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從最初的那一刻起,最高的目標就不是觀察。最初總是幹淨而美好的,不摻一丁點虛假。相遇不過是一場未經計算的巧合,沒有誰會預料到會在這裏相見,而相見的剎那,當事人又做出了與原定計劃截然不同的選擇。
仿佛杜小園不懂得餘夏生的想法那般,路懷明亦不明白餘夏生的思想。每一個大腦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種思想都是有其特殊性的。從某方麵來講,餘夏生一樣很特殊,他是另一種不受控製的未知。每一個特別的靈魂都是不受控製的未知,隻不過他們的馴服程度各不相同罷了。路懷明拿起放在電腦旁邊的水杯,喝了一小口溫水。他能感覺得到自己的手在不停顫抖著,他不能繼續這樣下去,他必須盡快冷靜,盡快投入下一階段的觀測。
171012——雖然路懷明很不願意用無趣的編碼來稱呼他,但目前為止,沒有更好的選擇。
171012是他們見過的最怪異的觀測對象,沒有之一。
他知道自己很危險,他對自己的認知無比清晰。他沒有將自己推入更危險境地的意願,但正像他所說過的那樣,他心裏潛藏著一頭怪物,這頭怪物時時刻刻準備著吞噬他的靈魂,吸收他的血肉,扯他跌落無盡深淵。他在努力變好,嚐試著殺死這頭怪物,把它的屍體鎖進籠子裏去。他在努力往有光的方向走,盡管他時而反叛。
反叛,是少年所具有的特質。171012的反叛期,比他的同齡人來得更晚。他的思想是早熟的,因此他的反叛不像他的同齡人那般幼稚。人們或許覺得,年紀越大的孩子越容易管教,他們以為大孩子更能聽懂別人的話,更能聽進去別人的話。然而,事實恰好相反,171012是典型的“大孩子”,他能聽懂別人的話,但他有完全獨立的思想,他聽懂了,卻絕不將它們吸收進自己的大腦。
人的大腦中有著怎樣的思想,從表麵是看不出來的,除非此人過於庸俗,庸俗到皮囊都掩蓋不住他靈魂的無聊。171012並不庸俗,他很聰明,他有著比成人更清晰的條理,還擁有比成人更堅定的理想。盡管目前,他的理想被生活的塵土所掩埋,但是終有一日,雲破霧散,風吹走塵灰,深埋地底的寶藏得以重見天日。171012是個心有執念的孩子,心有執念,才能算作少年。
真是個難纏的孩子。他讀過的書多了,思想也就豐富了,他再也不會輕易相信別人的話,他的一切行為,都要以自己的選擇作為最佳選擇。路懷明雙手撐住額頭,長出一口氣。若觀測對象是個普普通通的小孩子就好了,可是,普普通通的小孩子,又哪裏有觀測的價值呢?
於秋涼坐在地鐵上打瞌睡,嗡嗡的聲響敲擊著他的耳膜,起初他還感到煩躁,後來響得久了,竟然也就習慣了。這是元旦假期的第二天,其實元旦本不應該放三天假的。他們早就升入了高三,而高三的學生,務必以學習為首要任務,學校原定的計劃,是讓高三學生隻休息一個下午。
高三的學生們對此已經麻木,他們的假期被剋扣數次,所剩無幾,既然沒剩下多少,那再少一些又有什麽關係?他們麻木不仁,懶於反抗,他們的老師卻發怒了。於秋涼想到老師們義憤填膺要求學校正常放假的模樣,噗嗤一下笑出了聲,瞌睡蟲叫他這一聲笑給趕跑,落到車廂底下,眨眼間就被碾碎了。
難得的假期,學生們應該待在家裏好好休息,補充補充精神,休息夠了再看書複習,這樣開學以後才有更好的狀態去投入學習生活當中。——老師們大約都是這樣想的,他們這就是純正的僥倖心理,沒有比此類想法更純正的僥倖了。於秋涼打了個哈欠,從一旁的座位上拿起書包。真正放假的時候,他是不願意在家呆著的。他和別的孩子都不一樣,他的行動總是超出家長和老師們的認知。
宋詞然說他要在家裏睡覺,所以於秋涼就沒打擾他,而是自己背著書包出了門。他不是巨嬰,並不需要朋友寸步不離地跟在自己身旁,他能夠單獨行動而無需他人陪同。
一個人的行程,平淡,冷漠,寂靜。看起來很孤獨,但心靈卻前所未有地放鬆。於秋涼目前就處於一個完全放鬆的狀態,他不再需要介意周圍人的想法,因為現在站在他周圍的全是陌生人,走過這一段路,就與他再無交集。遵守公序良俗,不是什麽難事,隻需像平常一樣就好了。於秋涼拉開易拉罐,仰頭喝了一口飲料。他喜歡喝冰汽水,哪怕是冬天也照樣喝,橫豎他無需擔心腹痛的問題。
坐過了地鐵,到了地麵上要換乘公交車。於秋涼喜歡坐在靠窗的位置,這讓他感覺封閉的車廂內不再憋悶。他討厭一眼望去全是人的擁擠感,更討厭親身感受摩肩接踵。萬幸,他所乘坐的這一班車上有許多空位,他得償所願,坐在了靠窗的地方。
公交車在站牌前麵停下,發出吱呀的一聲響,這聲音拖得很長,震得人骨頭髮麻。廣場上的白鴿成群結隊地飛了起來,它們倒是不嫌天涼。
於秋涼也不嫌冷。他背著書包在廣場旁邊轉了一圈,忽然一拐,鑽進了省圖書館。圖書館好啊,比廣場上好。於秋涼和別人不一樣,別人覺得白鴿很美,而於秋涼不僅看到了白鴿,還看到了地麵上的鴿子屎。
在城市裏養鴿子,真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於秋涼在圖書館裏消磨了一個下午。他仍然在研究戰爭,仍然很喜歡翻閱相關的歷史資料。他有時候會想,自己是不是另一個“納粹高徒”。但是,生活和小說不同,於秋涼也和其他故事裏的男主角不同,他的瘋隻體現於玩心太重,那是頗具調侃性質的“瘋”,而非貶義的“瘋”。
仿佛杜小園不懂得餘夏生的想法那般,路懷明亦不明白餘夏生的思想。每一個大腦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種思想都是有其特殊性的。從某方麵來講,餘夏生一樣很特殊,他是另一種不受控製的未知。每一個特別的靈魂都是不受控製的未知,隻不過他們的馴服程度各不相同罷了。路懷明拿起放在電腦旁邊的水杯,喝了一小口溫水。他能感覺得到自己的手在不停顫抖著,他不能繼續這樣下去,他必須盡快冷靜,盡快投入下一階段的觀測。
171012——雖然路懷明很不願意用無趣的編碼來稱呼他,但目前為止,沒有更好的選擇。
171012是他們見過的最怪異的觀測對象,沒有之一。
他知道自己很危險,他對自己的認知無比清晰。他沒有將自己推入更危險境地的意願,但正像他所說過的那樣,他心裏潛藏著一頭怪物,這頭怪物時時刻刻準備著吞噬他的靈魂,吸收他的血肉,扯他跌落無盡深淵。他在努力變好,嚐試著殺死這頭怪物,把它的屍體鎖進籠子裏去。他在努力往有光的方向走,盡管他時而反叛。
反叛,是少年所具有的特質。171012的反叛期,比他的同齡人來得更晚。他的思想是早熟的,因此他的反叛不像他的同齡人那般幼稚。人們或許覺得,年紀越大的孩子越容易管教,他們以為大孩子更能聽懂別人的話,更能聽進去別人的話。然而,事實恰好相反,171012是典型的“大孩子”,他能聽懂別人的話,但他有完全獨立的思想,他聽懂了,卻絕不將它們吸收進自己的大腦。
人的大腦中有著怎樣的思想,從表麵是看不出來的,除非此人過於庸俗,庸俗到皮囊都掩蓋不住他靈魂的無聊。171012並不庸俗,他很聰明,他有著比成人更清晰的條理,還擁有比成人更堅定的理想。盡管目前,他的理想被生活的塵土所掩埋,但是終有一日,雲破霧散,風吹走塵灰,深埋地底的寶藏得以重見天日。171012是個心有執念的孩子,心有執念,才能算作少年。
真是個難纏的孩子。他讀過的書多了,思想也就豐富了,他再也不會輕易相信別人的話,他的一切行為,都要以自己的選擇作為最佳選擇。路懷明雙手撐住額頭,長出一口氣。若觀測對象是個普普通通的小孩子就好了,可是,普普通通的小孩子,又哪裏有觀測的價值呢?
於秋涼坐在地鐵上打瞌睡,嗡嗡的聲響敲擊著他的耳膜,起初他還感到煩躁,後來響得久了,竟然也就習慣了。這是元旦假期的第二天,其實元旦本不應該放三天假的。他們早就升入了高三,而高三的學生,務必以學習為首要任務,學校原定的計劃,是讓高三學生隻休息一個下午。
高三的學生們對此已經麻木,他們的假期被剋扣數次,所剩無幾,既然沒剩下多少,那再少一些又有什麽關係?他們麻木不仁,懶於反抗,他們的老師卻發怒了。於秋涼想到老師們義憤填膺要求學校正常放假的模樣,噗嗤一下笑出了聲,瞌睡蟲叫他這一聲笑給趕跑,落到車廂底下,眨眼間就被碾碎了。
難得的假期,學生們應該待在家裏好好休息,補充補充精神,休息夠了再看書複習,這樣開學以後才有更好的狀態去投入學習生活當中。——老師們大約都是這樣想的,他們這就是純正的僥倖心理,沒有比此類想法更純正的僥倖了。於秋涼打了個哈欠,從一旁的座位上拿起書包。真正放假的時候,他是不願意在家呆著的。他和別的孩子都不一樣,他的行動總是超出家長和老師們的認知。
宋詞然說他要在家裏睡覺,所以於秋涼就沒打擾他,而是自己背著書包出了門。他不是巨嬰,並不需要朋友寸步不離地跟在自己身旁,他能夠單獨行動而無需他人陪同。
一個人的行程,平淡,冷漠,寂靜。看起來很孤獨,但心靈卻前所未有地放鬆。於秋涼目前就處於一個完全放鬆的狀態,他不再需要介意周圍人的想法,因為現在站在他周圍的全是陌生人,走過這一段路,就與他再無交集。遵守公序良俗,不是什麽難事,隻需像平常一樣就好了。於秋涼拉開易拉罐,仰頭喝了一口飲料。他喜歡喝冰汽水,哪怕是冬天也照樣喝,橫豎他無需擔心腹痛的問題。
坐過了地鐵,到了地麵上要換乘公交車。於秋涼喜歡坐在靠窗的位置,這讓他感覺封閉的車廂內不再憋悶。他討厭一眼望去全是人的擁擠感,更討厭親身感受摩肩接踵。萬幸,他所乘坐的這一班車上有許多空位,他得償所願,坐在了靠窗的地方。
公交車在站牌前麵停下,發出吱呀的一聲響,這聲音拖得很長,震得人骨頭髮麻。廣場上的白鴿成群結隊地飛了起來,它們倒是不嫌天涼。
於秋涼也不嫌冷。他背著書包在廣場旁邊轉了一圈,忽然一拐,鑽進了省圖書館。圖書館好啊,比廣場上好。於秋涼和別人不一樣,別人覺得白鴿很美,而於秋涼不僅看到了白鴿,還看到了地麵上的鴿子屎。
在城市裏養鴿子,真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於秋涼在圖書館裏消磨了一個下午。他仍然在研究戰爭,仍然很喜歡翻閱相關的歷史資料。他有時候會想,自己是不是另一個“納粹高徒”。但是,生活和小說不同,於秋涼也和其他故事裏的男主角不同,他的瘋隻體現於玩心太重,那是頗具調侃性質的“瘋”,而非貶義的“瘋”。