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清明上河圖密碼5: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陰謀與殺局 作者:冶文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實在受不得,天黑後,他叫了兩個信得過的老實莊客,扛著鐵鍬,一起趕往界石,想偷偷挖出莫褲子的屍首。可到了一瞧,界石邊竟已站了許多黑影,個個都拿著鍬鎬。他頓時慌起來,就著昏昏月光,仔細一瞧,裏頭幾個竟是那幾位豪富,各自帶了幾個莊客,恐怕也是來挖那屍首。其中姓裘的那個認出他,忙喚道:“杜兄也來了?你也是來護這界石?”
慌亂之下,他隻能含糊點頭。姓裘的說:“看來咱們想到一處了。出了莫褲子那凶事,再不能輕易動這界石,褶子田恐怕是保不住了,卻總比惹上命案官司好。我剛剛和他們幾個商議,咱們就在這界石邊搭個棚子,各家出兩個莊客,輪流在這裏守著。杜兄覺著如何?”
杜恩最怕的便是這幾人來搬動界石,這時哪裏再顧得上褶子田,忙點頭答應。當晚他們便各自留下一個莊客守著,第二天,在那界石邊搭了個棚子,各家晝夜差莊客來一起守著。守了半年多,杜恩心中始終難安,那幾家也是如此。大家又聚到一處,姓裘的提議不如除掉王小槐,日後才得安寧。杜恩雖有些猶豫,卻也點頭贊同。於是大家一起出錢,姓裘的尋了人,正月十五去汴京殺了王小槐。
誰知王小槐接著便鬧起還魂鬼祟,杜恩院裏清早落了許多栗子。杜恩原本就惶惶難安,這時便越發慌懼。他聽說皇閣村請了相絕陸青來驅祟,忙也趕了過去。
陸青見到他,凝視了許久,目光似憐似嘆,隨後說:“明夷之卦,光隱地中。外難內憂,情抑誌屈。患裏引患,暗中增暗……”他聽著,句句都像是瞧透了自家心思,不由得有些局促不安,及至聽到陸青教他那句話,更是冒出一身虛汗:
“恩恩從來重難承,怨怨自古易相生。”
第三章 家人
人之處家,在骨肉父子之間。大率以情勝理,以恩奪義。
惟剛立之人,則能不以私愛失其正理,故家人卦,大要以剛為善。
——程頤《伊川易傳》
嚴漏秤也是今年頭一次來赴這桃花宴。
嚴漏秤本名嚴德君,已年近六十。他這一生每日醒睡坐臥、飲食事務都嚴遵規矩,謹守時刻,還特地去京城請來匠人,造了一架漏秤。一個木架上懸掛一桿秤,秤鉤吊著一隻小桶,旁邊一隻大水桶,兩桶由一根細管相連,大桶中的水吸引入小桶中。秤砣隨水量加重不斷滑動,一升水移一時辰。他在院子中間建了個小木閣鍾樓,將漏秤擺在閣子中間,命兩個僕人晝夜看守,添水敲鍾。這時刻雖不及官府蓮花漏那般精準,在鄉裏卻已是極稀罕難得,因而鄉人背地裏都喚他“嚴漏秤”。
嚴漏秤生在陽驛鄉世居大族,家教極嚴,他又是長子,父親給他取名德君,是望他成為有德君子。他自小便極孝悌謹重,家中上百口人,子侄都以他為樣範。成年後,家中田產經營、婚喪嫁娶,全都由他主掌。他深知責重,處事盡力正派公平,家中男女老幼盡都敬服。
隻是,內修身、外齊家,絲毫不能懈怠,極難得有閑暇之時,更難得笑一笑。他也渾然不覺,有時難免疲乏憤惱,卻知無可旁貸,隻能盡力自持自誡。直到四十歲那年遇見莫褲子。
人都言四十不惑,他其實自小便知自己該當如何,因而難得有何疑惑。到了世人不惑之年,他卻偏偏大惑起來。
他與莫褲子相識,是緣於一樁田產買賣。莫褲子要賣家中的一片田地,托牙人尋到了他。他早已聽聞莫褲子敗家名聲,本不願與之牽惹,但那片是上田,在睢水岸邊,極豐沃。他猶豫了一番,心想隻是買地,並無其他瓜葛,應當無事,因而,便答應與莫褲子相見。
莫褲子約他在寧陵縣一個茶肆會麵,那牙人引著他去了那裏。那間茶肆並不在正街口,而在一條僻靜巷子裏,小小一間店麵,隻有四副桌椅。陳設簡舊,卻灑掃得素素淨淨。莫褲子已在那裏坐著等候,二十七八歲,一身鮮色紗衣,麵容倒也俊氣,隻是神情間似乎塗了油、滑了水,一瞧便是個浮浪之徒。見到嚴漏秤,他急忙笑著起身出來迎接:“嚴大員外,炎熱天勞您出門,惹一身臭汗,罪過罪過。這外間熱,咱們去後院坐。”
嚴漏秤見他言語輕浮,更生嫌惡,隻願盡速定了契書,好避開此人。便隻點了點頭,跟著莫褲子穿過茶屋,出了小門,眼前頓時一陣幽涼。靠南牆幾間低矮瓦房後邊是小小一座院子,院子中間搭了一座涼棚,棚下擺著一套舊藤桌藤椅,架上爬滿葡萄藤,蔭蔭涼涼。鮮綠葉子間,吊墜一串串青葡萄。嚴漏秤原本走得幹渴,望見那些葡萄,口中頓時生津。
“青嫂,客人到啦!”莫褲子朝裏頭喚了一聲,隨即笑著請嚴漏秤坐到上首。嚴漏秤剛要坐下,見中間那屋子竹簾掀開,走出了一個婦人,年紀三十左右,身形微豐,麵容柔淨,臉上未施脂粉,身穿淡綠羅衫、豆綠抹胸、深青羅裙。衣裳雖已半舊,穿在她身上卻毫無窮陋氣,反倒顯得素淨可親。
婦人手裏端著個黑漆托盤,上頭是一套青瓷壺盞。她一見嚴漏秤,忙笑著走過來,將托盤放到藤桌上,而後斂手屈膝,款款道了個萬福:“奴家拜過嚴員外,奴家這裏小門小戶、簷低屋窄的,還請嚴員外擔待一二。嚴員外快快請坐,這藤椅奴家擦洗了三道,雖舊些,卻也算幹淨。”
慌亂之下,他隻能含糊點頭。姓裘的說:“看來咱們想到一處了。出了莫褲子那凶事,再不能輕易動這界石,褶子田恐怕是保不住了,卻總比惹上命案官司好。我剛剛和他們幾個商議,咱們就在這界石邊搭個棚子,各家出兩個莊客,輪流在這裏守著。杜兄覺著如何?”
杜恩最怕的便是這幾人來搬動界石,這時哪裏再顧得上褶子田,忙點頭答應。當晚他們便各自留下一個莊客守著,第二天,在那界石邊搭了個棚子,各家晝夜差莊客來一起守著。守了半年多,杜恩心中始終難安,那幾家也是如此。大家又聚到一處,姓裘的提議不如除掉王小槐,日後才得安寧。杜恩雖有些猶豫,卻也點頭贊同。於是大家一起出錢,姓裘的尋了人,正月十五去汴京殺了王小槐。
誰知王小槐接著便鬧起還魂鬼祟,杜恩院裏清早落了許多栗子。杜恩原本就惶惶難安,這時便越發慌懼。他聽說皇閣村請了相絕陸青來驅祟,忙也趕了過去。
陸青見到他,凝視了許久,目光似憐似嘆,隨後說:“明夷之卦,光隱地中。外難內憂,情抑誌屈。患裏引患,暗中增暗……”他聽著,句句都像是瞧透了自家心思,不由得有些局促不安,及至聽到陸青教他那句話,更是冒出一身虛汗:
“恩恩從來重難承,怨怨自古易相生。”
第三章 家人
人之處家,在骨肉父子之間。大率以情勝理,以恩奪義。
惟剛立之人,則能不以私愛失其正理,故家人卦,大要以剛為善。
——程頤《伊川易傳》
嚴漏秤也是今年頭一次來赴這桃花宴。
嚴漏秤本名嚴德君,已年近六十。他這一生每日醒睡坐臥、飲食事務都嚴遵規矩,謹守時刻,還特地去京城請來匠人,造了一架漏秤。一個木架上懸掛一桿秤,秤鉤吊著一隻小桶,旁邊一隻大水桶,兩桶由一根細管相連,大桶中的水吸引入小桶中。秤砣隨水量加重不斷滑動,一升水移一時辰。他在院子中間建了個小木閣鍾樓,將漏秤擺在閣子中間,命兩個僕人晝夜看守,添水敲鍾。這時刻雖不及官府蓮花漏那般精準,在鄉裏卻已是極稀罕難得,因而鄉人背地裏都喚他“嚴漏秤”。
嚴漏秤生在陽驛鄉世居大族,家教極嚴,他又是長子,父親給他取名德君,是望他成為有德君子。他自小便極孝悌謹重,家中上百口人,子侄都以他為樣範。成年後,家中田產經營、婚喪嫁娶,全都由他主掌。他深知責重,處事盡力正派公平,家中男女老幼盡都敬服。
隻是,內修身、外齊家,絲毫不能懈怠,極難得有閑暇之時,更難得笑一笑。他也渾然不覺,有時難免疲乏憤惱,卻知無可旁貸,隻能盡力自持自誡。直到四十歲那年遇見莫褲子。
人都言四十不惑,他其實自小便知自己該當如何,因而難得有何疑惑。到了世人不惑之年,他卻偏偏大惑起來。
他與莫褲子相識,是緣於一樁田產買賣。莫褲子要賣家中的一片田地,托牙人尋到了他。他早已聽聞莫褲子敗家名聲,本不願與之牽惹,但那片是上田,在睢水岸邊,極豐沃。他猶豫了一番,心想隻是買地,並無其他瓜葛,應當無事,因而,便答應與莫褲子相見。
莫褲子約他在寧陵縣一個茶肆會麵,那牙人引著他去了那裏。那間茶肆並不在正街口,而在一條僻靜巷子裏,小小一間店麵,隻有四副桌椅。陳設簡舊,卻灑掃得素素淨淨。莫褲子已在那裏坐著等候,二十七八歲,一身鮮色紗衣,麵容倒也俊氣,隻是神情間似乎塗了油、滑了水,一瞧便是個浮浪之徒。見到嚴漏秤,他急忙笑著起身出來迎接:“嚴大員外,炎熱天勞您出門,惹一身臭汗,罪過罪過。這外間熱,咱們去後院坐。”
嚴漏秤見他言語輕浮,更生嫌惡,隻願盡速定了契書,好避開此人。便隻點了點頭,跟著莫褲子穿過茶屋,出了小門,眼前頓時一陣幽涼。靠南牆幾間低矮瓦房後邊是小小一座院子,院子中間搭了一座涼棚,棚下擺著一套舊藤桌藤椅,架上爬滿葡萄藤,蔭蔭涼涼。鮮綠葉子間,吊墜一串串青葡萄。嚴漏秤原本走得幹渴,望見那些葡萄,口中頓時生津。
“青嫂,客人到啦!”莫褲子朝裏頭喚了一聲,隨即笑著請嚴漏秤坐到上首。嚴漏秤剛要坐下,見中間那屋子竹簾掀開,走出了一個婦人,年紀三十左右,身形微豐,麵容柔淨,臉上未施脂粉,身穿淡綠羅衫、豆綠抹胸、深青羅裙。衣裳雖已半舊,穿在她身上卻毫無窮陋氣,反倒顯得素淨可親。
婦人手裏端著個黑漆托盤,上頭是一套青瓷壺盞。她一見嚴漏秤,忙笑著走過來,將托盤放到藤桌上,而後斂手屈膝,款款道了個萬福:“奴家拜過嚴員外,奴家這裏小門小戶、簷低屋窄的,還請嚴員外擔待一二。嚴員外快快請坐,這藤椅奴家擦洗了三道,雖舊些,卻也算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