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清明上河圖密碼5: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陰謀與殺局 作者:冶文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即便如此,略有空閑,他坐在那裏,忍不住便要咬牙叩齒。
太祖開國以來,懲於前代宦官之禍,極力抑製內臣權限人數,更嚴禁內臣與外臣交通、參權議政。李彥雖已升到第一階,與朝官相比,官品卻隻是從八品。再向上升,便得經由吏部,於宮外差遣。幸而當今這位官家最親重內官,立功者特賜各類宮使、節度使之職,便能升至五品,如梁師成曾被加封神霄宮使,童貫曾被加封景福殿使,楊戩曾被加封彰化軍節度使。三人如今更是位列三公,超於一品。
李彥瞅望著這三人,心中飢饞一如兒時。
梁師成、童貫兩人根基深固,名望高重,他不敢覬覦,楊戩卻似可一圖。楊戩先以善營造得官家器重,幾年前,又瞅準官家風流之性,首創期門行幸之事,誘動官家微服出行,去與李師師、趙元奴等京中名妓私會,因此才越發得寵。
楊戩所行這些,李彥全都精通,因此他心中對楊戩既羨又妒。他見楊戩勢頭隱隱勝過梁師成,梁師成也已露出疑忌之色,心想:若欲再上層樓,須得藉助梁師成之力,將楊戩鏟倒。隻是楊戩一生行事從容周密,李彥窺探許久,都未尋見縫隙,為此,他焦得不住咬牙。
杜騁無意間說出楊戩舊田契一事,李彥迅即便發覺此乃難逢之機。之前李彥便已耳聞,楊戩命人卜尋一片墓田,似乎始終未有中意的。那舊田契上的田地是楊戩家中故田,楊戩恐怕難免動心。
李彥立即命人前去襄邑縣打探,果然如他所料,楊戩已差人去買此田。李彥手下更打問到一樁舊事,楊戩家當年曾是襄邑富戶,卻由於買了那塊田,迅即敗落。
那塊田原主姓陸,將那田折價賣給楊戩父親。楊戩父親一時籌不出那許多錢,卻又捨不得棄了這塊上田。那時正是神宗熙寧年間,各州縣推行青苗法,向民間貸錢,隻還二分利。楊戩父親便向縣衙貸了四千貫,買下那塊田後,卻發覺,那田已賣過一道,一田二主。楊戩父親忙去縣衙告狀,縣裏追尋原田主,那姓陸的已舉家逃走,不見蹤影。楊戩父親因是第二道買主,那田隻能斷給頭道買主。
李彥聽後,不由得大笑起來。這田風水如此之好,楊戩父親又買而未得、慘遭敗家,楊戩自然要奪回來。他若是強奪,便留下個罪柄,正好拿來報給梁師成。有了罪柄在手,梁師成才好秉公依法、大明大道懲治楊戩。
不過,李彥旋即想到,以楊戩之勢位,根本無須用強,如今那田主恐怕便會主動出讓,如此一來,便難辦了。
李彥再坐不住,借著外出尋買艮嶽營造木料之機,帶了數十個隨從,駕了十輛宮車,浩蕩趕往襄邑縣皇閣村。他去時,那田主王豪正巧經商回來,見到宮中車駕,慌忙出來恭迎。李彥知道王豪乃三槐王家正脈子孫,如今又家業宏富,輕易降服不下,便沒有下車,隻叫侍者掀開車簾,喚王豪到車前聽令。王豪急忙走到車轅邊,躬身叩拜。
李彥拿出威勢,冷起麵孔:“聽說你那塊龍頸田要賣給他人?”
“宮中楊太傅前幾日曾差人來說,欲買這塊田。”
“你要賣給他?”
“楊太傅既然相中這塊田,小民哪敢不從?”
“不成!”李彥怒喝一聲,“梁太尉特地命我來吩咐你,這塊田留著,不許賣。”
王豪聽後,猛地抬眼,眼裏盡是驚疑慌懼。李彥知道話語奏效,一句已足,便叫侍從放下車簾,起駕回去。到了襄邑縣,留了兩個手下在襄邑查探,自己回到宮裏,咬著牙焦急等候回音。
過了十來天,那兩個手下趕回京城來稟報,王豪竟將那塊田白送給楊戩,而自己也隨即病故。
李彥聽了,牙關咬得咯吱吱響,半晌才問:“王豪得了何病?”
“據說是痢疾。”
李彥再說不出話,心裏卻迅即明白:王豪恐怕是自盡。
梁師成、楊戩,得罪任一個,即便是宰相王黼,都難善終,何況王豪這一介鄉戶?王豪將田獻給楊戩,而後裝作生病,服毒自盡,好免去梁師成追逼,以保住那獨子王小槐性命。
李彥氣恨至極,卻毫無辦法,隻能丟下此事,再尋他途。
然而,楊戩似乎有所覺察,行事越發謹慎。李彥窺探了大半年,始終毫無縫隙可鑽。他正在焦躁,有天出宮,經過登聞院時,見院前一群人跪地哭嚷,看衣著盡是鄉裏農人。登聞院正是為士民投書喊冤而設,那院前卻有十幾個吏人弓手揮桿執棒,喝罵驅逐那些農人。李彥坐在轎子裏,側耳聽了兩句,那些人似乎是為“括田令”而來,家中田產盡都被括為了公田。
李彥猛然笑起來:這不是提燈找燈?楊戩正是憑“括田令”而一步登天,那“括田令”所依之法,是查尋歷年舊田契,田契若來路有疑,便可括走。楊戩那塊田當年賣了兩道,不正是大弊誤?他創設“括田令”,便用這“括田令”返括回他,叫他自家設鉤自家吞,哈哈!
他忙命轎夫轉回宮裏,可到了宮裏,才下轎,一個手下忽然來報知一事,說拱州知府要薦舉王小槐麵聖。
李彥頓時大驚。那日他去皇閣村王豪宅前說話時,見一個錦衫孩童站在院門邊,一雙賊精精的小眼一直瞪著他,目光滿是厭憎。那孩童恐怕正是王小槐,尋常孩童哪裏敢這般瞅瞪中官?回想那目光,李彥心裏一寒。那王小槐號稱神童,恐怕知曉自己父親死因。他若見了聖上,說出此事……
太祖開國以來,懲於前代宦官之禍,極力抑製內臣權限人數,更嚴禁內臣與外臣交通、參權議政。李彥雖已升到第一階,與朝官相比,官品卻隻是從八品。再向上升,便得經由吏部,於宮外差遣。幸而當今這位官家最親重內官,立功者特賜各類宮使、節度使之職,便能升至五品,如梁師成曾被加封神霄宮使,童貫曾被加封景福殿使,楊戩曾被加封彰化軍節度使。三人如今更是位列三公,超於一品。
李彥瞅望著這三人,心中飢饞一如兒時。
梁師成、童貫兩人根基深固,名望高重,他不敢覬覦,楊戩卻似可一圖。楊戩先以善營造得官家器重,幾年前,又瞅準官家風流之性,首創期門行幸之事,誘動官家微服出行,去與李師師、趙元奴等京中名妓私會,因此才越發得寵。
楊戩所行這些,李彥全都精通,因此他心中對楊戩既羨又妒。他見楊戩勢頭隱隱勝過梁師成,梁師成也已露出疑忌之色,心想:若欲再上層樓,須得藉助梁師成之力,將楊戩鏟倒。隻是楊戩一生行事從容周密,李彥窺探許久,都未尋見縫隙,為此,他焦得不住咬牙。
杜騁無意間說出楊戩舊田契一事,李彥迅即便發覺此乃難逢之機。之前李彥便已耳聞,楊戩命人卜尋一片墓田,似乎始終未有中意的。那舊田契上的田地是楊戩家中故田,楊戩恐怕難免動心。
李彥立即命人前去襄邑縣打探,果然如他所料,楊戩已差人去買此田。李彥手下更打問到一樁舊事,楊戩家當年曾是襄邑富戶,卻由於買了那塊田,迅即敗落。
那塊田原主姓陸,將那田折價賣給楊戩父親。楊戩父親一時籌不出那許多錢,卻又捨不得棄了這塊上田。那時正是神宗熙寧年間,各州縣推行青苗法,向民間貸錢,隻還二分利。楊戩父親便向縣衙貸了四千貫,買下那塊田後,卻發覺,那田已賣過一道,一田二主。楊戩父親忙去縣衙告狀,縣裏追尋原田主,那姓陸的已舉家逃走,不見蹤影。楊戩父親因是第二道買主,那田隻能斷給頭道買主。
李彥聽後,不由得大笑起來。這田風水如此之好,楊戩父親又買而未得、慘遭敗家,楊戩自然要奪回來。他若是強奪,便留下個罪柄,正好拿來報給梁師成。有了罪柄在手,梁師成才好秉公依法、大明大道懲治楊戩。
不過,李彥旋即想到,以楊戩之勢位,根本無須用強,如今那田主恐怕便會主動出讓,如此一來,便難辦了。
李彥再坐不住,借著外出尋買艮嶽營造木料之機,帶了數十個隨從,駕了十輛宮車,浩蕩趕往襄邑縣皇閣村。他去時,那田主王豪正巧經商回來,見到宮中車駕,慌忙出來恭迎。李彥知道王豪乃三槐王家正脈子孫,如今又家業宏富,輕易降服不下,便沒有下車,隻叫侍者掀開車簾,喚王豪到車前聽令。王豪急忙走到車轅邊,躬身叩拜。
李彥拿出威勢,冷起麵孔:“聽說你那塊龍頸田要賣給他人?”
“宮中楊太傅前幾日曾差人來說,欲買這塊田。”
“你要賣給他?”
“楊太傅既然相中這塊田,小民哪敢不從?”
“不成!”李彥怒喝一聲,“梁太尉特地命我來吩咐你,這塊田留著,不許賣。”
王豪聽後,猛地抬眼,眼裏盡是驚疑慌懼。李彥知道話語奏效,一句已足,便叫侍從放下車簾,起駕回去。到了襄邑縣,留了兩個手下在襄邑查探,自己回到宮裏,咬著牙焦急等候回音。
過了十來天,那兩個手下趕回京城來稟報,王豪竟將那塊田白送給楊戩,而自己也隨即病故。
李彥聽了,牙關咬得咯吱吱響,半晌才問:“王豪得了何病?”
“據說是痢疾。”
李彥再說不出話,心裏卻迅即明白:王豪恐怕是自盡。
梁師成、楊戩,得罪任一個,即便是宰相王黼,都難善終,何況王豪這一介鄉戶?王豪將田獻給楊戩,而後裝作生病,服毒自盡,好免去梁師成追逼,以保住那獨子王小槐性命。
李彥氣恨至極,卻毫無辦法,隻能丟下此事,再尋他途。
然而,楊戩似乎有所覺察,行事越發謹慎。李彥窺探了大半年,始終毫無縫隙可鑽。他正在焦躁,有天出宮,經過登聞院時,見院前一群人跪地哭嚷,看衣著盡是鄉裏農人。登聞院正是為士民投書喊冤而設,那院前卻有十幾個吏人弓手揮桿執棒,喝罵驅逐那些農人。李彥坐在轎子裏,側耳聽了兩句,那些人似乎是為“括田令”而來,家中田產盡都被括為了公田。
李彥猛然笑起來:這不是提燈找燈?楊戩正是憑“括田令”而一步登天,那“括田令”所依之法,是查尋歷年舊田契,田契若來路有疑,便可括走。楊戩那塊田當年賣了兩道,不正是大弊誤?他創設“括田令”,便用這“括田令”返括回他,叫他自家設鉤自家吞,哈哈!
他忙命轎夫轉回宮裏,可到了宮裏,才下轎,一個手下忽然來報知一事,說拱州知府要薦舉王小槐麵聖。
李彥頓時大驚。那日他去皇閣村王豪宅前說話時,見一個錦衫孩童站在院門邊,一雙賊精精的小眼一直瞪著他,目光滿是厭憎。那孩童恐怕正是王小槐,尋常孩童哪裏敢這般瞅瞪中官?回想那目光,李彥心裏一寒。那王小槐號稱神童,恐怕知曉自己父親死因。他若見了聖上,說出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