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節
重生之就是不想嫁給你 作者:藥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管裴鬱寧如何,她自己是接受不了和其他男人在一起的,就算哪一天真的有那麽個人出現,以裴鬱寧發瘋的本事,她也沒機會和其他人在一起。
既然一開始就沒有可能,她也就懶得動心思。
“比起男人,當然還是銀子可靠,要知道銀子可不會長腳跑到別的女人懷裏,也不會背叛你另尋新歡。”
這句話,是她後來說給林玉丹聽的,畢竟她一直追問,問得她心煩,所以她直接說了大實話。
果然,那小姑娘之後學做事的態度更加認真了,如此,也不枉她苦思冥想想出來的答案了。
不知道自己坑了一個小姑娘,讓人從此愛金銀勝過美男的顏書語,安心的睡了過去。
裴鬱寧得了她的準話,心裏鬆口氣,卻不太睡得著,隻側頭專心看她。
等了半年,他終於接到了人,卻不能直接回家,要在外麵這些地方看著她忙正事。
在欒城的那個家裏,有很多時候,他總是看向慶州,就像望妻石一樣,等著她回來。
恍惚中,他似乎看到自己曾經守望望京的模樣,那時候,他看著望京,急著回家去見她,如今,卻是等在這裏,等著她回來。
兜兜轉轉,他們總是在分開,他也總是在等。
等著回家,等她回來,等一切塵埃落定。
“我真不想等。”也就隻有這個時候,他能當著她的麵說一句不想等。
若是她醒著,隻怕會神色平靜的回他一句,“不用等。”
可是不等不行,不等就沒有未來,等的話,他隻需要半年就能見到她,不等的話,或許他和她的緣分就徹底斷了。
他舍不下她,就隻能認命。
從這一年開始,他習慣了等她回來,就像從前她在家裏等著他回去一樣。
交錯的時空中,彼此的命運纏在一起,難舍難分。
作者有話要說: 收尾ing,感覺沒多少了
開始追安息日,本來想攢完的,但除了桑啾的文,其他都不能讓我心情平靜,所以提前吃了=。=
果然,魔王是最愛,安息日是其次,推薦大家去看,炒雞棒的
☆、3-39雄心壯誌
裴鬱寧在昌州等到第五年的時候, 望京內發生了大變動,延昭帝退位做太上皇,陳昑登基, 稱永德帝,年號成希。
顏書語在江州聽聞這個消息時, 並不意外,上一世,陳昑就是在這一年登基,她本以為如今事情有了諸多變化,時間上也會提前些, 沒想到宮中秦太後同他如此沉得住氣,硬是拖到了現在。
不過,這幾年雖說延昭帝名義上還是皇帝,但真正主理朝政的還是秦太後同陳昑,她扶持著他多走了幾年, 在自己父皇的眼皮子底下施展手腕勤學奮進,無論是能力還是心智,比之從前都更勝一籌。
雖然時間上沒提前,但論心智與手腕,如今登基的陳昑可謂是老辣熟練得多。
新帝登基, 地方從四品以上官員都要入望京籌備朝賀覲見之事,裴鬱寧同樣。
這一年,他二十五歲,她二十三歲, 他們還沒有成親。
裴鬱寧已是正四品的宣威將軍,多年鎮守西北,他在邊關威信日重,在昌州與康州邊軍中深受愛戴與信賴,雖然峪州因銀礦的緣故並未多插手,但多次馳援也結下了香火情分,更何況他起勢就在峪州南石府,真要細究起來,都能扯上一二關係。
登基大典中,新帝拜祭天地宗廟與社稷之後,接受群臣朝賀,從秦太後手中接過鎮國玉璽的那一刻,陳昑神情肅穆,伏地跪拜。
他這一拜,倒是讓秦太後挑了下眉,但也未避開,新帝有心,她自然願意笑納,隻希望他別同他那位父皇一樣,再次辜負了她的期待。
陳昑拜義安太後,並非為了她助他登位,而是謝她半師之宜,謝她匡扶陳家天下,謝她撥亂反正,他此刻是帝王,也是學生,更是日後這天下的掌舵人。
“娘娘之心,必不敢負。”他凝眉肅目,許下承諾。
秦灼儀笑了笑,似乎看到了多年前同他相似的那個人,不過,他的祖父沒做到,現在站在麵前的這個年輕人不知道前路如何。
不過,相信他一次也沒什麽不好,於是,她扶起了新登基的永德帝,神態溫和,“那我就多撐幾年,好好看看。”
陳昑嘴角微彎,朝向殿下群臣,震天呼喊中,眾人伏地叩首,一位新的帝王誕生了。
新帝登基之後,朝中氣象大改,裴鬱寧在望京呆了半個月之後,終於等來了宮中的宣召。
登基不是一件小事,從七皇子到永德帝,陳昑有太多事情需要處理,等他忙碌得告一段落時,才終於想起了自己這位鎮守西北多年的好友。
裴鬱寧禦書房覲見時,陳昑剛見完朝中大臣,討論好並州河道修整之事,人側靠在龍椅上閉目養神,或許是身著黑色常服的關係,他看起來比從前多了幾分肅穆高貴的帝王威嚴,很難想象這是從前同他一起出遊說笑的七皇子。
人進來時陳昑就已察覺,他依舊歪著身子,指了指下麵的座位,“坐吧。”
裴鬱寧行禮之後依言落座,很快就內侍送上點心茶水,他喝了口茶,並未主動出聲。
這幾年他話少得很,也就在她麵前多一些,如今回京半月,見了不少人,為了諸多瑣碎小事心煩得厲害,隻想早些回西北。
她說過去江州辦完事就直接回來的,他得早些回去等她。
夏日的午後,外麵有輕微的蟬鳴聲,縱然殿中置了冰盆,還是壓不下午後的燥熱。
當然,這熱並非是純粹的暑熱,而是獨屬於夏日的虛浮與焦躁。
陳昑靜了靜心,托著下巴看著幾年不見的好友,聲音裏透著輕快笑意,“聽說你還沒成親?”
裴鬱寧抬頭看了下笑容戲謔的帝王,沉默著點了點頭。
“幾年不見,你性子更怪了些,”陳昑感歎,“聽人說我還不信,結果今天一看到人,我算是明白了。”
他搖搖頭,笑得格外燦爛,隱隱有幾分幸災樂禍,“你這是憋得狠了吧?”
聽著帝王略帶幾分桃色的調侃,裴鬱寧皺了眉頭,“請陛下自重。”
“你這句話說得和那些老頭子一樣沒趣。”陳昑不買賬,但也並未繼續調侃,他一向很會把握分寸,更何況他今日叫人來也不是為了消遣他,而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說吧,賜婚這麽多年,怎麽到現在還沒成親?”
“是你不想成親還是她不願意?”陳昑上來先操心好友的婚事,雖說從前信裏說了一些,但天高地遠的,哪有麵對麵談來得直接,“你不願意的話,我就給你換個人賜婚,省得你蹉跎大好時光。”
裴鬱寧放下茶盞,躬身行禮,“臣的家事不勞陛下費心,陛下當以國事為重。”
“看來是她不願意了?”陳昑笑得更歡快,指尖點了點禦案,“既然人家姑娘不願意,那我.幹脆解了你們這樁婚事如何?一別兩寬,各自嫁娶,誰也不耽誤誰。”
“陛下!”裴鬱寧語氣加重,他最不喜歡有人拿他和她之間的事開玩笑,縱然是已經登基的陳昑也不行。
這是他的逆鱗,不容別人妄動。
“行了行了,別在我麵前擺你這張臭臉,”陳昑得趣之後見好就收,“幾年不見,開個玩笑也不成?”
“我當初就說你這副性子不好追小姑娘的,果然,到現在也沒個好結果,”他一臉語重心長,唉聲歎氣,“你說你,西北守得倒是不錯,打得西戎人屁滾尿流,在親事上怎麽這麽不長進!”
“你說你今年多大了?二十五歲!”陳昑加重聲音,“不是十五歲,也不是十七歲,而是二十五歲!”
“八年!”陳昑比了下手指,一臉的恨鐵不成鋼,“朕三兒兩女,孩子都有五個了,結果你還沒成親!你不著急,朕都替你著急!”
說到最後,陳昑換了自稱,顯然是情緒激動得厲害,反倒是親事的當事人神色平靜,好似別人嘴裏說的不是他。
“陛下,臣的家事臣心中自有分寸,”裴鬱寧明白陳昑是好意,但事關他的私事,別人的好意隻需要點到為止即可,不需要插手他和她之間的事,“臣謝過陛下心意,但婚事上,還請陛下讓臣自行操心。”
“看你的意思,這是還不打算成親?”陳昑拍了下禦案,聲音不小。
裴鬱寧沒直說,但態度顯然是默認。
“我算是看不明白了,你們兩個拖這麽多年是為了什麽?”陳昑此刻是真的好奇了,論才華論容貌論功績,裴鬱寧都是萬中無一的優秀,雖說顏家小姐自己也頗有本事,但拖到現在兩人還不成親,該不會是有問題吧?
縱然她現在生意做得再大,日後還是要成親嫁人生子,這般拖下來,外麵風言風語隻會妄加揣測,這傷的是他們兩個人,以她的心性,應當不會不知道這般做的後果。
尤其她是女子,所承受的壓力與流言隻會比裴鬱寧更甚,他怎麽都不明白這兩人尤其是她的打算。
“陛下,成親之事臣心中自有定論。”裴鬱寧不喜歡和人談論與她之間的事,尤其這個人是陳昑時,他心中抗拒更甚。
見人還是從前那副油鹽不進的脾氣,陳昑也沒了深談的興趣,他算是看明白了,其他事都好說,涉及到親事,裴鬱寧就跟個蚌殼似的,越翹越緊。
所以,他很是大度的一揮手,放過了這個好友,“算了,這件事我也懶得替你操心了,你心裏有主意就好,可別拖到年紀太大不行了,要不然虧得厲害。”
裴鬱寧眉心抽.搐了一下,沒理會帝王那句葷話,幾年不見,不止他變了,陳昑也比以往更“任性”了,讓人難以招架。
“好了,說完私事,我們來談談正事。”陳昑正襟危坐,瞬間擺出一副談公事的嚴肅表情,“這次叫你回來,一是把爵位給你,二來,也是和你談談西北邊事。”
“你這些年做得很不錯,無論是我還是太後都很滿意,”陳昑並未避諱秦太後,說得直接,“當然,顏家小姐在西北也出力頗多,太後言談之間很是欣賞,西北如今安定繁華,你們兩個功勞不小。”
“你的功勞,我需要暫且壓著,不過顏家小姐的封賞,太後給得倒是很大方,等你見了人,可以好好和她談談,”說起正事的陳昑神情沉穩睿智,看起來很是可靠,“爵位本就該是你的,算不上封賞,等你做完我交代的事,到時候再大肆封賞不遲。”
於封賞一事上,陳昑說得直接,他同其他人談這些並不會如此直言,但裴鬱寧不一樣,他們是少年好友,深知彼此秉性,且他此時剛登基,確實不宜大肆封賞。
陳昑翻開禦案上早已準備好的羊皮地圖,朝裴鬱寧招了招手,“過來看看。”
裴鬱寧依言上前,殿中內侍宮女在帝王示意下盡數退出,安靜氣氛中,他看完了禦案上被精心繪製的大雍邊防圖。
看著被摩挲過不少次的地圖,裴鬱寧心中明了,陳昑的誌向他很早就清楚,少年時正是因為心懷同樣誌向,他們才走到了一起,如今,陳昑手中掌握了他渴望的權柄,確實是時候為他的野心宏圖籌謀了。
帝王指尖在西北三州邊防上慢慢拂過,每掠過一個城關,那指下的力道就重上一分,等西北邊界徹底連成一條線時,他終於開了口,“西北這些年的情況不錯,是時候做大事了。”
這話一出,他看向身旁好友,眼神中是鄭重與肅穆,也是詢問與期待,“容之,你覺得呢?”
作為最清楚西北邊防與西戎情況的人,裴鬱寧給出了肯定的回應,“聽憑陛下吩咐。”
陳昑微微一笑,眼神發亮,“朕的將軍,果然沒讓我失望。”
“容之,是時候兌現我們從前的諾言了。”
最後,陳昑以這句話收場,定下了裴鬱寧此次望京之行的結局。
***
裴鬱寧在望京同陳昑深談時,顏書語正站在林家船塢前,欣賞著麵前堪稱巨大的船隻。
林家耗時三年,花費她無數銀錢與諸多人的心血的海船,此刻正靜靜的停泊在她麵前。
海船首昂艉高,底尖上闊,足有三層樓高,比之林家的其他商船大小上就不可同日而語,六層船艙,上麵兩三層裝載貨物與糧食,下麵頂到甲板,容納船員與舵樓,縱然她還沒上船,隻聽旁邊造船的老師傅話語描述,也可以想象得到這船航行在海上的英姿。
“真不錯。”日光下,這匯集了無數人心血的龐然大物美麗到讓人目眩神迷,她也不例外。
旁邊林家老爺子爽朗一笑,眼中同樣是沉醉與迷戀,“我林家幾代人的心血,定然是最好的。”
“什麽時候出海?”激動心情平息之後,顏書語笑著詢問林老爺子。
“趁著這股西風,月底出海最好,”林老爺子伸手在空中揮了兩下,似是感受著風向與風力,“夏天出海,再回來,就是冬天了。”
出海西南尋寶的旅程並非一帆風順,縱然有海圖指引,還是吃了不少苦頭,也正因為如此,顏書語才耗費心血向林家定了新的海船。
雖然海船昂貴且耗時,但能帶給她的利潤也不一般,雖說她不缺錢,但其實也不怎麽有錢,她畢竟起勢太晚,縱然看起來家大業大,但真要算起來,家底卻是完全比不上林家霍家這幾代人積攢下的家業的。
不過,她難得的是做事順暢,沒人礙手礙腳,顧慮少,且前世今生見識頗多,知道不少未來事,這正好彌補了她現在的不足。
比起林霍這些人家的根基穩固,她更像是編織了一張鋪天大網,她將這些人引入網中,讓他們朝著她希望的方向前進,雖說她給了督促與指引,但更多的,這些人還是由著他們自己的心意在前行。
比起生拉硬拽,當然是讓人心甘情願好一些,賺錢得利的事,總要大家一起做才最好。
既然一開始就沒有可能,她也就懶得動心思。
“比起男人,當然還是銀子可靠,要知道銀子可不會長腳跑到別的女人懷裏,也不會背叛你另尋新歡。”
這句話,是她後來說給林玉丹聽的,畢竟她一直追問,問得她心煩,所以她直接說了大實話。
果然,那小姑娘之後學做事的態度更加認真了,如此,也不枉她苦思冥想想出來的答案了。
不知道自己坑了一個小姑娘,讓人從此愛金銀勝過美男的顏書語,安心的睡了過去。
裴鬱寧得了她的準話,心裏鬆口氣,卻不太睡得著,隻側頭專心看她。
等了半年,他終於接到了人,卻不能直接回家,要在外麵這些地方看著她忙正事。
在欒城的那個家裏,有很多時候,他總是看向慶州,就像望妻石一樣,等著她回來。
恍惚中,他似乎看到自己曾經守望望京的模樣,那時候,他看著望京,急著回家去見她,如今,卻是等在這裏,等著她回來。
兜兜轉轉,他們總是在分開,他也總是在等。
等著回家,等她回來,等一切塵埃落定。
“我真不想等。”也就隻有這個時候,他能當著她的麵說一句不想等。
若是她醒著,隻怕會神色平靜的回他一句,“不用等。”
可是不等不行,不等就沒有未來,等的話,他隻需要半年就能見到她,不等的話,或許他和她的緣分就徹底斷了。
他舍不下她,就隻能認命。
從這一年開始,他習慣了等她回來,就像從前她在家裏等著他回去一樣。
交錯的時空中,彼此的命運纏在一起,難舍難分。
作者有話要說: 收尾ing,感覺沒多少了
開始追安息日,本來想攢完的,但除了桑啾的文,其他都不能讓我心情平靜,所以提前吃了=。=
果然,魔王是最愛,安息日是其次,推薦大家去看,炒雞棒的
☆、3-39雄心壯誌
裴鬱寧在昌州等到第五年的時候, 望京內發生了大變動,延昭帝退位做太上皇,陳昑登基, 稱永德帝,年號成希。
顏書語在江州聽聞這個消息時, 並不意外,上一世,陳昑就是在這一年登基,她本以為如今事情有了諸多變化,時間上也會提前些, 沒想到宮中秦太後同他如此沉得住氣,硬是拖到了現在。
不過,這幾年雖說延昭帝名義上還是皇帝,但真正主理朝政的還是秦太後同陳昑,她扶持著他多走了幾年, 在自己父皇的眼皮子底下施展手腕勤學奮進,無論是能力還是心智,比之從前都更勝一籌。
雖然時間上沒提前,但論心智與手腕,如今登基的陳昑可謂是老辣熟練得多。
新帝登基, 地方從四品以上官員都要入望京籌備朝賀覲見之事,裴鬱寧同樣。
這一年,他二十五歲,她二十三歲, 他們還沒有成親。
裴鬱寧已是正四品的宣威將軍,多年鎮守西北,他在邊關威信日重,在昌州與康州邊軍中深受愛戴與信賴,雖然峪州因銀礦的緣故並未多插手,但多次馳援也結下了香火情分,更何況他起勢就在峪州南石府,真要細究起來,都能扯上一二關係。
登基大典中,新帝拜祭天地宗廟與社稷之後,接受群臣朝賀,從秦太後手中接過鎮國玉璽的那一刻,陳昑神情肅穆,伏地跪拜。
他這一拜,倒是讓秦太後挑了下眉,但也未避開,新帝有心,她自然願意笑納,隻希望他別同他那位父皇一樣,再次辜負了她的期待。
陳昑拜義安太後,並非為了她助他登位,而是謝她半師之宜,謝她匡扶陳家天下,謝她撥亂反正,他此刻是帝王,也是學生,更是日後這天下的掌舵人。
“娘娘之心,必不敢負。”他凝眉肅目,許下承諾。
秦灼儀笑了笑,似乎看到了多年前同他相似的那個人,不過,他的祖父沒做到,現在站在麵前的這個年輕人不知道前路如何。
不過,相信他一次也沒什麽不好,於是,她扶起了新登基的永德帝,神態溫和,“那我就多撐幾年,好好看看。”
陳昑嘴角微彎,朝向殿下群臣,震天呼喊中,眾人伏地叩首,一位新的帝王誕生了。
新帝登基之後,朝中氣象大改,裴鬱寧在望京呆了半個月之後,終於等來了宮中的宣召。
登基不是一件小事,從七皇子到永德帝,陳昑有太多事情需要處理,等他忙碌得告一段落時,才終於想起了自己這位鎮守西北多年的好友。
裴鬱寧禦書房覲見時,陳昑剛見完朝中大臣,討論好並州河道修整之事,人側靠在龍椅上閉目養神,或許是身著黑色常服的關係,他看起來比從前多了幾分肅穆高貴的帝王威嚴,很難想象這是從前同他一起出遊說笑的七皇子。
人進來時陳昑就已察覺,他依舊歪著身子,指了指下麵的座位,“坐吧。”
裴鬱寧行禮之後依言落座,很快就內侍送上點心茶水,他喝了口茶,並未主動出聲。
這幾年他話少得很,也就在她麵前多一些,如今回京半月,見了不少人,為了諸多瑣碎小事心煩得厲害,隻想早些回西北。
她說過去江州辦完事就直接回來的,他得早些回去等她。
夏日的午後,外麵有輕微的蟬鳴聲,縱然殿中置了冰盆,還是壓不下午後的燥熱。
當然,這熱並非是純粹的暑熱,而是獨屬於夏日的虛浮與焦躁。
陳昑靜了靜心,托著下巴看著幾年不見的好友,聲音裏透著輕快笑意,“聽說你還沒成親?”
裴鬱寧抬頭看了下笑容戲謔的帝王,沉默著點了點頭。
“幾年不見,你性子更怪了些,”陳昑感歎,“聽人說我還不信,結果今天一看到人,我算是明白了。”
他搖搖頭,笑得格外燦爛,隱隱有幾分幸災樂禍,“你這是憋得狠了吧?”
聽著帝王略帶幾分桃色的調侃,裴鬱寧皺了眉頭,“請陛下自重。”
“你這句話說得和那些老頭子一樣沒趣。”陳昑不買賬,但也並未繼續調侃,他一向很會把握分寸,更何況他今日叫人來也不是為了消遣他,而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說吧,賜婚這麽多年,怎麽到現在還沒成親?”
“是你不想成親還是她不願意?”陳昑上來先操心好友的婚事,雖說從前信裏說了一些,但天高地遠的,哪有麵對麵談來得直接,“你不願意的話,我就給你換個人賜婚,省得你蹉跎大好時光。”
裴鬱寧放下茶盞,躬身行禮,“臣的家事不勞陛下費心,陛下當以國事為重。”
“看來是她不願意了?”陳昑笑得更歡快,指尖點了點禦案,“既然人家姑娘不願意,那我.幹脆解了你們這樁婚事如何?一別兩寬,各自嫁娶,誰也不耽誤誰。”
“陛下!”裴鬱寧語氣加重,他最不喜歡有人拿他和她之間的事開玩笑,縱然是已經登基的陳昑也不行。
這是他的逆鱗,不容別人妄動。
“行了行了,別在我麵前擺你這張臭臉,”陳昑得趣之後見好就收,“幾年不見,開個玩笑也不成?”
“我當初就說你這副性子不好追小姑娘的,果然,到現在也沒個好結果,”他一臉語重心長,唉聲歎氣,“你說你,西北守得倒是不錯,打得西戎人屁滾尿流,在親事上怎麽這麽不長進!”
“你說你今年多大了?二十五歲!”陳昑加重聲音,“不是十五歲,也不是十七歲,而是二十五歲!”
“八年!”陳昑比了下手指,一臉的恨鐵不成鋼,“朕三兒兩女,孩子都有五個了,結果你還沒成親!你不著急,朕都替你著急!”
說到最後,陳昑換了自稱,顯然是情緒激動得厲害,反倒是親事的當事人神色平靜,好似別人嘴裏說的不是他。
“陛下,臣的家事臣心中自有分寸,”裴鬱寧明白陳昑是好意,但事關他的私事,別人的好意隻需要點到為止即可,不需要插手他和她之間的事,“臣謝過陛下心意,但婚事上,還請陛下讓臣自行操心。”
“看你的意思,這是還不打算成親?”陳昑拍了下禦案,聲音不小。
裴鬱寧沒直說,但態度顯然是默認。
“我算是看不明白了,你們兩個拖這麽多年是為了什麽?”陳昑此刻是真的好奇了,論才華論容貌論功績,裴鬱寧都是萬中無一的優秀,雖說顏家小姐自己也頗有本事,但拖到現在兩人還不成親,該不會是有問題吧?
縱然她現在生意做得再大,日後還是要成親嫁人生子,這般拖下來,外麵風言風語隻會妄加揣測,這傷的是他們兩個人,以她的心性,應當不會不知道這般做的後果。
尤其她是女子,所承受的壓力與流言隻會比裴鬱寧更甚,他怎麽都不明白這兩人尤其是她的打算。
“陛下,成親之事臣心中自有定論。”裴鬱寧不喜歡和人談論與她之間的事,尤其這個人是陳昑時,他心中抗拒更甚。
見人還是從前那副油鹽不進的脾氣,陳昑也沒了深談的興趣,他算是看明白了,其他事都好說,涉及到親事,裴鬱寧就跟個蚌殼似的,越翹越緊。
所以,他很是大度的一揮手,放過了這個好友,“算了,這件事我也懶得替你操心了,你心裏有主意就好,可別拖到年紀太大不行了,要不然虧得厲害。”
裴鬱寧眉心抽.搐了一下,沒理會帝王那句葷話,幾年不見,不止他變了,陳昑也比以往更“任性”了,讓人難以招架。
“好了,說完私事,我們來談談正事。”陳昑正襟危坐,瞬間擺出一副談公事的嚴肅表情,“這次叫你回來,一是把爵位給你,二來,也是和你談談西北邊事。”
“你這些年做得很不錯,無論是我還是太後都很滿意,”陳昑並未避諱秦太後,說得直接,“當然,顏家小姐在西北也出力頗多,太後言談之間很是欣賞,西北如今安定繁華,你們兩個功勞不小。”
“你的功勞,我需要暫且壓著,不過顏家小姐的封賞,太後給得倒是很大方,等你見了人,可以好好和她談談,”說起正事的陳昑神情沉穩睿智,看起來很是可靠,“爵位本就該是你的,算不上封賞,等你做完我交代的事,到時候再大肆封賞不遲。”
於封賞一事上,陳昑說得直接,他同其他人談這些並不會如此直言,但裴鬱寧不一樣,他們是少年好友,深知彼此秉性,且他此時剛登基,確實不宜大肆封賞。
陳昑翻開禦案上早已準備好的羊皮地圖,朝裴鬱寧招了招手,“過來看看。”
裴鬱寧依言上前,殿中內侍宮女在帝王示意下盡數退出,安靜氣氛中,他看完了禦案上被精心繪製的大雍邊防圖。
看著被摩挲過不少次的地圖,裴鬱寧心中明了,陳昑的誌向他很早就清楚,少年時正是因為心懷同樣誌向,他們才走到了一起,如今,陳昑手中掌握了他渴望的權柄,確實是時候為他的野心宏圖籌謀了。
帝王指尖在西北三州邊防上慢慢拂過,每掠過一個城關,那指下的力道就重上一分,等西北邊界徹底連成一條線時,他終於開了口,“西北這些年的情況不錯,是時候做大事了。”
這話一出,他看向身旁好友,眼神中是鄭重與肅穆,也是詢問與期待,“容之,你覺得呢?”
作為最清楚西北邊防與西戎情況的人,裴鬱寧給出了肯定的回應,“聽憑陛下吩咐。”
陳昑微微一笑,眼神發亮,“朕的將軍,果然沒讓我失望。”
“容之,是時候兌現我們從前的諾言了。”
最後,陳昑以這句話收場,定下了裴鬱寧此次望京之行的結局。
***
裴鬱寧在望京同陳昑深談時,顏書語正站在林家船塢前,欣賞著麵前堪稱巨大的船隻。
林家耗時三年,花費她無數銀錢與諸多人的心血的海船,此刻正靜靜的停泊在她麵前。
海船首昂艉高,底尖上闊,足有三層樓高,比之林家的其他商船大小上就不可同日而語,六層船艙,上麵兩三層裝載貨物與糧食,下麵頂到甲板,容納船員與舵樓,縱然她還沒上船,隻聽旁邊造船的老師傅話語描述,也可以想象得到這船航行在海上的英姿。
“真不錯。”日光下,這匯集了無數人心血的龐然大物美麗到讓人目眩神迷,她也不例外。
旁邊林家老爺子爽朗一笑,眼中同樣是沉醉與迷戀,“我林家幾代人的心血,定然是最好的。”
“什麽時候出海?”激動心情平息之後,顏書語笑著詢問林老爺子。
“趁著這股西風,月底出海最好,”林老爺子伸手在空中揮了兩下,似是感受著風向與風力,“夏天出海,再回來,就是冬天了。”
出海西南尋寶的旅程並非一帆風順,縱然有海圖指引,還是吃了不少苦頭,也正因為如此,顏書語才耗費心血向林家定了新的海船。
雖然海船昂貴且耗時,但能帶給她的利潤也不一般,雖說她不缺錢,但其實也不怎麽有錢,她畢竟起勢太晚,縱然看起來家大業大,但真要算起來,家底卻是完全比不上林家霍家這幾代人積攢下的家業的。
不過,她難得的是做事順暢,沒人礙手礙腳,顧慮少,且前世今生見識頗多,知道不少未來事,這正好彌補了她現在的不足。
比起林霍這些人家的根基穩固,她更像是編織了一張鋪天大網,她將這些人引入網中,讓他們朝著她希望的方向前進,雖說她給了督促與指引,但更多的,這些人還是由著他們自己的心意在前行。
比起生拉硬拽,當然是讓人心甘情願好一些,賺錢得利的事,總要大家一起做才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