭發裏拔出一根針,不多時已經拔出了三根。每拔出一根針,他的麵部就會產生奇異的變化,整張臉像是蕩漾的水紋起伏不止,直到第七根拔出,哪裏還是個中年滄桑大叔,分明是個淡眉小眼,鼻梁略塌,顴骨高聳,嘴唇薄薄的年輕人。
“我就說還不如直接告訴他。”月餅打了個哈欠,“費這麽半天周折,真沒必要。”
“你好,我叫李奉先,異徒行者第四十七代接送人。”李奉先笑起來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向我伸出手。
乍一聽我以為這哥們兒叫“呂奉先”,心說呂布都來了,貂蟬也不遠了吧!再加上又是什麽“異徒行者第四十七代接送人”,一時間還以為這是穿越了拍武俠片。
月餅拎包下車:“奉先,今天進去幾組?”
李奉先很猥瑣地笑著:“兩組,第一組上午就出來了,第二組下午進去至今沒出來。哈哈,我還用手機合了影。”
我清清嗓子:“你們倆把我當隱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